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9-2011年广州市番禺区水产品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番禺区水产品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在番禺区各水产交易市场、肉菜综合市场和餐饮单位随机采集鲜活鱼(淡水鱼、海水鱼)、虾蟹、贝类、冰鲜、生吃水产品等水产品进行重金属、抗生素、农药、致病菌、肝吸虫等项目检测。结果各类水产品均存在镉超标,总超标率为5.2%。虾蟹类镉平均含量为0.516mg/kg,最高含量为14.300mg/kg;贝类、海水鱼、淡水鱼的镉超标率分别为4.5%、3.7%、2.5%。铅合格率为99.5%,汞和无机砷均未超标。部分水产品中检出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超标,超标率在8.3%~14.3%。各类水产品中六六六、DDT的含量均未超标。冰鲜水产品中甲醛合格率为98.1%。222份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8.5%(41/222),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虾蟹类为41.7%,贝类为33.3%。淡水鱼、海水鱼、虾蟹类、贝类等4类水产品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淡水鱼与海水鱼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样品均未检出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生吃水产品未检出致病菌和肝吸虫。结论番禺区水产品镉污染情况较为突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较高,水产养殖和销售中存在不按规定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福州市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情况及PFGE分型,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福州市2018—2020年分离自福州市超市的海产品、养殖场所的水产品、养殖水、闽江水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病例的副溶血性弧菌150株,采用Not I限制性内切酶对进行副溶血性弧菌酶切,以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PFGE分型,并对对其中12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药检测。结果 128株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耐药率分别为82.6%和3.1%,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150株副溶血性弧菌经酶切电泳后形成分子量在20~1 100 kb不同的12~18个条带,显示明显的遗传多样性,以85%相似度为标准,共分成120种PFGE型别。5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菌株之间相似率在84.8%~97.2%,1起找到中毒食品,4起未找到。分离自同一养殖场同一池塘白鲢鱼和养殖场水2株副溶血性弧菌同源性达97.8%。结论 福州市副溶血性弧菌对于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显示福州市沿海及江河湖抗生素污染可能较低。福州市同一起暴发病例菌株间具有同源性,不同海产品和海产品和闽江水之间环境分离菌株相似率低,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可能和样品采集数量和质量有关,提示在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中应采集更多的环境样本,以准确找到病原菌污染源头。  相似文献   

3.
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致病性弧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5种中草药对致病弧菌的抑菌活性,为水产品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法和试管法,以溶珊瑚弧菌(Vibrio coralliilyticus)、塔氏弧菌(Vibrio tubiashi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 olyticus)、鲨鱼弧菌(Vibrio carchariae)为供试菌株,测定中草药不同极性萃取部分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夹竹桃叶、芒果叶、苦楝叶和羊蹄甲叶4种中草药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供试弧菌有很好的抑菌作用;苦楝叶和羊蹄甲叶石油醚萃取部分对副溶血弧菌有抑菌作用;芒果叶的水溶性部分对塔氏弧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枇杷叶提取物对4株弧菌均无抑制作用。结论除枇杷叶外,其他4种中草药可不同程度的抑制致病弧菌的生长,其抑制致病弧菌的活性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了解部队腹泻病原的分布特点。方法采集某外出训练部队腹泻病人、正常人粪便标本和外环境标本 检测常见致泻病原体。结果检出致泻病原体 11种,腹泻病人的病原阳性率为 69.83%,病原作顺位依次为 A组轮状病 毒、克雷伯菌属和弧菌属,以前较少报道的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普罗菲登斯菌属和枸橼菌属均有一定的检出率。 正常人的病原阳性率为 63.45%,检出的病原体种类较病人少,主要为克雷伯氏菌属、大肠杆菌属和轮状病毒;两种以上 病原混合携带现象较多见。克雷伯菌属在该监测人群中有较高检出率,弧菌在外环境和腹泻病人标本中有较高的检 出率。结论A组轮找病毒、弧菌是引起南方战区部队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条件致病菌是部队外出训练时重要的腹泻病 原菌;病人与正常人病原检出率接近。  相似文献   

5.
