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及闭合复位微创经皮锁定钢板置人固定术(MIPPO)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梁平县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采用ORIF手术治疗的ORIF组和采用MIPPO手术治疗的MIPPO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标准.对患者术后踝关节的功能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组愈合的优良率。结果①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手术时间[(72.3±13.7)min]及住院时间[(9.1±0.6)d]显著短于OR!F组[(92.7±22.5)min、(19.4±2.7)d],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条件等,恰当地选择手术时机,基层医院可采用MIPPO技术对胫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庾明 《海南医学》2014,(10):1441-144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微创锁定钢板固定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TPF)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TPF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组于关节镜下行微创锁定钢板固定(MIPPO),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和SF-36评分量表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14±1.03) cm、(69.42±7.56) ml、(6.91±1.73) d和(10.22±1.38)周,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2年和4年Lysholm功能评分分别为(91.26±11.78)分、(85.23±9.94)分和(81.59±8.6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SF-36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4.36±10.62)分和(8.21±0.7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率为10.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0%(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关节优良率高、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疗效显著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德胜  杨明贵  马健  李光旭 《重庆医学》2012,41(21):2164-216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4例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微创组),28例行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传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痂形成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微创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符合生物及力学原则,术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微创稳定系统治疗胫骨骨折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0岁.胫骨近端19例,远端12例.按AO分型:A型26例,B型3例,C型2例.结果:1例发生浅表感染、1例发生皮肤水泡,其他病例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均未植骨,均无畸形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临床愈合时间约为12~24周.临床近期疗效以Johner-Wruhs方法评定功能,本组病例优26例,良2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为90.32%.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分为MIPPO组及ORIF组,ORIF组37例采用ORIF法治疗,MIPPO组26例采用MIPPO法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愈合时间以判断疗效。并按Johner-Wruhs临床功能评分标准做预后分级。结果:MIPPO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短于0RIF组,MIPPO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微创组短于ORIF组,MIPPO组手术时间短于ORIF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Johner-Wruhs分级MIPP0组优良率高于ORIF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法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疗效优于0RIF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骨折92例的疗效。方法应用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技术治疗成人胫骨骨折9,2例患者均采用此方法治疗胫骨骨折,术中在C形臂X光线电透下,将骨折两端整理复位,以克氏针或外固定架做临时骨折固定后,在胫骨前内侧打造皮下筋膜通道,植入长度合适的锁定钢板。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6~28个月,按照Johner-Wruhs胫骨骨折评价标准评定疗效后优78例,良13例,可1例,优良率为98.9%。结论应用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胫骨骨折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2009年8月应用小切口手指指引下复位,经皮置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62例。小切口间接复位后,在胫骨内侧骨折两端建立皮下隧道,钢板经此隧道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外,少数螺钉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分钟,55~150分钟,无明显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5天,6~15天,所有病例伤口均1期愈合,随访2~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钢板固定可靠,未见断裂与松动。结论:采用经手指引导、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复位确实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的优点,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穿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胫骨骨折38例,均通过手术治疗,术中对LCP钢板依健侧小腿进行预弯,然后间接闭合复位纠正短缩和旋转成角移位,最后为经皮穿钢板和固定螺钉。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38例均得以随访,以X线检测标准和愈合时间评估,34例正常愈合,3例延迟愈合,1例发生骨不连接,经植骨于伤后9~10个月愈合。结论应用微创经皮穿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我院应用微创经皮植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54例。按AO分类标准分型:A2型5例、A3型15例,B1型7例、B2型9例、B3型8例,C1型10例。结果:48例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8~20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38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内固定可靠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内固定接骨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190例Pilon骨折合并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行微创经皮内固定接骨术)95例和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9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年,依据Tornetta胫骨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HSS)和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JP2〗Baird-Jackson评分和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存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P<0.05);两组术后Baird-Jackson评分和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ED-5Q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 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和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和质量,可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n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IPPO治疗组(观察组)和普通切开复位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4个月时观察组Rasmussen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MIPPO能减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创面,具有微创治疗的优点,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患者骨折的愈合,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同分型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未累及关节面患者80例,将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将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畸形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两组A1、A2、B1、B2、B3型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3型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C1、C2、C3型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O.05),两组延迟愈合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胫骨远端骨折效果较好,在对B型及A1、A2型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疗效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无明显优势,并且其对A3型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差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4.
