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3H]—TdR参入示踪方法,观察芥子气全身中毒对小鼠脏器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及抗毒剂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芥子气对脏器细胞DNA合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P<0.01),其抑制作用的规律相似,而程度、时相有显著差异(P<0.05)。抑制作用特点:迅速、严重、恢复迅速,且有超常水平,提示动物机体对DNA烃化损伤具有较强的代偿、再生和修复能力。抗毒剂硫代硫酸钠及其与二巯基丙磺酸钠合用对芥子气吸收中毒引起的脏器细胞DNA合成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芥子气全身吸收中毒的抗毒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子气是一种糜烂性毒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次在伊泊尔地区大规模使用。二战期间也曾发生过舰船、海水被芥子气染毒和舰员在染毒海水中局部和全身吸收中毒死亡的战例。芥子气最近一次大规模用于战争是在两伊战争 ,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除了在战争中使用外 ,在平时芥子气染毒事故也时有报道。至今芥子气仍然是外军装备的主要战剂之一 ,且在海上作战中具有特殊作用和地位。芥子气能直接损伤组织细胞 ,在局部引起皮肤、眼、呼吸道粘膜炎症、坏死 ,大剂量时还能通过吸收导致全身中毒。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的特效抗毒剂 ,因此芥子气全身吸收中…  相似文献   

3.
芥子气是一种糜烂性军用毒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大量使用,显示了很好的杀伤效果,故当时称为“毒剂之王”。至今,使用过的许多毒剂已被淘汰或有的已降为次要地位,唯芥子气仍然处于主要装备毒剂的地位,并不断改进使用技术,所以对芥子气的防治研究一直是化学武器医学防护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芥子气对细胞的损伤是否引起cAMP的代谢变化,其变化规律如何,国内外资  相似文献   

