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慧霞  宗璐  曲群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987-989
目的 :探讨 CD44v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对 1 0例正常宫颈上皮、1 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CIN)、1 0例原位癌及 30例宫颈浸润癌标本中 CD44v6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中 ,CD44v6无阳性表达。在宫颈CIN→原位癌→宫颈浸润癌中 ,阳性表达呈上升趋势。CD44v6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有淋巴结转移者 CD44v6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CD44v6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在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艳  张志胜 《湖南医学》2000,17(3):163-165
目的 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肉瘤样变中端粒酶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26例宫颈癌、12例癌样病变上皮肉瘤样病变(CIN)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20例宫颈癌和12例CIN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46%,50.00%,所有正常宫颈组织端9粒酶表达阴性。结论 端粒酶活必表达出现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与宫颈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杨碧辉  李兰双  聂青 《重庆医学》2013,(27):3285-3286
目的探讨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患病情况。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重庆市黔江区25 128例已婚农村妇女进行了筛查,对检查结果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病理活检结果阳性112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58例,CINⅡ26例,CINⅢ及原位癌19例,浸润癌9例。土家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妇女及苗族妇女。结论宫颈癌普查是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防治宫颈癌的重要途径,是降低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孟庆更  蔡茹艺 《北京医学》2007,29(11):664-666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HPV16、HPV18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宫颈组织进行HPV DNA定性检测,以光镜下病理学诊断作为CIN分级标准.结果 268例宫颈组织中HPV16、HPV18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4.78%(120/268)、8.96%(24/268),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PV18(P<0.05).HPV16或HPV18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5例存在双重感染(P<0.01).HPV16的检出率随CIN Ⅰ级、CIN Ⅱ~Ⅲ级和宫颈鳞癌病变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P<0.05).HPV18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PV16感染可能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定性检测对宫颈癌可以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鳞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4例CINI、10例CINII、20例CINIII和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L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未检测到凋亡细胞,从CINI→CINII→CINIII,A-LI逐渐增加(P<0.05),ISCC中A-LI明显低于CIN(P<0.01),PCNA-LI随宫颈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加(P<0.05);在正常宫颈和CINI,未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在CINII可检测少量阳性细胞,P53-LI在CINIII明显低于ISCC(P<0.01)。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53蛋白的调节可能阻断了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子宫颈电圈环除术(LEEP)诊断及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效果。方法:将212例经阴道镜和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CIN患者随机分成CO2激光切割术组(116例)和LEEP组(96例),切除组织全部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LEEP术后病理确诊CIN 94例,治愈89例(治愈率94.7%),确诊为宫颈微小浸润癌者2例(2.1%);术后复发5例(8.8%),其中切缘无病变累及者1例,有病变累及者4例;术后病理取材满意91例(满意率94.8%)。CO2激光切割术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为CIN1-2,治愈103例(治愈率88.8%);术后复发13例(11.2%);术后病理取材满意70例(满意率60.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病理取材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结论:应用LEEP诊治CIN效果可靠,并可用于宫颈微小浸润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并和相应活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比较。方法应用TRAR-ELISA法分别检测13例CIN、17例宫颈癌及11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和相应活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41例脱落细胞中,8例CIN、14例宫颈癌呈端粒酶阳性表达。而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无端粒酶活性表达。CIN、宫颈癌及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分别是(0.328±0.192),(1.329±0.259)和(0.039±0.084),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和活组织中一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端粒酶激活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和活组织中一致,能反映宫颈病变,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王素英  董芸蓉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7):574-574,576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宫颈鳞癌(SCC)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例SCC、53例CIN和30例慢性宫颈炎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SCC和CIN中的阳性率(91.7%和83.0%)均高于慢性宫颈炎(1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IN与SCC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16蛋白在CIN、SCC中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它可作为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的辅助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有吉 《当代医学》2002,8(4):42-44
40年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曾作为宫颈浸润癌进行治疗。现今,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已逐步了解其发生发展的一些特点,并形成一套适度治疗的方案。文章对其病因研究、临床表现、自然转归、诊断及治疗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11.
