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和肺保护作用?方法: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临床试验组(20例,法舒地尔1 mg/kg)和对照组(20例,等量生理盐水)?在麻醉后(T1)及体外循环后不同时间(T2~T5)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浓度,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评价呼吸参数的变化?结果:体外循环后,临床试验组LDH?CK-MB?cTnI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体外循环后对照组的血氧分压均低于临床试验组(P < 0.05),且氧合指数也明显低于同时点临床试验组水平(P < 0.05)?结论: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法舒地尔可降低术后LDH?CK-MB?cTnI水平,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氧合指数,具有心肌保护和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时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85例乳腺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3)。2组均采用蒽环类药物的方案化疗(TEC方案)。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脑钠肽(BNP)的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值及治疗后心电图异常、心电异常(ST-T改变、Q-T间期延长、房性/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Q-T间期延长发生率,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心电图异常及ST-T改变、房性/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血清CK、CK-MB和血浆cTnⅠ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长期口服稳心颗粒可有效预防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具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69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Ⅰ、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根据cTnⅠ水平将患者分为cTnⅠ正常组和升高组,列出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冠脉造影及心电图结果,随访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分析cTnⅠ与远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结果169例患者中有59例cTnⅠ升高(34.9%);cTnⅠ升高与心电图异常Q波、ST段改变呈正相关(P〈0.05),与糖尿病呈负相关(P〈0.05)。162例近期生存者中152例有远期随访结果,随访率为93.8%,随访时间为(26&#177;10)个月,共有27例患者发生32件远期心脏事件,其发生与女性患者、cTnⅠ升高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cTnⅠ升高与cTnⅠ正常患者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及人均心脏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Ⅰ是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性的指标,血清cTnⅠ水平是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宫内窘迫对早产儿血清肌钙蛋白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对早产儿血清肌钙蛋白Ⅰ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早产儿69例,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24例。分别于生后24 h抽血查cTn I、心肌酶及心电图。结果:观察组血清cTn I(0.03±0.01)ng/mL及CK-MB(11.5±3.2)U/L均高于对照组(0.05±0.03)ng/mL及(35.0±4.3)U/L(P均<0.05)。结论:单纯宫内窘迫可造成早产儿血清cTn I及CK-MB水平升高。常规检测血清cTn I及CK-MB能及时了解此类早产儿的心肌受损情况,从而尽早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与抗心肌抗体在川崎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27例川崎病(KD)患儿及其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进行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及抗心肌抗体(AHA)的测定,并同时检测CK-MB。结果 27例川崎病(KD)患儿中14例cTnⅠ阳性,17例AHA阳性,2例CK-MB阳性,对照组cTnⅠ、AHA、CK-MB全部阴性且AHA阳性组cTnI、CK-MB值明显高于AHA阴性组。结论川崎病早期cTnⅠ、AHA敏感性高于CK-MB,且AHA阳性患者组心血管受累的可能性大,从而提示AHA、cTnⅠ对早期诊断KD患儿心脏受累,及早给予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及酶速率法测定5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1例非心肌炎患儿和45例健康体检小儿的m清cTnⅠ及CK-MB阳性率.结果 3组间血清cTnⅠ比较和CK-M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72.21,P<0.05;χ2=35.24,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CK-MB阳性率较cTnⅠ阳性率低(χ2=4.32,P<0.05);非心肌炎组cTnⅠ阳性率低于CK-MB阳性率(χ2=21.09,P<0.05);对照组血清cTnⅠ和CK-MB阳性率均为0.血清CK-MB阳性率随病程延长下降,病程在1周内血清cTnⅠ阳性率高于血清CK-MB阳性率(χ2=4.50,P<0.05).结论 测定cTnⅠ对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Ⅰ(cTn Ⅰ)浓度变化在川畸病患儿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KD组(n=40)及对照组(n=23)患儿血清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COT)浓度.结果 [1]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CO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TnⅠ、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2]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Ⅰ优于CK-MB(P<0.05).结论 表明cTnⅠ与CK-MB比较,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中具有高特异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内乡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STEM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CI治疗,观察组术中冠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和替罗非班。采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分级、血流帧数计数(CTFC)评价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情况,检测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脢同工酶MB(CK-MB)水平,统计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为3级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MP分级为2级以上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FC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2、24 h,两组患者血清cTnⅠ、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TnⅠ、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情况,降低心肌受损程度,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右丙亚胺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对减少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5月就诊于淄博市中心医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右丙亚胺治疗,研究组给予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酶数值变化,包括磷酸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谷丙转氨酶(AST),心电图改变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B型利钠肽(BNP)水平变化。结果化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K、CKMB、LDH、α-HBD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32.14%(9/28),低于对照组的64.29%(18/28)(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较化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 Tn T、BNP水平均较化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进行急性白血病化疗能够有效降低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窒息程度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Ⅰ)水平变化及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0例轻度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组),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组)出生后24h内及治疗后第7天的cTnⅠ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第1天及第7天对收集病例进行心电图检测计算QT离散度,并与围产期无窒息史的20例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cTnⅠ与CK-MB及QT离散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且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cTnⅠ与CK-MB升高更明显(P均<0.01),表明窒息程度越重血清cTnⅠ与CK-MB升高越明显.治疗7d后窒息新生儿cTnⅠ与CK-MB水平及QT离散度均能下降,与治疗前(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TnⅠ与CK-MB均能敏感检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且随着病情好转cTnⅠ与CK-MB及QT离散度均有明显下降,但由于CK-MB影响因素较多,且活性持续时间较短,目前多用cTnⅠ作为反映心肌损害指标,其联合QT离散度检测能早期敏感检出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有助于疗效判断及病情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