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B)蛋白及其同分异构体mRNA在女性慢传输性便秘(slowtransit constipation,STC)患者乙状结肠的表达.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0例女性STC患者以及20对照组乙状结肠ERβ蛋白及其同分异构mRNA的表达.结果 ERβ1、ERβ2及ERβ5mRNA在女性STC患者及对照组乙状结肠均有表达,ERβ3及ERβ4 mRNA在两组中均无表达,STC组ERβ1、ERβ2及ERβ5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TC组乙状结肠ERβ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β与STC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慢传输性便秘结肠Cajal间质细胞减少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慢传输性便秘 (slowtransitconstipation ,STC)结肠Cajal间质细胞 (interstitialcellsofCajal,ICC)减少是否与细胞凋亡有关。方法 收集 12例STC患者和 8例对照组乙状结肠标本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C分布情况 ,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结肠壁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的原位细胞凋亡情况 ,记数凋亡指数 ,半定量分析。结果 ICC分布于结肠肌层 ,包括黏膜下环肌层表面、环肌层、肌间神经丛、纵肌层四个区域 ,STC乙状结肠上述四个区域ICC分布均明显减少。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发现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细胞凋亡明显增多 (P =0 .0 0 2 ) ,而肌层和肌间神经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STC患者乙状结肠ICC减少可能与凋亡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固有腺的组织分布和组织化学特征.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奥新蓝-雪夫染色(AB-PAS染色)法,对来自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的4 263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中食管固有腺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4263例患者中,检出食管固有腺2591例(61%),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均可检出食管固有腺,40岁以上年龄段检出率较高.从2591例中挑选出切片完整、染色均匀、无折叠的787例共1428张切片进行腺体分类:黏液腺占42.4%,混合腺占25.2%,贲门腺占24.5%,浆液腺仅占7.9%.抽取2653张切片进行腺体分布部位分析:黏膜下层腺体占49.0%,同有层腺体占26.7%,固有层/黏膜下层腺体占24.3%(P<0.05).AB-PAS染色结果显示,食管黏膜固有层腺体以中性黏液腺为主,与贲门腺相似;食管黏膜下层以酸性黏液腺为主.食管固有层腺体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肠化和癌发生率均高于黏膜下层腺体(P<0.05).腺体良性增生主要表现为腺体呈肿瘤侵袭性生长,侵犯食管上皮或破坏食管上皮,直至全部取代食管上皮.结论:食管固有腺增生,尤其是固有层内腺体增生是河南食管癌高发区较为常见的病理改变;固有层腺体从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和肠化、取代食管上皮到癌变可能是该地区特殊的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组织学发生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窦炎发生的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 选取接受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4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筛窦骨瘤切除术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术中取所选患者上颌窦口黏膜,经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后,进行HE染色,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对照组黏膜上皮以假复层纤毛柱状细胞为主,黏膜表面平整,杯状细胞数量少,基底膜无增厚,间质无水肿,黏膜固有层炎症细胞极少,腺体及其导管亦未见增生扩张.病例组患者黏膜上皮部分脱落,纤毛细胞明显减少,杯状细胞增多,基底膜部分增厚,上皮下腺体显著增生,处于高分泌状态,间质水肿,有程度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上颌窦口黏膜与对照组(正常)窦口黏膜病理形态学差异显著,这些病理改变使得正常的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发生功能障碍,是导致慢性鼻-鼻窦炎发生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β-连环素和基质溶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勇  章必成  高建飞  李欣  杜光祖 《医学争鸣》2004,25(18):1666-1669
目的: 探讨β-连环素(β-cat)、基质溶素(MMP-7)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早期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肠黏膜、变性隐窝灶(ACF)、腺瘤、进展期大肠癌中β-cat和MMP-7的表达. 结果: 在腺瘤、早期大肠癌、进展期大肠癌中出现β-cat细胞膜表达减少,细胞质和/或细胞核阳性着色等异位表达,MMP-7细胞质阳性表达. 由正常肠黏膜、ACF、早期大肠癌、腺瘤至进展期大肠癌β-cat在细胞膜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在细胞质或细胞核表达及MMP-7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5). 早期大肠癌中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β-cat在细胞膜表达逐渐减少(P<0.05),细胞质或核β-cat表达及MMP-7呈阳性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联(P>0.05). β-cat异常表达及MMP-7阳性表达与早期大肠癌浸润深度和转移相关(P<0.05). 