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曼曼  钱志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111-114, 119
目的了解男女护生职业态度现况,掌握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在男女护生中的差异。方法男生采取条件抽样,女生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的职业态度得分为(4.34±0.65)分,其中男、女护生职业态度得分分别为(4.29±0.71)分、(4.36±0.63)分,不同性别护生的职业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家庭居住地、专业选择动机、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的护生职业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专业选择动机、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均为护生职业态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家人态度、本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态度、学校态度以及自身对专业的认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男女护生职业态度均偏消极、缺乏职业兴趣;家庭居住地、自身意愿和兴趣影响护生的职业态度;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深刻,学校及护理教育者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职护生职业兴趣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职护生对护理职业的兴趣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且已完成临床实习的中职护生进行调查,调查护生基本情况、职业兴趣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中职护生对护理专业性质的理解不够清楚,职业兴趣不高,对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和护士地位持肯定态度的较少;影响护生职业兴趣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地位及就业困难。结论中职护生的职业兴趣不稳定,关系到其就业及今后的发展,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学校应从多方面进行教育,提高护生的职业兴趣,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方欣  李惠萍 《安徽医学》2012,33(2):217-219
目的了解护理专科生的职业态度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及自设职业态度影响因素问卷对595名护理专科生进行职业态度调查。结果护理专科生总体职业态度得分为(5.70±1.09)分,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不同年级、生源、是否独生子女及不同专业选择原因之间职业态度比较有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兴趣是影响护生职业态度最主要的因素。结论应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优化课程设置,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注重护理教师的正面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析案例教学法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护士职业态度的定义、影响因素、现状、职业态度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在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护生学习兴趣,提升护生职业感和责任感,培养护生对患者的同情心和爱心以及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在校高职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以便有针对性的引导高职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观.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我院291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2.23~7.35(5.37±1.02),生源地及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志愿选择方式护生职业态度评分之间比较:自愿选择者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家人意愿和调剂者(均P=0.000);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其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P=0.000);无转行年头的护生职业态度得分高于有转行念头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讨论在校高职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较积极,职业兴趣是影响职业态度培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揭示影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因素,探索有利于端正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的教育模式。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和石河子大学2007-2010级护理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 517名。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1)民族、录取方式、是否参加临床实习为护生职业认知的影响因素;(2)民族、学制、录取方式、学习成绩、是否参加临床实习为护生职业情感的影响因素。(3)性别、民族、学制、护生生源、录取方式、学习成绩为护生职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护生职业态度教育,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满足护生的情感需求。重视护生在校期间职业态度的早期教育,不断端正其职业态度,以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长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男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规划男护生职业生涯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男护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67名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护生家庭背景、家庭社会的支持态度、社会地位、学历层次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教育者应从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提供多渠道、多形式使男护生多接触社会,使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职业,摆正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习前后护生职业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职业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实习前后采用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对2015级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职业态度的因素。结果实习前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得分为(4.89±0.41)分,实习后为(5.12±0.79)分,影响护生职业态度的因素为个人兴趣、家长、专业教师、临床带教教师、患者及其家属等。结论要培养护生稳定的职业态度,减少护理人才流失,保障护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析案例教学法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志华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105-107
