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前房维持系统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寻求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前房不消失的手术方式。方法:在角膜缘4点或8点钟处作前房穿刺后,托入前房维持器维持正常前房浓度,在不损伤角膜内皮的前提下,顺利驱出及吸出障质。结果:此方法较双腔抽吸灌注系统更有效维持前房,更方便吸出障质,缩短在前房内的操作时间,减少内皮损伤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前房维持器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辅助系统,却有效地完成障质的清除,维持前房深度,有效地保护了角膜内皮细胞及降低后囊膜破裂,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前房维持器和分体抽吸法清除晶状体皮质的方法。方法:56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前房维持灌注、分体抽吸皮质的方法清除晶状体皮质,术后观察视力。结果:在所有病例手术中容易将切口位置下方及虹膜粘连处下方的晶状体皮质清除。结论:此法便于操作,能有效清除皮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谢祥勇  银太星 《广西医学》2000,22(1):143-145
我院从1998年5月起开展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开展手术头4个月采用传统角巩膜缘12mm大切口,运用双腔灌注抽吸皮质,共治疗18例(18眼),术后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于1998年9月改进运用广西医科大学眼科教授谭少健的方法,做6.5mm巩膜隧道小切口结合前房维持管灌注冲洗皮质,这一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1998年9月至1999年3月共治疗30例(30眼),术中冲洗皮质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腔管治疗难治性前房出血的方法疗效。方法:50例难治性前房出血使用灌注/抽吸双腔针头,反复抽吸凝血块或纤维素性渗出膜。结果:前房积血完全吸收49例,继发性少量出血1例,角膜水肿1例。结论:双腔管治疗难治性前房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前房维持器在软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蒋林志  谭少健 《广西医学》2001,23(4):785-787
目的:研究前房维持器在软性白内障吸出术中的应用特点,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B胡机抽取50例(64眼)软性白内障病人,术中采用前房维持器行白内障摘除加遂道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对视力及角膜散光进行随访。结果:术后3-5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49眼(76.7%,术后1-3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1.0者35眼(62.5%;术后散光与同期超声乳化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前房维持器能维持恒定前房深度及眼内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粘弹性剂的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费用,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前房维持器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谭少健  梁皓 《广西医学》1999,21(4):688-693
前房维持器在眼科各种手术的应用中,能良好控制眼前段手术(尤其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前房深度及眼内压,可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现就其应用综述如下。1前房维持器(AnteriorChamberMa...  相似文献   

7.
后抽吸法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抽吸法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31例(131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后,使用黏弹性物质HealonGV撑开晶状体囊袋,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用抽吸手柄吸净前房内HealonGV,同时采用后抽吸法吸除人工晶体后面的黏弹性物质。术后早期观察视力、角膜、前房反应和眼内压。结果 无1例发生后囊膜破裂和玻璃体脱出。术后早期视力恢复良好,角膜透明,前房炎性反应轻微,眼内压7.2~16.5mmHg。结论 后抽吸法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有助于彻底清除残留的黏弹性物质,能有效避免术后早期高眼压。  相似文献   

