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探讨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孤独症儿童138名,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38名身体健康、智力正常的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χ2检验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母亲先兆流产、孕早期感冒、是否正常孕周、缺氧窒息、高热惊厥、遗传史和母亲性格内向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孤独症发病的贡献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遗传史、先兆流产、孕早期感冒、父亲的文化程度、产期异常、母亲的性格内向。结论:母亲孕产期并发症、患者长期重病、家庭情况、遗传史等均可能是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遗传史及母亲的先兆流产与孤独症发病的关系最为密切。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和降低孤独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清远市清城区2~6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患病率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来本院儿童生长发育科、儿童心理卫生科就诊,以及在清远市清城区所辖幼儿园就读的2~6岁的儿童开展横断面调查,对该区域的儿童发放调查问卷4 700份,回收有效问卷4 512份,其中男2 564例,女1 948例。使用儿童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进行初次筛选,总分≥53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样症状,≥67分明确存在孤独症样症状,再由本院儿童心理卫生专科医师参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计算其患病率,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两组患儿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父母亲生育年龄、家族精神病史、父母的养育方式、1岁内户外活动时间、新生儿窒息、早产、住址、民族等相关因素,评估影响ASD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调查,4 512例儿童中有105例为可疑,筛查阳性率为2.33%,而确诊为ASD的儿童有49例,其患病率为1.09%,其中男41例,占83.67%,而女8例,占16.33%,男女比例为5.13∶1。单因素分析显示,ASD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住址、1岁内户外活动时间、有意识说话出现的月龄、独立行走出现的月龄、父亲性格、父亲年龄、母亲年龄、父亲生育年龄、母亲生育年龄、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养育方式、家庭月收入、家族精神病史、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民族、母亲性格、早产、先兆流产、剖宫产、母亲月经初潮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1岁内户外活动时间1 h、父亲性格内向、父亲年龄≥35岁、母亲年龄≥35岁、母亲生育年龄≥35岁、父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家庭月收入≤1 999元、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属于A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独立行走出现的月龄≤12个月、养育方式民主型属于AS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男、1岁内户外活动时间1 h、父亲性格内向、父亲年龄≥35岁、母亲年龄≥35岁、母亲生育年龄≥35岁、父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家庭月收入≤1 999元、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等12项指标均属于AS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独立行走出现的月龄≤12月、养育方式民主型属于ASD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围孕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国内多家医疗保健机构确诊的181例1~5岁孤独症患儿及与其地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81例健康儿童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儿童的主要监护人进行妊娠期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儿童孤独症与早产(OR=6.92,95%CI=1.80~26.67)、经产妇(OR=2.29,95%CI=1.14~4.58)、孕前/孕早期补充叶酸(OR=0.07,95%CI=0.01~0.41)、孕早期精神刺激(OR=16.16,95%CI=3.37~77.45)、孕早期患病(OR=9.74,95%CI=1.77~53.52)、孕中期产检异常(OR=6.00,95%CI=1.03~34.80)和孕晚期住院安胎(OR=3.15,95%CI=1.36~7.29)等存在相关性。结论母亲围孕期叶酸补充、精神刺激、患病、住院安胎等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孤独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引起儿童孤独症的病因.方法 对268例孤独症患者(孤独症组)及206例儿科普通患者(对照组)进行一般情况(危险因素)调查,气质类型评定,巨细胞病毒、弓形虫、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gG、IgM免疫学检查,染色体检查,头颅CT或头颅MRI影像学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①一般情况(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对照组相比,孤独症患儿的母亲在孕期偏食、睡眠缺乏、毒物接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孤独症患儿的神经精神家族性疾病遗传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生期因素中早产、过期产、难产及缺氧窒息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监护人带患儿户外活动时间、语言交流时间以及多种交流语言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136例孤独症患儿的气质类型以难养型气质为主占88.97%,启动缓慢型气质占10.29%,易养型占0.7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对208例孤独症患儿进行致畸因素(弓型虫、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IgG、IgM免疫学检查,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对208例孤独症患儿进行染色体检查,异常7例(3.36%),其中脆性X染色体3例(1.44%),21-三体综合征4例(1.92%);对178例孤独症患儿进行头颅CT或/和头颅MRI检查,异常72例(40.45%),主要表现为脑室扩大、基底节异常、小脑发育不良、脑白质发育不良或局部脑组织软化等;215例进行普通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117例(54.42%),主要表现为脑电基本节律较同龄儿童慢,或者局部或全脑同步或不同步出现尖波、棘波或尖慢、棘慢波或者高峰节律紊乱等.结论 儿童孤独症的产生可能与母孕期情况(饮食习惯、睡眠时间、工作性质)、围生期情况(早产、过期产、难产及缺氧窒息史)、监护人情况(带患儿户外活动、语言交流多少、多种语言交流种类)、气质类型、遗传因素及脑器质性病变或(和)脑功能异常等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相关因素。 方法 对宁波市 2 0 1例 3岁以下的先心病儿童采用与正常儿童 1∶1对照的方法 ,询问父母亲一般情况和母亲孕期情况等 45个相关因素。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早期感冒、孕早期被动吸烟、怀孕前后少吃各种新鲜蔬菜及水果、父亲吸烟和母亲噪声接触为儿童先心病显著影响因素。 结论 先心病的病因系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有以上相关因素的孕妇应进行适宜的干预与监护  相似文献   

6.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莹莹  陈燕玉 《宁波医学》2000,12(12):553-555
