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的放射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发生的40例肺栓塞病例,其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22例,进行观察分析。通过对患者进行肺部的X光照片来对放射检查方法进行运用,结合于对肺动脉螺旋CT成像以及数字减影技术的运用来对诊断结果进行明确。结果所有患者明确诊断,经过抗凝和溶栓治疗后,37例病情好转,预后良好;3例由于病情发展迅速,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肺栓塞的临床检查难度较大,其难以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确诊。该病发展迅猛,病情严重,预后不佳,因此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少和避免严重后果。选择CT、胸片能够对肺栓塞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活动带来更多的帮助,可以很好地在肺栓塞诊治工作中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放射诊断效果,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醴陵市中医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4例,均经过临床体征分析、血气分析、心电图检查、胸片或CT、多排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结果胸片、CT或螺旋CT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片、CT及多排螺旋CT检查是诊断肺栓塞的最佳选择,合理采取以上检查方式,或者是联合使用以上检查方式能够实现最小死亡率和最大效价比的临床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栓塞较为常见 ,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 ,临床误诊率、漏诊率较高。而肺动脉造影对其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1995— 2 0 0 0年我院收治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 96例病例 ,其中 11例经肺动脉造影确诊。现就其临床诊断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2 7~ 5 4岁 ,平均 4 1.5 5岁 ,其中 <4 5岁男性 8例。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标准为 :①肺动脉及其分支充盈缺损 ;②肺动脉截断现象。基础疾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2例 (18.2 % ) ;慢性心脏病 2例 (18.2 % ) ;外伤和手术后 …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血气分析及心电图(ECG)在APE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APE患者14例,平均59岁,结合临床表现、ECG、血浆D-二聚体和血气分析等检查,同时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结果 9285%患者存在基础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症状以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咳嗽及心悸多见,体征以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及下肢水肿体征多见,92.85%血气分析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和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增大,85.71%早期有ECG变化,其中以ST-T改变最为多见,占57.14%。结论 ECG改变敏感性较高,发现ECG的早期异常变化,结合易患因素、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血浆D-二聚体正常对APE早期诊断有排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凯鸽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3):128-128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辅助心脏彩超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急性肺栓塞患者23例辅以心脏彩超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以心脏彩超、肺动脉造影和动脉血气分析阳性率最高,达100%,而胸部X线平片、肺CT阳性率最低占6%,心电图特异性改变占30%。结论:急性肺栓塞为大块血栓堵塞肺主动脉或主要分支,在无放射性核素扫描、超高速CT的情况下心脏彩超无疑是一种首选检查手段,及早诊断、治疗,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李也菇 《当代医学》2011,17(36):86-87
目的观察分析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结果,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32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观察分析首次住院时、溶栓后、出院前的心电图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在入院时以TⅢ倒置发生率最高,其次为SI〉0.1mV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心电波形的倒置发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溶栓后以TⅢ倒置明显变浅或直立、QⅢ明显减少或消失、QRS波群的电轴向左移、SI变浅为主要的心电图改变;出院时QⅢ明显减小,RⅢ明显减小,RⅡ明显增大。结论对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疑似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应结合实际病情作进一步检查,尽早诊断,及时制定出抗凝、溶栓等治疗方案,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栓塞(APE)是指血栓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和(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它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预后险恶,病死率可高达30%[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8例AP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起肺栓塞(P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DVT)。DVT与PE为同一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二者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国外发现其先天性易患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性抗凝血酶-Ⅲ(AT-Ⅲ)缺乏症、遗传性蛋白C缺乏症、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以及活化的蛋白C抵抗、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先天性纤溶异常等。国人VTE先天性易患因素方面的研究尚少,不十分清楚。获得性易患因素有高龄、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外科手术、骨折和创伤、心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制动、妊娠和服用避孕药、结缔组织病、肥胖、吸烟、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长途旅行、植入人工假肢等。然而临床上相当多PE患者不易找到易患因素,因此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应用心脏彩超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共收集的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动过速及休克;应用心脏彩超、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率最高,可达100%,而胸部X线片、肺CT阳性率较低,心电图特异性改变占22%。