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于护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日本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PI)分别对2届护校新生进行测量,筛选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调查和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提出了护校新生人格特征的倾向,以及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人格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2011—2015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调查5年6567名长治医学院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该院校新生以农村学生为主,城市生源比例明显增加(从31.17%上升至42.19%,P <0.01)。一类心理问题平均筛出率12.40%,二类心理问题平均筛出率为23.66%,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其他院校相当,并逐年提高(P <0.01)。该医学院校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学生心理健康总分差异不显著。入学动机明确的学生 UPI 问卷总分明显低于入学动机不明确的学生(P <0.01),专业满意度高的学生 UPI 问卷总分显著高于不满意的学生(P <0.01)。结论:5年期间,医学院校生源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其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入学动机、专业满意度是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医专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探讨医专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天水卫校2008级608名新生入学3个月后进行调查。以相关因素为自变量,大学生人格问卷等级为因变量。研究其相关性。结果一类问题的检出率为7.89%,二类问题的检出率为29.93%,三类问题的检出率为62.17%。结论医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肖曙辉 《中外医疗》2011,30(13):108-109
目的了解我校2009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大学人格问卷(UPI)对邵阳医专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2009级大部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11.2%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强迫偏执倾向、交往障碍、情绪消沉不稳定、神经衰弱倾向以及躯体症状等方面。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要好于女生(χ2=6.046,P=0.049)。结论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男女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措施。  相似文献   

5.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某综合性大学在校的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94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非健康型人格发生率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0.01)。影响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类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病性是促进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非健康型人格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另外,人际关系不良是促进独生子女大学生非健康型人格发生的危险因素;家庭结构缺陷是促进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非健康型人格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受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PI)对某医科大学2004年入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一类学生占19.17%;二类学生占31.58%;三类学生占49.25%。结论: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程度总体状况良好,但潜在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常见心理问题.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1932名学生进行问卷,用UPI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A类人群12.5%,B类人群25%,C类62.6%.各专业A类检出率经采用x2检验,P>0.05.结论医学新生主体健康.学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者占15%~20%,他们中属于中度以上问题者仅为学生数的10%,其中症状特别严重者不足2%,其余均为一般心理问题.学生中常见心理问题是不同程度的认知不良、情绪障碍和人际关系障碍,学生中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随着修业进程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医学新生人格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常见心理问题。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1 932名学生进行问卷,用UPI统计软件分析。结果A类人群12. 5%,B类人群25%,C类62. 6%。各专业A类检出率经采用 2检验,P>0. 05。结论医学新生主体健康。学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者占15%~20%,他们中属于中度以上问题者仅为学生数的10%,其中症状特别严重者不足2%,其余均为一般心理问题。学生中常见心理问题是不同程度的认知不良、情绪障碍和人际关系障碍,学生中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随着修业进程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于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人格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1500人,采用网络成瘾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感觉寻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组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精神质、神经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组(P〈0.01),掩饰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组(P〈0.05)。网络成瘾组感觉寻求的去抑制得分与总分都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组(P〈0.01)。精神质、内外倾、神经质和掩饰性4个人格特质均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并且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感觉寻求总分及兴奋与冒险寻求因子、去抑制因子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预防与干预中,应关注其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与大学生职业倾向的相关关系,揭示影响大学生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取的原则,对江西省三所高校文、理、医类专业学生501人,施以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SCL-90测试和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采用LISREL8.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PSS13.0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t值检验.结果 (1)大学生选择职业类型的比例分别为:社会型36%,管理型18%,常规型17%,现实型14%,研究型9%,艺术型6%;(2)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对职业倾向的影响为分别0.63和0.44,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为0.56.三者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结论 大学生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是其职业倾向和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必须重视大学生短期心理健康状况和长期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孙萍  杨黎  周建军 《重庆医学》2017,(35):4996-4999
目的 研究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初中生人格特征现状,分析农村不同留守状态对留守初中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重庆三峡库区巫溪、云阳、万州三地的1所职业中学、2所初级中学12~15岁农村留守初中生,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和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将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T)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438份,回收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86.8%.其中,留守初中生204人,非留守初中生176人.农村留守初中生典型精神质(T≥61.5)占31.4%,典型内倾型和典型外倾型各占7.8%、7.4%.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收入、年龄均对留守初中生的掩饰性有明显影响(P<0.05);祖辈看护对不同性别留守初中生的内外向有明显影响(P<0.05).父亲看护的留守男生内外向得分与掩饰性得分均低于非父亲看护的留守男生(P<0.05).结论 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留守初中生人格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儿童虐待史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河南省某高校的73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除儿童期母亲憎恶与成年期人格中内外倾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儿童期精神虐待与大学生人格均呈显著相关(P<0.01);儿童期精神虐待4个维度与大学生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257,r=0.304,r=0.237,r=0.256).