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在大鼠不同发育时期不同脑区的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不同发育时期大鼠脑的嗅球、室管膜、室管膜下区、顶叶皮质、纹状体、海马齿状回进行nes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光镜观察。结果 nestin从胚胎18d至出生后7d在脑内表达较强,阳性细胞在所观察的部位较多,出生后1月nestin阳性细胞数急剧下降,成年鼠和老年鼠仅在嗅球、室管膜、部分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分布有nestin阳性细胞。结论 嗅球、室管膜、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终生具有神经干细胞存在,可能具有神经再生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检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室管膜细胞的增殖反应以及nestin的表达。方法:应用动脉瘤夹压迫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通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段室管膜细胞的反应性增生和神经外胚层多潜能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的表达。结果:损伤后24小时可以观测到室管膜细胞nestin表达明显升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呈阳性;7天后见室管膜细胞显增生;nestin的表达随时间进展呈下调。结论:正常情况下静止的室管膜细胞在脊髓损伤后表现出胚胎期原始细胞的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旨在检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室管膜细胞的增殖反应以及nestin的表达。方法 应用动脉瘤夹压迫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通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段室管膜细胞的反应性增生和神经外胚层多潜能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的表达。结果 损伤后24小时可以观测到室管膜细胞nestin表达明显升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呈阳性;7天后见室管膜细胞显著增生;nestin的表达随时间进展呈下调。结论 正常情况下静止的室管膜细胞在脊髓损伤后表现出胚胎期原始细胞的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豚鼠胼胝体内神经肽Y(NPY)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方法 健康成年豚鼠 10只 ,主动脉灌注固定 ,开颅取脑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胼胝体内、室管膜上存在有双突起、多突起NPY能免疫阳性神经元 ,多呈梭形、锥形 ,胞核清晰 ;室管膜上NPY能阳性神经元突起一端伸入扣带皮质 ,一端伸入侧脑室。结论 豚鼠胼胝体内NPY免疫阳性神经元可能与脑的高级整合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Nogo-66受体在成年大鼠脊髓白质内胶质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泽岚  刘莹莹  金卫林  刘惠玲  鞠躬 《医学争鸣》2004,25(16):1444-1447
目的:研究Nogo-66受体(NgR)在成年大鼠脊髓白质的分布情况.方法:选用正常雄性SD大鼠脊髓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和包埋前免疫电镜染色,观察NgR免疫阳性物质在脊髓白质的定位情况.结果:在光镜水平可观察到NgR阳性的点状结构主要分布在脊髓白质胶质细胞胞体周边和突起上,且与细胞膜关系密切;在电镜水平可观察到NgR阳性的胶体金颗粒分布在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寡突胶质细胞之间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和寡突胶质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上.结论:本研究提供了NgR在正常成年大鼠脊髓白质胶质细胞分布并且在缝隙连接定位的形态学证据,提示NgR可能在胶质细胞间的通讯中发挥一定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肽Y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成年雌性大鼠尾壳核及其周围区域的分布。方法采用亲合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大量分布于尾壳核,NPY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分布稀疏。近侧脑室处可见阳性细胞存在于尾壳核室管膜下区域,其串珠状突起可伸入室管膜内;也有细胞出现在紧邻胼胝体处,其膨体突起可伸入胼胝体。结论NPY可能参与尾壳核多种功能的调节并通过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神经营养因子-4在成年猫脊髓神经元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解神经营养因子4与成年猫脊脊神经元的关系。用特异的NT-4抗血清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NT-4在成年猫脊髓L6节段神经元中的分布。结果:NT-4的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分布 腹角及中间带的大神经元,胞浆染色,神经突起内也有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FGF,IGF和EGF在成体脊髓的分布(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成年猫脊髓的分布。方法:取脊髓(T11)制作20цm厚冰冻切片,用FGF、IGF和EGF(效价:1:250)兔抗血清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FGF、IGF和EGF在正常脊髓中的分布以及亚细胞定位。结果:FGF的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灰质神经元,胞浆染色,腹角较为明显,Ⅱ板层也有少量阳性细胞。背核神经元也有阳性;此外,神经突起及纤维亦有阳性染色。灰、白质内还见阳性胶质细胞,白质内血管也有阳性染色。相对之,IGF和EGF在脊髓的分布相似,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灰质内各板层神经元,胞核染色明显,胞浆亦有浅染,灰质和白质内未见阳性胶质细胞。结论:成年猫脊,髓存在FGF,IGF及EGF,提示这些生长因子与成体脊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在幼犬脑组织不同部位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出生后家犬神经发生和神经元迁移机制。方法:4只出生后幼犬给以正常饮食饲养2周,4%多聚甲醛溶液灌注取脑,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管蛋白在幼犬脑皮层、室管膜下区、白质和海马的分布表达情况,观察不同部位新生神经元的形态和突起的伸展走行分布。