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情况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血精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4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配至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双胍类药物治疗组和常规糖尿病饮食+双胍类药物治疗组,各20例.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体重的平均值较基线相比分别下降了10.91、3.37 kg(P<0.05);体重指数的均值较基线相比分别下降了7.04、2.16 kg/m2(P<0.05);空腹血糖的均值较基线相比分别下降了5.04、2.18 mmol/L(P<0.05);糖化血红蛋白的均值较基线相比分别下降了5.05%、2.08%(P<0.05).结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且疗效优于常规糖尿病饮食.因此,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能量代谢及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103团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的173例20岁以上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低碳水化合物和一般膳食治疗12个月。结果 (1)治疗结束时干预组达到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摄入标准的人数比例为55.1%,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者占57.3%。(2)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腰围、体质指数、餐后血糖、HbA1c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得更多、摄入总能量、碳水化合物下降得更多,蛋白质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体质指数≥25 kg/m2亚组与<25 kg/m2亚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腰围、体质量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上述两亚组间仅体质量下降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一般膳食治疗相比,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治疗能更好地控制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总能量摄入,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并改善能量代谢,降低其餐后血糖、HbA1c及血清TC;另外,还可改善超重/肥胖者的腹型肥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艾塞那肽与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 1年1月到2012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艾塞那肽组37例(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55.6±8.2)岁;沙格列汀组37例(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57.6±8.6)岁.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6周.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的变化,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受试者达到HbA1c< 7.0%的人数百分比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的降幅.结果 治疗后艾塞那肽组T2DM患者HbA1c下降(0.75±0.69)%,沙格列汀组患者HbA1c下降(0.59±0.89)%;艾塞那肽组FPG下降幅度高于沙格列汀组[(1.79±1.29) mmol/L vs(1.54±1.75) mmol/L,P<0.05].两组HbA1c的达标率(38.2% vs 37.0%)无显著性差异(P>0.05);艾塞那肽对控制体质量及收缩压的效果优于沙格列汀(P<0.05).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报告不良事件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艾塞那肽与沙格列汀均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好;艾塞那肽较沙格列汀有利于降低体质量和血压.  相似文献   

4.
李洁  王扬天  许一新  陈晔  王坚  彭丽 《重庆医学》2013,42(14):1630-1632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二甲双胍治疗中加用艾塞那肽(Exendin-4)的疗效。方法对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至少2个月而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0例T2DM患者,加用艾塞那肽5μg,治疗1个月后改为10μg,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血脂及体质量水平。结果治疗后血糖、HbA1c、胰岛功能、血脂、体质量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持续有效地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减轻体质量,改善血脂水平和胰β细胞功能,且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是T2DM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DM)患者96例,随机分为GLP-1类似物治疗组(GLP-1组,n=40)及二甲双胍对照组(二甲双胍组,n=56),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代谢指标(FPG,2 h PG,HbA1c)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⑴治疗4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PG、2 h PG、HbA1C、FA均下降,GLP-1组2 h CP和腰围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与二甲双胍组比较,GLP-1组HbA1c达标率更高(P<0.05),FCP和腰围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按体质量指数基线分层后,中重度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MI>30 kg/m2)接受GLP-1治疗后体质量及腰围均下降;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BG、BMI为FCP的重要影响因素,腰围、2 h PG为2 h CP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GLP-1类似物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对中重度肥胖者兼有减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谢增辉  劳华杰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4):494-495,537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T2DM患者分成单用胰岛素组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经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胰岛β细胞的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bA1c、FPG、2hPG和HOMA-IR水平均明显降低,HOMA-β水平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较单纯胰岛素治疗更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HOMA-β及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可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减轻体质量,改善HOMA-β及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吴素玲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96-2198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洛阳东方医院86例(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初发T2DM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组,各43例。二甲双胍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接受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前后血糖控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二甲双胍组(81.40%)(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FPG、2 h PBG、HbA1c水平较二甲双胍组低(均P<0.05)。联合组低血糖发生率(2.33%)低于二甲双胍组(18.60%)(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T2DM效果确切,能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原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初诊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bA1c、FPG、2 h PG及血清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HbA1c、FPG、2 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血清APN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T2DM患者,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降低患者血清APN水平,且不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53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吡嗪联用二甲双胍组(A组)、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BP、PG、BMI、HbA1c、Ins、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BP、PG、BMI、HbA1c、LDL-C下降(P<0.05,)但B组同时可使Ins水平下降(P<0.05)HOMA-IR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降压、减重,同时改善IR.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经饮食运动疗法失败后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56例经饮食运动治疗失败后的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成格列吡嗪治疗组与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组,随访一年,收集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体重指数(BMI)等数据。结果:治疗6月、12月后两组FPG、2hPG、HbA1c、血脂、BMI等数据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结论: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缓释片除能有效改善FPG、2hPG、HbA1c水平外,还能降低BMI,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2型糖尿病患者达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实验组)和常规糖尿病饮食组(对照组).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h血糖都得到有效控制,P<0.01,但干预后实验组空腹及餐后血糖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低血糖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x2=5.96,P<0.05).结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达标率,同时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In two groups of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he effects of 2 different diet compositions were tested with regard to glycaemic control and bodyweight. A group of 16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as advised on a low-carbohydrate diet, 1800 kcal for men and 1600 kcal for women, distributed as 20% carbohydrates, 30% protein and 50% fat. Fifteen obese diabetes patients on a high-carbohydrate diet were control group. Their diet, 1600-1800 kcal for men and 1400-1600 kcal for women, consisted of approximately 60% carbohydrates, 15% protein and 25% fa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glucose levels were seen very soon. After 6 months a marked reduction in bodyweight of patients in the low-carbohydrate diet group was observed, and this remained one year later. After 6 months the mean changes in the low-carbohydrat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were (+/-SD):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3.4 +/- 2.9 and -0.6 +/- 2.9 mmol/l; HBA1c: -1.4 +/- 1.1% and -0.6 +/- 1.4%; Body Weight: -11.4 +/- 4 kg and -1.8 +/- 3.8 kg; BMI: -4.1 +/- 1.3 kg/m_ and -0.7 +/- 1.3 kg/m_. Large changes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seen immediately. A low-carbohydrate diet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相似文献   

13.
