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芯片中不同病理分级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的表达.方法 含不同病理分级的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芯片两张,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AA的表达,并对不同病理分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AA表达程度、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 膀胱尿路上皮癌TAA的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膜,116块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AA的总阳性表达率为56.9%(66/116).不同病理分级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AA的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G1 50.0%(7/14)、G2 53.6%(22/41),G3 60.7%(37/61),不同病理分级TA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TAA的表达程度及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组织芯片技术检测膀胱癌TAA的表达高效、快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芯片中膀胱癌cyclinD1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制作机制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芯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膀胱癌cyclinD1的表达.统计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在组织芯片中,成功检测了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cyclinD1蛋白表达,其中27例(46.6%)cyclinD1表达阳性。膀胱癌G3级cyclinD1阳性表达率高于G1、2:级的阳性表达率(68.8%VS.38.1%,P=0.036),浸润性膀胱癌cyclinDl表达阳性率高于表浅性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73.7%VS.33.3%。P=0.004),膀胱癌肿瘤大小和数目与cyclinD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P〉0.05)。【结论】cyclinD1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相关,可作为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芯片中Surv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4例肾癌标本组织芯片中Survivin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取2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作对照。结果Survivin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9%(39/64),2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无一例表达。肾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0.01)。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或P〈0.01)。肾癌的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高,Suwivin的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Survivin可能在肾癌的形成、生长及发展起中促进的作用,与肾癌的增殖、浸润及转移关系密切。Survivin的过度表达提示肿瘤容易发生增殖、浸润及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Song T  Hong BF  Gao JP  Cai W  Wang C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2):806-807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L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膀胱癌组织中L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为28.3%,10例非肿瘤膀胱组织无一例Livin表达阳性;Livin的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21例复发性膀胱癌组织中Livin阳性表达率为38.1%(8/21),高于原发性膀胱癌(23.1%,9/39)。结论Livin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Livin高表达提示患者可能有早期复发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肾盂输尿管癌p53、nm23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p53、nm23基因表达与肾盂输尿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53、nm23的表达。结果:肾盂输尿管癌p53、nm23阳性表达分别为51.1%(23/45)和46.7%(21/45)。p53阳性表达T2-T3为60%(21/35),T1为20%(2/10),P<0.05;G2-G3为59.0%(23/39),G1为0%(0/6)。nm23阳性表达T2-T3为48.6%(17/35),T1为40%(4/10),P>0.05,G2-G3为48.7%(19/39),G1为33.3%(2/6),P>0.05。p53阳性表达术后再发膀胱癌与阴性表达相比较P>0.05。nm23阳性表达术后膀胱癌再发为61.9%(13/21),阴性表达为20.9%(5/24),P<0.05。p53、nm23阳性表达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p53阳性表达与肾盂输尿管癌病理分期、分级有关,nm23阳性表达与术后再发膀胱癌有关。p53和nm23可能是判断肾盂输尿管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UC7和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2例BTCC患者、40例对照者尿脱落细胞中MUC7和CK20 mRNA表达。结果42例BTCC患者中36例尿脱落细胞中MUC7表达阳性,34例CK20袁达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5.7%和80.9%,40例对照组中有2例MUC7表达阳性,有12例CK20表达阳性,阳性率分别为5.0%和30%;两者诊断敏感性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的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5%和70%,MUC7的诊断特异性显著优于CK20(P〈0.01)。浸润性BTCC其MUC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BTCC(P〈0.05),而CK20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肿瘤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MUC7的表达与BTCC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CK20的表达在各病理分级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UC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K20和对照组,尿脱落细胞中MUC7表达与BT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而CK20的表达与分期、分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BTCC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63例BTCC患者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7.6%(30/63),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为阴性。结论: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升高而明显增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对评估膀胱癌预后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膀胱癌的生物学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53和P21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8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53和P21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率84.21%(32/38),癌旁组织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胃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别具有显著性(χ^2=55.27,P〈0.05)。胃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52.63%(20/38),癌旁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89.73%(34/38),胃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别有显著性(χ^2=12.546,P〈0.05)。胃癌组织中P21与P5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率为47.36%,但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P53和P21蛋白表达异常与胃癌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探讨粘着斑激酶(FAK)表达与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设计制作喉及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组织芯片上检测FAK的表达,分析FAK表达与喉及下咽鳞状细胞癌临床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FAK在原发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00%(72/7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3/29,44.83%,P〈0.01);淋巴结转移癌中FAK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20/2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有淋巴结转移组FAK表达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2/32,37.50%,P〈0.01);高分化组FAK表达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P〈0.001);而FAK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浸润范围(T分期)、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FAK在喉癌和下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率与喉癌和下咽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喉癌和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趋势和估计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RASSF1A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探讨RASSF1A在BT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鼠抗人RASSF1A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检测8例正常膀胱组织及3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RASSF1A蛋白表达。