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低剂量组(n=53)与常规剂量组(n=53),低剂量组采用胸部低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采用胸部常规剂量CT扫描,对比两组患者图像质量优良率、病灶检出情况、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4.34%(50/53)与常规剂量组98.11%(52/5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P>0.05);低剂量组密度不均、空洞、钙化、支气管征、毛刺检出率37.74%(20/53)、20.75%(11/53)、58.49%(31/53)、20.75%(11/53)、35.85%(19/53)与常规剂量组41.51%(22/53)、24.53%(13/53)、60.38%(32/53)、22.64%(12/53)、39.62%(21/5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0.215、0.039、0.056、0.161,P>0.05);低剂量组总管球剂量[(...  相似文献   

2.
胸部CT扫描     
胸部是CT扫描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查部位之一,它的横断面图像无结构重叠,密度分辨率高,是常规X线摄影胸片的十几倍,一些常规X线检查难以定性的肺和纵隔疾病,通过CT的检查基本可以确诊.本文将就胸部检查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钟亚鼎  王啸  高照 《安徽医学》2020,41(5):573-575
目的 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低剂量扫描在婴幼儿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临床怀疑呼吸道疾病的0~3岁婴幼儿共计52例,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26例,采集胸部CT平扫图像。A组采用GE 64排螺旋CT,B组采用GE Revoiution 256排螺旋CT,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指数(CTDI),比较两组患儿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A组平均CTDI为(2.64±0.00) mGy、DLP为(56.67±5.77) mGy/cm,B组CTDI为(1.01±0.14) mGy、DLP为(16.04±2.22) mGy/cm,B组辐射剂量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图像质量评分多为3分及以上,A组2分4例,1分0例,B组2分1例,1分0例。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64排CT比较,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256排宽体探测器CT低剂量胸部扫描显著降低患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在CT扫描的各项检查中,胸部CT检查的患者占了很大比例,为了减少患者的X线照射量,延长球管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保证影像质量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我们尝试了采用低剂量胸部CT扫描方法,对患有胸部疾病的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胸部普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双源CT与普通64排CT行胸部扫描的辐射剂量的对比。方法选择1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普通CT组和新双源CT组,行胸部平扫并记录扫描时间、CTDIvol及DLP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160例患者两组的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扫描模式的扫描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双源CT组扫描时间较普通CT组时间缩短了65.12%;两种扫描模式的检查辐射剂量指标CTDIvol、DLP、ED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双源CT的Flash技术提高了时间分辨率,显著降低辐射剂量,为胸部低剂量扫描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胸部CT辐射剂量。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132例人士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66例,观察组给予低剂量胸部CT,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胸部CT,分别对两组的疾病检出率、剂量长度乘积、受辐射照射剂量及CT图像等级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两组的疾病检出率差异不明显;观察组的剂量长度乘积及受辐射照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CT图像等级差异不明显。结论低剂量胸部CT可有效减少体检人士受到的辐射伤害,同时又不会影响图像质量及检出率,更适用于健康体检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在迭代重建算法图像中对图像质量及相应辐射剂量的影响程度。方法 利用仿真人体模型在不同管电压(80、100、120 kV)及管电流(15 、20mAs、25、30、100、200 mAs)条件下进行分次成像,对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及客观评价)进行评价,并记录分次成像辐射剂量,分析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管电压不变时,不同管电流(15、20、25、30、100、200mAs)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电流不变时,不同管电压(80、100、120 kV)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电流不变时,随着管电压增加,椎体CT值逐渐降低(P<0.05);肺野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同管电压下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并确立相关性方程:80 kV:Y=2.625x+0.038;100 kV: Y=14.66x+0.158;120 kV: Y=18.59x+0.093。结论 图像质量随管电流及管电压的增加逐渐上升,辐射剂量随管电压及管电流的上升相应增加;适当降低管电压,增加管电流可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9.
