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巯基丙酸检测产金属-13-内酰胺酶细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并建立一种筛查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的简便方法,了解产金属酶细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2-巯基丙酸络合金属离子的纸片扩散法来检测金属酶。结果:27株耐亚胺培南细菌共检出产金属酶菌株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株。8株产金属酶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及亚胺培南全部耐药,仅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较敏感。结论:络合金属离子的纸片扩散法是一种简便、敏感的细菌产金属酶的检测方法;产金属酶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
耐亚胺培南细菌金属β-内酰胺酶IMP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并建立金属β-内酰胺酶IMP基因的PCR方法。方法: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2-巯基丙酸络合金属离子的纸片扩散法来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法检测金属酶IMP基因。结果:27株耐亚胺培南细菌金属酶表型共检出产金属酶菌株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株、嗜麦芽窄食单稳菌1株;7株表型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IMP基因扩增阳性,其他扩增均阴性。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金属酶IMP基因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流行情况,以及产酶菌的耐药谱,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筛选出来自广州4家三甲医院2005~2007年耐亚胺培南和(或)头孢他啶的铜绿假单胞菌,琼脂糖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MIC值,PCR技术检测编码金属酶的IMP、VIM、GIM-1和SPM-1共4种基因型.结果 144株受试菌中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26株,其中扩增IMP型阳性25株,VIM型阳性1株.未检测出GIM-1和SPM-1型金属酶.产金属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且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金属酶菌株(P<0.001).结论 本地区中分离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以IMP型为主,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具有高度耐药性,且呈水平传播趋势,应加强对产酶株的临床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i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IRPA)中金属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分析产酶株的耐药特性.方法 收集西安地区6所三级甲等医院分离到的非重复性IRPA,采用IPM-EDTA纸片增敏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IRPA,PCR法检测产酶阳性株的基因型,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IPM-EDTA纸片增敏法检出产金属β-内酰胺酶IRPA 21株,检出率18.58%,其中包括6株产VIM型金属酶菌株,6菌株对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结论 西安地区可能存在产VIM型金属酶的IRPA,但多数IR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机制可能为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产金属酶的IRPA为多重耐药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时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95-1696
目的:了解产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及比较两种ESBLs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使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纸片表型确证试验检测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分离的302株克雷伯菌属细菌和大肠埃希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及其差异;使用国际标准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148株产ESBLs细菌抗生素的耐药率、中介率、敏感率。结果:两种检测产ESBLs细菌方法比较检出率无明显差异;148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耐药率在60%以上。结论:纸片表型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临床检出产ESBLs菌株最迅速、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对大多数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是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IPM)铜绿假单胞茵的产金属酶的检测方法及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分离的40株耐IPM铜绿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DTA纸片复合法、E-test法和PCR法分别检测产金属酶菌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茵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40株耐IPM铜绿假单胞茵EDTA纸片复合法筛选9株产金属酶茵株;E-test法筛选6株产金属酶菌株;PCR法仅检测到1株blaIMP-1和3株blaVIM-2耐药基因.产金属酶菌株呈多重耐药,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大多数表现为高水平耐药;阿米卡星抗茵活性最好,其次为环丙沙星.结论 目前从临床分离的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茵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遗传学机制。方法:建立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编码IMP型金属酶基因和外膜蛋白OprD2基因的PCR法,探讨临床分离的16株纸片协同法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中产金属酶和外膜蛋白OprD2的缺失与亚胺培南耐药的关系。结果:16株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IMP基因扩增7株呈阳性,9株阴性;OprD2基因扩增11株呈阴性,5株呈阳性;11株菌既产金属酶,又存在外膜蛋白OprD2基因突变。结论:产金属酶和外膜蛋白OprD2的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并可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高突变功株的耐药性与产β-内酰胺酶的关系.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菌采用API 20NE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用内汤稀释法检测高突变菌株,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高突变菌株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筛选金属酶.结果:在1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45株突变频率超过参考菌株20倍以上,占37.5%.高突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接近或超过60.0%.45株高突变菌株中有18株(40.0%)产ESBLs,25株(55.6%)产AmpC酶,6株(13.3%)产金属酶.结论:高突变性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产ESBLs,AmpC酶和金属酶是其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彭健新 《吉林医学》2011,(18):3684-3685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状况及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AmpC酶测定采用三维试验法,ESBLs测定采用纸片法。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AmpC酶阳性为15.5%(26/168),ESBLs阳性为41.7%(70/168)ESBLs和AmpC同时阳性为4.8%(8/168)。AmpC阳性菌株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类药物耐药率超过70%,ESBLs则超过60%,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头孢派酮/巴坦次之。结论:AmpC酶和ESBLs是导致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两类主要酶,亚胺培南是治疗由产AmpC酶和/或ESBLs菌引起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生β-内酰胺酶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和标准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改良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8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ESBLs检出率,双纸片协同试验为10.1%、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为11.2%,两法符合率为90.2%;改良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阳性率为84.3%,其中有5株细菌产生ESBLs和AmpC两种酶。产酶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在60%~10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多重耐药,耐药率达70%~83.3%,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10%~2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是产AmpC酶,产ESBLs较少;同时产ESBLs及AmpC酶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出多重耐药,耐药性严重,仅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