目的 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相关因素。方法 对宁波市201例3岁以下的先心病儿童采用与正常儿童1:1对照的方法,询问父母亲一般情况和母亲孕期情况等45个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早期感冒、孕早期被动吸烟、怀孕前后少吃各种新鲜蔬菜及水果、父亲吸烟和母亲噪声接触为儿童先心病显著影响因素。结论 先心病的病系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有以上相关因素的孕妇应进行适宜的干预与监护。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1:2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评估各危险因素在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中的相对重要性,为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病例和对照的亲生父亲和(或)母亲,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询问。对所有研究因素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筛选,引入交互作用项,建立并评价最优回归模型。结果 研究共调查了72名病例和144名对照,进入分析的资料共66组。按a=0.10水准,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51个研究因素进行初筛后确定16个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本次研究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7个,各变量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这些因素按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孕生活事件精神刺激(z=3.20,P=0.0014)、本胎孕前妊娠次数(Z=2.62,P=0.0087)、孕早期感染史(Z=2.60,P=0.0094)、母亲最高学历(Z=-2.53,P=0.0114)、孕12周内感冒(Z=2.40,P=0.0163)、孕3个月内B超检查(Z=2.29,P=0.0223)和出生时是否缺氧或窒息(Z=1.98,P=0.0477)。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作用强弱依次为孕生活事件精神刺激、母亲本胎孕前妊娠次数、母亲孕早期感染史、母亲最高学历、孕12周内母亲感冒、母亲孕3个月内B超检查和出生时是否缺氧或窒息,未发现这些因素间存在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孕期高危因素与儿童孤独症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孤独症儿童设为观察组,40例未患有孤独症儿童设为对照组,对孕期高危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脐带绕颈和脐带扭转史与先兆流产史等孕期高危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孕期上呼吸道感染和服药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史、糖耐量异常史、阴道炎史、胎盘老化和前置胎盘史、羊水过少史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儿童孤独症的发生与孕期高危因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及其与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关系.方法 选取3~5岁孤独症患儿25例与健康儿童20例分别接受血清催产素水平测量,采用社交反应量表评定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孤独症患儿血清催产素水平低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症儿童患者血清催产素水平与其社交能力呈负相关(r=-0.735,P<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孤独症儿童患者中,催产素水平是影响社交能力的因素(F=11.931,P<0.01).结论 与健康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患者存在血清催产素水平异常,血清催产素水平可能是影响其社交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8例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和64例健康儿童父母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利用t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母亲的抑郁因子分高于父亲,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内外向因子分[(47.65±9.97)分]低于对照组[(52.91±11.02)分],差异有显著性(t=2.87,P<0.01);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01,P<0.05),父亲的内外向因子分低于母亲,差异有显著性(t=2.4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神经质因子对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均有影响.结论 孤独症儿童父母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母亲的抑郁问题明显多于父亲;其人格特质具有偏内向性和高神经质的特点,父亲比母亲的偏内向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对判断小儿呼吸困难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有呼吸困难症状的心衰24例、肺炎23例、肺炎心衰18例、正常对照15名、肺炎心衰恢复期10例患儿的血清BNP浓度。结果: 心衰组BNP浓度(141.55±75.99) pg/ml高于肺炎心衰组(113.73±87.05) pg/ml、肺炎组(26.00±14.57) pg/ml及正常组(19.31±10.29) pg/ml (P<0.05~P<0.01);肺炎心衰组显著高于肺炎组及正常组(P<0.01),肺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检测血清B型利钠肽浓度对判断小儿心功能状态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与术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79例C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分为房间隔缺损(ASD)组(n=26)、室间隔缺损(VSD)组(n=39)、动脉导管未闭(PDA)组(n=14)。比较3组患儿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情况,并分析术后心功能与HRV时域指标相关性。结果:79例患儿中术前共有28例(35.44%)检出40例次(50.63%)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其中以房性期前收缩(<30次/小时)、室性期前收缩(Lown's 1级)、不完全右束支阻滞为主,分别占32.50%、22.50%和12.50%;术后共有17例(21.52%)检出54例次(68.35%)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较术前升高(P<0.05),其中VSD组检出率最高,为53.70%(29/54),较术前升高(P<0.05);PDA组患儿术后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高于术前(P<0.05);ASD、VSD组患儿术后24 h内R-R间期标准差(SDNN)、SDANN、正常R-R间期均值(R-R)均高于术前(P<0.05~P<0.01);Killip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患儿R-R、SDNN、SDANN均显著高于Ⅲ级和Ⅳ级患儿(P<0.01);Ⅰ级患儿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标准差均值(ASDNN)高于Ⅲ级和Ⅳ级患儿(P<0.05);Ⅰ级、Ⅱ级患儿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高于Ⅳ级患儿(P<0.05);HRV时域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HD患儿介入治疗后会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治疗后HRV出现不同升高,且与患儿心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学生智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对198名11~14岁中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并对影响智力的因素作了调查。结果: 初中学生智商基本呈正态分布,男女学生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业余爱好的学生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均明显高于无业余爱好者(P<0.01),不同学校学生的智商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影响智力的主要因素有业余爱好、父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学校和年龄等。