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本文着重介绍了用返滴定法来测定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的接枝率,并详细说明了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及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均匀设计和二次回归分析方法对聚羟基丁酸-戊酸P(HB-co-HV)膜的固相接枝聚合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膜接枝率与实验条件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4组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接枝聚合结果验证,利用该回归数学模型可以设计不同接枝率的实验条件,达到定量控制接枝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可膨胀石墨(EG)为主阻燃剂,包裹红磷(MRP)为阻燃协效剂制备阻燃聚丙烯(PP)。在mEG∶mMRP≥2时,阻燃效果最佳。阻燃剂(FR)含量达到30%后,阻燃效果大幅度提高,氧指数大于28。采用热失重和流变学方法分析了炭层质量,探讨了在mEG∶mMRP≥2时,阻燃效率最高的原因。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能够改善阻燃剂和聚丙烯之间的相容性,提高粘结力,改善炭层质量,提高材料的氧指数,PP-g-MAH用量为30%时,材料的氧指数达到31.4。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以放射性同位素Co—60作为γ—射线源,以60%的氯化锌溶液为溶剂丝素蛋白与丙烯腈(AN)在均相体系中辐射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研究了辐射剂量,剂量率以及体系中Cu~(2 )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接技支链的粘均分子量(Mη)以及单体的转化率的影响规律。根据接枝物的红外光谱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化锌法AN与丝素均相辐射接枝共聚中存在严重的溶胶效应,在反应中可通过控制体系内Cu~(2 )浓度以及辐射剂量和剂量率等措施来控制产物的转化率,接枝物的接枝率和接技支链的长短,以获所期望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孟奎  李莉  郭旭虹 《医学教育探索》2016,(3):314-320,438
合成了一系列接枝率不同的两亲性共聚物分散剂——对氨基苯磺酸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SMASS),并用氢核磁共振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测量接触角,发现该分散剂能有效改善煤表面的亲水性;运用高级旋转流变仪研究了水煤浆自身浓度、分散剂及其用量对水煤浆流变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剂能有效降低水煤浆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大幅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并且发现接枝率为0.28的SMASS1效果最好。进一步对比了接枝率均为0.50左右的SMASS2(接枝率为0.49)和氨基萘磺酸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SMANS2 (接枝率为0.50),及一种木质素类商用添加剂(AD)对水煤浆降黏增稳的影响,发现SMASS2的综合效果最好。由此证明,SMASS是一种新型有效且相对廉价的水煤浆分散剂,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γ射线预辐照PP纤维引发 4VP和AA(或AANa)或 4VP和MAA(或MAANa)接枝共聚 ,制得不同接枝率和不同链段结构的弱酸弱碱两性离子交换纤维。采用 4VP/AANa共接枝时 ,在不同单体投料比范围内获得高于 4 2 0 %的总接枝率。研究了纤维的预辐照剂量、单体浓度、摩尔盐含量、交联剂含量以及接枝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适宜的接枝共聚反应条件为 :预辐照剂量为 8× 10 4Gy ,单体浓度 10 % ,摩尔盐加入量约 0 .0 5 % ,交联剂用量 2 % ,接枝温度 65℃ ,时间 4h。发现两性纤维呈现双螺旋结构形态。对比自制的弱酸、弱碱离子交换纤维 ,所制备的两性纤维对酸性、中性、碱性氨基酸的吸附量比较大 ,对不同氨基酸具有不同的吸附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P21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按2007年WHO制定的病理分级标准,将41份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分为Ⅰ级9份、Ⅱ级14份、Ⅲ级10份和Ⅳ级8份,另外12份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P21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表达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组织中P21及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和53.7%及0%和51.2%,不同组织中P21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和Ⅲ-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及33.3%,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8%和72.2%,Ⅲ-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Ⅰ-Ⅱ级,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级(P<0.05)。结论:P21蛋白的表达缺失和survivin蛋白的过度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联,P21蛋白有抑制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作用,而surv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的恶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紫外线引发接枝,研究了苯乙烯在甲醇溶剂中对纤维素的接枝。探讨了在接枝体系中加入多功能团单体(多烯酯)以后,苯乙烯对纤维素接枝所发生的变化,并通过对多功能团单体、溶剂、辐照时间以及硫酸亚铁对接枝率的影响,选出提高接枝率的途径。结果表明,多功能团单体均能明显提高接枝率,其中以1,2,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为最佳。甲醇是理想的溶剂。随着溶剂分子量的增加,接枝产率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9.
