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HPV检测可最大程度优化子宫颈筛查和子宫颈异常细胞学的临床处理。对于30岁以上妇女,如HPV检测为阴性且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可安全地将子宫颈筛查间隔延长至3年。但是,由于HPV病毒感染在年轻妇女中常见且多为一过性感染,因此不建议将HPV检测作为年龄小于30岁妇女的子宫颈筛查内容。对于任何年龄妇女,建议将HPV检测作为未明确诊断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患者的分流检测方法,同时对于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或不典型腺细胞而未发现中或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HPV也是随诊方法之一。对于治疗后患者,HPV检测也和阴道镜及子宫颈细胞学一样,可作为随诊方法。HPV检测的正确使用可促进异常子宫颈细胞学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叶静  林晨  贠江力  古力娜尔·库尔班 《重庆医学》2012,41(27):2810-2811,2815,2905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和子宫颈癌组织中miRNA-10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子宫颈癌中miRNA-101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锁定核苷酸原位杂交技术(LNA-ISH)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INⅠ~Ⅲ级和慢性宫颈炎组织中miRNA-101的表达情况,并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iRNA-101与HPV感染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iRNA-101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Ⅲ及子宫颈癌鳞状细胞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0.00%、73.33%、46.67%、26.67%及10.00%(χ2=36.295,P=0.000)。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iRNA-101与HPV结果呈负相关(R=-0.767,P=0.000)。结论 miRNA-101参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与HPV感染有关,miRNA-101可作为子宫颈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子宫颈病变2015例与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卫  刘郁明  成艳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327-1328
目的:分析2 015例不同类型子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Digene公司杂交捕获仪(HC2)检测2 015例不同类型子宫颈病变患者的13种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情况,结合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2 015例子宫颈病变患者中,子宫颈炎1 37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44例,其中CIN 352例,CIN 194例,CIN 98例,其13种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率分别是28.0%、58.8%、89.7%、94.9%,中高度CIN(CIN、CIN)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度CIN和宫颈炎(P<0.05)。结论: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增高,高危型HPV检测可用于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治疗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子宫颈细胞学异常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评估高危型HPV检测对细胞学异常者子宫颈高度病变的筛查效力。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2)检测949例子宫颈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LCT)异常者[2001年伯塞斯达系统诊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高危型HPV感染状况,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949例LCT异常者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者432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者310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者207例,其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0.3%、44.8%和89.4%;病理学诊断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者3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2、3级(CIN1、CIN2、CIN3)者分别为388、118和10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者7例,其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7.3%、66.2%、92.4%、97.0%和100%;在ASC-US组中,子宫颈高度病变在高危型HPV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0.2%和0.8%,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对子宫颈高度病变的筛查中,细胞学[≥不能除外HSIL的ASC(ASC-H)]和细胞学(≥ASC-H)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0.925和0.991,特异性分别为0.510和0.74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胞学(≥LSIL)和细胞学(≥LSIL)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0.898和0.982,特异性分别为0.567和0.77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随着子宫颈病变级别及组织病理学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对子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可提高筛查子宫颈高度病变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胡建铭 《苏州医学》2005,28(2):63-65
子宫颈病变包括发育畸形、损伤、肿瘤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本文所述的子宫颈病变是指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宫颈浸润癌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与宫颈肿瘤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确立了HPV感染是CIN及子宫颈癌发生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鹤梅  李萍 《吉林医学》2010,31(22):3605-3607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阴道镜、细胞学与活组织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子宫颈病变进行诊断,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16例在子宫颈TCT涂片中发现,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良性反应性改变中有少量细胞增生者,在阴道镜指引下行子宫颈活检,炎性反应285例,占55.2%;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42例,CINⅡ43例,CINⅢ44例,早期浸润癌2例。结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市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现患率,对子宫颈癌常用筛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2004年11至12月,在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对15~59岁有性生活女性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受筛查的妇女均行子宫颈醋酸肉眼观察(VIA)、电子阴道镜检查、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LCT)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子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对HPV阳性且LCT≥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和/或LCT≥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LSIL)的妇女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CIN的金标准.结果 共有1137名妇女参加本次调查,该人群高危型HPV-DNA检出率为14.0%;15~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和50~59岁组HPV检出率分别为15.5%、17.7%、12.6%、8.8%、10.2%、15.3%和21.