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考察了黄芩素-烟酰胺共晶在乙酸乙酯、丙酮和氯仿中的形成热力学。通过测定25℃下黄芩素、烟酰胺及黄芩素-烟酰胺共晶在这3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建立了不同溶剂中黄芩素-烟酰胺-溶剂三相图。结果显示,黄芩素-烟酰胺共晶在3种溶剂中均符合1∶1溶液络合模型,共晶的形成为热力学自发反应(ΔG0<0),与其他两种溶剂相比,共晶在氯仿中形成的ΔG0绝对值最小,且在氯仿为溶剂的三相图中共晶形成区域远离化学计量比线。本研究利用热力学研究方法为选择共晶制备用溶剂及优化共晶制备条件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芩素-烟酰胺共晶结晶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黄芩素-烟酰胺共晶为模型药物,研究共晶形成的热力学。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黄芩素在不同浓度烟酰胺溶液中的溶解度,探讨黄芩素-烟酰胺共晶的络合形式,计算相关热力学参数,并绘制不同温度下的黄芩素-烟酰胺-乙酸乙酯三元相图。结果表明,黄芩素-烟酰胺共晶在乙酸乙酯中符合物质的量比1∶1溶液络合模型,共晶形成反应为热力学自发反应(ΔG°<0),随着温度升高,Ksp逐渐增大,K11逐渐减小,反应自发程度减弱,三元相图中共晶区域减小,当温度达到T*=315 K后,ΔG°=0(ΔH°=-6.314×10-2 kJ/mol,ΔS°=-0.200 5 J/mol·K),自发反应不再进行,证明低温有利于共晶的形成。根据三元相图的非对称特点,设计了3种不以物质的量比1∶1为出发点制备共晶的方法,DSC结果表明,3种方法制备得到的黄芩素-烟酰胺共晶均为熔点单一的纯共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采用阿德福韦酯对患有慢性乙肝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抽取8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总的ALT变化情况、HBV标志物变化情况、肝组织学的部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的ALT的升高率与A组患者进行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的HBV转阴率比A组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阿德福韦酯对患有慢性乙肝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乙肝患者经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变化,为阿德福韦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6例患者分别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每131次,同时加用一般保肝药;对照组36例患者仅给予保肝药。检测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患者血清中TGF—β1的含量,分析其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治疗后呈下降趋势,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时血清TGF—β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的TGF—β1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SCr、HBV-DNA、Hbe Ag转阴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ALT、AST、SCr、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SCr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9年9月于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183例。所有患者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10mg/d,连用48周。治疗前取各个患者1.5mL静脉血并提取DNA,PCR扩增HBV DNA,根据DNA长度分析患者的基因型。结果:患者为B基因型98例,C基因型75例;B+C基因型10例。治疗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B型、C型和B+C型患者ALT、HBV的DNA下降比例超过2log10和完全抑制HBV DNA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对B型、C型和B+C型的乙型肝炎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降酶等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6.7%和46.7%,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3.3%和43.3%,HBeAg阴转率分别53.3%和26.7%,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0.0%和23.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研究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A、LN、PCⅢ、ⅣC的影响,结果显示经阿德福韦酯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阿德福韦酯能通过抑制乙肝病毒而减轻肝脏的炎症,预防肝脏纤维化和肝脏失代偿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延长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的效果。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和保肝治疗。对照组仅使用保肝治疗。结果:观察3年,治疗组13例(46.43%)生存;3例(10.71%)发生肝癌,10例(35.71%)死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2例耐药退出。对照组5例(16.67%)生存,4例(13.33%)发生肝癌,20例(66.67%)死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死于其他原因。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9.76±1.65)个月,对照组为(21.62±1.6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阿德福韦酯治疗,可以延长失代偿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1-12
乙肝是我国乃至世界突出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主要手段,既往主要是干扰素(inteferon,IFN)和拉米夫定(1amivudine,3TC),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耐受性差、耐药变异性差而使使用受到限制。阿德福韦酯(ADV)是近年来研发应用于治疗乙肝的新药,它通过与dATP竞争逆转录酶结合位点,结合并阻断DNA链的延伸而抑制病毒的复制。临床观察提示它对慢性乙肝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及3TC耐药均有效。本文就ADV抗乙肝病毒治疗,从药理学、耐药变异、临床疗效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选制备黄芩素-茶碱共晶的溶剂体系,通过体外溶出实验考察共晶对黄芩素和茶碱各自溶出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定黄芩素-茶碱共晶在茶碱-乙酸乙酯、茶碱-甲醇和茶碱-丙酮溶液中的溶解度,得出三相平衡点,绘制黄芩素-茶碱-溶剂体系的三元相图,筛选最优溶剂体系制备共晶,并以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为溶出介质,对共晶进行体外溶出度评价。[结果] 丙酮溶液体系中的共晶形成区面积大于乙酸乙酯、甲醇。通过丙酮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共晶中,黄芩素在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中的累积溶出度分别是原料药的1.38和2.02倍,分别是物理混合物的1.27和1.80倍。两种介质中共晶对茶碱均起到了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 共晶的形成能够促进难溶性成分黄芩素的体外溶出度,并且对茶碱的溶出度有一定延缓作用,为黄芩素-茶碱共晶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纤方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纤方。两组均予以一般保肝及对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总有效率、肝功能变化,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ⅢPC)、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治疗后两组的TBIL、ALT、AST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TBIL、AST值的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HA、LN、Ⅳ-C、ⅢPC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纤方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更好地抑制肝脏的炎症反应,改善肝脏微循环,控制肝纤维化,改善肝脏病理组织。  相似文献   

13.