用马来酸二丁酯(DBM)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枯基(DCPO)为引发剂,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了熔融接枝功能化。样品的红外光谱表明接枝反应确已发生。通过对样品中酯基的皂化水解测定产物的接枝率,对产物进行萃取,用凝胶量间接表征产物的交联程度;用溶液的特性粘度从侧面显示样品的支化或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的接枝率和凝胶量可以通过选择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及反应混合物的组成)来控制;过量的DCPO是引起交联产生凝胶的主要原因;向体系中添加DMF可阻止交联反应的发生,但产物的接枝率也有所下降,以自由基机理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原位接枝反应方法将炭黑(CB)与有机小分子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进行接枝反应,制得接枝炭黑(GCB)。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发现该接枝炭黑呈单分散分布,粒径为30 nm左右。将接枝炭黑制得涂料并考察其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用未接枝炭黑制得的涂料相比,接枝炭黑制得的涂料在光泽度、附着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同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也观察到接枝炭黑在涂料中均匀分散,且达到纳米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3D-T2WI薄层扫描序列与SS-TSE厚层扫描序列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胆囊三角显示的时间功效。方法收集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5天内行胰胆管MR水成像,均同时进行3D-T2WI薄层扫描与SS-TSE厚层扫描两种序列成像,共收集166例患者的资料,对扫描实际所需时间以及胆囊三角的显示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66例患者中3D-T2WI薄层扫描的平均成像时间为8分22秒,标准差为2分8秒;SS-TSE厚层扫描5层的时间为20秒;两者经T检验,P0.01。3D-T2WI薄层扫描及SS-TSE厚层扫描对胆囊三角的显示率为88.6%(147/166),84.3%(140/166);两者经统计学χ2检验,χ2=1.26,P0.01。以腹腔镜术中所见为金标准,3D-T2WI薄层扫描及SS-TSE厚层扫描对胆囊三角的诊断符合率为82.2%(134/163),77.9%(127/163),两者经统计学χ2检验,χ2=0.94,P0.01。结论 SS-TSE厚层扫描序列对胆囊三角显示的时间功效好于3D-T2WI薄层扫描。  相似文献   

12.
16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的扫描技术、图像后处理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选择手术证实或临床证实的33例经过x光片及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的病人进行分析,16层螺旋CT检查均使用同样的检查方法及扫描程序,并分别用多层面重建(MRP)及曲面多层面重建(CMRP)等方法观察.结果 平片诊断支扩的敏感性仅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60例,记录病人术前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采用ROC曲线分析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结果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T1~T4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M分期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均存在一致性(P < 0.01)。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0.00%(48/60),其中T1~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6/8)、63.64%(7/11)、86.36%(19/22)和84.21%(16/19);T1联合T2、T2联合T3以及T3联合T4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68.42%(13/19)、78.79%(26/33)、85.37%(35/41)。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为85.96%(49/57)。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9.83%(53/59),其中M0与M1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2.00%(46/50)、77.78%(7/9)。ROC曲线分析显示: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T1~T4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M分期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0.788、0.853、0.870、0.850和0.797,均具有一定准确性。 结论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及适宜扫描参数。方法将60例鼻窦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常规剂量CT扫描(100 kV、100 mA)及低剂量1CT扫描(100 kV、40 mA)、低剂量2CT扫描(100 kV、25 mA),CT扫描仪自动显示单次扫描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对3组的CTDIw进行比较;由3位主治医师盲法分析各组的CT图像质量并分级。结果常规剂量组的CTDIw与低剂量1、2组的CTDIw相比,后两者明显低于前者,剂量下降比率分别为59.97%、74.95%;低剂量1组与常规剂量组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满足诊断率一致,低剂量2组的图像质量有所下降,满足诊断率亦下降。结论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又保证了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适宜的扫描参数可以实现CT图像质量与降低辐射剂量结合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5例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GSH)的CT表现,以期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GSH,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GSH可表现为非均质实性(11例)、均质实性(3例)、囊实混合性(1例)3种类型,其中7例呈非均质实性的GSH增强后内部呈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分隔结构;4例呈非均质实性的GSH增强后呈“漩涡状”混杂密度,3例GSH瘤体边缘见低密度带。结论:GSH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其鉴别诊断主要应注意与原发性肠系膜肿瘤及胃肠道间质瘤鉴别。  相似文献   

16.