A paronychial granuloma on the left thumb, in a man who kept tanks of tropical fish, was followed by cutaneous nodules on the left upper limb and tender lymph nodes in the left axilla. Mycobacterium marinum was isolated from the lesion on the thumb and also from the tank water. Subsidence of the lesions followed administration of trimethoprim and sulphamethoxazole.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自贡市2017年1例O139霍乱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对全市水产市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水产养殖聚集地开展霍乱监测。结果 从病例粪便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RT-PCR检测菌株ctxAB毒力基因阳性。从病例就业的餐馆甲鱼供应水产经营部盛装活甲鱼水、病家厕所余水标本中均培养出O139霍乱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检测显示,病例粪便与病家厕所余水中所分离的霍乱弧菌相似度评价值为100%,与盛装活甲鱼水中所分离的霍乱弧菌相似度评价值为94.7%,为同源菌株。水产市场和外环境监测未发现霍乱阳性标本。结论 本病例在餐厅处理被O139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过程中受到感染。被污染甲鱼来自外地,未构成本地传播。应加强餐饮业工作人员霍乱等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和个人防护宣传,从业人员在处理高风险水产食材处理工作时应做好戴手套等防护措施 。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快速食物中毒检测的应用。方法运用Real-timePCR检验技术对增菌前后的食物中毒事件样本检测副溶血性孤菌的保守基因片段。结果Real—timePCR检验技术对增菌后的样本检测到的副溶血性弧菌核酸的荧光强度均高于增菌前的样本,证实样本增菌后目标菌生长繁殖,样本中存在具有生物学活性感染力的副溶血性孤菌。结论在食物中毒致病菌的筛查确证工作中,与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相结合的Real—timePCR技术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4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肇庆市食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状况、动物储存宿主的种类、菌株生物学特点,初步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样本分别进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27:H7和副溶血性弧茵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监测生肉(猪、牛、鸡)、熟肉、水产品三类样品共58件,共检出致病菌6株,总检出率10.3%。其中分离沙门氏菌4株,检出率6.9%;单增李斯特菌2株,检出率3.4%:EHEC 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均未检出。3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肉(17.9%),其次为水产品(5.0%),熟肉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肇庆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生肉(猪肉)中沙门氏菌带菌率较高(30.0%),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氏菌,熟肉未检出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侯炎昌  杨晓华  肖娜 《热带医学杂志》2007,7(4):384-385,392
目的对一起可疑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测。方法依据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进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共同鉴定病原菌。结果选取的6份样本中,有5份副溶血弧菌PCR结果为阳性,16份病人肛拭子中有11份分离出副溶血弧菌,生化反应呈三种模式,血清学分型亦有K6、K41和K56三种。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多种型别副溶血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云南战区腹泻病原菌进行监测,掌握其腹泻病原谱的构成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军队和地方腹泻病的防控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集监测点肠道门诊腹泻患者新鲜粪便标本,按统一制定的监测方案,操作规程检测志贺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EIEC、ETEC、EPEC、EHEC、EAggE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以及其它肠道病原菌。结果从588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各类病原菌220株,检出率为37.4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6.80%)、费劳地枸橼酸菌次之(5.95%)、居第三位的是志贺菌(4.25%)、列第四位的是奇异变形菌和阴沟肠杆菌(3.23%)、排第五至第七位的分别是产酸克雷伯菌(2.89%)、侵袭性大肠杆菌(2.21%)和气单胞菌(1.53%)。不同年龄组检出率为29.11%~48.34%之间,其中36~4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检出率5、8、9月份较高。结论通过对腹泻病原菌监测,了解腹泻病原菌的组成,建立病原谱,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军队和地方腹泻病的研究、防控、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