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本实验通过比较T2DM猪、非T2DM猪的糖代谢及能量代谢等关键调控基因(PGC-1α、Glut-4、ERRα、NRF-1、TFAM和线粒体基因),探讨这些基因在T2DM发生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以广西巴马小型猪T2DM模型建立的发病组和未发病组的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利用QRT-PCR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对糖代谢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RNA和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在广西巴马小型猪背最长肌中,T2DM组PGC-1α、Glut-4、ERRα和NRF-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T2DM组,TFAM和线粒体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稍低于非T2DM组。结论 在T2DM巴马小型猪骨骼肌中,上调PGC-1α及其下游基因Glut-4、ERRα和NRF-1的表达水平,有利于改善葡萄糖代谢;而线粒体合成不足,致使ATP合成量不够,或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广西巴马小型猪和贵州小型香猪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DNA指纹分析的方法研究广西巴马小型猪和贵州小型猪的遗传背景。方法 采用ECL核酸直接标记和检测系统 ,以HRP标记JL 0 2多位点小卫星探针 ,对广西巴马小型猪和贵州小型猪基因组DNA的HinfⅠ或HaeⅢ酶切DNA片段进行Southern杂交 ,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 ,获得了清晰可辨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DNA指纹图。结果 广西巴马小型猪大于 2kb的HinfⅠ和HaeⅢ酶切DNA指纹图带数为 11 7和 2 4 5 ;贵州小型猪大于 2kb的HinfⅠ和HaeⅢ酶切DNA指纹图带数则为 15 8和 17 6。另外 ,广西巴马小型猪HinfⅠ和HaeⅢ酶切产生的不同个体DNA指纹的相似系数分别为 0 5 4± 0 0 7和 0 5 5± 0 0 8;而贵州小型猪则分别为 0 5 3± 0 0 4和 0 5 3± 0 0 7。结论 该探针适用于这两种猪的DNA指纹分析 ,不同酶切产生的DNA指纹图带数不同 ,但不同个体间相似系数的分析结果一致。同时说明这两种猪具有相当程度的种质均质性 ,符合封闭群动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蕨麻猪与巴马小型猪脏器指数及低氧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方法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检测蕨麻猪与巴马小型猪心、肝、脾、肺、肾低氧反应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蕨麻猪的肾脏、脾脏指数低于巴马小型猪,蕨麻猪的心脏、肺脏指数高于巴马小型猪。蕨麻猪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α)在肺、肾中的表达量明显比普通猪高(P0.05或P0.01);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只在肺中比巴马小型猪高(P0.05)。结论不同物种脏器指数可能是物种对物质环境、能量环境、外界病原体、能量代谢需求等综合因素进化适应的结果。蕨麻猪低氧相关基因明显比巴马小型猪高,揭示在基因方面蕨麻猪具有较强的高原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我国自有资源巴马小型猪群,完成了疫病净化,建立了无特定病原体巴马小型猪实验猪群。制定了饲育标准、实验猪遗传学检测标准和微生物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制订了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无特定病原体猪微生物学监测技术规范》,对建立的猪群进行了遗传学和微生物质量控制。建立了猪瘟病毒(CSFV)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巴马小型猪感染模型。扩增了巴马小型猪重要细胞因子及固有免疫相关的重要分子,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明巴马小型猪可以代替家猪进行猪病感染实验。目前建立的猪群已广泛应用在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圆环病毒等猪重要疫病防控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实现了共享利用。本项目的完成解决了实验用猪瓶颈问题,提升了动物疫病研究水平,提供了新型实验动物,实现了优质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加速了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推动了农业实验动物的行业进步。  相似文献   

5.