陈宜春  高山 《西部医学》2012,24(4):743-74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201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进展期结肠癌病例,均作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后处理,对其影像学表现及影像学分期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0例病人CT分期与病理分期对照,T1期1例(100%),T2期4例(67%),T3期14例(82%),T4期6例(100%),与病理符合25例(83%),漏误诊5例(占17%),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均能多角度地显示病变及其并发症,并能很好地对肿瘤进行分期。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进展期结肠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能很好地指导外科进行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与肘关节常规CT扫描比较,分析CT肘关节优化体位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就诊的48例肘关节外伤或非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扫描,根据不同体位扫描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体位改进优化)与对照组(常规体位),各24例,比较两组图像质量、CT单次扫描X线辐射剂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肘关节CT扫描图像质量优率、优良率分别为83.33%、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单次扫描平均X线辐射剂量(7.05±0.42)mGy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53±1.37)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体位后的肘关节CT扫描相比常规体位扫描具有图像质量优良率高、X线辐射剂量少特点,可作为上肢不能上举肘关节外伤或非外伤患者CT扫描首选体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道的分段。方法:对34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核素扫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小肠镜、剖腹探查及术中内镜检查。结果:诊断阳性率为: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62.5%(10/16),核素扫描50.0%(4/8),小肠气钡双重造影42.9%(6/14),小肠镜0.0%(0/4),剖腹探查100.0%(10/10)。结论:小肠出血的诊断首选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再行核素扫描,尤其是少量小肠出血对核素扫描较敏感;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微小的隆起和凹陷性病变诊断价值较高;小肠镜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剖腹探查用于上述辅助检查均未能明确,且排除了上消化道和大肠病变而又有大量出血和反复出血者。应将小肠认为是中消化道而大肠是下消化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异染色质相关蛋白1-γ(heterochro-Matin-associated protein 1,HP1-γ)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利用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免疫组化结果 较传统光镜下评分方法 的优势.方法 选用含各级别食管癌病变组织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其中HP1-γ的表达,并通过激光扫描细胞仪对免疫组化结果 进行定量分析.将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结果 和传统光镜下评分结果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P1-γ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核.在正常食管组织、中-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食管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8),100%(21/21)、100% (7/7)和23.7% (9/38).且在正常食管、中-重度异型增生加原位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扫描细胞仪分析结果 与传统光镜下评分结果 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HP1-γ蛋白可能在食管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抵抗作用.与传统人工评分方法 相比,激光扫描细胞仪在分析免疫组化结果 时具有高通量、高度客观、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CT表现及其误诊原因。方法本组收集2002~2006年经CT增强扫描及肺动脉造影证实为肺动脉栓塞患者7例,所有患者皆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DSA。结果CT平扫初始诊断为肺炎2例、结核2例、慢支伴局限性肺气肿3例、肿瘤3例;CT平扫有价值的表现为局部肺血管纹理明显变细、稀少,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主干内低或高密度改变,增强扫描发现肺动脉栓子。结论导致误诊的原因包括:对肺叶、段性渗出和实变影未及时做二期增强扫捕;诊断未充分结合临床表现;增强扫描方法不当;对系列影像片未做合理分析,未认识cT平扫一些栓塞征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