②儿童期父亲憎恶在神经质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243,P<0.01)为正,儿童期母亲忽视在大学生精神质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206,P<0.01)为正,儿童期父亲忽视在大学生内外倾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143,P<0.01)为负,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儿童期父亲憎恶与母亲憎恶对大学生抑郁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分别β=0.078,β=0.103,P<0.05),可以解释总变异的44%;③结构方程模型得出,儿童期父亲憎恶通过成年期神经质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大学生抑郁产生间接影响,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9.8%.结论 儿童期精神虐待对大学生人格及抑郁情绪有直接预测作用;此外,儿童期精神虐待还通过成年期人格的部分中介作用对个体成年期抑郁情绪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类不同特点医学生的人格特征差异,为不同类别医学生的心理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新近修订的15FQ+中文版人格量表,对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医学专业统招本科生232名、委培本科生191名和海南医学院医学专业本科生229名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军校统招、委培、地方三类医学生在12项人格特征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军校委培医学生在15FQ+的6项因子上(fB、fC、fE、fG、fH、fL)获得的分值[分别为(14.80±4.70)分,(12.43±4.53)分,(12.95±3.64)分,(17.47±3.88)分,(11.58±5.47)分,(8.91±4.35)分]显著高于军校统招医学生的分值[分别为(12.67±5.27)分,(11.38±4.74)分,(11.53±4.31)分,(15.61±4.58)分,(9.69±5.53)分,(7.07±4.69)分,P<0.05];与地方医学生相比,军校统招医学生获得了高的fQ2[(10.28±5.12)分]、fQ3[(19.10±3.49)分]分值和低fF[(10.57±4.93)分]、fI[(14.48±4.76)分]、fQ1[(9.81±4.22)分]分值;军校委培医学生获得了高fB、fC、fE、fG、fL、fN[(17.39±2.95)分]、fQ3[(19.08±2.93)分]分值和低fI(14.27±4.15)分]、fQ1[(9.47±3.84)分]分值.结论本研究使用15FQ+中文版量表,获得了军校统招医学生、委培医学生和地方医学生的人格特征差异特点,提出了针对不同医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人格塑造的必要性;同时也表明,15FQ+中文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以在中国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饮酒,吸烟的有关因素及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高校学生饮酒、吸烟行为的现状、原因及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哈市五所高校学生的饮酒、吸烟情况进行了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五所高校的饮酒率为50.55%,吸烟率为17.13%,饮酒、吸烟的原因除了自身个性外,社会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成绩随着饮酒率、吸烟率的上升而下降。结论饮酒、吸烟不仅影响心理健康,也影响学习成绩,因此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改正饮酒、吸烟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视功能问卷和生存质量问卷研究早中期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visual function,VF)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探讨视力≥0.5早期白内障患者手术适应证。方法对日常生活视力≥0.3的161例早、中期白内障患者进行VF、QOL问卷调查,分为视力0.3、0.4组102例、视力≥0.5要求手术组21例、视力≥0.5未要求手术组38例,以视力0.3、0.4组VF、QOL得分95%位数为手术参考值,以另2组得分临床验证、筛选手术参考值。结果 161例受检者中,所有患者VF与日常生活视力显著相关(r=0.61,P<0.01),QOL与日常生活视力显著相关(r=0.45,P<0.01)。视力0.3、0.4白内障患者102例,95%位数VF得分为73.3分,QOL得分为94.4分。视力≥0.5患者59例,要求手术组21例,未要求手术组38例。≥0.5患者按VF参考值25例可手术,按QOL参考值43例可手术,与按患者实际要求手术手术率比较,VF为参考2种手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QOL为参考时2种手术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中期白内障VF、QOL得分与日常生活视力显著相关,可将视功能问卷作为早期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参考指征。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向战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22(3):221-222,225
目的了解高等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PI)量表对3所师范院校的部分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心理障碍学生为13.9%,应引起关注的学生为23.0%,心理正常学生为63.1%;性别、学科和生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较小(P>0.05);学习成绩、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业余爱好、人际关系和经济生活条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较大(P<0.05)。结论师范院校应在学习上、兴趣爱好、人际关系和经济生活等方面增加对新生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职贫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高职医学院135名贫困生进行调查,并与215名非贫困生进行比较。结果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占48.89%,非贫困生为4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选择率大于30%的项目上,在第22、57、44题上贫困生选择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在关键项目选择上,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第8、16题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困生选择率高于非贫困生(P〈0.01)。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正常;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其家庭因素的影响,同时注重贫困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意识完善、人际交往训练等。  相似文献   

18.
西宁地区4所大学学生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在西宁地区4所大学随机抽样2000名大学生进行艾森克人格(EPQ)问卷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西宁地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四个维度上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别均有显著性。藏族、回族分别与汉族比较在四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别,藏族与回族比较也是在四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别。结论:西宁地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多民族、低文化及不同的习俗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较大。研究其人格特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形成或改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230例痤疮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敏  安金刚  肖生祥 《海南医学》2012,23(13):121-123
目的了解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LQI)对门诊230例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DLQI的10个问题和6大方面得分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受教育程度等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本组调查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30份。DLQI平均得分为(8.83±5.85)分,处于中等影响程度。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从重至轻依次为:症状与感受>休闲娱乐>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个人关系>治疗。结论痤疮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为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社会生活环境,在临床治疗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探讨主观幸福感在自杀态度形成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对5所高校的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分别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生命意义感问卷(MLQ)、生活目的量表(PIL)和幸福感指数量表(IWB)为检测工具,分析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其相关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主观幸福感在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态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038份,有效率94.4%;其中贫困生316名,非贫困生722名。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自杀者的态度和生活感受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中,女生对自杀者家属态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但男生寻求意义感、生活目标和自主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P<0.05,P<0.01)。主观幸福感在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态度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结论 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