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血清过敏原检测对儿童哮喘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粉尘螨及屋尘螨过敏原对120例哮喘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其中61例哮喘患者应用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I)120例哮喘患者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总阳性率为33.33%,高于对照组(P〈0.05)。(2)粉尘螨过敏原阳性35例(29.17%);屋尘螨过敏原阳性3I例(25.81%)。(3)粉尘螨及屋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有关。(4)61例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48例(78.69%),其中狗毛11例(18.03%),猫毛10例(16.40%),粉尘螨17例(27.87%),屋尘螨15例(24.59%),海鲜组合12例(19.67%)。(5)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过敏原检测的尘螨过敏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可作为检测儿童哮喘过敏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婴儿食物过敏现状,探讨儿童食物过敏对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76例1—12个月有过敏症状的婴儿进行12种食物过敏皮肤点刺试验(S P T)。并对皮肤点刺试验的婴儿进行身长、体重评价。结果276例有过敏症状婴儿中,阳性人数为149例,阳性率为53.99%,食物阳性率依次为鸡蛋黄(34.4%)、牛奶(30.8%)、鸡蛋清(30.4%、)鲶鱼(29.7%)、虾(30.4%)、黄豆(30.1%)、花生(29.3%)、鸡肉(22.1%)、苹果(21.4%)、橙子(16.7%)、猪肉(13.0%)、大米(10.1%)。有过敏组与无过敏组婴儿身长、体重的比较:3月组身长、体重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月组身长、体重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皮肤湿疹、喂养困难、拒奶的婴儿进行SPT,大多存在食物过敏,食物过敏影响婴儿体格发育。通过食物过敏皮肤点刺试验,早期发现过敏原,指导家长回避敏感食物,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及血清总IgE、ECP的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粉尘螨、艾蒿花粉、狗毛、香烟、牛奶5种过敏原,对61例哮喘患儿及66例对照组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其中对50例哮喘患儿和56例对照组儿童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总IgE的检测,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ECP检测。结果:(1)61例哮喘患儿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总阳性例数为40例(66.67%)。(2)哮喘组5种过敏原皮肤点刺阳性率:粉尘螨31.15%、狗毛24.59%、艾蒿花粉39.34%、牛奶21.31%、香烟29.51%。(3)哮喘组血清总IgE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血清EC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总IgE与血清ECP之间无相关性(r=0.2846,P〉0.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痛苦小,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儿童。联合检测血清总IgE和ECP可作为临床诊治哮喘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887例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常见过敏原的致病状况,为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887例行皮肤点刺试验,504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56.8%。儿童组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X^2检验,P〈0.01);吸人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类过敏原(X^2检验,P〈0.005);呼吸道过敏病(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吸人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过敏性皮炎(X^2检验,P〈0.005);尘螨过敏原(粉尘螨和屋尘螨)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X^2检验,P〈0.005)。结论过敏性疾病通常由过敏原致病,吸人性过敏原为常见过敏原,尘螨为首要过敏原。呼吸道过敏病更容易由吸人性过敏原致病。  相似文献   

5.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疾病患者间比较各种食物IgG阳性率。结果211例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者193例(91.4%)。14种食物中,鸡蛋的特异性IgG阳性率(73.9%)最高,其次为牛奶(70.6%);未见鸡肉和猪肉的特异性IgG升高。0~12个月年龄组患者以牛奶为首要过敏原,其余年龄组均以鸡蛋为首要过敏原。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在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96.4%)最高,慢性腹泻患者阳性率(83.3%)最低;但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敏性紫癜患者对12种过敏原(鸡肉和猪肉除外)均显示阳性反应。结论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玉玲 《中外医疗》2012,31(17):168-168