西藏小型猪MSTN基因5''调控区的酶切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西藏小型猪MSTN基因进行PCR—RFLP基因多态性分析,并对五指山小型猪、贵州香猪和巴马小型猪进行MSTN基因多态性的比较研究。方法以42头西藏小型猪、17头五指山小型猪、7头巴马小型猪和22头贵州香猪作为研究对象,对猪MSTN基因5’调控区进行了PCR—RFLP多态性研究。结果1、不同猪种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0),西藏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3种基因型TT(9.52%)、AA(61.90%)、TA(28.57%),T和A的频率分别为23.81%和76.19%;五指山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82.35%)、AA(17.65%),T和A的频率分别为82.35%和17.65%;贵州香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81、82%)、TA(18.18%),T和A的频率分别为90.91%和9.09%;巴马小型猪的MSTN基因表现出2种基因型TT(71.43%)和TA(28.57%),T和A的频率为85.71%和14.29%。2、不同MSTN基因型的西藏小型猪的初生重(P=0.761)和离乳重(P=0.31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藏小型猪、五指山小型猪、贵州香猪和巴马小型猪的MSTN基因5’调控区存在多态性,但暂不能把MSTN基因做为西藏小型猪繁殖性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两种小型猪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模型存在的差异,探讨建立H-MODS模型的理想动物。方法利用高原土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以内毒素(LPS)建立HMODS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巴马小型猪模型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蕨麻小型猪;生理生化各指标的变化基本相同,但蕨麻小型猪的变化较平缓。在24 h与48 h肺脏均出现严重病理改变,但巴马小型猪较蕨麻小型猪更严重。结论不同海拔地区的两种小型猪均可成功建立HMODS模型,同时蕨麻小型猪由于自身高原生物特性对H-MODS模型的复制更加准确安全,避免高原环境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PERV-env部分基因,并研究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巴马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中扩增PERV-env基因,并与部分国内外已发表的PERV-env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以扩增获得的广西巴马小型猪PERV-env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利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对广西巴马小型猪不同组织中PERV mRNA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检测的9个组织样品中PERV mRNA相对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肾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ERV mRNA丰度最高,肺、心、肝、脾、胸腺、卵巢次之,且表达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胰腺PERV mRNA表达丰度最低。结论以巴马小型猪胰岛细胞进行异种移植发生PERV感染的潜在危险性可能要低于其它器官,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4,USP14)通过调控氧化固醇结合样蛋白2(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2,OSBPL2)的泛素化水平稳定OSBPL2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eLa细胞为工具细胞,通过对USP14过表达、敲降以及活性抑制,检测OSBPL2的表达水平;采用体外过表达实验考察USP14对OSBPL2的泛素信号和泛素化水平的调控;采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阐明USP14与OSBPL2相互作用的具体结构域、不同结构域在蛋白相互作用中的作用以及OSBPL2的关键泛素化位点。结果:USP14与OSBPL2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并稳定OSBPL2的表达而不改变其转录水平;体外过表达和Co?IP实验结果表明,USP14催化(catalytic,CAT)结构域与OSBPL2氧固醇结合蛋白相关结构域(OSBP?related domain,ORD)的相互作用降低OSBPL2的泛素化水平;类泛素(ubiquitin?like,UBL)结构域在USP14与OSBPL2相互作用中起到了促进作用;Lys209和Lys361是OSBPL2泛素化和去泛素化的关键位点。结论:USP14通过调控OSBPL2蛋白Lys209和Lys361两个位点的泛素化进而调控其泛素化水平,稳定OSBPL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AFLP技术用于巴马小型猪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巴马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用与接头对应的10条AFLP引物,扩增经PstⅠ酶切且与接头连接的17头巴马小型猪的基因组DNA,用从Internet网上下载的软件RAPD istance package version 1.04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104个AFLP标记,单引物得到的标记数在3~20个之间,巴马小型猪群体内的相似系数为0.903(0.791~0.982)。其多态性位点的比率为29.8%;总的等位基因数为136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31个,基因型数为119,平均每个位点的基因型数为1.41。结论 该实验为评价巴马小型猪遗传多样性的多寡提供了相关的参数,准确评价尚待和普通猪对比研究后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PGC-1α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利用RT-PCR和QRT-PCR方法分析PGC-1α mRNA组织表达情况。方法 本实验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背最长肌cDNA为模版,PCR扩增PGC-1α基因CDS序列,将其连接至pEASY-T5载体,转染细菌、验证和序列测定;通过RT-PCR半定量和QRT-PCR实时荧光定量检测PGC-1α基因在小型猪多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克隆获得广西巴马小型猪PGC-1α基因CDS序列,全长2391bp,编码796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9.9%,两处碱基发生同义突变,分别C-A1105和G-A1524;PGC-1α基因在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和肾脏中的表达丰度最高,其次是肝脏、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而在胰腺中未检测到其表达。 