耐药标志物TOPO和MT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变过程中,耐药标志物TOPO和MT的表达特点,以指导子宫颈癌患者化疗方案制定和判断预后。方法:收集子宫颈切除及活检标本118例。以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TOPO和MT的表达水平。结果:TOPO在正常宫颈上皮中无阳性表达,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阳性率为48.00%,在子宫颈鳞癌中阳性率为30.00%,3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MT在正常宫颈中阳性率为7.69%,CIN中阳性率为28.00%,在宫颈鳞癌中阳性率为56.25%(P<0.01)。结论:TOPO及MT在正常宫颈、CIN、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有差异(P<0.01)。TOPO和MT的表达水平,在指导临床制订宫颈癌化疗方案的同时还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或判断CIN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陶华  应婷  张丽娟 《西部医学》2014,(5):608-610
目的 探讨参考不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对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手段为临床寻求最佳治疗CINⅠ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 Ⅰ的妇女,按照TCT检查结果分组,并定期复查TCT及HR-HPV.结果 随访至24个月时TCT结果为:NILM的CIN Ⅰ患者组均无疾病进展病例,但是ASCUS及LSIL的随访组均有进展病例.ASCUS组两种手术方式治愈率均达90%以上;TCT结果为LSIL及HSIL的微波治疗组均有进展病例;且两组的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对比均提示LEEP治疗治愈率明显优于微波治疗.结论 TCT级别越高的CINⅠ患者疾病进展的可能性越大;TCT结果为NILM的CINⅠ患者建议随访,ASCUS的CINⅠ患者建议使用微波治疗;LSIL及HSIL的患者建议使用LEEP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69-73
目的 探讨因宫颈疾病行手术治疗后继发阴道上皮内肿瘤(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2018 年12 月间因宫颈疾病行手术治疗后继发VAIN 的患者共35 例,分析VAIN 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宫颈锥切术后切缘情况、子宫切除术后HPV 感染情况及TCT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VAIN 的发生时间及预后结局。结果 随着宫颈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VAIN 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VAINⅡ~Ⅲ级患者既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高于VAINⅠ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VAIN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发生率为100.0%,其中高危型HPV 感染率为88.6%;且VAINⅡ~Ⅲ级患者的高危型HPV 感染率略高于VAINⅠ级患者的高危型HPV 感染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VAIN 大多发生在子宫切除术后5 年内,占80%;VAINⅠ级患者治疗后有4 例持续存在,其中1 例进展为VAINⅡ~Ⅲ级;VAINⅡ~Ⅲ级患者治疗后有5 例复发,其中2 例进展为阴道鳞状上皮癌,复发及进展患者均存在高危型HPV 持续感染。结论 宫颈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后继发VAIN 的发病与HPV 感染及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存在以上因素的患者在行子宫切除术时应予以重视,建议术前阴道壁组织活检术明确,以切除病变阴道壁组织减少VAIN 的发生,术后需密切随访监测以早期发现阴道病变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原癌基因PIK3C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PIK3C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RT-PCR方法检测PIK3CA mRNA在15例正常宫颈组织和30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蛋白在50例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及20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到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PIK3CA的蛋白表达产物PI3K p110a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Hc=9.968,P<0.05); PIK3CA mRNA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t=2.672,P<0.05).结论 PIK3CA基因改变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伴随着PI3K p110a蛋白的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5.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10月在武钢二医院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并进行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的249例完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为正常转化区15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Ⅲ级92例;病理检查确诊为正常转化区170例,CINⅠ~Ⅲ级78例,宫颈浸润癌1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89.4%,假阴性率(漏诊率)为6.3%,阳性预测值为80.4%。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对CIN、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电子阴道镜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Liu J  Song XH  Wang Q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64-1766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结果中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宫颈细胞学结果ASCUS405例与LSIL395例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在其指引下行宫颈及/或外阴部位的活检术、宫颈管内膜刮取术(ECC)及子宫颈电热圈切除术(LEEP),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估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癌及其癌前期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符合率,随访结局。结果(1)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405例ASCUS患者中慢性宫颈炎231例(57.04%)、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41例(34.8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6例(3.95%)、宫颈鳞癌(SCC)Ⅰal期2例(0.49%);外阴上皮内瘤变(VIN)15例(3.70%)。395例LSIL患者中慢性宫颈炎135例(34.18%)、宫颈LSIL201例(50.89%)、HSIL41例(10.38%)、SCCⅠal期2例(0.51%);VIN15例(3.80%)、外阴鳞癌1例(0.25%)。(2)阴道镜诊断宫颈癌及其癌前期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与组织学符合率分别为:96.17%、58.41%、73.34%、79.63%。(3)随访结果:HSIL及HSIL^+患者全部在访,经临床干预后病变消退,随访1年以上无进展。738例宫颈炎、LSIL及VIN患者半年之内全部在访,其中501例随访1年以上(随访率67.89%)。结论宫颈细胞学结果ASCUS/LSIL患者,其组织学诊断的分类具多样性:包括宫颈上皮的良性改变,也包括不同级别的CIN及少数的癌。借助阴道镜检查全面评估女性下生殖道,不仅可以早期检出HSIL与宫颈癌,还可及时检出VIN与外阴癌,其临床价值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宋芳  吴玉梅 《医学综述》2014,(14):2622-2625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治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48例Va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均以阴道残端细胞学异常就诊。既往病史中,宫颈癌病史26例(54.17%),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22例(45.83%)。共发现VaINⅠ17例(35.42%),VaINⅡ18例(37.50%),VaINⅢ13例(27.08%)。VaIN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者45例(93.75%),阴性者3例(6.25%)。VaIN发生于阴道上1/3的患者41例(85.42%),其他部位者7例(14.58%)。43例(89.58%)患者病变呈多灶性分布,5例(10.42%)呈局灶性分布。VaIN的治疗方法有CO2激光汽化治疗31例、局部药物治疗13例、局部切除3例和腔内放疗1例。治疗后病变近期局部控制率为100%,4例(8.33%)VaINⅢ患者复发,再次激光治疗后病变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阴道上皮内瘤变诊断困难,最常发生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常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病变多位于阴道上1/3,呈多灶性分布。激光治疗及局部用药均可有效控制VaIN,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由于VaIN的易复发性,需进行长期严密的随访。  相似文献   

18.
P16INK4A基因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组织中P16INK4A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P16INK4A基因检测对宫颈癌及CI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2006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宫颈浸润癌患者18例、CIN患者150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57例,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P16INK4A阳性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IN组和浸润癌组患者的P16INK4A阳性表达率与慢性宫颈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P16INK4A的表达强度和阳性表达率不断升高(P<0·01)。结论P16INK4A基因表达与宫颈癌及CIN病变程度及其进展有关;P16INK4A基因可作为宫颈癌和CIN早期诊断、判断病情、预测病情进展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