结果:微管蛋白在脑皮层、室管膜下区、白质和海马均有分布,室管膜下区和海马齿状回表达最高,神经元突起表达明显,伸展方向较为一致,朝向大脑皮层。脑皮层第Ⅱ层以下层面均有表达。结论:家犬出生后早期脑组织仍有新生神经元产生,神经元生发区位于室管膜下区和海马齿状回,室管膜下区和齿状回新生神经元在迁移的过程中分化成熟,最终迁移至脑皮层,完成神经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降压肽在脊髓内的正常分布及在神经病理痛条件下该处神经降压肽的免疫反应性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建立单侧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CCI)大鼠模型,利用辐射热测痛等行为学手段,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形态学方法进行在体研究。结果光镜水平下发现神经降压肽免疫阳性细胞有大小两种,其中大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脊髓前角外侧(第Ⅸ层),为多极神经元或双极神经元,和尼氏染色以及胆碱酯酶显色显示的运动神经元在位置、形状、大小和数量等形态学上有基本的一致性;小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前角各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在痛阈最低时模型组小阳性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显著增多,同时后角胶状质内神经降压肽免疫活性明显升高,二者均在痛阈恢复期降至约正常水平;三组间大阳性细胞的数量和阳性面积在痛阈最低期和恢复期都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脊髓前角的神经降压肽可能定位于运动神经元(α和γ)和部分中间神经元内,神经病理痛条件下前角小阳性神经元的数量上调,同时胶状质内神经降压肽免疫活性升高,提示胶状质内参与痛觉调制的神经降压肽可能主要来自脊髓前角的中间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大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王立峰  戴艳萍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24-827
目的研究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对脑梗死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对10只同种异体SD大鼠的BMSCs进行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纯化后,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cexyurid ine,BrdU)进行标记;大脑中动脉线栓发制作脑梗死动物模型,制模后7 d,完全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2只,做为BMSCs移植组,经鼠尾静脉注射2.0×106/mL的BMSCs细胞悬液;B组22只,做为对照组,注射1.0 mL培养液;C组22只,做为空白手术对照组。注射后2、3、6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MSCs在梗死周围区的存活、分布、分化并计数,观察损伤脑内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protein-43,GAP-43)、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和巢蛋白的表达,注射后1、2、3、4、5、6周,进行评分。结果移植后2、3、6周,BrdU阳性的BMSCs主要分布于脑梗死周围区。计数发现,移植后2周,BrdU阳性的BMSCs约占移植细胞数的5.9%,3周占5.3%,6周占3.9%;移植后2周,BMSCs形态大多变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阳性标记的细胞长出神经元样突起,约12.6%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ribrillary acid ic protein,GAFP),约6.3%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al nuclear antigen,NeuN);移植后2、3、6周,A组GAP-43、NF200、巢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B、C组(P<0.05);移植后3周开始,A组的评分在各观察时间点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通过静脉注射的BMSCs能向梗死病灶内迁徙、存活,表现出对梗死灶的趋化性,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上调GAP-43、NF200和巢蛋白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可应用于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细胞类型及相关性.方法 利用动脉瘤夹压迫法建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利用BBB评分标准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法与LeicaQ500IW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1、3、5 d,1、2、4、6、8、w)、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巢蛋白与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及细胞类型.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所有实验动物双后肢(HL)评分低至0~1min,随后逐渐上升,1~2周内恢复的幅度较大,以后恢复较缓慢,较正常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损伤区有核固缩、胞浆溶解、尼氏体模糊且染色较深的神经元.随着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损伤范围逐渐扩大,约1周后损伤范同不再扩大.正常对照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脊髓伤24h后可诱导损伤及邻近区域巢蛋白和GFAP高度表达,中央管周围室管膜区几乎均为巢蛋白/GFAP-细胞群.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几乎全是巢蛋白/GFAP 细胞群,3~7d逐渐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弱,在损伤后2周左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正常对照组在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区有少量巢蛋白/GFAP-细胞,在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偶可见染色强度较弱的巢蛋白/GFAP 共存细胞.结论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可诱导巢蛋白和GFAP的表达.巢蛋白的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且表达多相互共存;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都有反应,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3.