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29岁组与50~59岁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25~29岁组与50~59岁组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39岁组HPV感染率最低,但除25~29岁组与50~59岁组以外的其他各年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别HPV感染率曲线呈‘Ⅴ'字型的双峰相.妇女CIN现患率为4.4%,CIN Ⅰ、CINⅡ和CIN Ⅲ现患率分别为3.2%、1.0%和0.3%,CIN Ⅰ现患率明显高于CIN Ⅱ和CINⅢ(P<0.05).HPV感染率随子宫颈病变级别升高呈趋势性增加,无CIN病变的子宫颈HPV感染率为8.3%,CINⅡ以上病变HPV感染率达到100.0%.本调查人群未发现子宫颈癌病例.VIA、电子阴道镜、LCT和HC-Ⅱ高危型HPV检测检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的敏感性分别为35.7%、50.0%、92.9%和100%;4种检测方法检出HSIL的特异性依次为96.0%、87.2%、88.4%和86.9%;各种方法均有满意的阴性预测值.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是CIN的主要因为,深圳妇女子宫颈病变多处于发病早期阶段,防癌的重点在于预防HPV感染和治疗CIN.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EB病毒(EBV)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对130例CIN(CIN1 50例,CIN2 40例,CIN3 40例)、子宫颈癌10例、子宫颈湿疣样病变10例、子宫颈正常黏膜10例的HPV(高危型16/18、低危型6/11)和EBV进行检测.结果:HPV16/18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0%、37.5%和62.5%,子宫颈癌为8/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1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6/11在CIN1、CIN 2、CIN3的表达率分别是36.0%、52.5%和70.0%,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是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9/10,子宫颈正常黏膜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18和HPV6/11在CIN1、CIN2、CIN3中联合表达率分别为26.0%、22.5%和50.0%,子宫颈癌为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7/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0%、12.5%和22.5%,子宫颈癌为3/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是引起CIN的主要致病因子,临床上往往是多种亚型混合感染.EB病毒在CIN和子宫颈癌表达的意义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 442例子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测,2 147例患者进行HPV杂交捕获法二代或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检测),其中783例患者同时进行TCT和HPV检测。723例因细胞学异常或细胞学正常而HR-HPV检测阳性,或细胞学正常HR-HPV阴性临床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CT联合HPV检测的样本中,TCT正常或炎症、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5例,合并计算)、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的HR-HPV阳性率分别为22.39%、48.09%、74.47%和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R-HPV阳性率显著上升。阴道镜下多点活检、LEEP病理结果:正常或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 2、CIN 3、鳞状细胞癌和湿疣中HR-HPV阳性率分别为23.72%、83.87%、85.19%、88.10%、92.86%、7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的HR-HPV阳性与宫颈病变的演进有关,HR-HPV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病变关系.方法 采用PCR荧光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并同时做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HPV检出率为33.75%,细胞学诊断阳性者162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的HPV感染率分别为38.89%、65.31%、77.14%、100%.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HPV也感染是宫颈糜烂的主要病原体.可促进宫颈病变的进程,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基因下调表达调控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的依存关系,为建立 HPV 筛查预警的宫颈癌辅助诊断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及宫颈炎患者的新鲜宫颈上皮组织标本共100例,提取组织 DNA 和 RNA,鉴定 HPV 阳性和型别,选择 HPV 阳性CSCC 和 CINⅡ~Ⅲ及 HPV 阴性宫颈炎组织 RNA,利用荧光定量 RT-PCR 方法鉴定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DNA 结合抑制因子4(ID4)、FBJ 鼠科骨肉瘤病毒原癌基因(FOS)和早期应急蛋白2(IER2)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通过 HPV 阳性鉴定和分型,鉴别出 HPV16、18、45、31等8种 HPV 感染型别,宫颈癌、CIN 和宫颈炎组织的 HPV 阳性率分别为94.4%、75.0%和31.3%,其中 HPV16阳性率为66.6%、68.7%和31.3%;HPV 阳性的 CSCC 组织中 EGR1、ID4、FOS 和 IER2基因的 mRNA 表达水平低于 HPV 阳性的 CIN 和 HPV 阴性宫颈炎,且 CSCC 与 CIN 或 NC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HPV 阳性的 CIN 组织中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低于 HPV 阴性的宫颈炎组织,两者 EGR1和 ID4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 HPV16感染的角度分析,CSCC 或 CIN 与宫颈炎 EGR1和 ID4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 CSCC 与 CIN 相比较,只有 EGR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ID4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依赖于 HPV 感染的 EGR1和 ID4基因表达下调有关,其中 EGR1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可能与癌前病变和 HPV16感染的关系更为密切,可能成为 HPV 筛查预警的宫颈癌辅助诊断指标,并为揭示 HPV感染的致病和致癌分子机制提供了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及负荷量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宫颈病变患者13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宫颈炎1000例,CINI52例,CINⅡ40例,CINII142例,宫颈癌92例,采用杂交捕获二代(HC-Ⅱ)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DNA的含量。结果(1)慢性宫颈炎组、CIN组、宫颈癌组HPV~DNA阳性率分别为13.5%、67.9%、94.5%,各组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的程度加重而增加(P〈0.001)。(2)CINI组、CINⅡ组、CNIII组中HPV-DNA阳性率分别为46.2%、57.5%、78.8%,各组阳性率随着CIN级别增高而增高(P〈0.001)。(3)在HPV—DNA负荷量〉500时,HPV—DNA病毒负荷量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PV-DNA病毒感染及其负荷量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有关;HC-Ⅱ检测对预测CIN、宫颈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汪露 《医学综述》2012,18(9):1327-1329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早期筛查对子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引发子宫颈癌的主要生物因素,所以HPV-DNA检测对宫颈癌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就该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2)检测应用于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hc2检测其子宫颈脱落细胞,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其特异度、敏感度、准确性、预测值等检测并分析.结果:hc2法检测高危型HPV的感染状况为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细胞的改变(ASC...  相似文献   

15.
