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Vibran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摄影、B超Vibrant动态增强MRI检查的手术符合率,及各类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所占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手术符合率分别为65.63%、53.13%、96.88%,Vibrant动态增强MRI检查与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T2WI均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强化明显,4个病灶累及Coopers韧带,1个病灶累及乳晕,1例乳头导管癌未见异常;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平台型2例(12.90%),流出型15例(87.10%),无单相型和无强化型患者。结论Vibrant动态增强MRI是乳腺癌有效的检查方法,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乳腺癌的定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方华盛 《广西医学》1998,20(3):374-375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纵隔肿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纵隔肿瘤均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7 ̄84岁,平均49岁。其中胸腺瘤6例,恶性淋巴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畸胎瘤2例,纤维性血管瘤1例,心包囊肿1例,食管囊肿1例,结果:MRI对纵隔肿瘤的诊断有显著优点,可清楚分辨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对中心型及纵隔型肺癌与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诊断价值,能  相似文献   

3.
郭珺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400-3401
目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肌肉骨骼病变患者良、恶性术前鉴别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宁陵县人民医院诊疗的肌肉骨骼病变患者62例,均行DWI、DCE-MR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DWI、DCE-MRI单独诊断与DWI联合DCE-MRI联合诊断的结果、效能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 62例肌肉骨骼病变患者经病理诊断为良性27例、恶性35例;DWI检出恶性病变30例、良性病变32例;DCE-MRI检出恶性病变33例、良性病变29例;联合诊断检出恶性病变34例、良性病变28例;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4.29%,高于DWI单独检测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准确度为85.48%,与DWI、DCE-MRI单独检测的72.58%和77.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为74.01%,与DWI和DCE-MRI单独检测的77.78%和7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病变ADC值低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WI联合DCE-MRI诊断良、恶性肌肉骨骼病变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增强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进一步提高MRI诊断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确诊的26例良性软组织肿瘤和21例恶性软组织肿瘤的MRI资料。统计学方法应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结果:(1)边界清楚、含铁血黄素沉积、周围结构的推压移位不宜作为区分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MRI征象;(2)肿瘤的大小、信号情况、是否有液化坏死和骨质破坏可作为区分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MRI征象;(3)瘤周浸润和附近淋巴结肿大是区分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可靠征象;(4)肿瘤直径大于5cm,同时有液化坏死和瘤周浸润是区分软组织肿瘤良、恶性最可靠的MRI征象。结论:在软组织肿瘤的定性诊断中MRI能够区分其良、恶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经手术病理或穿刺证实的软组织肿瘤160例的MRI资料,男98例,女62例;年龄3~75岁,平均32岁;临床均以软组织肿胀、肿块伴或不伴疼痛为主要征象。采用Phlips Gyroscan Intera 15Tmaster MR机,表面线圈、E线圈、C1线圈,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引,脂肪抑制序列,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扫描及增强扫描,160例软组织肿瘤中,良性120例,其中脂肪瘤30例,肌肉血管瘤25例。腱鞘巨细胞瘤30例,神经源性肿瘤20例。硬纤维瘤15例;软组织恶性肿瘤40例,其中脂肪肉瘤1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1例,平滑肌肉瘤6例,纤维肉瘤3例,淋巴瘤2例,黑色素瘤2例。结果良性肿瘤直径为1-16cm,边缘光滑、规则,信号均匀,增强均匀强化或不强化;恶性肿瘤直径5~12cm,形态不规则,多呈分叶状,信号不均匀,累及周围结构,强化明显且不均匀。结论MRI对软组织肿瘤检查敏感性高,肿瘤的发病部位及某些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对脂肪瘤及黑色素瘤的诊断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乳腺癌MRI资料,回顾性分析乳腺癌的MRI影像特点。结果:MRI显示乳腺癌病灶均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1、2脂肪抑制像呈高信号,边缘不规则或有行贿刺征,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环形强化或从周边到中央强化:以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Ⅱ或Ⅲ型作为乳腺癌诊断标准,其诊断敏感性为97.4%。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林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1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过DCE-MRI和DW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乳腺恶性病变49例。DCE-MRI诊断恶性病变37例,DWI诊断恶性病变34例,联合检查诊断恶性病变47例。DCE-MRI联合DWI诊断乳腺病变准确度、灵敏度高于DCE-MRI、DWI单独检查,漏诊率低于DCE-MRI、DWI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CE-MRI联合DWI诊断乳腺病变,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度和敏感度,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8.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目前用于早期评价抗血管新生和血管干扰治疗效果的方法.