8.
李民坚  梁勇  谭少健  黄明汉  梁皓 《广西医学》2004,26(10):1459-1460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前房维持器维持灌注 ,有效截囊、清除晶状体皮质、植入IOL后清除粘弹剂的效果。方法  15 4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前房维持灌注 ,行截囊、清除晶状体皮质、植入IOL后清除粘弹剂的操作。结果 在手术中能有效截囊 ;容易将晶状体皮质彻底清除 ,尤其是切口位置下方的晶状体皮质清除 ;容易将植入IOL后前房粘弹剂清除。结论 这种方法便于操作 ,快捷 ,有效截囊、清除皮质、清除粘弹剂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文丰  谭少健 《西部医学》2006,18(3):366-368
前房维持器目前正运用于各种眼科手术,其操作更加安全,简单,能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随着白内障手术向小切口的方向发展,使前房维持器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梁曰华 《广西医学》2006,28(9):1401-1402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前房维持器维持灌注,有效进行截囊、清除晶状体皮质、植入IOL后清除粘弹剂的方法.方法 36例(42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使用前房维持灌注,行截囊、清除晶状体皮质、植入IOL后清除粘弹剂的操作.结果 在手术中能较好截囊;容易将晶状体皮质彻底清除,尤其是切口位置下方的晶状体皮质清除;容易对植入IOL后前房粘弹剂进行清除.结论 这种方法便于操作,快捷,有效截囊、清除皮质、清除粘弹剂,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前房维持器在各种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在各种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前房维持器 (ACM )后所产生的作用。方法 统计 1 996~ 2 0 0 1年共 6年间我科进行白内障手术 2 2 1 8眼 ,前 3年 781眼 (第一组 ) ,后 3年 1 4 37眼 (第二组 ) ,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手术前占床天数、平均手术时间、病床周转率、各种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病例平均手术前占床天数无显著性差异 ,其它指标第二组均优于第一组 (P <0 .0 5 )。结论 使用ACM明显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在术前占床天数不变的情况下 ,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 ,提高了病床的周转率。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白内障手术中的流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皓  谭少健  朱秀英 《广西医学》2002,24(2):155-156
目的:研究在大规模白内障手术中如何提高手术数量。方法:39小时内完成125例142眼白内障手术(术中用前房维持器进行配合)。结果:术后2天内130眼矫正视力≥0.5,术后25眼短期角膜内皮水肿(3-4天内消腿)。3例前房出血。结论:在白内障手术的各环节中采用“流程作业”可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47例(56眼),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均<180°.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比较病人手术前后的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矫正视力,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病人最佳矫正视力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开放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对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3例(49眼)3~7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3例(26眼)和治疗组20例(23眼)。对照组患儿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玻璃体切除术。观察2组患儿术后视力,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比较2组患儿术后眼压(IOP)、前房深度、后囊浑浊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随访49眼;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视力明显提高,术后矫正视力≥0.5者构成比明显增加(P<0.05),前房深度明显升高(P<0.05),后囊混浊程度明显减轻(P<0.05)。2组患儿IOP及角膜内皮水肿(CE)、前房闪辉(ACF)和前房纤维素样渗出(ACCE)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玻璃体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视力、前房深度和后囊混浊程度,更有助于患儿术后视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史资料,以其中经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压而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的32例患者(32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9眼在急性发作72h内手术,3眼在急性发作120h后手术。回顾手术过程,记录末次随访前房角镜检查所见;对术前检查和术后末次随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眼压、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和前房角宽度等眼前段结构指标。结果术后末次随访前房角镜检查显示虹膜根部平坦,前房角开放,小梁表面沉着较多色素;32眼中前房角全部开放24眼(均于急性发作72h内手术)。32眼术前眼压均〉50mmHg(1mmHg=0.133kPa),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5.3±5.0)mmHg,其中眼压〈21mmHg为28眼(均为急性发作72h内手术),21~27mmHg为4眼。术后末次随访发现,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急性发作120h后手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均〈0.1),眼前段结构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结果来指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方法的选择,观察患者术后房角及其相关结构的改变.方法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0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1个月用UBM测量前房深度(ACD)、小梁虹膜角(TIA)、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和虹膜厚度1(ID1),同时记录眼压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ACD、TIA、AOD500和TCPD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D1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明显加深前房,增宽房角,重新开放小梁网,这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眼压,减少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远期效果有待于更多的病例积累、更长时间的术后观察.  相似文献   

17.
赵新华 《中国数字医学》2020,(4):105-107,102
目的: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nic biological microscope,UBM)在闭角型青光眼(angle-closure glaucoma,ACG)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山东省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232眼)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均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接受UBM检查,由资深眼科医师监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房角开放度数(AA)等前房结构指标,同时监测患眼眼压变化和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和UBM检查,术后1周、1个月眼压、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UBM检查显示房角明显增宽,术后1个月时ACD、AOD500、AA、TCPD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UBM检查是观察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前房结构的有效手段,对精准量化评估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白内障病人术中使用两种不同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病人40例60眼,采用MI60人工晶体19例31眼为A组,MA60MA人工晶状体21例29眼为B组,对比2组病人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所有病人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1),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眼压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房深度增加值大于B组(P<0.05).2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病人术中采用MI60人工晶体相较于MA60MA人工晶体能够维持更深的前房深度,减少后囊膜皱褶和后囊膜混浊的发生,降低对玻璃体视网膜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46眼),根据术前房角粘连关闭的范围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17眼,术前房角粘连关闭<180°,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B组16眼,术前房角粘连关闭180°~270°,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C组13眼,术前房角粘连关闭>270°,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比较3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中全部无需用降眼压药物,B组需药物干预者1眼,C组需药物干预者10眼,A组和B组病人需要用降眼压药物干预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前房角粘连关闭<180°病人治疗效果最好,对于术前房角粘连关闭180°~270°的病人需要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当其角度>270°时,临床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前房穿刺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提出了部分手术经前房穿刺注入气泡后再进行操作,可以避免角膜内皮及透明晶体的损伤。着重对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行前房穿刺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笔者认为前房穿刺术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