对护士职业态度的定义、影响因素、现状、职业态度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在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护生学习兴趣,提升护生职业感和责任感,培养护生对患者的同情心和爱心以及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在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临床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职业态度问卷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30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300名实习护生中对护理职业的兴趣中立偏积极者汉族为78.6%,维族为79.6%,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者汉族为96.4%,维族为94.5%,实习满意度中立偏积极者汉族为89.7%,维族为75.3%,潜能发挥中立偏积极者占82.2%,维族为80.8%,对就业压力的态度中立偏积极态度者汉族为73.4%,维族为96.2%,对职业风险的态度中立偏积极者汉族为89.7%,维族为96.6%。结论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持中立偏积极,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一定的消积趋向,维族护生对实习经历的满意度低于汉族,就业压力低于汉族护生,对职业风险的态度较汉族积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职院校2019级护理高职护生30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工作场所社会资本量表和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对这308名实习期的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为(64.93±12.83),隐性缺勤总分为(15.91±4.40),情绪智力总分为(80.57±15.52),社会资本总分为(32.38±6.33),心理资本总分为(95.47±18.63)。职业认同总分与隐性缺勤总分呈负相关(r=-0.282,P<0.01),与情绪智力总分呈正相关(r=0.712,P<0.01),与社会资本总分呈正相关(r=0.659,P<0.01),与心理资本总分呈正相关(r=0.68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兴趣、情绪智力和心理资本均对职业认同产生影响,这3个因素都进入了职业认同的回归方程。结论 上海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个人兴趣、情绪智力和心理资本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与互动式主题讨论教学法对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高职护生10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人.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单项技能练习及考核,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与互动式主题讨论教学法.课程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护患沟通能力问卷进行测评,分析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情景模拟与互动式主题讨论教学法对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应用效果.结果:是否班干部、是否经常参与社团活动、是否喜欢护理专业及毕业后是否准备从事护理工作的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护生毕业后是否准备从事护理工作影响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提高(P<0.01).教学干预前,2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干预后,除共同参与和验证感受2个项目外,2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各项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毕业后是否准备从事护理工作对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提高影响最大,情景模拟与互动式主题讨论教学法有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中专护生的护理专业承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应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我校护理专业五年制大专生135名、三年制中专生2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中专护生总体承诺为(74.92±9.68)分;其中专业价值认同(23.92±3.28)分;专业努力意愿(27.32±3.59)分;专业留驻意愿(23.68±4.03)分;前三项大专护生高于中专护生;专业兴趣和对专业前景的态度是影响专业承诺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中专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偏低,尤其是专业留驻意愿。因此,作为学校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应当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渠道,从而提升护理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西部某省高校护生自主学习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西部某省4所高校全日制在校护理本、专科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沈王琴翻译汉化的中文版Williamson自主学习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得分最高、最低维度分别为人际关系技能和学习行为维度;一本院校明显高于二本院校(P<0.01);高年级、女生、自愿选择和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其他组别(P<0.05);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每周自主学习时间等为正向影响因素,学习困难为负向影响因素.结论 年级,性别,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的喜欢程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是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高职院校护生的通用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自制通用能力调查问卷,对某高职院校160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生的一般情况及7个维度18项通用能力.结果:护生通用能力总分为(67.432±7.688)分.各维度中评分最高的是"与他人合作和联系的能力",为(3.953±0.512)分;评分最低的是"设计和创新",为(3.565±0.656)分.除男生"管理和发展自我能力"高于女生(P<0.05)外,不同性别护生通用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二年级学生"与他人合作和联系的能力"明显优于一年级学生(P<0.05)外,不同年级学生通用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曾经担任过班团干部护生"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设计和创新"和通用能力总分均高于未担任过班团干部护生(P<0.05~P<0.01);是否独生子女的护生通用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通用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设计和创新"书面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应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中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现状及其相关性,并分析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为中职院校开展死亡教育课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汉化版生命意义感量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四川省某中职院校1 516名中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中职护生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0.46±7.27)分,其中寻找生命意义感条目均分(4.60±1.03)分,存在生命意义条目均分(4.41±0.89)分;不同年级、家庭所在地、自觉身心健康状态及自杀念头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3.37±0.59)分,其次是死亡逃避维度(3.27±0.64)分、趋近接受维度(3.25±0.53)分、逃离接受维度(3.22±0.64)分、死亡恐惧维度(2.91±0.56)分。生命意义感中存在生命意义感维度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逃离接受5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1),而寻找生命意义感维度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结论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水平,死亡态度以自然接受为主,但仍需正向引导护生,树立积极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已结束课堂学习并即将进入临床的实习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在本科与大专护生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调查232名高年级在校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情况。研究工具包括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和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B表。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护生死亡态度各维度均分为:中立接受(4.10±0.43)、死亡恐惧(2.76±0.66)、死亡逃避(2.73±0.74)、趋近接受(2.61±0.58)、逃离接受(2.48±0.75)。临终关怀态度总分为(107.63±8.45)。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恐惧(r=-0.247,P<0.01)、死亡逃避(r=-0.278,P<0.01)及逃离接受(r=-0.145,P<0.05)呈负相关,与中立接受呈正相关(r=0.405,P<0.01)。本科护生死亡逃避得分明显低于大专护生(t=-2.043,P<0.05),且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大专护生(t=2.639,P<0.01)。结论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有较大改善空间,加强临终关怀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