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4头猪实施了同种异体节段性小肠移植,移植肠段为100cm回肠,采用二步移植法,一期手术作移植肠段两端在受体腹壁作外造口的异位移植,但供受间的血管作原位对端吻合,30-35天后作二期手术,将异位的移植肠段置于受体肠的边续性之中,结果,20头猪生存≥10天。其中用环孢素A和雷公藤多甙治疗的10头猪中9头存活>90天。  相似文献   

2.
以杂交长白猪为动物模型,采用节段小肠两步移植法行同种异体移植。研究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观察雷公藤多甙抑制急性排异的作用。在同窝猪无免疫抑制剂组(Ⅰ组)、大剂量环孢素 A(CsA)组(Ⅱ组)、小剂量 CsA 组(Ⅲ组)。雷公藤加小剂量 CsA 组(Ⅳ组)中,Ⅰ、Ⅲ组均发生急性排异和供肠坏死。Ⅱ、Ⅳ组未发生急性排异,但Ⅱ组中有两只猪因严重感染而死亡。第二阶段为观察雷公藤抑制慢性排异的作用,将Ⅱ、Ⅳ组存活100天以上的猪分为停用免疫抑制剂(2只),减量雷公藤(2只),常量雷公藤(3只)三组,结果示常量组存活356天~547天,无慢性排异发生,而其余4只猪中有3只发生了慢性排异。实验的结果说明雷公藤对异体小肠移植的急、慢性排异有明确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猪二步法节段性 小肠移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4头猪实施了同种异体节段性小肠移植,移植肠段为100cm回肠,采用二步移植法。一期手术作移植肠段两端在受体腹壁作外造口的异位移植,但供受间的血管作原位对端吻合。30-35天后作二期手术,将位的移植肠段置于受体肠的连续笥之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猪节段性小肠移植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未用免疫抑制剂的移植肠道组织学表现为绒毛脱落,粘膜下层浸润大量的淋巴细胞,部分毛细血管血栓形成,超微结构表现为粘膜微绒毛脱落,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向腔内突出,形成连拱状。应用免疫抑制的移植小肠组织结构正常。本研究揭示猪节段性小肠移植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规律,证实了环孢素可以有效地抑制小肠移植的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猪原位全小肠移植的外科手术技术,此模型原位一期完成肠吻合,可早期灌食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移植全小肠增加了肠粘膜吸收面积,门静脉回流符合生理。手术时间约6.5h,技术并发症导致动物死亡约占40%。排异反应仍是小肠移植术后主要免疫学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不是小肠移植主要的障碍。此模型可适用于小肠移植的技术、免疫及肠功能等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减少大鼠原位小肠移植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建立稳定的原位小肠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切除受体全小肠及盲肠 ,应用改良的Kort法行原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结果 正式实验 5 1次 ,术后 7天存活率为 80 .4 % ,最长存活 >1 5 0天。结论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①尽量减少供肠获取过程中的机械性和缺血性损伤 ;②应用合理而完善的血管重建技术预防血管吻合并发症 ;③术中及时充分补液以避免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 ;④在血供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细致的肠管吻合可有效减少肠管吻合合并症  相似文献   

7.
刘小孙  张卿  严盛  于吉人  章荣华 《浙江医学》2004,26(9):654-655,706
目的建立良好的小肠移植动物模型,用于进一步作小肠移植免疫及相关研究.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获取带门静脉和腹主动脉的供体小鼠小肠,移植物腹主动脉离体修剪成带肠系膜上动脉的动脉袖片(Carrel's patch),将移植物门静脉和Carrel's patch分别与受体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作端侧吻合.移植肠的远端与受体近端空肠作端侧吻合,近端结扎封闭.结果实验初期移植成功率为37.9%,后期技术成熟后移植成功率为81.9%,供体手术时间为(60±10)min,移植肠冷保存时间为(20±5)min,受体与移植物血管吻合时间为20~25min.结论采用改进手术方式制作的肠道内引流小鼠小肠移植模型稳定,是研究小鼠同种异体小肠移植免疫有用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8.
猪同种异体节段性小肠移植,Ⅰ组(n=4)给予大剂量 CsA 治疗;Ⅱ组(n=5)给予小剂量 CsA治疗;Ⅲ组(n=5)给予雷公藤+小剂量 CsA 治疗。结果示Ⅰ组中2只存活92、97天死于肺炎,另2只存活>302天和>281天;Ⅱ组5只猪存活12±3天死于急性排异;Ⅲ组1只于术后135天死于不明原因,1只于术后166天死于肠梗阻,其余3只存活>168天、>274天和>274天。Ⅰ组和Ⅲ组无感染时的 PCA,TNF,IL—2,IL—6差别不显著。表明雷公藤具有显著的抗排异作用,雷公藤联合小剂量 CsA 是合理有效的抗排异方案。  相似文献   