Terminallydifferentiatedneuronsareincapableofmitosis ,andcompensatoryneuronalproductionhasnotbeenobservedinanymammalianmodelsofstructuralbraindamage Paststudieshavesuggestedthatthelackofneuronalproductionintheadultmammalianbrainreflectedafundamentalbi…  相似文献   

14.
巢蛋白和胰岛素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巢蛋白(nestin)在胚胎后期、新生期、成年3阶段的mRNA、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半定量、定位分析。结果:在胚胎后期、新生期、成年3阶段Nestin在mRNA、蛋白水平均有表达,Nesti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胰岛中.腺泡周围的外分泌组织中有少量分布。结论:Nestin随大鼠胰腺的生长发育,核酸、蛋白表达下调,胰岛内Nestin阳性细胞百分数表达也下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定向分化后对脊髓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GFP转基因孕鼠(E 12~14d)的海马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向胆碱能神经元方向分化.SD成年大鼠以显微剪横断脊髓制成SCI模型.将SD大鼠18只分为3组:A组注入DMEM/F12培养液;B组注入神经于细胞的细胞液,C组注入在体外定向诱导为胆碱能神经元的细胞液;3组实验动物均于细胞移植后采用B B B评分法定期评估运动功能.于移植后第8周末,取出相应的脊髓阶段,行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从海马分离的细胞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表达nestin,胎鼠骨骼肌提取液可以诱导这些细胞中的11.8%分化成为胆碱能神经元,与对照组差异明显.B组和C组所有大鼠BBB评分在移植细胞3周以后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所有大鼠BBB评分在移植细胞4周以后明显高于B组(P<0.05).在移植第8周末,冰冻切片中可见ChAT染色阳性细胞.结论 神经干细胞可以在体外诱导向胆碱能神经元定向分化,定向分化后移植应用在脊髓横断损伤治疗中,可明显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人发角蛋白修复大鼠脊髓横断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人发角蛋白(HHK)在大鼠脊髓横断损伤(SCCI)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8只SD大鼠,建立正常对照组、SCCI组,SCCI后植入HHK组。于术后1W,3W,6W对大鼠的运动,感觉进行评估;并在横断部位及近,远断3个断面分别取材,用HE,铀铅双染,在光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学结构。结果: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植入HHK,运动,感觉逐渐好转,术后6W基本恢复正常;而未植入HHK大鼠无明显变化。光镜观察:植入HHK组白质有明显的神经纤维沿着HHK再生,部分区域有坏死,无明显的空洞形成;灰质有部分异常神经元,大部分形态正常。未植入HHK组断面有神经呈编织状再生,未见纤维超过离断面,有大面积坏死和空洞形成;灰质神经元大量坏死,形态异常。结论:HHK对横断脊髓的功能及形态恢复有促进作用,本实验为HHK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 ,BDNF)和低亲和力 75kD神经营养素受体 (LowAffinity 75kDNeurotrophinReceptor ,p75NTR)在正常成年大鼠脊髓和背根节中的分布 ,以探讨BDNF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方式。方法 :免疫组化ABC法观察BDNF和p75NTR在大鼠背根节和脊髓中的分布与表达。结果 :BDNF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存在于背根节中、小神经元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p75NTR阳性免疫反应产物位于大部分背根节神经元的胞核及脊髓灰质神经元胞核。结论 :BDNF和p75NTR在脊髓和背根节中的不同表达与分布提示BDNF可能通过不同受体介导信号途径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巢蛋白在大鼠胚胎、新生及成年胰腺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巢蛋白(nestin)在胚胎后期、新生期、成年三阶段的核酸、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取三个发育时期的胰腺,应用RT—PCR、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半定量、定位分析.结果:在胚胎后期、新生期、成年三阶段nestin在核酸、蛋白水平均有表达,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胰岛,在腺泡周围的外分泌中有少量分布.结论:随大鼠胰腺的生长发育,核酸、蛋白表达下调.胰岛内nestin阳性细胞数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