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清钾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变化趋势及其意义。方法本文总结了我院1999年1月~2001年6月来5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别检测其急性心肌梗塞发生12h内、13~24h、25~48h以及48h以后的血清钾浓度,并进行统计学研究,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可能的临床意义。结果①急性心肌梗塞12h内常出现一过性的血钾降低。②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塞部位有相关性,累及右室合并下壁梗塞者低血钾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前壁,组间血钾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下壁及下壁合并后壁梗塞者较少低血钾发生。③血钾下降程度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呈正性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常伴有低血钾情况,而且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塞部位有相关性,急性心肌梗塞在发病初期(12h内),伴随低血钾常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又是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和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初期的低血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服用开博通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近期效果。资料与方法201例急性心肌梗塞症状后24小时内入院且无明显低血压患者,自入院开始后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128例加服开博通(治疗组),60例加服安慰剂(对照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中前壁梗塞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梗塞延展发生率、4周病死率以及1年院外猝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前壁梗塞患者,而下壁梗塞患者无此差异;治疗组中下壁梗塞患者并发房室传导阻滞者高于对照组下壁梗塞患者,而前壁梗塞患者无此差异。结论开博通能降低前壁梗塞患者的住院期重要并发症及早期病死率,且能降低1年院外猝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早期(12小时内)血钾水平与梗塞部位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对46例AMI的早期血钾值进行测定.结果下壁+右室、前壁、下壁+后壁血钾值低于下壁(P分别<0.01、<0.01、<0.05),下壁+右室、前壁血钾低于下壁+后壁(P分别<0.01、<0.05),前壁和下壁+右室血钾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距发病6小时内者(22例)血钾低于距发病6~12小时内者(24例)(P<0.05).血钾<3.5mmol/L 19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8例,占94.7%;血钾3.5~4.0mmol/L 15例,发生心律失常5例,占33.3%;血钾>4.0mmol/L 12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2例,占16.7%.结论不同梗塞部位的AMI早期血钾值有差异,特别有前壁和右室梗塞者易发生低血钾,应及时补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100 例,依据患者初入院5 天连续心电监护以及住院期间心电图检查情况分析总结。结果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总发生率81 % ,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占95-1% ,室性心律失常与梗塞部位关系不大,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前壁心肌梗塞。本组病死率17 % ,合并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为100% ,病死率30 % 和80% ,经溶栓治疗再通者70 % 患者原发心律失常大部分或全部消失,病死率为0 。结论 对并发心律失常及早发现,尽快合理治疗,对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劲松 《广西医学》2000,22(3):454-456
目的 研究梗塞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本院五年来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患者138例,其中梗塞前有明确心绞痛病史者103例,占76.3%,无明确心绞痛病史者35例,占25.4%,两组对照其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有心绞痛病史组其室性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心绞痛病史组(P〈0.01)。结论 提示梗塞前心绞痛严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为我院心脏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2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2岁;梗塞部位:下壁12例,广泛前壁4例,前间壁4例,下壁合并右室3例,下壁合并后壁1例;合并心律失常5例;合并心功能不全4例.西医组2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61岁;梗塞部位:下壁6例,广泛前壁6例,前间壁3例,前壁4例,下壁合并右室1例;合并心律失常4例,合并心功能不全3例.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参照1979年WHO制订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塞部位及合并症等方面比,经X2检验,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220例住院AMI心律失常检出率为70.9%,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占43.6%,尤以前壁梗塞、发病1周内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52例急性心肌梗塞前壁和下壁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探讨体表心电图ST段改变与梗塞相关血管的关系.方法 5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做冠状动脉造影或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结果 下壁及前壁ST段同时抬高20例,主要冠脉所见为前降支远段病变,梗塞面积小,危险分层低;前壁ST段抬高伴下壁ST段下移16例,冠脉造影多为前降支近段病变,梗塞面积大,危险分层高;下壁ST段抬高伴前壁ST段下移13例,冠脉造影多为双支病变,梗塞面积大,危险分层高;前壁和下壁ST段同时下移3例,冠脉多为多支病变,梗塞面积大,危险分层高.结论 本研究通过体表心电图判断梗塞相关血管的部位及梗塞面积,预测危险性和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0.6%,其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占32%。扬兴生等在155例AMI中,早期检出106例,为68.4%。我们对1984年1月~1991年1月收治的57例AMI患者进行常规测定电解质,发现发病3日内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与血清钾关系密切。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男性43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84岁,平均年龄62.2岁。既往有高血压者25例,有高血脂者12例,有糖尿病者2例。梗塞部位:前壁15例,广泛性前壁10例,下壁12例,前间壁8例,前壁+高侧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过对54例急性心肌梗塞分析,发现急性心肌梗塞EKG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组,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泵衰竭明显高于不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组。近期死亡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认为急性心肌梗塞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是梗塞对应区心肌缺血的标志,但并非近期预后的可靠指征。简述如下。 本组54例,男60例,女4例。年龄36~82岁,平均58.1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前壁梗塞33例,下壁梗塞21例。全部病人均于发病24小时内入院,住院时间20小时~261天,平均82天。发病前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者38例,占70.4%。死亡6例,死亡率为11.1%。 按有无梗塞对应区导联ST段压低(≥0.1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