4.
芥子气是一种典型的双功能烷化剂,因为它具有理化性质比较稳定、穿透性强、中毒途径多、消毒及防治都比较困难等特点,因而被外军认为是一类军事性能较好的持久性毒剂.目前它仍是各国装备的主要毒剂之一,在现代战争中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皮肤是芥子气中毒的主要途径,又是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因此皮肤的防护一直是芥子气研究的重点.但由于缺乏合适的皮肤实验模型而制约了芥子气研究的进展.本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研究芥子气皮肤损伤的动物模型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以确定一种可靠的实验模型,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5.
皮肤染毒时,用纱布或纸沾去皮肤上的毒剂(注意不可擦拭导致毒剂扩散到正常皮肤),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水疱液先用注射器空针抽吸干净后,再将疱皮、腐皮剪去。然后创面用高锰酸钾液、过氧化氢液冲洗,以减轻芥子气毒剂浸润。创面采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或用油纱敷料包扎治疗中,应增加换药次数。通过局部换药及时清除残留芥子气的污染,减少毒剂吸收,减轻对创面的损伤。有报告先用有机溶剂如汽油、乙醇、丙酮、戊烯等洗涤,再用棉球擦干,效果较好。眼污染可用2%碳酸氢钠或大量等渗液、清水冲洗。局部用0.5%氯霉素或0.1%新霉素滴眼,或涂1%丁卡因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芥子气中毒合并腹部穿透伤的伤情特点和急救的研究,为战伤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免分为手术对照组、芥子气中毒对照组、芥子气中毒合并腹部穿透伤组、芥子气中毒急救合并腹部穿透伤组、芥子气中毒急救合并腹部穿透伤手术救治组共5组。结果:中毒合并腹部穿透伤兔未经救治在24h内均死亡,经手术及急救后死亡率为25%。主要死亡原因为枪弹伤所致的腹腔内大出血,同时存在腹腔内脏器多处损伤,伤情较重。芥子气中毒合并腹部穿透伤未经中毒急救、洗消,腹部伤口周围红斑、水肿严重,伤情更加复杂。结论:持久性毒剂芥子气局部中毒合并腹部穿透伤处理与速杀性毒剂中毒急救不一样,应先挽救危及生命的内脏器官损伤。如胃穿孔及肠系膜血管破裂出血、休克等,同时对局部染毒皮肤洗消,注意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芥子气皮肤中毒的药物防护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芥子气是糜烂性毒剂的代表,它是一种强大的双功能烷化剂,可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包括细胞死亡、水肿、起疱等。但由于它的中毒机理至今仍未确定,因而限制了对其防治措施的进展。作者基于不同的芥子气中毒机理假说,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各种皮肤病防治措施和药物的研究进展,为筛选理想的芥子气皮肤中毒防治药物和提高防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取我国定海、青岛及榆林3个军港的表层海水,对芥子气进行水溶水解试验观察。以纯芥子气直接加入水中,配制成50、250、500及750mg/14种浓度,分别在5、15、25及35℃的水温下进行试验。共观察12小时,试验前后测定水样pH值,并于不同时间内用蓝色试剂法测定染毒水中芥子气含量。从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作对比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犬经致死量硫芥中毒,并用硫代硫酸钠与Unithiol (DMPS)作抗毒剂,配合补液、地塞米松等辅助治疗,治疗犬存活率达90.9%(对照犬5 d内全部死亡)。治疗犬不仅症状轻,且在长达1个月观察期内,外周血WBC数始终处于正常值以上,这对研究芥子气中毒和解毒机理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芥子气是在多次战争中使用的最有效的化学毒剂之一.作为典型的双功能烃化剂,芥子气的急性毒性和中毒人员的临床救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对芥子气给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和中毒人员的远后效应关注不足.作为已知的致突变和致癌剂,芥子气的生殖毒性尚不明确.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关于芥子气生殖毒性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精神发育迟滞者和正常人口腔上皮细胞微核出现率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精神发育迟滞者和正常人口腔上皮细胞微核出现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精神发育迟滞者微核出现率(4.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20‰),P<0.001。提示口腔上皮细胞微核检测与淋巴细胞一样,可反映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研究显示部分精神发育迟滞者可能是遗传物质受损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各期流行性出血热 (EHF)患者尿 N-乙酰 -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改变及其与 EHF病程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比色法对 1 0例 EHF患者进行尿 NAG酶活性 ,NAG酶活性指数测定 ,同时随机选取 1 2 0例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EHF患者尿 NAC酶活性 ,NAG酶活性指数均较对照组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其中以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最为显著 (P<0 .0 0 1 ) ,发热期次之 (P<0 .0 1 ) ,恢复期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尿 NAG酶活性及 NAG酶活性指数与 EHF患者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且 NAG酶活性指数较 NAG酶活性更稳定、更可靠 ,适时开展此项检测有助于 EHF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中脑核团到上丘的传人纤维投射。方法: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技术研究大鼠上丘传人纤维的中脑起源。结果:对侧上丘(SC),同侧下丘(IC),外侧丘系背侧核(dll),中央灰质(CG)和双侧黑质(SN),中脑深核(dpM),视束核(ot),二叠体旁核(pbg)观察到FG逆行标记细胞。结论:上丘存在复杂的纤维联系,参与多种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淮南地区致病性刺蛾进行了研究,基本弄清了本地区致病性刺蛾的主要种类为;桑揭刺蛾(Setora postornata)、黄刺蛾(Cnidocampa flareScens)、丽绿刺蛾(Parasa lepida),褐缘绿刺蛾(Parasa Coasocia)和扁刺蛾(Thosea sinenois)等。同时寸主要寄生植物、季节动态和种群分布也作了较详细的记述,为进一步研完刺蛾幼虫的致病性打下了步初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成年猫8只,向直肠壁浆膜下层和肌层内多点注入10%HRP溶液200微升,研究结果证明①猫直肠初级传入神经来自双侧(?)_1至腰_5和骶_1至尾_1的脊神经节,其高峰节段是腰_2和骶_2节段。②脊神经节内直肠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少数是梭形和不规则形。③直肠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中枢突经李氏束深面进入骶髓_(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较大的外侧束和较小的内侧束。两束沿后角外侧阳内侧缘行向腹侧,其终末均终止于灰质Ⅱ,Ⅲ层和Ⅴ、Ⅶ层.④直肠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双侧骶_1至尾_1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并在网状核、侧素、后外侧核、中界核和前角后外侧核也见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破坏大鼠匠脑束旁核(pf)用Nauta法显示轴索和终末溃变,观察pf的传出纤维联系,结果发现:在纹状体、丘脑腹前核。丘脑腹外侧核,丘脑板内核的嘴侧部。丘脑网状核有较多的溃变纤维和溃变终末;在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外侧核可观察到少量溃变纤维和溃变终末。  相似文献   

18.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微量注射和微电泳方法,观察大鼠丘脑腹内侧核(VM)的传入纤维联系,结果表明:VM接受大脑皮质、无名质、丘脑网状核、脚内核、下丘脑结构、上丘、黑质网状部、蓝斑、臂旁核、中缝核、前庭神经核群、脑桥网状核、小脑齿状核、小脑间位核和脊髓灰质的某些板层的传入纤维。  相似文献   

19.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微量注射和微电泳方法,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pf)的传入纤维联系。结果表明,pf接受大脑皮质、丘脑室旁核、丘脑网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未定带、上丘、中央灰质、黑质网状部、蓝斑、LorentedeNo'核、小脑齿状核、小脑间位核、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脑干网状结构、某些感觉中继核和脊髓灰质的某些板层的传入纤维。  相似文献   

20.
0只大白鼠和两只猫体上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追踪了支配大白鼠下颌切牙和猫下颌犬牙的神经胞体的局部位置,但只在文4大白鼠和一只猫体上获得了满意的阳性结果。 被HRP标记的神经节细胞均位于同侧的三叉神经节内,集中于节的后外侧部分内。细胞呈梭形或圆形,以中、小型的为主,数量不超过该部细胞总数的1/250 支配牙的神经纤维数显然比被标记的细胞数为多,说明用这种方法看来只能做定性,不能做定量。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确定了支配下颌切牙或犬牙的三叉神经节细胞的局部位置和形态特征,初步证明了HRP的摄入与神经纤维的粗细和细胞的大小无显著关系。大、中、小型细胞可能都参与传导牙的感觉信息到脑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