目的通过对80例患儿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疾病的过敏原因素,协助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患儿326例随机选取80例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用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胺作为阳性对照,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儿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总阳性率78.8%,其中粉尘螨阳性率最高,占44%,其次是户尘螨阳性率占35%。吸入组过敏原以阳性或强阳性为多.食物组过敏原以阳性或弱阳性居多.且多与吸入组过敏原阳性并存,吸人性过敏原阳性率远远高于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结论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明确查出过敏原,协助诊断,采取正确避免措施,对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儿童皮肤过敏原试验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丹麦ALK公司的18种变应原进行检测,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分别对1294例患支气管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的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过敏原点刺试验总阳性检出率为76.7%,其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76.0%,粉尘螨75.4%、屋尘螨72.6%、草花粉25.7%、狗毛19.2%、梧桐16.8%;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13.3%,其中蛋白6.0%,海虾3.3%、花生2.8%、黄鳝2.7%、牛奶2.5%;吸入性过敏原与食物性过敏原同时存在的占46.3%。3-7岁和7-14岁组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显著高于3月-3岁组,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3月~3岁组高于其他两组,3-7岁和7-14岁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年龄组吸入性过敏原均以粉尘螨、屋尘螨居多;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3月~3岁组以蛋白为主,3-7岁和7-14岁组则以海虾、花生常见。结论儿童吸入性过敏原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致敏原为粉尘螨、屋尘螨。食物性过敏原则按年龄的不同有所差异。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2~4月和5~7月明显高于8-10月和11-1月;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2-4月和8-10月高于5-7月和11-1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哮喘患儿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LK公司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 452例行皮肤点刺试验,297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65.7%。螨(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检验,P〈0.01)。随着年龄增长,哮喘童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结论过敏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哮喘患儿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过敏原阳性。皮肤点刺试验可作为检测儿童哮喘过敏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利  赖蓉  尹洁 《四川医学》2009,30(2):256-257
目的探讨湿疹患者血清14种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患者200例。结果湿疹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不同程度的增高,阳性率依次为:蛋清/蛋黄(51%)〉蟹(47%)〉牛奶(35%)〉虾(33.5%)〉鳕鱼(19.5%)〉大豆(18%)〉鸡肉(6%)〉西红柿(5.5%)〉蘑菇(4.5%)〉玉米(4%)〉小麦(2.5%)〉大米(2.5%)〉牛肉(1%)〉猪肉(0.5%)。结论血清食物过敏原检测可及时发现湿疹患者对哪些食物过敏,并及早将这些食物从患者食谱中排除,此为降低湿疹患者食物过敏患病率和减轻相关症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罗虹 《吉林医学》2008,29(3):189-191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的食物不耐受情况,对疾病的诊治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门诊慢性咳嗽患者92例,正常对照7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IgG浓度并加以比较。结果:患者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排列在前几位的分别是虾(50%)、蟹(45.7%)、鸡蛋(41.3%)、牛奶(34.8%)。结论:忌食不耐受食物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说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测定有助于及早发现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为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变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ALK公司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 762例行皮肤点刺试验,447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58.7%。螨(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检验,P〈0.01)。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哮喘患儿SP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哮喘组患儿。结论儿童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通常由过敏原诱发,吸入性过敏原为常见过敏原,螨为首要过敏原。过敏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儿童哮喘1952例吸入变应原皮肤点刺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哮喘患儿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过敏情况;探讨不同年龄组之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呼吸专科门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19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丹麦ALK-ABELLO公司提供的13种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液进行试验。