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 PLA2)活性是动脉粥样硬化新的炎性反应标志物,血循环中的Lp-PLA2的活性和浓度升高与后来的血管性事件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升高,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与脑梗死患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梗死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组和9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Lp-PLA2的浓度。计算脑梗死体积和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脑梗死体积与血浆中Lp-PLA2浓度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浆Lp-PLA2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Lp-PLA2浓度身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梗死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及门诊同期体检中老年健康者(对照组)各50例,检测血浆Lp-PLA2,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54.00%,有斑块患者LpPLA2水平高于无斑块患者(P<0.0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升高,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更为明显,提示LpPLA2升高可能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中,近年来最大的成就在于认识到了动脉粥样硬化是炎性反应性疾病,在粥样斑块形成、进展和最终破裂的过程中均有炎性反应介质的参与,炎性反应细胞及其释放的产物已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传统的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炎性标志物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由炎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炎性标志物,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分层,其与初次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再次复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LP-PLA2有可能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风险预测标志物,降低其水平有可能作为一种非降脂治疗策略预防脑梗死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来佳成  韩永生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0):1626-1628,1705
目的 探索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收住行Lp-PLA2检测和颈动脉评估的227例患者,按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3组,无明显颈动脉狭窄为对照组(5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30例EH患者和5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的血浆Lp-PLA2水平,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130例EH患者中伴发CAS者75例,其中无斑块18例,稳定斑块32例,不稳定斑块25例。结果 EH伴发CAS者的Lp-PLA2中位数水平为(98~589)ng/ml,平均258 ng/ml,明显高于单纯EH者[102(59~195)ng/ml]和健康对照组[68(10~153)ng/ml],P<0.01;血浆Lp-PLA2诊断EH伴发CAS的ROC曲线AUC为0.971,当以177.5 ng/ml为临界值时,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5.3%(64/75)、97.1%(102/105)、95.5%(64/67)、90.3%(102/113)、92.2%(166/180)。EH伴发CAS患者中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Lp-PLA2水平分别平均为169 ng/ml、249 ng/ml、372 ng/m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PLA2检测对EH患者早期CAS有预测意义,为CAS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119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的临床资料,同时期4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脑梗死组,另选取206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3组受试者Lp-PLA2浓度。结果 Kruskal-Wallis相关性分析3组受试者Lp-PLA2水平并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冠心病组Lp-PLA2水平为141.91(115.57,171.79)μg·L-1,脑梗死组为146.76(131.81,190.31)μg·L-1,均高于对照组90.62(68.92,104.61)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冠心病患者中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此指标能够有效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田雪  黄柳  姚菁青  李云涛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848-185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颈动脉超声及Lp-PLA2检测的住院患者1 018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1)无斑块(31例)、稳定(376例)和不稳定斑块组(611例);(2)无斑块(31例)、单侧(324例)和双侧颈动脉斑块组(663例);(3)无狭窄(31例)、轻度(932例)、中度(26例)和重度颈动脉狭窄组(29例)。计算所有患者的斑块总面积、稳定斑块面积和不稳定斑块面积。分析Lp-PLA2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性及与斑块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与无斑块组[139.00(96.00,193.00)ng/mL]比较,不稳定斑块组[179.00(123.00,281.00)ng/mL]和双侧斑块组[181.00(120.00,279.00)ng/mL]Lp-PLA2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颈动脉无狭窄及轻度狭窄患者的Lp-PLA2水平与中、重度狭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p-PLA2与斑块总面积、不稳定斑块面积之间均呈...  相似文献   

10.
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也称血浆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是介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引起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关键性酶。Lp-PLA2作为一个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发现的新靶点,已发现了许多化合物对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本文综述了Lp-PLA2的生物学性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抑制剂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磷脂酶A2超家族中的一个亚型,不仅可以水解血小板活化因子,还能水解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过程中形成的氧化磷脂生成溶血卵磷脂和氧化型游离脂肪酸。研究证实Lp-PLA2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p-PLA2活性明显升高,而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提示Lp-PLA2不仅可能成为独立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因子,还可以初步评估预后。Lp-PLA2抑制剂研制及基因治疗,为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粥样斑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对178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8).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5),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经头颅MRI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住院患者,腔隙性脑梗死、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及病因不明性卒中均不在收集范围;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年龄、性别一致的健康人群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OxLDL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他脑梗死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血脂等数据也一并收集。由同一名神经科专业医师参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对病例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即NIHSS评分。结果:病例组血脂、血浆OxLDL水平以及血清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浆OxLDL水平、血清hsCRP水平与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y stroke scale)评分呈正相关(r=0.685,r=0.673;P<0.05),而血脂水平与NIHSS评分则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浆OxLDL水平、血清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及治疗,探讨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以200例脑梗死组及200例非脑血管病组为研究对象,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程度;将非脑血管病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阿司匹林及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另一组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1年后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对比治疗前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同时观察1年中两组干预治疗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在脑梗死组为70%,非脑血管病组为28%;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在脑梗死组22%,非脑血管病组为6%,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与非脑血管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1);经干预治疗后在治疗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内部回声增强;对照组中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变化不明显;1年中治疗组中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7%(2/23),对照组为37.5%(9/2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密切,对其进行干预性治疗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文静 《中外医疗》2016,(16):78-79
目的: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关系。方法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判断依据,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内径狭窄<7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跟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溃疡斑块组(40例)﹑非溃疡斑块组(45例)﹑无斑块组(35例),针对3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发生脑梗死14例,发病率为11.7%,其中溃疡斑块组脑梗死发病率为25.0%(10/40)﹑非溃疡斑块组脑梗死发病率为6.7%(3/45)﹑溃疡斑块组脑梗死发病率为2.9%(1/30)。3组患者脑梗死发病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溃疡斑块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患者高于非溃疡斑块组和溃疡斑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CTA检查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脑梗死发病风险非常有帮助,值得医学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塞中医证候与血浆ET及NO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临床观察 ,脑梗塞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浆ET及NO相关性情况。方法 将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分为痰热组、气阴虚组、阴虚阳亢组、气虚组。分别测各组的ET及NO值。结果 ①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痰热组与气阴虚组NO水平与其它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②阴虚阳亢组ET水平与其余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但气虚组与气阴虚组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③ET与NO显著相关。结论 ET、NO与脑梗塞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相关 ,并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作为脑梗塞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的微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巫碧佳  李永鸿  李荣 《中外医疗》2011,30(15):36-37,3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评价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5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高hcy组(Hhcy组)与正常hcy组(Nhcy组),追踪观察2年,统计其复发率,并对复发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梗死病灶大小分组并统计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Hhcy组脑梗死复发率(16.9%)显著高于Nhcy组(8.9%),hcy水平越高复发脑梗死的梗死灶越大。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脑梗死复发的风险增加,梗死灶增大。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以及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Fbg)等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影响。方法:对51例脑梗死病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分成两组,比较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血液中TC、TG、LDL、HDL-C、apoprotein Al、apoprotein B、空腹血糖(FBG)和Fbg的含量;观察梗死侧与非梗死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结果: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0.6%,与无斑块组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元显著性(P>0.05)。斑块组TC、LDL、aporprotein B、FBG及Fbg较无斑块组增高(P<0.05),HDL-C的含量则降低(P<0.05);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定期颈动脉超声和对血脂血糖等检查,可作为早期发现和筛选脑梗死高危病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