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母婴分离对产妇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母婴分离对产妇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分娩的418例产妇,根据母婴分离与否分为两组,母婴分离为研究组222例,母婴同室为对照组196例,评估两组产妇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产后出血时间、产后情绪异常率、产后子宫复旧时间及产后42d母乳喂养率等情况的影响。结果: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开始泌乳量、产后恶露时间、产后抑郁发生率、子宫复旧时间、产后42d母乳喂养率,研究组分别为(20.3±4.7)h,(10.5±8.1)ml,(31.9±4.2)d,11.26%,(45.4±4.9)d,72.52%;对照组分别为(12.5±2.3)h,(17.1±7.3)ml,5.61%,(37.2±2.6)d,89.28%,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分离延长了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减少,恶露时间长、子宫复旧慢,并增加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使产后母乳喂养率降低,影响到母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补充维生素D滴剂预防产后抑郁症效果及对产妇母乳喂养和泌乳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于该院分娩的16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 例。对照组产妇于孕晚期28 周开始补充维生素A、钙、铁及锌等营养物质,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 滴剂。产后观察6 周,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母乳喂养及泌乳状况。结果产后观察组维生素D水平高于对照组,(41.2±7.8)nmol/L vs(61.4±10.4)nmol/L(p <0.05)。产后6 周,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20.0%和7.5%,观察组患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EPDS 评分降低(5.2±1.7)vs(7.5±2.1)分,纯母乳喂养比例升高77.5% vs 51.2%,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比例降低13.8% vs 26.2%,8.8% vs22.5%,泌乳始动时间缩短(13.2±2.4)vs(19.3±2.7)h,产后第1、2 及3 天时泌乳量增多(20.2±3.4)vs(13.7±2.8)ml,(50.1±6.3)vs(32.5±5.6)ml,(78.9±8.6)vs(60.2±7.8)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前补充维生素D 滴剂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抑郁症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增加泌乳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促进母乳喂养工作。方法:423例新生儿出生后即行母婴皮肤接触、早吸吮,并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泌乳、纯母乳喂养、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率等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结果:发现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泌乳早,泌乳量多,奶胀减少,并能减少产后出血,纯母乳喂养率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降低,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小,且回升较快,有益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4.
母乳不足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后泌乳量情况、影响因素及引起泌乳不足可能存在的原因,为临床更合理有效地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300对母婴,其中剖宫产104例、自然分娩162例.结果 阴道分娩组的产妇产后泌乳量较剖宫产组各时间点泌乳量多(P<0.05);其中阴道分娩72h的泌乳量与24h的泌乳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精神因素、乳房异常影响产妇产后的母乳分泌而致泌乳不足;剖宫产产后早期泌乳量比阴道分娩组减少;根据其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产后母乳喂养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600例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探讨早泌乳及增加泌乳量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方法:正常足月分娩产妇,排外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进行产前检查,母乳喂养宣教、乳房保养护理、营养准备、陪伴分娩、优质病房、母婴同室、产后半小时开奶及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方法等;对照组产前未系统产检,未进行母乳喂养宣教、乳房保养护理及营养装备,住普通病房,未陪伴分娩,仅是住院分娩后进行母乳喂养知识传教。结果:观察组产后0.5 h、24 h、48 h、72 h纯母乳喂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孕产妇综合处理措施,是早泌乳增加泌乳量为纯母乳喂养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催乳素(PRL)浓度、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测定阴道分娩组(140例)和剖宫产组(127例)产妇产前及产后24、48h的PRL浓度,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48h泌乳量及出生后72h新生儿体质量。结果①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妇,产前PRL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48h阴道分娩组PRL浓度均高于剖宫产组(P<0.01);②阴道分娩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剖宫产组(P<0.01);产后24、48h阴道分娩组乳汁充足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1);③新生儿体质量72h下降≤9%的例数,阴道分娩组多于剖宫产组;体质量72h下降≥10%的例数,剖宫产组明显多于阴道分娩组(P<0.01)。结论阴道分娩产妇PRL浓度高、泌乳时间早、泌乳量多、新生儿体质量丢失少,优于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产前培训及产后个性化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按产前是否在我院产前检查且接受产前孕妇课堂培训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进行产前以孕妇课堂为主的爱婴医院知识培训,入院待产后实行一对一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产检和常规护理.结果 产后6d统计,观察组新生儿含接乳头姿势正确,母乳充足,实现了100%纯母乳喂养.对照组新生儿有31例拒奶,206例乳量不足,实行混合喂养,123例实现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率为34.1%.P<0.01,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说明产前培训及产后个性化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11例早期纯母乳喂养新生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论证实行母婴同室进行早吸吮、皮肤接触的重要性及早期纯母乳喂养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11例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新生儿奶量、体重及疾病情况进行 1周观察。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分别于产后第 (2 85± 0 48)天和第 (3 47± 0 6 4)天乳汁分泌量明显增多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此间少量高质量的初乳足以保证新生儿生理需要 ,未见任何并发症发生 ;两组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另观察组顺产和剖宫产儿分别与对照组顺产和剖宫产儿相比 ,生理性体重下降率虽高〔分别为 (4 0 2±0 74) %比 (2 70± 0 5 3) %和 (5 34± 0 89) %比 (2 85±0 5 6 ) %〕 ,且较早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的低谷期〔分别为(2 14± 0 5 6 )天比 (2 5 4± 0 5 5 )天和 (2 5 3± 0 5 2 )天比(2 80± 0 46 )天〕 ,但随着乳汁分泌增加 ,其体重回复速度增快 ,回复达出生时体重的时间无差异〔分别为 (4 98± 0 72 )天比 (4 98± 0 78)天和 (5 86± 1 10 )天比 (5 95± 1 14)天。结论 早期纯母乳喂养既可行又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产前按摩配合中药治疗对产后泌乳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于本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于分娩前行乳房按摩,产后即给予催乳饮口服,对照组不进行按摩及催乳饮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等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72h泌乳量及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阴道出血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按摩配合中药催乳可有效增加产妇泌乳量,刺激产妇血清泌乳素分泌,并可有效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渐进性催乳饮食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单胎自然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605例。按照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3)、对照组(n=302)。观察组产妇产后按拟定食谱渐进性催乳饮食,有序的控制乳汁分泌。对照组产妇产后常规饮食,进食催乳汤的时间、餐次、类别、量不控制。观察两组产妇泌乳情况、新生儿排便及体重情况、胆红素水平、睡眠、体温、产后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1~5天的泌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及体重恢复时间均较早,体重下降幅度较小,体重增长较快,体重恢复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第1~5天的经皮测胆红素水平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体温异常及哭吵例数均较少,新生儿睡眠安静例数及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渐进性催乳饮食有利于新生儿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