9.
报告22例同种异体猪小肠移植手术方法和模型稳定后的8次小肠移植手术前后供、受体猪的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和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结果显示小肠移植供、受体手术前后术猪生理指标无明显波动,模型稳定后受体猪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可存活4~20日,其中5只猪死于排斥反应。不断完善血管吻合技术,加强术中治疗、注意术中血压及酸碱平衡的维持,尽量减少再灌流综合征的延续时间是保证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异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为研究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00只,供、受体各50只,进行同种异体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结果:预试验10次,术后72h存活率40%。正式实验40次,术后72h存活率85%。全部手术时间平均160min,供体手术时间平均70min,受体手术时间平均90min。结论:良好的血管吻合方法以及输血、补液、保温等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既往两个以上的脏器同时出现功能衰竭时曾被认为是器官移植的绝对禁忌证,但近年来由于移植外科技术和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腹部多器官的联合移植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新的有效措施。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肝肠联合移植和全腹腔多器官簇移植使腹部外科的领域和范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2例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停用胰岛素,2例均分别于术后20、22 d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患者分别随访29、26、9、6月,移植物功能均正常。结论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肝胰联合移植可减少胰腺的排斥反应,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大鼠卵巢经培养前后异体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恢复失去卵巢功能妇女体内性激素的作用,本实验将大鼠卵巢异体皮下移植,观察移植效果。方法:分别将SD大鼠新鲜卵巢及培养后卵巢异体皮下移植。通过观察阴道脱落细胞、子宫重量的变化,移植物的组织形态学及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了解卵巢移植鼠体内激素分泌状况。结果:新鲜移植组,3/10只受体鼠阴道脱落细胞显示有雌激素作用,子宫重量及血清E2显著高于去势组,移植物表面无明显血管网形成,组织切片可见大量原始卵泡和及少量发育卵泡。培养后移植组,6/10只受体鼠阴道脱落细胞显示有雌激素作用,子宫重量及血清B水平显著高于去势组,与新鲜移植组无显著差别。移植物表面可见少量微血管分布,组织切片可见较多的发育卵泡。结论:异体皮下移植可降低组织的免疫源性,而经体外培养后可进一步降低免疫源性,利于移植物存活,为临床组织器官同种异体移植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共施行19例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其中胰肾联合移植6例、肝肾联合移植12例、肝胰联合移植1例;分析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的方法。结果1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FK506中毒1例(5.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15.8%),消化道出血发生2例(10.5%),腹腔出血1例(5.3%),肺部感染1例(5.3%),经相应治疗后好转。结论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是作好供体选择、保证供器官质量、选择适当手术方式、术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异种骨复合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种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MSCs与异种松质骨在体外联合培养,兔桡骨中上段制成1.5 cm的骨-骨膜缺损模型,实验组植入复合异种骨,对照组植入单纯异种骨,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4、8、12周各时间点行标本的组织学观察、X线片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及骨密度测试,比较其骨缺损区骨修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2周,实验组骨缺损区完全修复,骨密度接近正常;对照组骨缺损区修复缓慢,新骨形成量少;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未修复。结论异种骨复合MSCs修复节段性骨缺损能力强,在成骨速度和量上明显优于单纯异种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供者特异性脾细胞输注(donor-specific-spleen-cell-transfusion,DST)与CTLA4Ig对促进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的作用。探索CTLA4Ig促进移植物存活的作用机制。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CTLA4Ig及供者特异性脾细胞输注,同时行皮肤移植,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并检测受者脾细胞对供者细胞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联合应用供者特异性脾细胞输注及CTLA4Ig使小鼠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延长,并使受者脾细胞对供者细胞的反应性特异性降低,与未处理组、单用CTLA4Ig或供者特异性脾细胞输注处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应用供者特异性脾细胞输注及CTLA4Ig可促进皮肤移植物的存活。移植物中过客淋巴细胞的存在可能对CTLA4Ig诱导免疫耐受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的改进和研究心脏移植再灌注损伤及急性排异反应。方法 将Chen氏术式加以改进 ,将供心主动脉与受体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 ,进行 6 0次小鼠颈部心脏移植。结果 新方法使供心总缺血时间缩短至 30min ,7d存活率提高到 98%。结论 改进后的模型简单实用 ,提高了小鼠颈部心脏移植存活率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脱细胞保鲜异种骨移植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脱细胞保鲜异种骨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方法 以大鼠为动物模型 ,分别植入脱细胞保鲜牛皮质骨(PBCTB)和松质骨 (PBCCB)、新鲜骨 (FBC)、去抗原牛松质骨 (BCB) ,采用体外二次刺激增殖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局部组织学观察 ,研究移植后大鼠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宿主对该移植物的局部病理反应。结果 保鲜牛皮质骨、松质骨显著降低了异种骨的抗原性、其中保鲜松质骨尤佳 ,与BCB相比较 ,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脱细胞处理的保鲜松质骨显著降低了细胞的免疫原性 ,同时可以避免化学毒物的残留 ,是一种理想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分析我国首例心肾联合移植中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例58岁男性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实施同期心肾联合移植术,供心和供肾来自同一供体。结果 移植肾立即泌尿,但术后第1天尿量仅800ml,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支持24h后血压逐渐升高,尿量显著增加而脱机。术后第3天移植心、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5天发生移植心、肾急性排斥反应,经处理后移植心肾功能正常至术后38d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不可逆转的心衰合并肾衰是心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移植心功能恢复、循环稳定后开始肾移植;心脏移植术中可能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紧急抢救可采用单纯血液超滤;移植肾血流开放时短时间升高血压然后维持较低水平,以降低移植心负荷,肾功能采用CRRT替代,术后第2天,可升高血压增多尿量,撤除CRRT;应分别对两个移植器官进行排斥反应监测;肺部感染是联合器官移植的重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ACL-骨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鲜异体和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 前交叉韧带 (ACL) 骨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差异。方法 :将 6 0只新西兰兔和 6 0只日本大耳兔分别随机分成自体骨 ACL 骨移植组、新鲜异体骨 ACL 骨移植组和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 ACL 骨移植组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1周、2周、3周、4周各采血 2ml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水平 ,术后 4周、12周切取移植关节 ,作苏木精 -伊红染色。结果 :光镜下检查显示 ,自体移植组和二步冷冻保存移植组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胶原排列规则 ,分化成熟。新鲜异体移植组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其IL 2水平明显高于自体移植组和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移植组且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1)。结论 :二步冷冻减轻了同种异体骨 ACL 骨移植后排斥反应 ,移植后其组织学改变同自体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