文中综述了T1加权DCE-MRI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以及DCE-MRI在评价肿瘤血管新生以及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肿瘤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7例椎管内肿瘤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结果表明:强化峰值在90s内仅见于血管母细胞瘤,180s内多见于星形细胞瘤、脊膜瘤及转移瘤,神经鞘瘤的最大对比增强率高于脊膜瘤(P〈0.05)。肿瘤的对比增强率-时间曲线、增强程度和增强形态对组织学定性和富血管度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行动态增强MRI检查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动态增强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动态增强MRI检出恶性肿瘤86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3.5%(86/103);检出良性肿瘤76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8.4%(76/91);检出恶性病灶118枚,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0.8%(118/130);检出良性病灶85枚,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4.2%(85/101)。动态增强MRI检出恶性肿瘤86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3.5%(86/103);检出良性肿瘤76例,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8.4%(76/91);检出恶性病灶118枚,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0.8%(118/130);检出良性病灶85枚,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4.2%(85/101)。动态增强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恶性肿瘤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4%(86/107)、81.7%(76/93),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分别为88.1%(118/134)、87.6%(85/97)。结论:动态增强MRI能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0T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示踪成像(FTI)在下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下肢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23例。治疗前应用西门子MEGNETOM Veriosyngo MR B17机,先行常规MR扫描,然后运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TI扫描,选择20个非线性弥散方向,最后T1WI对比增强扫描。在工作站分析病变的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及与病变周围组织的关系,运用NEURO 3D软件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图,感兴趣区定义肿瘤实质区为T2WI及DWI上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区域,正常肌肉区为周围正常肌肉信号无异常强化区域,分别测量良、恶性肿瘤实质及正常肌肉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相对各向异性(RA值)、体积比(VR值)及本征值(λ1)。在融合模式下利用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FT)三维重组病变及周围肌肉纤维束成像以观察病变对周边肌肉纤维束的影响。结果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各向异性参数值FA值、RA值及VR值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λ1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去除良、恶肿瘤区别,纤维组织成分为主肿瘤实质区与其他组织源性肿瘤实质区各向异性FA值、RA值及VR值比较,有更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5)。三维纤维束成像显示,良性肿瘤对肿瘤周边肌纤维束的影响主要表现受压移位。恶性肿瘤对周边肌纤维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纤维束向肿瘤集结,纤维束稀疏,走行方向改变、紊乱、中断等。结论 DT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研究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功能MR成像技术,结合三维纤维束成像,能分析肿瘤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周边组织的三维关系,对肌骨系统下肢肿瘤的诊断分析思路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建军  程广河  姜怀洲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97-98,100,161
目的研究患者的脑肿瘤的DSC图像及相关灌注指标对脑肿瘤的术前分级评估及肿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我科38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人院后均行常规磁共振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检查,测量瘤实质区、瘤旁1cm及瘤旁2em的灌注指标。结果在肿瘤实性病灶区域,低级别胶质瘤组的灌注指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测量区域的瘤旁1em区,高级别胶质瘤组的灌注指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脑肿瘤实性病灶区与测量区的瘤旁1cm、瘤旁2cm区域的灌注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技术在脑肿瘤术前病理学级别评估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三维MR动态增强扫描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维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3D CE M R I)及多层面重建(M PR)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例壶腹癌患者进行常规M R平扫和磁共振水成像(M RCP),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 LAVA)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M RCP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 IP)和M PR,3D M R I采用M PR方式进行图像重建,主要观察肿瘤强化方式、胆总管及十二指肠腔内病变显示情况。结果3D M R I扫描表现:动脉期至平衡期呈轻度至中度逐渐明显异常强化7例;平衡期轻度强化2例;延迟8~10分钟后强化3例;无明显强化3例。M PR重建图像显示总管梗阻端腔内病变3例,十二指肠肠腔内病变4例。