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风药是一类质轻味薄,且具有升散、通行特性的药物,功能祛除外风、平熄内风,主要用于调理气机.此类药物辛香走窜,能疏达肝气,并助脾气升腾,在脾胃病治疗中配伍风药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刘绍能教授善用风药治疗便秘,认为治疗便秘时首先应以辨证分型为基础,顺应便秘不同证型特点及具体药物特性,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使用风药.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杨思进教授作为名中医,数十栽临证经验,对风邪、胸痹心痛、风药三者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形成了系统的胸痹心痛——“风病”辨证认识,运用风药治疗胸痹心痛,疗效颇佳。笔者通过跟师学习,亲聆教诲,采撷其学术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探讨汪悦教授运用风药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痹证病因病机、风药功效、选药思路、配伍原则等方面介绍汪师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佐证。[结果]针对风邪、湿邪在痹证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汪师临证常根据邪气偏盛、病位证候等不同,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用不同的风药进行治疗,以达到散风邪、燥湿邪、行气血、止痹痛的效果。遣方用药时常将风药与祛湿药、化瘀药、补血药、养阴药、温阳药等配伍使用,每获良效。所举验案患者患有脊柱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辨证属正虚邪实、肾阳不足、风湿痹阻,治拟温阳益肾、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以阳和汤加减治疗,其中包括麻黄、独活等多味风药,收效甚佳。[结论]汪师灵活运用风药配伍组方以治疗痹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杨晋翔教授是中医脾胃病知名专家,师从董建华院士,从事脾胃病的中医药防治与研究近四十载,用药精简,效果优良。杨教授善用风药治疗脾胃病,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术思想。杨教授常用的风药有葛根、桔梗、荷叶、防风、紫苏叶、紫苏梗等药串、药对。笔者特将杨教授在临床中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供同道指正,以期实现杨教授学术思想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5.
风药除具有发散祛风之效外,尚具有疏肝行气、发散火郁、化湿理脾、开宣肺气的作用,应用范围广泛。本文分析连建伟教授的处方用药经验,探讨风药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特点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归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张伟教授将其他学科相关理论引入中医临床与科学研究当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特色和临证风格,尤善治疗肺系病,临床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7.
东垣运用风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药,也称风燥升阳药,是一美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这类药物大多性温或平,味辛、苦或甘,归属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厥阴肝经,发挥祛风、解热、升散、止痛等功效.李东垣临证组方,最擅用升麻、柴胡等,升麻是足阳明胃经之引经药,可升发脾胃之清阳;柴胡为足少阳胆经之引经药,可升发少阳春升之气.而胆气能否升发,对脾胃升降机能影响甚大.从四个方面探讨东垣运用风药寓意.①风药开郁:脾虚木郁,木郁则发之,取风药开郁,发散郁火;②升发脾阳:治疗脾胃虚弱,阴火上乘之证,帮助补益药补脾阳,恢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③风能胜湿:取升阳除湿、除湿通络之效以治疗泻泄、崩漏、痿痹等湿饮为病;④引药上行:分经论治头痛及其他头面诸疾,引药直达病所,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东垣运用祛风药注意整体辨证,用风药的同时考虑与补气药、滋阴药、泻火药的配伍,互相牵制以制衡.  相似文献   

8.
风药,也称风燥升阳药,是一类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这类药物大多性温或平,味辛、苦或甘,归属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厥阴肝经,发挥祛风、解热、升散、止痛等功效。李东垣临证组方,最檀用升麻、柴胡等,升麻是足阳明胃经之引经药,可升发脾胃之清阳;柴胡为足少阳胆经之引经药,可升发少阳春升之气,而胆气能否升发,对脾胃升降机能影响甚大。从四个方面探讨东垣运用风药寓意。①风药开郁:脾虚木郁,木郁则发之,取风药开郁,发散郁火;②升发脾阳:治疗脾胃虚弱,阴火上乘之证,帮助补益药补脾阳,恢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③风能胜湿:取升阳除湿、除湿通络之效以治疗泻泄、崩漏、痿痹等湿饮为病;④引药上行:分经论治头痛及其他头面诸疾,引药直达病所,高巅之上惟风可到。东垣运用祛风药注意整体辨证,用风药的同时考虑与补气药、滋阴药、泻火药的配伍.互相牵制以制衡。  相似文献   

