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管状胃代食管与全胃代食管治疗食管下段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5年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下段癌患者100例,均经左胸行食管癌根治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状胃组和全胃组,每组50例,管状胃组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手术重建,全胃组采用全胃代食管手术重建。分别比较2组围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3、6、12个月的肺功能变化及生活质量评价等。结果 2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2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状胃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多于全胃组(t/P=2.814/0.006、6.030/0.000);管状胃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全胃组(t/P=15.672/0.000、4.180/0.004),但2组术后1、3、6、12个月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肺部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食管下段癌治疗中,管状胃代食管比全胃代食管手术时间长且费用高,但管状胃代食管可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47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4例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胃食管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结果: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1例(4.2%),胸胃综合征1例(4.2%),胃食管吻合瘘1例(4.2%),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5例(21.7%),胸胃综合征3例(13.0%),胃食管吻合瘘2例(8.7%),两组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胃食管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好,肺功能恢复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随访患者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以及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切除中应用改进的管状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15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管状胃组和全胃缝缩组,管状胃组80例,实施裁剪胃小弯保留大弯侧的管状胃代食管;全胃缝缩组76例,实施保留全胃缩缝胃小弯的管状胃代食管。比较两组在防止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管状胃组和全胃缝缩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减少胸胃综合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发生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管状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更加符合患者生理解剖要求,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采取管状胃代食管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食管癌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胃代食管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观察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减压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分.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胃肠减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有并发症发生,其中研究组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吻合口狭窄、胸腔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等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前GQOL-74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管状胃代食管术在食管癌切除术中不仅疗效好,安全性佳,而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生活质量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手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手术的10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管状胃组(A组,56例)和全胃组(B组,53例),另选取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C组,52例).比较管状胃组和全胃代食管组患者在术中吻合口位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减压量、术后胃肠减压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胸腔引流液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应用食管测压、24 h pH值检测以及食管胃镜等方法,进行胸胃功能检测.结果:管状胃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全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和全胃组术后胸胃功能较对照组下降,但管状胃组疗效较好,3组相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术式食管癌术后胸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管状胃代食管术后胸围功能较全胃代食管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取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呼吸功能、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PDQ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QLO-OES2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MVV%、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采取管状胃食管吻合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管状胃重建食管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应用管状胃重建食管的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2例行传统胃代食管手术的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管状胃手术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传统胃代食管手术组的28.6%(P < 0.05)。结论 对于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应用管状胃重建食管并固定、包埋于原食管床上,能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其操作技术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9.
袁庆锋  张琪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12-3013,3015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中下段食管癌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改良组术中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胃食管吻合术。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胃食管反流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肺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术肺功能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能明显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损害,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下与传统开放三切口这两种手术方式在Ⅱ、Ⅲ期食管癌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分析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下方法的治疗优势,以期为治疗Ⅱ、Ⅲ期食管癌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患者提供更好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行食管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的Ⅱ、Ⅲ期食管癌患者11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58例),试验组(5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试验组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下切除术,对比分析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是否吸烟、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变化。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病史、是否吸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278±45)min、出血量(218±127)mL均少于对照组(291±39)min、(241±1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清扫淋巴结数目(22.28±5.9)个高于对照组(20.67±5.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0.4%)、声音嘶哑(11.1%)及心律失常(3.7%)比率均小于对照组(38.1%)、(22.4%)、(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胸腔积液、动静脉血栓等出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IL-6、IL-10、TNF-α因子浓度(2.13±1.25)pg/mL、(0.55±0.42)pg/mL、(1.63±0.85)ng/mL较对照组(2.96±1.64)pg/mL、(0.78±0.53)pg/mL、(2.67±1.45)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辅助下Ⅱ、Ⅲ期食管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术较传统手术有较为明显的微创优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传统手术,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