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探讨江门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江门市居民死亡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08年江门市户籍居民报告死亡23734例,死亡率为701.3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十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衰老、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不明、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泌尿系统疾病。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人群死因顺位不相同。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等疾病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今后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力度。开展伤害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2年河南省睢县疾病监测点的人群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为今后疾病防治和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睢县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用 spss19.0分析死亡原因的分布特点及死因构成情况。结果:2012年死因顺位前五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传染,分别占全死因构成50.9%、20.6%、15.1%、7.7%、1.3%,平均死亡年龄是70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造成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1年甘肃省住院病人死因,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2011年甘肃省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人报表进行分析,了解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地区分布以及死因顺位情况。结果 2011年甘肃省住院病人死亡率为0.43%,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各年龄段死亡率20~29岁最低,70~79岁最高,不同年龄段死亡率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病例地区分布构成位列前3位的依次为酒泉市、兰州市和平凉市;住院病人死因位列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肿瘤。结论 2011年甘肃省住院病人的首位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为此,应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及顺位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重庆市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评价重庆市居民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动趋势.方法 根据<重庆市卫生统计资料汇编>年报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直辖10年来重庆市居民粗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重庆市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交通,积极控制慢性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死亡疾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和分布,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以新疆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11年-2020年住院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死因分类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用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SPSS18.0统计软件对该院死因构成,死因顺位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 在8602份住院死亡病例中,构成死因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38.78%),恶性肿瘤(22.22%),呼吸系统疾病(13.43%),消化系统疾病(7.89%),损伤、中毒和外因后果(4.22%),前五大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构成的86.54%。住院病人年龄不同死亡人数构成比有差异,儿童(0-9岁组)死亡人数构成比较高,进入青壮年期后(10-19岁组)呈下降趋势,老年(60岁以上)死亡人数构成比最高。男性死亡人数高于女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死因顺位不同。结论 医院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的主要死因构成的健康宣教,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配置,降低疾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住院病人病死率,探讨死亡病例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主要死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海南省某医院2003年~2012年间2370份住院死亡病例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利用Visual FoxPro 6.0软件整理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住院病人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51.011,P〈0.05)。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0.64%,女性:0.32%,χ^2=265.34 P〈0.05)。60岁以上死亡患者所占构成比较大,为43.76%。前五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结论提高男性公民健康水平,有效防治老年疾病,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预防控制力度,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郯城县居民死因构成及其顺位,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1~2012年郯城县居民死因资料,采用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2年郯城县居民平均死亡率为591.83/10万,前5位死因为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占全死因的86.84%。结论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伤害是造成居民寿命损失较为严重的疾病,是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后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的死因分布,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某高校教职工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校教职工的年均死亡率为522.60/10万,2006-2008年逐年上升,增长率为49.47%.死因顺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36.3%),恶性肿瘤(34.3%)和脑血管疾病(11.3%).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居第1位的死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然是危害该校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应作为高校教职工医疗保健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卫生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12—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死因资料开展现况研究。结果 2012—2016年北京市平谷区共监测户籍人口2 000 263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构成比为13.10%。平谷区居民死亡率为736.1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1.65/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χ2=13.54,P<0.05)。<15岁组儿童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40%,15~<65岁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5.22%,≥65岁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3.91%。主要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平谷区居民死因顺位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男性和女性前三位死因顺位相同,与总死亡率死因顺位相同。结论 北京市平谷区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居民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提示应开展长期的慢性病监测和干预措施。男性成为多种疾病的高危人群。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应针对不同年龄组死亡原因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8-2012年武安市居民死因发生概率和分布规律,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死因资料,按照国际分类编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武安市年平均死亡率为536.19/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493.63,P<0.005)。死因构成居前4位的分别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占全部死因构成的96.48%。结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减少疾病和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白云区2008~2012年患传染病的居民的死亡原因.