张敬东  郑君议  王道银  肖中 《重庆医学》2011,40(27):2749-2750
目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初始单药阿德福韦酯治疗应答不佳后加用拉米夫定的应答水平。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该院门诊治疗的CHB患者54例,均为经阿德福韦酯10 mg单药治疗24周而HBV DNA≥104copy/mL和ALT未恢复正常的CHB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10 mg加拉米夫定100 mg联合治疗,以联合治疗起始点作为基线,并在治疗12、24和48周分别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6项、HBV DNA定量等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在12、24和48周HBeAg阳性患者病毒学应答率(HBV DNA≤103copy/mL)分别是15.8%、47.4%和89.5%,ALT恢复正常率分别是13.2%、42.1%和94.7%,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2.6%、5.3%和10.5%。HBeAg阴性患者病毒学应答率(HBV DNA≤103copy/mL)分别是18.8%、37.5%和75.0%,ALT恢复正常率分别是25.0%、31.3%和68.8%。结论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应答不佳的CHB患者加用拉米夫定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病毒学应答率和ALT恢复正常率。  相似文献   

14.
王往 《右江医学》2014,(1):54-56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3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保肝、对症处理及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检查HBV-DNA定量,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ALB、TBiL等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HBV-DNA阴转率为82.4%(40/48),对照组的阴转率为62.2%(28/45),两组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HBV-DNA水平、Child-Pugh分级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可耐受的并发症.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能增加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B和C型与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关系。方法选取应用阿德福韦酯10mg/d进行抗病毒治疗12、24、36、48周的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分析基因型,评价阿德福韦酯治疗不同基因型HBV的疗效。结果 136份样本中,HBV基因B型39份,HBV基因C型97份。在治疗12、24、36、48周时,B基因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血清HBVDNA水平下降比例≥2log10及完全抑制情况与C基因型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观察的样本中,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疗效与HBV基因B型和C型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4年3月至2006年11月采用贺维力(阿德福韦酯10 mg片剂)治疗的3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血清ALT水平、治疗前HBV DNA水平、体质量、性别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获得HBV DNA阴转的患者较之未阴转患者基线HBV DNA水平较低、ALT较高、获得IVR的比例更高(P=0.034、0.011); 获得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的患者较之未获转换的患者基线HBV DNA水平较低、获得IVR的比例更高(P=0.034);获得IVR的患者较之未获得IVR者基线HBV DNA水平较低、ALT水平较高(P=0.006、0.003).52、104周及治疗终点HBV DNA下降水平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P=0.026、0.016、0.035).结论 血清HBV DNA水平较低、ALT水平较高、体质量较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易对标准阿德福韦酯治疗方案产生病毒学应答,高体质量患者应适当增加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灵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3月,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灵芝胶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AST和TB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ALB水平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AST复常率、HBeAg和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LN、PC-Ⅲ和C-IV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组HA、PC-Ⅲ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胆囊壁增厚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灵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曾俊涛  陈静  顾贤志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9):1021-1022,1039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治疗黎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42例HBeAg阳性、HBVDNA>105copies/ml、ALT>2倍正常值上线的黎族CHB患者,每天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治疗4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动态观察HBeAg、HBVDNA和ALT的变化。结果 42例患者中,HBVC型是优势基因型(57.14%),其次为B型(38.10%),也有D型(2.38%)和C+D型混合感染(2.38%)的存在。经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48周后,B型患者HBeAg阴转率(37.50%)、病毒应答率(56.25%)和血清ALT复常率(62.50%)均高于C型的29.17%、50.00%和54.1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C型是海南岛黎族HBeAg阳性CHB患者的优势基因型,HBV基因型可能对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曾健伟  冯凯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165-1166,117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成A、B、C3组,每组32例。A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B组予拉米夫定治疗,C组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中3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等变化情况,及随访2年的耐药发生率。结果 A组HBVDNA转阴率在第12周、24周优于C组(P<0.05);ALT复常率第12周优于B组(P<0.05)、C组(P<0.01);第24周优于C组。随访2年,A组耐药发生率最低。结论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