9.
临床运用风药的点滴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药是以祛风解表、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 ,本类药物多为辛味 ,性能发散 ,具有宣散表邪 ,解除表证的作用 ,常用于外感病的治疗。金元名医李东垣重视调理脾胃 ,在其独特的补土风格中 ,运用风药升阳是其中一明显特点。本人在临床上运用风药升阳治疗诸证 ,屡见验效 ,现将点滴体会报告如下 :病例 1 :某男 ,5 6岁 ,阴囊冰凉、腰膝酸软一年余 ,1 997年 9月来我院求治。诊见形体瘦弱 ,面色萎黄晦暗 ,伴有食少、纳差、腹胀、外阴部出汗等 ,舌质暗红 ,苔白微腻 ,脉缓。中医辨证 :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治以温补脾胃 ,燥湿升阳。处方 :黄芪30 g ,党参 1 …  相似文献   

10.
风药应用是李东垣用药特色之一,这一点在其晚年著作《脾胃论》中尤为明显。当代许多医家对李氏这一用药经验进行探究,但仍有未尽之处,尤其是在具体应用方面,未能凸显出风药的独特作用以及临床选用病机与主症。本文从李氏相关著作出发,梳理原文、推求其意,首先对风药进行界定,之后讨论风药范畴及其作用,最后探究风药的独特作用及李氏应用技巧、用药指征及适应证,以期裨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王微教授认为,临床上导致高脂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饮食不当,关键病因为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重要因素为年老体虚等,并将其病机归纳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虚”为本,“痰湿内阻”为标,并时常兼有血瘀.临证主张运用益气健脾、化痰祛湿为法,兼活血化瘀治疗.并提倡注重预防,常告诫患者要清淡饮食,调节情绪,适当锻炼.  相似文献   

12.
张伯礼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药物的配伍使用具有独到见解。主要介绍张伯礼教授临床用药心得,突出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药(两味中药固定的组合配伍)与队药(两味以上中药固定的组合配伍)的使用,同时论述相关病理病机,如对采用队药与对药治疗湿邪为病、痰瘀互结等病证的见解。张教授将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采用特定几味中药,或相须、或相使,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局限在单侧的以眶、颞、额等区为主的严重发作性疼痛,常伴有同侧的结膜充血、流泪、鼻塞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张玉莲教授从气血理论出发,临床中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丛集性头痛取得良好的疗效,将理、法、方、药、穴五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调气血、通经络、祛顽邪之功。  相似文献   

14.
张曾譻主任认为恶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病机是因长期情志内伤导致精明失养,又遭外感风热疫毒之邪,风热挟痰结毒,用之于颈前而成瘿肿疼痛之证。他将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分为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阶段予以清热解毒,健脑宁心、柔肝滋肾方剂;慢性期阶段又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期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期,分别予健脑宁心、柔肝滋肾及健脑宁心、活血通络方剂,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容汤作为治疗眼科因风证的经验良方,经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其临床运用的范围不断扩大。魏伟教授临床论治眼疾时甚为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认为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眼睑痉挛及眶上神经痛三大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皆为各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复感风邪所致,予正容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文章总结魏伟教授运用正容汤加减治疗上述三大类疾病的临证思路和用药规律,探讨正容汤运用于眼科治疗的辨证要点,并列举验案,期待为广大医者提供参考的同时,进一步开拓中医经方在治疗眼科疾病的优势领域。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着患者们的生活质量。张立平教授认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证属本虚标实,临床治疗当从调理中焦-脾胃肝为切入点,强调"脾胃为本""中焦一体"的治疗思路,总结出脾胃虚弱、肝郁脾虚两个证型,临证时以培土达木为基本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发荣教授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颇丰。他认为先天不足、素体阴虚,邪热耗伤气阴是甲亢的基本病机,临床常有脉数、消谷善饥、口渴引饮、消化不良等表现。治疗重视益气养阴,针对甲状腺肿大、眼突主张从痰瘀和肝论治,用药颇具特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介绍张幸愚诊治儿科疾病经验。张幸愚为20世纪50年代保定市儿科名医,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儿科疾病诊治。通过对张幸愚留存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其儿科疾病诊治经验,对用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提供有效经验,供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张智龙教授在临床治疗血证时师法自然意象思维巧用活血类中药的临床经验进行浅显小结。张智龙教授认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犹如古代支撑国家运转的运河,舟船能否在运河中正常运行,取决于河道、河水、舟船、风力之间的平衡关系。营血是否可以在脉内营运不息,环布周身,也离不开道路、动力、质量和牵引力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张智龙教授提出临床遇到血证时可在辨证基础上,分别施以解痉养血滋阴、行气益气活血、破血温脉凉血以及引经报使类活血药,方法简明实用,临床疗效斐然。  相似文献   

20.
张声生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存在多个对立点,寒证与热证并存,气虚与气滞并见,需止血亦有血瘀,需止泻亦有腑实,需祛湿亦有阴伤,因此在治疗上主张清法与温法、行气与补气、活血与止血、通下与止泻、祛湿与养阴并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