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汗”,五液之一,为体内津液代谢之产生。《素问·宣明五气》曰:“心为汗。”汗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在机体阴阳失调的情况下,会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成为疾病的症状之一。“汗”又是一种治疗方法。《素问·热论》曰:“其未满三日者河汗而已。”汗法是八法之一。故“汗”者,既是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亦是治疗上常用的方法。《金匮要略》这部研究杂病的经典,对“汗”的论述可谓详、尽、精、活,即以“汗”为症状来辨别病证、预后凶吉,又以“汗”为治疗大法,灵活运用、不漏禁忌,更有以“汗”为第二致病因素,探致病由、严格汗…  相似文献   

2.
凡能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津液外泄的病变,都可能导致病理性的汗出.在正虚方面,多由阳气虚弱(卫阳、肾阳)不能固摄而致;在邪盛方面,多与热邪或热邪与其他实邪结聚,热邪上蒸、发散有关.治疗汗证不可一味妄投收敛止汗之品,而要结合汗出的特定部位,汗出量的多少,汗出的时间及主要兼症,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3.
汗证源流考     
汗为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是人体津液代谢的产物.津液代谢失常,则可以导致汗出异常.从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汗证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历代医家对于汗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汗证的辨证施治进行剖析,归纳出常见的证型以及方药,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幼儿半身汗出较为少见,我们1989年起收治因患“肺炎”愈后出现半身汗出者3例,均采用健脾助运、补气养血、敛阴止汗之法治疗,疗效满意,现举1例介绍如下: 谢某,男,3岁,1989年6月18日初诊。 该患儿1988年2月初,因患“肺炎”在当地卫生院以抗生素治疗10余日,咳喘不作。但纳食较差,体弱无力,懒于玩耍,遍身出汗。此后,左半身出汗逐渐停止,并以眉心、鼻准、肚脐为界,唯右侧半身出汗,甚时可浸透衣衫。曾服中、西药治疗而无效,迁延至今,遂来求治。诊见:患儿形体消瘦,疲乏无力,纳食不佳,面色黄白无华,令其运动则右半身汗出如珠,而左半身则干燥无汗,大便干,脉细弱无力,指纹色淡,此乃脾气虚弱,阴血不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所谓之“汗出”,即现今之“汗证”。根据汗出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临证以自汗、盗汗为多见。《伤寒论》中有关汗出一证的条文共77条,以自汗为多,盗汗、战汗、脱汗论述较少,而黄汗一词未提及,在《金匮要略》中有专门论述。...  相似文献   

6.
止汗九法     
  相似文献   

7.
汗为五液之一,既可是生理现象,亦可为病理反映。问汗乃临诊"十问"之一,发汗则为治病"八法"之首。通过观汗之有无,察出汗时间、部位,辨汗温、汗量、汗色、汗质之不同,可测患者阴阳盛衰、气血津液盈亏、疾病性质和病情进退。其治疗则着眼于平衡阴阳、调整气血、调和营卫,辅之以固表敛汗等治标措施。  相似文献   

8.
汗为五液之一,既可是生理现象,亦可为病理反映。问汗乃临诊“十问”之一,发汗则为治病“八法”之首。通过观汗之有无,察出汗时间、部位,辨汗温、汗量、汗色、汗质之不同,可测患者阴阳盛衰、气血津液盈亏、疾病性质和病情进退。其治疗则着眼于平衡阴阳、调整气血、调和营卫,辅之以固表敛汗等治标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产后汗证多为妇女产后体虚血伤而发之,为妇女产后常见疾病.常有自汗、盗汗之分,或涔涔汗出,持续不止,动则益甚,或寐则通身汗出,醒则汗止,更甚者大汗淋漓、亡阳脱汗,故不可不察.文章通过查阅历代相关书籍文献,按历史脉络梳理产后汗证病名,并讨论历代医家关于产后汗证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法治则的认识,以期对现代产后汗证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