结果:RASSF1A蛋白的表达率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为100%(8/8),在膀胱癌组织中为24.3%(9/37)。两组间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表浅型(Ta—T1)组表达率为25%(4/16),浸润型(T2-T4)组表达率为23.8%(5/21),二组中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Ⅱ、Ⅲ级表达率分别为27.3%(3/11)、22.22%(4/18)、25.0%(2/8)。该三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SSF1A基因的失表达或低表达,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关,而与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关。该基因有望作为早期诊断膀胱肿瘤发生的肿瘤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BTCC组织芯片标本中Liv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另选择30例正常的膀胱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BTCC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X2=36.51,P〈0.01)。BTCC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数量、转移与否、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与肿瘤的初发和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Livin基因参与BTCC的发生、发展和复发过程,可作为BTCC早期诊断和复发风险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望成为BTCC基因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线粒体促凋亡因子Omi/HtrA2在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膀胱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44例膀胱癌组织,44例癌旁组织及12例膀胱正常粘膜组织Omi/HtrA2的表达。结果:1Omi/HtrA2的阳性表达率为膀胱癌组织81.9%(36/44),癌旁组织31.9%(14/44),正常膀胱粘膜25.0%(3/12);2Omi/HtrA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阳性表达率情况为G1级83.3%(10/12),G2级65.2%(15/23),G3级22.2%(2/9);3Omi/HtrA2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的关系。结论:1Omi/HtrA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织和癌旁组织。2Omi/HtrA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的分期无关,与膀胱癌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的表达情况,以及XIAP与B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上经病理确诊的BTCC手术标本6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肿瘤组织中XIAP的表达情况,将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XIAP在膀胱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7%,在正常膀胱移行上皮阳性表达率为2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Ⅰ、Ⅱ、Ⅲ级BTC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5.0%、57.9%和66.7%,在浅表性和浸润性BTC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9%和73.1%,阳性表达率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IAP可能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乐山  王化修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15-1716,1795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β-caten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膀胱黏膜和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10例正常膀胱黏膜和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值分别为1.78±1.28和19.22±10.16:β-catenin蛋白在Ⅰ、Ⅱ、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0.00%(10/20)、80.9%(17/21)、100.00%(11,11),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组中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90.6%,29/32)显著高于表浅组(45.0%,9/20);β-catenin异常表达的癌组织中MVD值显著高于正常表达者。结论MVD是影响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因素之一,β-catenin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微血管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rc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取 HE染色和半定量RT-PCR检测c-Src基因在BTCC、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TCC(分浅表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两组)组织中c-Src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上明显增高,而在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较低。c-Src mRNA的表达水平与BTCC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肿瘤有无复发具有相关性;其表达的强度与膀胱肿瘤的分化和分期密切相关,分化越低、临床分期越晚以及复发患者,其过表达越明显。[结论]c-Src的过表达或高表达与BTCC的侵袭、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BTCC)中XIAP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BTCC标本中XIA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另选择同期30例正常的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BTCC组织标本中XIA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χ2=31.42,P<0.01)。BTCC组织中XIAP的表达与肿瘤数量、是否转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是否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 XIAP基因与BTC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有关,作为判断BTCC的术后复发和评估预后的独立指标,有望成为BTCC基因诊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HIF-1α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IF-1α在BT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BTC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IF-1α阳性表达,57例BTCC中有30例HIF-1α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52.6%。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相关。RT-PCR检测显示,BTCC中HIF-1α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TCC中HIF-1αmRNA的表达与其蛋白水平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BTCC中,HIF-1α的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Zhang YH  Xie D  Luo JH  Chen W  Chen LW  Xu QC  Liu GY  Ma HB  Lin WQ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8):2710-2713
目的探讨p21-激活激酶1(PAK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TUNEL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PAK1基因在100例膀胱移型细胞癌和30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全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均呈PAK1蛋白阴性或低水平的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有58%出现PAK1蛋白的过度表达;而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瘤体大小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78%分化差(G3级)和73%瘤体直径≥3cm的膀胱癌出现PAK1蛋白过度表达,其过度表达率明显高于分化较好(G1/G2级)(47%)和瘤体直径〈3cm(50%)的肿瘤。另外,PAK1蛋白表达与本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细胞凋亡指数负相关(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AK1蛋白表达上调可能部分地通过其抗细胞凋亡效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AK1过度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组织学表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该肿瘤恶性程度的分子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MMP-2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未见HIF—1α和MMP-2蛋白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IF—lα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3%(30/57)和49.12%(29/57);HIF—lα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MMP-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显著相关;HIF—lα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H1F—lα及MMP-2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lα和MMP-2也许可用于临床监控BTCC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