魏任远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8):46-47,50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5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组及微创组,切开组27例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方法治疗,微创组27例接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做预后Johner-Wruhs分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59.5±5.9)、(58.8±5.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5.1±7.1)mL]明显少于切开组[(71.4±10.6)mL],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微创组[(10.1±2.5)周]明显短于切开组[(14.3±4.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Johner-Wruhs分级微创组优良率[85.2%(23/27)]明显高于切开组[51.8%(1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遵循生物力学原则,保护骨折局部血运,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接骨技术(MIPPO)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胫骨中下段新鲜的闭合性骨折98例,其中使用MIPPO 技术治疗35例,使用 ORIF 治疗63例,观察两组的术前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以及 Johner-Wruh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MIPPO 组在术前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优于 ORIF 组;两组在 Johner-Wruh 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IPPO 在手术指标方面优势明显,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美观及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等特点,而两者在术后功能恢复方面差异不大,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与传统切开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胫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MIPPO组37例采用微创经皮插入钢板治疗,LC-DCP组34例采用传统切开有限接触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按Johner-Wuhs方法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MIPPO组骨痂形成时间平均6.4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8周;LC-DCP组骨痂形成时间平均8.2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7.2周,MIPPO组优良率81.1%,LC-DCT组优良率73.1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符合生物接骨原理,有利于骨折愈合,治疗胫骨骨折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LCP结合MIPPO微创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LCP结合MIPPO技术微创治疗胫骨多段骨折25例,于胫骨前外侧建立皮(肌)下隧道,将钢板经隧道置于骨膜外,闭合间接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复位。自攻型锁定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平均8周开始部分负重。结果:随访12-34个月,平均23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6~38周,平均23周。参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4例,良8例,中3例,差0例,总优良率达88.0%。结论:LCP结合MIPPO技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近端4枚锁钉及远端2枚锁钉(简称“近四远二”)的生物力学稳定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特点。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入组患者分为微创组与非微创组,微创组采用“近四远二”的内固定方式,非微创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为了研究对于不同类型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我们同时进行了不同Neer分型患者的比较。术后复查肩关节X线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水平。结果: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117例,微创组45例,非微创组72例,平均年龄(61.5±16.2)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46例,三部分骨折63例,四部分骨折8例。微创组患者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2±17.1))岁,包括Neer二部分骨折18例,Neer三部分骨折23例,Neer四部分骨折4例;非微创组患者男27例,女45例,平均年龄(60.1±17.7)岁,包括Neer二部分骨折28例,Neer三部分骨折40例,Neer四部分骨折4例。两组数据在性别(P = 0.975)、年龄(P=0.545)及骨折类型(P=0.756)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患者与非微创组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8±1.1) d和(4.3±1.3) d (P=0.023),手术时间分别为(67.8±14.9) min和(102.3±34.1) min (P<0.001),失血量分别为(21.3±6.5) mL和(181.5±55.6) mL(P<0.001), 术后1周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1±0.9及6.5±0.8 (P=0.032),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6.1±4.3及63.4±4.9(P=0.006),在这些方面微创组具有显著优势。对于Neer二部分及三部分骨折,微创组的术后1周VAS评分(5.9±0.8)及术后3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66.6±3.7)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微创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2.2%)、外展受限1例(2.2%);非微创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3例(4.2%)、外展受限2例(2.8%), 两组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及肱骨头坏死的情况。结论: 应用微创技术结合“近四远二”的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明显,骨折正常愈合且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6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43.6±3.1)min、(10.1±1.2)周、(8.1±1.2)d、(13.2±1.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7.8±3.2)min、(18.9±1.3)周、(17.1±1.1)d、(16.6±1.6)d,术中出血量为(74.3±9.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2.2±9.7)mL,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钢板外露、骨折延迟愈合、软组织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显著,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