结论: 提高父母文化水平,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对促进中学生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与血尿酸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脑梗死(CI)的发病与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 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并与4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尿酸值男性(428.76±22.10)μmol/L,女性(380.21±18.35)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血尿酸值男性(396.91±17.30)μmol/L,女性(323.46±16.34)μmol/L,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AMI、CI两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尿酸增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IgE水平及嗜酸细胞计数(EOC)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的患儿68例分为肾损害型(n=30)和非肾损害型(n=38)两组,选取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检测疾病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儿童血sICAM-1(μg/L)、IgE(IU/ml)及末梢血中EOC三项指标,并对所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P组急性期的sICAM-1、IgE及EOC检测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IgE水平在肾损害型较非肾损害型增高(P<0.01),而sICAM-1和EO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缓解期sICAM-1和IgE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肾损害型患儿的sICAM-1值分别与IgE和EOC值改变呈正相关(r=0.706 5,r=0.609 0,P<0.001);非肾损害型患儿sICAM-1值分别与IgE和EOC值改变呈正相关(r=0.625,P<0.001,r=0.596 3,P<0.01).结论 sICAM-1、IgE水平及EOC在伴或不伴肾损害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表明这些因子可能参与了本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519名地震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地震救援工作对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和对策。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519名地震救援人员进行调查,将一般情况与心理应激自评结果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救灾组心理应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睡眠、警觉、对工作的兴趣(P<0.05)以及身心疲惫(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救灾组心理应激状况与救灾地区、救灾人员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正相关(P<0.01),与参与救灾天数负相关(P<0.01);救灾地区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心理应激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地震救援工作对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和救灾地区、受教育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儿童骨密度状况,探讨影响儿童骨密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4年6~12月期间采用定量超声法测定358例儿童左胫骨中段骨密度,设计调查问卷,查询相关系统保健档案,调查影响因素.结果 骨密度减低检出率女童[20.48%(34/166)]高于男童[18.23%(35/192)],不同性别儿童骨密度减低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骨密度减低检出率以0~1岁37.97%(30/79)较高,不同年龄儿童骨密度减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发育迟缓[27.58%(8/29)]、发育过快[26.67%(4/15)]儿童骨密度减低检出率高于正常儿童[18.15%(34/314)],不同身高组儿童骨密度减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不良、肥胖以及正常组体重儿童骨密度减低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多动少儿童骨密度减低检出率为25.00%(26/114),动多静少儿童检出率为10.71%(9/84),不同活动水平儿童骨密度减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户外活动多(≥2 h/d)儿童骨密度减低检出率为10.54%(27/256),户外运动少(<2 h/d)儿童检出率为40.38%(42/102),不同户外活动儿童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孕周小于37周早产儿、出生体重偏低儿童骨密度减低检出率高,早产儿与足月儿骨密度减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体重偏低、偏高与正常儿童骨密度减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胎次、产次以及产式儿童骨密度减低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骨密度受性别、年龄、身高、活动水平、户外活动、孕周以及出生体重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皖北农村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卫生服务公平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对皖北地区2所农村小学437名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并对248名监护人和部分基层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结果:留守儿童四周患病率60.6%稍高于非留守儿童的5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患病后未采取任何措施占9.5%,高于非留守儿童的6.5%(P<0.05)。生病未就诊原因中:14.6%的单亲留守儿童选择经济原因,高于双亲和非留守儿童(P<0.01);双亲和单亲留守儿童选择"无人陪同"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独生子女、父母外出务工时间、参加医保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卫生利用情况产生影响。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卫生需求差别不大,他们的实际就医行为比例相对较低,故应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卫生服务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9.
朱梅  王雨晴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2):1741-1743, 1747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及智力落后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LR)两类儿童的共同注意力情况。方法选取ASD以及LR患儿各4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幼儿40名为对照组,应用早期社会交流量表检测评估3组研究对象的共同注意力。结果3组儿童共同注意力比较显示,LR组回应性共同注意力(RJA)、自发性共同注意力(IJA)、高水平自发注意力(HIJA)、低水平自发注意力(LIJA)、注视交替(Alt)及眼神接触(EC)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1),ASD组RJA、高水平回应注意力(HRJA)、低水平回应注意力(LRJA)、IJA、HIJA、LIJA、Alt及EC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1);ASD组与LR组比较,LR组RJA、HRJA、LRJA、IJA、LIJA及EC得分均高于ASD组(P < 0.01),但HIJA、Show、Point及Alt 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D以及LR患儿均存在明显的共同注意力下降问题,不过LR患儿集中体现为眼神接触行为缺陷,临床上可以以此进行ASD的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