结论:心脏彩超能早期及时诊断急性肺栓塞,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策略。方法对60例确诊APE患者的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血气分析、D-二聚体(D-dimer)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血气分析、D-dimer、超声检查的异常率分别为76.7%、70.0%、98.4%、100.0%、88.4%。其中心电图、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均异常的为42例,占全部病例的70.0%。且60例患者D-dimer检测均大于500μg/L。结论在基层医院运用以上常规检查手段,进行多元性分析,诊断APE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刘胜利 《西部医学》2009,21(9):1490-1491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对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呼吸困难(83%)、胸痛(60%)、咯血(33%)等、咳嗽(32%)、恐惧(43%)、晕厥(20%)、心悸(33%)。影像学特点呈多样性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治疗。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无创检查在确诊中起重要地住,及时溶栓抗凝对预后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肺炎的分类国际疾病分类法规定,必须按照病因学原则对肺炎进行分类,力求最有效地针对病因给予抗微生物疗法可视作分类的论据;肺炎通常可分为免疫缺陷、医院内感染和院外感染性肺炎;亦可分为原发性肺炎和继发性肺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诊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疾病的患者多表现为休克、血氧饱和度低、呼吸困难以及心动过速等症状。采用心脏彩超、血气分析以及肺动脉造影方式,对急性肺栓塞疾病的阳性症状诊断率为100.00%。由于心脏彩超具有诊断率高、经济实惠等特点,因此成为了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首选。结论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诊断,能够起到较好的诊断效果,不仅提高了对疾病的确诊率,同时还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正确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0年-2008年抢救的23例肺栓塞患者的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高龄、手术、心房纤颤、长期卧床等是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等主要症状.溶栓及抗凝可提高急性肺栓塞的存活率.结论 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水平,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出现改变者19例(90.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者9 例(42.9%),SⅠ>0.1m V者11例(52.4%),TⅢ倒置者10 例(47.6%),QⅢ-TⅢ者9 例(42.9%),SⅠ-QⅢ-TⅢ者7 例(33.3%),TV1倒置者16 例(76.2%),TV1~V2倒置者9例(42.9%),TV1~V3倒置者6 例(28.6%),TV1~V4倒置者5 例(23.8%),TV1~V5倒置者3 例(14.3%),CRBBB 者2 例(9.5%),ICRBBB者4例(19.0%),顺钟向转位者7 例(33.3%),电轴右偏者3 例(14.3%).结论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具有非特异性和多性的特点,熟悉常见的心电图征象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和判断,应仔细观察并密切结合其它辅助检查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栓塞95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渐进性劳累性胸闷、气促或突发性胸闷、气促,部分患者可伴胸痛,严重者出现发绀、低血压、休克、晕厥甚至猝死.入院时心电图呈SⅠQⅢTⅢ型、SⅠQ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和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占84%,D-二聚体明显升高者占88%.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根据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联合血清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下肢深静脉彩超等无创性检查手段的综合分析,可大大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栓塞25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渐进性劳累性胸闷、气促或突发性胸闷、气促,部分患者可伴胸痛,严重者出现发绀、低血压、休克、晕厥甚至猝死。入院时心电图呈SⅠQⅢTⅢ型、SⅠQ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和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占84%,D-二聚体明显升高者占88%。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根据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联合血清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下肢深静脉彩超等无创性检查手段的综合分析,可大大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早期诊断的应对策略。方法对29例确诊P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结果29例患者中存在高危因素占96.55%,其中常见深静脉血栓形成占31.03%。临床表现中呼吸困难占48.28%,晕厥占17.24%。血气分析异常占100%,其中动脉氧分压(Pa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显著异常。D-二聚体阳性率为82.75%。心电图异常占91.32%,其中多为V1、V2导联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异常占82.75%,表现为右房、右室肥大,肺动脉压力增高。结论患者存在高危因素,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结合D-二聚体阳性或血气分析中PaO2和/或P(A—a)O2异常应考虑肺栓塞;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为肺栓塞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肺栓塞的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 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①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型;②肺梗死型;③猝死型;④急性不可解释的呼吸困难型;⑤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实践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来本院进行急性肺栓塞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运用血管造影的方法进行诊断,研究组运用心电图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详细的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及其他方面相关的指标参数。结果:经过诊断后发现,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3.3%,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3.3%,研究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检查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运用心电图诊断进行检查,不但准确率相对较高,而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