贺婵娟  姚德生  卢艳 《广西医学》2012,34(5):531-533
目的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检测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及其感染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96例行导流杂交法HPV分型检测的宫颈病变患者分为正常组(58例)、慢性炎症组(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66例,该组再分为3个亚组,CINⅠ级组21例、CINⅡ级组19例、CINⅢ级组26例)、宫颈癌组140例,对每个组HPV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296例受检者中191例患者HPV DNA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64.53%;正常组HPV阳性率为18.97%(11/58)、慢性炎症组为25.00%(8/32),CINⅠ级组为28.57%(6/21)、CINⅡ级组为73.68%(14/19)、CINⅢ级组为88.46%(23/26)、宫颈癌组为92.14%(129/140),其中正常组与慢性炎症组及CINⅠ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HPV阳性率较CINⅡ级组、CINⅢ级组及宫颈癌组低(P<0.05),随病变级别增加HPV阳性率逐渐上升(P<0.05)。宫颈病变患者感染率较高的6种HPV病毒为16、18、58、52、53、33型,其阳性率分别为35.47%(105/296)、10.47%(31/296)、6.42%(19/296)、5.41%(16/296)、3.04%(9/296)、2.70%(8/296)。结论宫颈病变与HPV的感染密切相关,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对于筛查、治疗及随访CIN及宫颈癌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常规行宫颈疾病筛查可行性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宫颈疾病筛查结果的分析,探讨对妊娠期常规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必要性。方法2007年3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在我院正规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共2 338例,所有孕妇均在首次产前检查时采用TCT技术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孕妇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宫颈活检。结果2 338例孕妇中细胞学检查异常者43例,占1.84%,其中ASCUS 27例,LSIL14例,HSIL2例。宫颈活检结果慢性宫颈炎14例,CINⅠ11例,CINⅡ9例,CINⅢ9例。高危HPV检测阳性36例,占83.72%。除1例因合并梅毒要求引产外其余均足月分娩。结论产前检查时应进行宫颈疾病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宫颈疾病,细胞学筛查及宫颈活检对孕妇是安全、可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100例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hTERC基因表达。结果:良性细胞学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脱落细胞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25.00%、54.29%、91.67%。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脱落细胞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4.29%、64.71%、75.00%、90.24%。结论: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到宫颈癌的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宫颈低度病变与高度病变hTERC基因检测可成为临床检查宫颈癌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及产后自然转归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孕期产检及分娩的病例3382例,孕前1年曾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测,孕妇于分娩前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狄Ⅱ代(HPVHC-Ⅱ)法检测,产后1年随访HR—HPV阳性病例,仍为阳性者进一步行细胞学、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3382够妊娠晚期妇女宫颈HR—HPV感染率为18.4%(623/3382),怀孕3次及3次以上者HR.HPV感染率升高(P:0.016),年龄及产次与妊娠晚期HR—HPV感染无明显关系。530名产妇于产后1年随访HR—HPV,仍为阳性的为140例,阳性率为26.4%(140/530)。140例HR—HPV持续阳性者行细胞学检查,正常/炎症90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40例,低度上皮内病变6例,高度鳞状七皮内病变4例,50例阴道镜下活检炎症/湿疣变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6例,0INⅡ4例,CINⅢ8例。结论孕3次以上妊娠晚期HR-HPV感染率升高;孕期HR—HPV感染产后转阴率高,分娩方式与HR—HPV感染转阴无关;产后HR—HPV感染持续存在应密切随访,进一步行细胞学、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李健 《当代医学》2011,17(35):59-60
目的 探讨如何制定并完善妇产科门诊宫颈涂片的管理制度来加强宫颈癌的预防工作.方法 选取妇产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其结果 为没有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及以上患者共计1950例,对其根据异常宫颈涂片处理指南进行管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异常宫颈涂片患者中有1108例行阴道镜检查,其中包括79.3%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HC2)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3月至今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和HC2二联筛查的723例患者,以及其中进行TCT、HC2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查的3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TCT和HC2二联筛查的723例患者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70·7%(94/133)、88·9%(249/280)和90·9%(90/99),均明显高于TCT正常组的55·5%(117/211)(P=0·005,P<0·001,P<0·001)。在TCT、HC2和阴道镜加点活检三联检查的350例患者中,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CIN1)组和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CIN2)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88·9%(72/81)和96·3%(52/54),均明显高于病理学结果正常组的77·7%(153/197)(P=0·03,P=0·002);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CIN3)组和子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1·7%(11/12)和100·0%(6/6),也呈明显升高趋势。在三联检查TCT为ASC的患者群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79·3%(69/8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者发生CIN2-3的比率为38·0%,明显高于无高危型HPV感染者的5·9%(P=0·04)。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其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