结论3D M R I扫描有利于壶腹癌病灶范围的观察及管腔内病变的显示,M PR重建图像对肿瘤向管腔内侵犯显示更直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定量分析T1加权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中的参数(Ktrans、Ve)和T2加权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MRI)中的参数(rCBV、rCBF)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比较DCE-MRI及DSC-MRI参数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病理证实的85例脑胶质瘤患者,低级别胶质瘤36例,高级别胶质瘤49例.患者在术前行DCE-MRI成像或/和DSC-MRI成像,以相应后处理软件获得灌注参数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Ktrans与Ve值及rCBV与rCBF值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Ktrans、Ve值及rCBV、rCBF值与胶质瘤级别之间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得Ktrans、Ve值及rCBV与rCBF值鉴别不同级别胶质瘤的最佳阈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Ktrans及Ve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0.157±0.177)/min-1 vs (0.029±0.020)/min-1; (0.601±0.246) vs (0.118 ±0.062),P <0.01].当Ktrans=0.055/min-1时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7%和90.5%,当Ve=0.343时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6.2%和85.7%.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rCBV及rCBF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2.649±1.351)vs(1.480±0.391);(2.427±1.248) vs(1.377±0.545),P<0.01].当rCBV=2.043时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95.2%和92.9%,当rCBF=1.886时其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5.7%和85.7%.结论 Ktrans与Ve值,rCBV与rCBF值用于脑胶质瘤分级均具有较强相关性,而rCBV是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的参数,其次是Ktrans、Ve和rCBF.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AVA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肝外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临床怀疑肝外胆管癌患者的LAVA动态增强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5 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SSET)、LAVA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LAVA-DCE MRI)。结果:28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肝门区胆管13例,胆总管上段3例,中段5例,胆总管下段4例,壶腹部3例。平扫:病灶T1WI呈低信号、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稍高信号和等信号,DWI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LAVA动态增强: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5例,门脉期肿块轻-中度强化16例,延迟期肿块延迟强化7例。本组病例中分别有3例肝门区胆管癌误诊为肝细胞型肝癌,2例胆总管下段癌误诊为胆管炎,诊断准确率为82.1%。结论:LAVA动态增强MRI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通过总结4例肥厚性硬脑膜炎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相关文献资料报道来讨论其MRI表现特征.结果 肥厚性硬脑膜炎MRI主要表现为硬脑膜增厚,以额顶部为主,T1WI、T2WI呈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示增厚的脑膜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肥厚性硬脑膜炎MRI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Liu LZ  Guo GJ  Zeng MS  Lü YC  Liu XW  Cui CY  Wu PH  Li 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40-243
目的 制备一种含钆纳米材料,应用于磁共振分子显像研究。方法 以四甲氧基硅烷为氧化硅纳米材料来源,将钆离子掺杂至四甲氧基硅烷硅材料内,制备含钆纳米材料,电镜观察该材料纳米大小;MRI体外扫描该材料,以Gd.DTPA为对照,检验该材料的磁敏感性;静脉注射该材料,应用MRI扫描。观察其在Balb/c裸鼠和鼻咽癌CNE-2裸鼠移植瘤体内的分布特点。结果 制备的含钆纳米材料呈短棒状,纳米大小约30至40nm左右,该纳米T1驰豫率明显高于常规造影剂Gd-DTPA;裸鼠静脉注射后,30min后MRI扫描显示,肝脏和肾脏T1WI信号强度分别由226±10和283±7升高为352±12及328±10,说明该材料主要在肝脏分布;鼻咽癌CNE2裸鼠移植瘤明显强化,移植瘤T1WI信号强度由注射造影剂前的195±5上升为245±7。结论 新型含钆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磁敏感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核磁共振分子显像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几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结核性脓肾与肾积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核性脓肾及10例肾积水的磁共振图像特点,包括T1加权、T2加权、增强扫描、磁共振尿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结果常规T1、T2加权可以了解肾脏的整体形态,提示肾实质破坏、积脓;增强扫描可以显示脓腔壁、肾盂、肾盏壁及输尿管壁的异常强化;磁共振尿路成像可以较清晰地显示两组病变的尿路整体形态;上述技术可使诊断正确率达84.7%。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既可以分析弥散图与ADC图了解水分子的弥散特点,也可以通过测量ADC值量化鉴别上述2种病变,与上述其他手段结合可使诊断正确率达91.2%。结论综合应用磁共振各项检查技术对结核性脓肾与肾积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骨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重点分析MRI表现。结果15例骨梗死患者共发现29个病灶,单发病灶6例,两个及以上病灶9例,胫骨上段及股骨下段为其好发部位,22个病灶呈典型“地图样”改变,即MRI平扫T1WI病灶周围见地图样低信号边线,中央呈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病灶周围见锯齿状迂曲环形高信号边线,中央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周同边线明显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1WI呈混杂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4个病灶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结论MRI在骨梗死早期即可出现异常信号改变,“地图样”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因此MRI可作为骨梗死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