In two groups of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he effects of 2 different diet compositions were tested with regard to glycaemic control and bodyweight. A group of 16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as advised on a low-carbohydrate diet, 1800 kcal for men and 1600 kcal for women, distributed as 20 % carbohydrates, 30 % protein and 50 % fat. Fifteen obese diabetes patients on a high-carbohydrate diet were control group. Their diet, 1600-1800 kcal for men and 1400-1600 kcal for women, consisted of approximately 60 % carbohydrates, 15 % protein and 25 % fa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glucose levels were seen very soon. After 6 months a marked reduction in bodyweight of patients in the low-carbohydrate diet group was observed, and this remained one year later. After 6 months the mean changes in the low-carbohydrat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were (+/-SD):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3.4+/-2.9 and -0.6+/-2.9 mmol/l; HBA1c: -1.4+/-1.1 % and -0.6+/-1.4 %; Body Weight: -11.4+/-4 kg and -1.8+/-3.8 kg; BMI: -4.1+/-1.3 kg/m_ and -0.7+/-1.3 kg/m_. Large changes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seen immediately. CONCLUSION: A low-carbohydrate diet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需要有效且能坚持的饮食干预方式,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受益,但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 评估30%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就诊的32例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30%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模式干预,持续6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监测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统计治疗后6个月减药、停药患者例数。结果 共有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了6个月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完成率为93.8%(30/32),退出率为6.2%(2/32)。干预前后患者BMI、FBG、2 hPG、HbA1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与干预前相比,饮食干预3、6个月后,BMI、FBG、2 hPG、HbA1c、TG、LDL-C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后3个月相比,干预后6个月FBG、2 hPG、HbA1c、TG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正在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干预后6个月减药10例(52.6%),停药1例(5.2%),总减/停药率57.9%(11/19)。结论 30%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治疗3、6个月能够明显改善未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情况,减少/停止糖尿病药物使用,并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长期实施并观察。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分析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肝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6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只,高脂组45只.对照组普通膳食喂养,高脂组高脂膳食喂养.8周后随机挑出8只高脂组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STZ,最后确定30 mg(STZ)/kg(大鼠)为成模的适合给药量,接着以30mg(STZ)/kg(大鼠)的标准给剩余的37只高脂膳食大鼠腹腔注射STZ柠檬酸缓冲液,然后随机挑出20只成模的大鼠(模型组).4周后随机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各10只,8周后再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各10只并取肝脏和空腹血清.结果 模型组大鼠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型消瘦等典型的2型糖尿病症状,血糖值均高于11.1 mmol/L,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且4周较8周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成模大鼠肝脏HE染色可发现肝细胞排列紊乱并内出现空泡状脂肪病变,8周后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4周较8周明显.胆固醇(TC)、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KP)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8周较4周明显.结论 长期高脂饮食加小剂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出现脂肪肝病变,同时还伴有肝细胞和胆道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体化处方饮食与单一处方饮食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209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试验组(121例),试验组患者实行个体化处方饮食+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单一处方饮食+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FPG、FINS水平及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脂、FPG水平及HOMA-I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N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2DM患者血清TG水平与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给予T2DM患者个体化处方饮食可降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68例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分为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和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另选择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尿酸、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体质指数、病程和血压的差异,并对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和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为53.73%(144/268).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T2DM非心血管并发症组患者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心血管并发症组较非心血管并发症组血尿酸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收缩压高、病程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收缩压和血尿酸是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尿酸是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可能与其嘌呤代谢异常有关,与嘌呤类饮食摄入过多无关.病程和收缩压亦是T2DM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体化处方饮食与单一处方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实行个体化处方饮食+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单一处方饮食+胰岛素治疗。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结果 营养干预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水平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处方饮食可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科学有效地利用既有研究结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全程饮食护理,提高母婴安全。方法:2012年1。12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本院产科门诊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控制管理,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依据循证护理原则,营养师会诊制定饮食计划及实施护理,合作完成饮食护理计划。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饮食知识知晓率及饮食行为正确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助于促进母婴健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患者1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4例,合并冠心病组又分为非辛伐他汀治疗组16例,辛伐他汀治疗组18例。分别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检测血生化及A-SAA等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A-SAA水平较无冠心病组高;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SA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1)。结论辛伐他汀降低TC,升高HDL之外,还可以通过降低A-SAA水平来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