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统计学指标,对2008~2012年白云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白云区居民传染病死亡数为227人,年平均死亡率为2.04/10万,传染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传染病主要死因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艾滋病.前三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94.27%.职业以无业或待业居第一位.结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是导致白云区居民死亡的最严重传染病,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阴市农村居民死因分布,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系统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2011-2012年我市农村居民死亡率为747.57/10万,其中男性为768.22/10万,女性726.47/10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平均寿命为74.0岁,其中男性70.1岁,女性78.2岁,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05)。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内分泌系统。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占总死因的83.77%。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病病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致死疾病,应积极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综合防治策略,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0年成都市温江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布,掌握人群死因结构,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成都市温江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温江区居民粗死亡率为635.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6.7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14.40/10万,女性为556.02/10万。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男女性前6位死因完全一致,前10位死因基本一致;0~5岁组人群以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为主要死因,占47.37%;5~15岁组以损伤与中毒为主要死因,占66.67%;15~60岁组死因以恶性肿瘤为首,占47.73%,其次是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60岁以上组人群以慢性病发展到终末阶段为主要死因,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占死因构成的90.80%。结论 慢性病是温江区居民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大力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降低慢性病与伤害的发生率,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郭立华 《中国病案》2013,(8):43-44,41
目的了解本地区出院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疾病的重点防治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2年所有出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5年来出院病例132377例,死亡504例,病死率0.38%,病死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2)男性与女性住院患者基本持平,但男性死亡病例明显高于女性(χ2=46.62,P<0.05);(3)41岁以下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降低,中年患者病死率最低,4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升高,70岁以上患者病死率急速上升;(4)前五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46.1%)、损伤和中毒(18.2%)、恶性肿瘤(6.4%)、呼吸系统疾病(50%)以及消化系统疾病(4.8%);(5)前五位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分别是急性心肌梗死(17.9%)、颅内损伤(9.4%)、心绞痛(6.2%)、肺栓塞(3.8%)以及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2.8%)。结论为降低病死率,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等重点疾病,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点防治,以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本院新生儿科近10年住院患儿病死率及死因构成,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降低新生儿住院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2年住院新生儿病例资料,并分为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年间共收治新生儿22078例,其中死亡167例,平均住院病死率为0.76%,近5年较前5年有明显下降(0.53% vs 1.05%,P=-0.000);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及相关疾病是近10年住院新生儿的前3位死因(分别占28.74%、20.96%和15.57%),新生儿窒息引起的死亡位于第5位(占8.99%),意外引起的死亡近10年共有8例,位于死因第6位;近5年,先天性心脏病取代感染成为住院新生儿首要死因,感染在死因中的构成比有明显下降(36.0% vs 17.9%,F=0.011)。结论:近年来新生儿住院病死率稳步下降,在抗感染治疗、出生窒息复苏方面取得重要成效;加强健康教育和普及产前检查,提高新生儿相关外科手术水平是今后降低本科室新生儿住院病死率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街居民主要死因构成、主要疾病死亡率,评价人口健康水平,为制定今后河西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分析,采用DeathReg2005统计软件对2012年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街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河西区柳林街居民死亡构成前5位依次是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疾病;恶性肿瘤中以肺癌的死亡率最高,死亡率为70.37/10万,其次是结直肠癌死亡率17.97/10万;减寿率最高的是心脏病8.53%;结论河西区柳林街居民以心脏病、肿瘤等慢性病为主要死因,要依据慢性病防治规划纲要,结合柳林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开展慢性病防治的策略和工作,降低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满洲里市居民伤害死亡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 2012年满洲里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居民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下降了23.12%.5年间伤害导致死亡440例,居5年间总死因顺位的第3位,年平均死亡率为52.00/10万,标化率51.00/10万.男性年平均死亡率39.68/10万,标化率90.70/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12.60/10万,标化率27.70/10万,男性高于女性,是女性的3.15倍.居民伤害死亡前5位为运输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故意自害、意外中毒、加害.各年龄组均以运输事故为伤害死亡的主要死因,且60岁以上组最为明显,占该年龄组伤害死因的61.39%.结论:伤害已经成为满洲里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运输事故为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开展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死因及其分布特点,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绵阳市老年人死因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粗死亡率为22.89‰,标化死亡率为22.03‰,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随着老年人年龄增加,死亡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老年人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前5位死因造成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8.45%.结论 慢性病尤其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3种疾病是绵阳市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绵阳市老年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为重点.  相似文献   

19.
2005年-2010年住院病案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淑铭 《中国病案》2011,12(9):50-51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死亡原因。方法用ICD-10进行疾病分类,对某院2005年-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病死率1.67%,女性病死率0.95%,男性病死率较高(χ2=197.17,P〈0.05)。前5位死因:(1)肿瘤,(2)循环系统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5)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绵阳市K区1996年-2005年十年死亡人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出死因顺位,为开展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死亡人口资料按照国际分类编码ICD-10范围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96年-2005年绵阳市K区居民平均死亡率为217.7/10万,60-69岁年龄组死亡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死亡构成比较女性高,恶性肿瘤位居死因之首,占死亡总数的46.53%。结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已依次成为威胁绵阳市K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特别是恶性肿瘤已对该区人群健康构成重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