结论 成功克隆了广西巴马小型猪PGC-1α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了多种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研究PGC-1α在小型猪2型糖尿病发生过程中作用途径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及观察SD大鼠和巴马小型猪皮肤的正常比较组织学。方法取SD大鼠和巴马小型猪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两种动物的皮肤组织学结构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1.SD大鼠的毛囊成簇分布,平均3~9成群,而巴马小型猪的毛囊较稀少;2.SD大鼠表皮较薄,没有透明层,基底细胞缺乏异质性,真皮与表皮连接面平坦,没有皮钉;而在巴马小型猪皮肤表皮和真皮连接区,有上下交错的表皮皮钉和真皮乳头;3.SD大鼠的真皮结构相对松散,真皮血管系统不发达,而巴马小型猪皮肤的真皮网织层和乳头层交界的地方,水平分布着很多的浅表小静脉和小动脉丛,这种血管分布的方式与人类皮肤中的血管分布极为类似;4.SD大鼠的汗腺只局限于足垫的皮肤,汗腺上皮只有一种细胞类型,腺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胞核圆形,导管短而弯曲,由两层上皮细胞组成。而巴马小型猪皮肤的汗腺是顶泌汗腺,分布于真皮和脂肪相接的真皮深层,分泌部为粗管,管腔大,盘曲成团。腺细胞呈立方形或扁平,胞核圆形或长梭形。腺细胞与基膜之间也有肌上皮细胞。导管较细而直,开口于毛囊上段。  相似文献   

12.
脑死亡状态下巴马小型猪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死亡状态下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方法: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等分为脑死亡组和对照组.脑死亡组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维持脑死亡状态24 h;对照组维持麻醉24 h,不建立脑死亡模型.分别测定脑死亡后3 h、6 h、12 h、18 h和24 h各组动物血清中ALT、AST水平,并与对照组相应时点比较.观察各时点肝脏组织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脑死亡组12 h、18 h、24 h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时点和脑死亡组前一时点(P均<0.05).脑死亡组12 h可见肝细胞轻度浊肿,胞浆疏松化,12 h电镜发现肝细胞内出现轻微线粒体肿胀,24 h可见线粒体肿胀,嵴消失,甚至线粒体部分膜溶解、内质网扩张呈池状等改变.对照组光镜及电镜下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结论:脑死亡状态导致肝脏出现功能和形态的损伤性变化,随着脑死亡维持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遥测技术观察巴马小型猪在清醒自由状态下心电、血压、呼吸、活动等指标昼夜波动变化。方法取雄性6月龄巴马小型猪6只,行浅表股动脉VAP血管通路植入手术,恢复7 d后,用EMAK遥测系统进行24 h连续清醒自由状态下心电、血压、呼吸、活动指标监测,并用EMAK分析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6月龄巴马小型猪心电、血压、呼吸、活动都有昼夜节律变化,白昼心率显著高于黑夜心率(P0.01),且白昼PR间期、QRS间期与QT间期均显著低于黑夜(P0.05,P0.01),白昼平均心率为76.22次/分,黑夜平均心率为67.03次/分,白昼平均PR间期、QRS间期和QT间期分别为109.97 ms、42.72 ms、380.37 ms,黑夜平均PR间期、QRS间期和QT间期为112.32 ms、44.01 ms、389.24 ms。巴马小型猪白昼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都显著高于夜间(P0.01),白昼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分别为129.57 mmHg、96.75 mmHg、111.73 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分别为122.81 mmHg、92.65 mmHg、106.19 mmHg,且黑夜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下降率分别为19.89%、19.05%、19.35%。另外,巴马小型猪在白昼的活动情况与呼吸频率都要显著高于夜间(P0.01)。结论利用遥测技术可以对清醒自由状态下巴马小型猪心电、血压、呼吸、活动等进行连续监测,能真实的反应小型猪在24 h内上述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巴马小型猪在药理毒理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巴马小型香猪口服洛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巴马小型香猪的药物代谢研究模型,了解巴马小型香猪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方法选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型药物洛伐他汀(LV)为模型药,给6月龄雄性巴马小型香猪二组共8头,单剂量(6.0 mg/kg,2.4 mg/kg)灌胃,采用RP-HPLC法检测LV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LV在巴马小型香猪的处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Tmax分别为(2.54±0.18),(2.82±0.44)h;T1/2α分别为(1.53±0.05),(1.52±0.44)h;T1/2β分别为(2.04±0.32),(2.77±0.89);Cmax分别为(28.86±3.76),(10.93±1.77)ng/mL;AUC分别为(202.76±41.98)和(104.86±16.44)(ng/mL)×h。结论LV在巴马小型香猪的吸收速度约为正常人的0.5倍,消除速度为正常人的1.5~2倍,但整个代谢过程类似正常人,均属一室开放模型,提示巴马小型香猪可作为心血管系统药物LV药代研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样蛋白2(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2,OSBPL2)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OSBPL2基因敲除(Osbpl2-KO)HEI-OC1细胞探讨OSBPL2缺陷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Osbpl2-KO小鼠毛细胞静纤毛形态;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EI-OC1细胞和耳蜗内Rho/ROCK信号通路关键效应因子Rho激酶2(Rho-associated coiled-coil-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Lim激酶1(LIM domain kinase 1,LIMK1)、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1(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cofilin 1,ADF/CFL-1)的表达水平。结果:Osbpl2-KO HEI-OC1细胞微丝骨架中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分布明显减少,细胞外周微刺突和丝状伪足明显减少,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Osbpl2敲除导致小鼠耳蜗内...  相似文献   

16.
