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合谷穴的临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 ,为临床最为常用要穴之一。它以治头面五官病见长 ,同时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 ,既可单独应用 ,也常与其他穴位配伍应用 ,因该穴易得气、针感强 ,取穴方便而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1 治疗面部五官疾病  “四总要穴”歌中说 :“面口合谷收。”阳明经循行于面部 ,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 ,临床以治面部疾病见长。张栋[1 ] 等使用红外热象方法 ,对面瘫患者进行了针刺合谷穴前后的面部温度变化的观察 ,认为针刺合谷穴对病患部具有疏通经络 ,改善气血运行的作用。陈邦国[2 ] 采用针刺面神经干…  相似文献   

2.
"四关"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组成与穴解“四关”穴即双侧合谷与双侧太冲的统称。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而气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所以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重要部位。又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脉 ,所以合谷穴亦是气血汇聚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1 概念 四总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是针灸歌诀,叫四总穴歌. 2 概述 四总穴,两个在上肢,两个在下肢,一个是足阳明,一个是手阳明,一个是足太阳,一个是手太阳,它们均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对头面躯干部位病变起远端治疗作用.足三里治腹部疾病,委中主治腰背疾病,列缺主治头项病,合谷主治面口病.  相似文献   

4.
应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针灸大成》中有关合谷穴的记载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对合谷穴穴名、定位、穴性、刺法灸法、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合谷穴应用规律。书中含合谷穴的条文共计291处,合谷穴乃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四关穴之一,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中点的桡侧处,针刺可刺入二到七分,灸法可施以一到五壮不等。合谷可用于治疗局部及循经所过的疾病,如头面五官、妇人滞产、伤寒疟疾、中风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头项寻列缺”最早见于《针灸大成》中《四总穴歌》 ,原文是“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这首简单的歌诀 ,却表达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道理。列缺 ,在前臂桡骨茎突后 ,当腕上一寸五分处。《四总穴歌》所说的“头项寻列缺” ,是因本穴有疏风和络的功能 ,善治头项诸疾。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所说的“列缺腕侧上 ,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 ,遍身风痹麻 ,痰涎频壅上 ,口噤不开牙……” ,即指出它的主要治疗作用。“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但上述病证 ,从手太阴肺经的循行来看 ,并没有上行至头项处 ,但可从以下…  相似文献   

6.
陆忠  朱征 《河北医学》2004,10(10):952-952
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行气活血、清热、祛风通络的作用.善治头面疾病。太冲是足厥阴肝经原穴和输穴.具有疏肝理气、平肝熄风、清肝泻火的作用。四穴合用,称“四关穴”.具有平肝熄风、行气活血、祛风通络、止痉、镇痛等作用。笔者临床应用于治疗面肌痉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等面酃神经疾病,疗效颇佳,现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7.
“四总穴”即指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四穴归纳后之称。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一书中,汇集成“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是从四穴的主冶作用上作了概括。由于其治疗安全,应用广泛,疗效可靠,故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灸人口。  相似文献   

8.
中医有个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首歌诀里面介绍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个穴位。这4个穴位主治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全身诸多病症,不论虚、实、寒、热皆可选用。  相似文献   

9.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临床应用广泛,为历代医家所青睐。本文就李永峰教授临床运用合谷穴配伍的经验进行简单总结,以期帮助大家在针灸临床工作中更好的运用合谷穴。  相似文献   

10.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大肠经的原穴。在全身体表的数百个腧穴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性的治疗作用。因其治疗范围广,疗效明显,取穴方便而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各针灸文献中均有记载。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著作和文献,从合谷主面口、解伤寒、调血气、治脱厥、治杂病五个方面对合谷穴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