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脂肝乐胶囊保肝作用研究蒋时红(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脂肝乐胶囊/药效学肝/药物作用疾病模型,动物动物小鼠脂肝乐胶囊主要由草决明、黄芪、泽泻、芍药等组成,具有活血祛痰消脂之功。临床用于痰湿血瘀型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本文报道该胶囊的保肝...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异同。针对脂肪肝特点认为:病机是气滞、痰湿、瘀浊;和肝、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临床辨证将脂肪肝分为痰湿困脾、肝郁气滞、瘀浊阻络三个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超声分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2012年体检过程中500例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按轻、中、重分为3组,同时请我院有经验的中医师,根据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痰瘀阻络3型,探讨脂肪肝患者超声分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轻度脂肪肝以肝郁气滞型最常见,中度脂肪肝以痰湿内阻型为主,重度脂肪肝以痰瘀阻络型为主。结论将超声检查引入脂肪肝的中医辨证中,使辨证的内容更加丰富,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五苓散加味方治疗痰湿瘀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痰湿瘀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运动和饮食调节及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五苓散加味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疗效及肝功、血脂指标及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χ2=8.23,P=0.00);治疗后,观察组的γ-GT、ALP、AST及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C、TG及BM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五苓散加味方方治疗痰湿瘀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肝功能恢复,控制患者体重,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脂肝泰胶囊对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肝脏形态学改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实验分组为模型组、脂肝泰高剂量组、脂肝泰低剂量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高、低剂量脂肝泰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各组大鼠肝脏取材,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模型组肝细胞索结构不清,多数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脂滴空泡,呈现中至重度脂肪变性;脂肝泰胶囊治疗组大鼠肝小叶和肝血窦结构清晰,细胞内无明显脂滴空泡。结论 脂肝泰胶囊能有效地防治高脂血症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健脾利湿法治疗痰湿阻络型高脂血症的用药疗效。方法对61例入选的痰湿阻络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纳入对照组的痰湿阻络型高脂血症患者共30例,以低脂饮食、运动疗法联合辛伐他汀片控制血脂;纳入治疗组的痰湿阻络型高脂血症患者共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口服"消渴健脾胶囊"。治疗3个月,评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中医症候指标。结果治疗组在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方面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痰湿阻络型高脂血症的治疗中应用健脾利湿法不仅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扶正顺气、化痰、消瘀、解毒法治疗痰气瘀阻型食道癌.方法 10年一直在临床中症状属于痰湿瘀阻型食道癌病例.结果 痰湿瘀阻型食道癌用扶正顺气、化痰、消瘀、解毒法治疗.通过化验、钡餐、食道镜等仪器检查对比验证治疗前后对比肿瘤大小.结论 痰湿瘀阻型食道癌用扶正顺气、化痰、消瘀、解毒法治疗优于其它中医疗法.  相似文献   

8.
刘全忠 《中原医刊》2009,(13):83-84
目的评价消脂护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服用消脂护肝胶囊,对照组服用东宝肝泰片,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脏超声、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脂护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强于东宝肝泰片,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发病缓慢,常无明显症状。周继友教授谨守脂肪肝痰湿内停、脂浊积聚、瘀阻肝络的病因病机,立足于整体,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肝胆脾胃同治,采用疏肝利胆、健脾化痰、条畅气机、活血散结等治疗方法,遣方多以柴胡疏肝散、温胆汤合方化裁,用药精专,并随症加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793例脂肪肝患者证候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脂肪肝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方法:采用以病统证,病证结合的研究模式,建立基于EPidata3.1软件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调查的脂肪肝证候表观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对证候数据进行二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脾虚、脾虚湿阻、轻证湿热内蕴、血瘀、重证湿热内蕴、痰湿内阻是脂肪肝的基本证型。脂肪肝以单个证型和2~4个基本证型组合形式多见,病机较为简单时,脾虚湿阻型最为常见,病机较复杂时,肝肾不足型最为常见。108例(13.6%)患者表现为无症状型,46例(5.8%)患者表现为证候不可分类型,其余患者被聚为脾虚痰瘀互结(91例,11.5%)、肝肾阴虚(147例,18.5%)、脾虚痰湿中阻(254例,32.0%)、脾虚湿热内蕴(81例,10.2%)和肝郁脾虚湿阻(66例,8.3%)等5种证型。 结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脂肪肝的证候分布规律,值得深入研究;本病病位在脾,与肝、肾关系密切;脾虚为本病基本病机,痰、湿、瘀、热、肝郁为本病主要病理要素;肝肾阴虚是本病较为特殊的一个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