结果变应原点刺试验总阳性检出率为73.43%(1434/1952),其中屋尘螨952例(48.77%),粉尘螨930例(47.64%)等阳性率较高,其次为:热带螨774例(39.65%),德国小蠊608例(31.15%),美洲大蠊598例(30.64%),猫毛440例(22.54%),狗毛370例(18.96%),艾蒿247例(12.64%),豚草174例(8.91%);在吸入性过敏原比较中高龄组变应原阳性率均高于低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尘螨是成都地区儿童哮喘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哮喘其过敏原的阳性率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哮喘患者的常见变应原,为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提供依据。方法用24种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胺为阳性对照。结果210例患者中,粉尘螨和屋尘螨的阳性率分别是57.14%和58.57%,其中单纯哮喘患者的阳性率分别是62.83%和59.29%,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阳性率是50.51%和57.63%;210例患者中,艾蒿的阳性率为30.95%,大豚草的阳性率为28.5%,再次为霉菌和动物毛;食物组变应原以虾、牛奶、鸡蛋为常见。2组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地区吸入性变应原中粉尘螨和屋尘螨最常见,野生的蒿类和大豚草作为变应原也在迅速上升。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方便安全、操作易行,可同时检测多种变应原,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常州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季节的过敏原有无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91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采用16种过敏原对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以组胺作阳性对照。结果 1491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粉尘螨89.67%、户尘螨86.38%、油菜花7.11%、葎草花粉6.37%蟑螂4.76%、猫毛3.76%。过敏原的季节性来分析:粉尘螨、户尘螨、夏季最高;春天比其他三个季节低;各种花粉在夏季最低,蟑螂夏季最高。粉尘螨、户尘螨、猫毛、狗上皮、狗毛季节性变化不是太明显。粉尘螨、户尘螨、猫毛、牛奶、鸡蛋黄未成年组高于成年组(P0.05)。葎草花粉、油菜花粉、蟑螂成年组高于未成年组(P0.05)。过敏原在同年龄阶段的男女中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常州地区,最主要的过敏原为粉尘螨、户尘螨、油菜花,过敏原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阶段分布不同,为本地区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皮肤点刺试验用于明确变态反应性疾病致敏原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过敏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喘息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所有婴幼儿均采用体外定性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的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的过敏原总阳性率分别为100%、76.7%和6.7%,(χ2=118.484,P〈0.05);(2)对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年长组(〉3岁)较高(χ2=15.749,P〈0.05),而对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吸入性过敏原中榆树、柳树、杨树及艾蒿、蒿属植物组合年长儿阳性率高于婴幼儿;食物性过敏原中牛奶、蛋黄和蛋白阳性率最高,牛奶阳性率婴幼儿明显高于年长儿;结论:本地区榆树、柳树、杨树、牛奶、蛋黄和蛋白是最常见的过敏原。随着年龄增长,食入性过敏反应逐渐减少,而吸入性过敏反应相对增加。过敏原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海口市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特点,为过敏性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吸入组变应原有:粉尘螨、组胺、户尘螨、蟑螂、狗毛/狗上皮、猫毛/猫上皮、艾蒿花粉、玉米花粉、侓草花粉、酵母菌、青霉菌;食入组变应原有:鸡蛋清、鸡蛋黄、大豆、牛肉、牛奶、扇贝、带鱼、海蟹、海虾、花生、苹果、芒果、香蕉等共23种。采用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变应原试液,点刺部位选择双手前臂屈侧皮肤,采用生理盐水点刺作阴性对照,以10g/L二盐酸组胺皮肤点刺作阳性对照。结果:98例接受变应原检测呈阳性反应的83例,阳性率为84.7%。吸入组荨麻疹、湿疹两种疾病变应原检出率前3位分别:粉尘螨37(52.1%)、34(47.9%),户尘螨37(53.6%)、32(46.4%),蟑螂24(38.7%)、38(61.3%);食入组荨麻症、湿疹两种疾病变应原检出率前3位分别:牛肉48(70.6%)、20(29.4%),海蟹37(67.3%)、18(32.7%),海虾57(75.0%)、19(25.0%)。结论:海口市过敏性疾病对多种变应原有阳性反应,以粉尘螨、户尘螨、蟑螂、海蟹、海虾、牛肉、等多见,阳性反应率逐年增多趋势,避免或清除变应原的接触,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斑贴试验在特应性皮炎(AD)患儿食物过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52例有可疑食物过敏的AD患儿,同时进行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SIgE),皮肤点刺实验(SPT),斑贴试验(APT)。结果:52例AD患儿中,108人次实施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其中62人次验证为(+)。62人次中53人次经血清特异性IgE检测(SIgE)验证为(+)(53/62,85%),50人次经皮肤点刺实验(SPT)验证为(+)(50/62,81%),32人次经斑贴试验(A胛)验证为(+)(32/62,52%)。斑贴试验与迟发临床反应有关(敏感性82%,特异性93%),点刺实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与速发临床反应有关。结论:斑贴试验(APT)对于诊断特应性皮炎患儿食物过敏是一个较好的辅助检查,尤其对于SIgE及SPT无法发现的迟发的食物过敏反应。APT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饮食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