早期大肠癌中MMP-7表达与β-cat在细胞膜表达不相关(P>0.05),而在细胞质、细胞核表达率MMP-7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 结论: β-cat, MMP-7参与大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丹参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观察丹参素对IL-1β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丹参素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原位-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s),以不同浓度的丹参素作用于IL-1β刺激的HSCs,MTT法、AO/EB免疫荧光和Annexin V-FITC/P1分别检测HSCs的增殖和凋亡;免疫细胞化学、ELISA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Ⅲ型胶原的生成、NF-κB核转位及细胞质p-IκBet、细胞核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L-1β刺激组HSCs增殖明显增加(P<0.01),凋亡率明显减低(P<0.05),Ⅲ型胶原的合成和分泌明显增加(P<0.01);不同浓度丹参素作用24 h后HSCs增殖明显减低(P<0.01),凋亡明显增加(P<0.01),以早期凋亡为主,Ⅲ型胶原的合成和分泌亦明显减少(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1β作用30 min时细胞质p-IκBα、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出现核转位;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细胞核内p65阳性染色细胞增多浓染,提示IL-1β可以诱导HSCs的NF-kB活性;丹参素组细胞质p-h相似文献   

7.
输卵管黏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及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黄婉 《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2):39-41,47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在输卵管妊娠发生中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黏膜上皮、宫内膜及正常输卵管黏膜上皮、正常宫内早孕宫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β3、ER及PR的表达.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表达高于正常输卵管黏膜上皮,但低于正常宫内早孕宫蜕膜上的表达,差异性显著(P<0.05),而输卵管妊娠患者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的表达弱于正常输卵管黏膜,更弱于正常子宫蜕膜上的表达,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整合素β3参与胚泡异位着床于榆卵管内,可能在输卵管妊娠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ER)两种亚型Erα和Erβ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α和Erβ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ER两种亚型在口腔正常黏膜及口腔鳞状细胞癌均有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P<0.01).Erα和Erβ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与否有关(均P<0.05).结论 雌激素受体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体内使用一种细胞内检查系统来观察表浅食管癌表层细胞的内镜检查特点,并且将观察结果与正常鳞状上皮进行比较。患者和方法:使用一种细胞内检查系统对12例患者的亚甲蓝染色表浅食管癌进行检查。结果:应用细胞内检查系统和亚甲蓝染色可观察到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的表层细胞。正常细胞排列均一,核浆比相同且较低。食管癌的细胞密度远大于正常鳞状上皮。癌细胞的分布不规则,并且存在高度异质性,核的染色、大小及形态特点有差异。核浆比例非常的不规则。结论:应用细胞内检查系统检查食管组织使体内观测食管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听神经瘤组织中merlin的穿梭运动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水平间的相互影响.方法 4例听神经瘤组织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荧光法同时标记各种细胞周期蛋白和merlin,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M)下同步观察标记物在单个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可同步呈现听神经瘤组织中单个细胞的各种细胞周期蛋白和merlin的表达及分布.当肿瘤细胞处于G1期时,merlin表达以细胞核为主,核周次之,细胞浆较少;G1/S过度期,merlin表达以核周为主,细胞核和细胞浆次之;G2/M期,merlin表达以均匀分部于细胞核为主;而G2/M晚期时,merlin表达以核周为主.结论 用免疫荧光和CLM可以同步呈现听神经瘤组织中各种周期蛋白与merlin在单个瘤细胞中的表达.随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merlin在细胞核、核周和细胞质间进行穿梭运动.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葳  李韬  周其文  杨东山 《河北医学》2004,10(3):239-242
目的:总结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共34例,年龄2~16岁,3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改良B-T分流术,1例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无远期死亡。结论:本症应争取早日行根治术,肺动脉发育差者应行改良B-T分流术,右室发育不良者在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死亡原因以低心排综合征多见,应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多种方法预防。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