异氟醚吸入麻醉在巴马小型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氟醚吸入麻醉方法对小型猪麻醉的效果。方法对20头巴马小型猪进行异氟醚吸入麻醉,进行麻醉监测。结果麻醉20例,无麻醉意外情况或死亡,成功率100%。结论异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型猪实验,麻醉效果好,麻醉过程平稳,麻醉深度容易控制,安全性高,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后苏醒快,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蓟酸水提取物对巴马小型猪心肌的影响。方法健康巴马小型猪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小蓟酸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干预组(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6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异丙肾上腺素(1.0 mg/kg)、小蓟酸水提取物高(2.0 mL/kg)、中(1.0 mL/kg)、低(0.5 mL/kg)剂量腹腔注射,1次/d,连续给药7 d后,检测其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和心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结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的心电图与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中剂量组的心电图S-T段稍有抬高,高剂量组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血清心肌酶各指标,低剂量组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剂量组LDH、CK-MB、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TTC染色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都有因缺血而坏死的心肌。结论通过注射小蓟酸水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巴马小型猪产生心肌缺血,缺血程度与剂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细胞克隆巴马小型猪的生理生化指标特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对体细胞克隆巴马小型猪血液的部分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体细胞克隆巴马小型猪生理生化指标和同期普通巴马小型猪没有显著差异,与人类大部分指标接近。结论体细胞克隆巴马小型猪和人类的生理生化特性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T2DM)模型,并探讨T2DM小型猪胰岛素抵抗(IR)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喂养普通饲料;糖尿病模型组(n=5),喂养高脂高糖饲料,上述两组共喂养10个月。11个月初糖尿病模型组腹腔注射STZ 100 mg/kg,1周后重复1次;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观察两组小型猪体重、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浆Hcy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0个月后,模型组小型猪体重、FPG、FINS及HOMA-IR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STZ给药后(12个月末实验结束时),模型组的FPG进一步升高,FINS水平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Hcy高于对照组(P<0.01),且HOMA-IR与Hcy呈正相关(r=0.906,P<0.05)。结论T2DM小型猪Hcy升高与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对巴马小型猪糖尿病胰腺病理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糖尿病相关研究提供安全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1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糖尿病模型组(n=6)。糖尿病模型组腹腔注射STZ,第一次腹腔注射STZ 75 mg/kg,1周后第二次腹腔注射STZ 150 mg/kg,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溶液,动态监测2组小型猪空腹血糖;实验结束后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胰岛β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①糖尿病模型组所有小型猪均造模成功,成模后均表现多尿、多饮、多食及体质量减轻“三多一少”的症状;②自链脲佐菌素给药后13 d开始,糖尿病模型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并稳定在(7.6~17.1)mmol/L水平;③造模成功1周后,糖尿病模型组OGTT各时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RT各时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④糖尿病模型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胰岛细胞团及胰岛β细胞数目明显减少;⑤胰岛β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提示,糖尿病模型组胰岛中胰岛素染色阳性面积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68±2.78)% vs (43.63±2.83)%, P<0.01]。结论 采用腹腔多次注射STZ可成功构建巴马小型猪1型糖尿病(T1DM)模型,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模率高、安全性强,是比较理想的制备小型猪T1DM模型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