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应用于胸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肺部CT扫描病例,用Philips 16 MSCT分两组扫描,每组50例:一组常规扫描(120 KV、250 MA、层厚2 mm),一组低剂量扫描(120 KV、100 MA、层厚2 mm).分别记录扫描时间(T)、CT剂量指数(CTDI)、Z轴扫描范围(L)、剂量长度(DLP)乘积.对所有图像进行三维成像(3D)、最小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处理.由5名放射科从事CT诊断5年以上的医生进行盲法评价图像质量.对两组图像的清晰度、是否有伪影、伪影对诊断的影响作评判,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不同扫描剂量条件下质量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部低剂量CT扫描组的图像的清晰度与常规CT扫描的没有太大的差别.胸部低剂量CT扫描组的图像产生伪影共5例,但伪影对诊断几乎没有影响.而两组剂量长度(DLP)乘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的合理应用,既可以有效地保护病人,又能保证图像质量.使CT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部CT不同扫描定位下,结合无防护、180°及360°铅防护时辐射敏感器官的辐射剂量.方法 利用仿真人体模,在自动管电流技术下,分别采用前后位定位像、前后位+侧位定位像,变化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三种侧位定位线,结合无防护、180°及360°铅防护,测量胸部CT时眼晶状体、甲状腺、乳腺、性腺的辐射剂量并进行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降低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我院放射科进行胸部CT检查患者,分别进行标准剂量扫描、低剂量扫描及利用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相结合的扫描方案。通过对3组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D)、信号噪声比(SNR)进行客观图像质量对比,整体图像质量进行综合主观评分,分析该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通过比较3组CTDI、DLP、ED分析该技术是否能有效降低扫描辐射。结果 3组图像在客观评价(平均CT值、SD、SNR)及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相对于标准剂量扫描技术,能显著降低ED值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保持图像质量。这一技术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医疗诊断服务。  相似文献   

1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70-173
目的:通过阶梯式减低CT扫描的重要参数——管电压,探讨不同管电压对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变化的影响,并分别评价肺窗与纵隔窗的图像质量,寻求双肺、纵隔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最佳平衡点。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因支气管肺炎行胸部CT检查的60例患儿,以20 k V为一阶梯,随机将患儿分成3组,A组为120 k V,B组100k V,C组80 k V。计算各组的有效剂量(ED),并对各组肺窗及纵隔窗图像分别评分。结果:不同分组患儿的辐射剂量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电压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明显减低,C组条件下患儿的辐射剂量比A组条件下平均降低约78%,比B组条件下平均降低约64%。不同管电压组患儿的肺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当的降低管电压不影响肺部疾病的诊断。纵隔窗图像各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的管电压影响纵隔疾病的诊断。结论:阶梯式剂量优化方案可以有效地寻找出双肺、纵隔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最佳平衡点,做到合理的使用低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病例各100例,低剂量组扫描参数为36 mAs,110 kV,常规剂量组为90mAs,130 kV.根据CT机自动记录的受检者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X线有效辐射剂量(ED),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DLP分别为(50.45±23.79)mGy·cm和(240.59±98.87)mGy·cm,ED分别为(0.72±0.38)mSV和(3.36±1.39)mSv,两组DLP和E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剂量CT引导下胸部穿刺,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X线有效辐射剂量,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分辨CT(HRCT)技术,用以观察肺间质的微细结构及病理改变。方法正常组36例,各种肺疾病患者169例,应用HRCT扫描进行观察,并与常规CT作比较。结果HRCT清晰显示了小叶间隔、细小支气管分支等结构,并表现了蜂窝样网影、胸膜下小结、胸膜下线影、毛玻璃征等反映肺间质病变的征象。结论HRCT是研究肺间质病变的好方法。适当增大X线技术条件,掌握好“窗”的技术,可提高HRCT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孔飚  张雪辉 《右江医学》2012,40(3):336-338
目的分析自动毫安选择扫描技术与2种不同剂量管电流恒定扫描技术对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比较各种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探讨CT自动毫安选择技术在胸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胸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管电流恒定常规毫安组、管电流恒定低毫安组及自动毫安选择组,并记录每次CT扫描的剂量指数(CTDL),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质量由2名高年资的影像诊断医师和2名经验丰富影像技师采用双盲法分析和评估,评价标准分为优、合格、差三个等级。结果自动毫安选择扫描技术在胸部扫描中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管电流恒定常规毫安组(P<0.01),也低于管电流恒定低毫安组(P<0.01);图像质量接近管电流恒定常规组而优于管电流恒定低毫安组(P<0.01)。结论自动毫安选择扫描技术可根据受检患者个体差异及个体中不同组织厚度自动调整管电流强度,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在胸部扫描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迭代重建算法对胸部CT行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胸部CT平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为常规剂量组(120 kVp, 300 mAs),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B组和C组均为低剂量组(80 kV,300 mA),分别采用FBP重建和迭代重建算法(SAFIRE)重建。对比分析三组图像肺窗及纵隔窗的图像客观质量[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质量差异,并比较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ED)差异,对2名医生评价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结果:低剂量组ED较常规剂量组降低约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D较B组降低4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和CNR较B组分别增加39.57%和2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A组比较SD、SNR及CNR相差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名医生对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较好(肺窗Kappa=0.862,纵隔窗Kappa=0.841)。结论...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70 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体型中等或偏瘦患者的胸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胸部CT平扫的检查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第二代双源CT 70 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A组)及100 kV管电压滤波反投影重建技术(B组)行胸部CT扫描,测量CT值,图像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图像质量进行5分法评分,计算并比较2组的辐射剂量.结果2组比较,CT值、图像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CT值和图像噪声均较B组增加了约14%,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的需要,2组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质量要好于A组,且肺窗评分高于纵隔窗,评分均大于3分,病变显示率2组一致.A组CTDIvol、DLP和ED均低于B组(P<0.05),均降低了50%.结论体型中等或者偏瘦的患者采用70 kV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可以在不影响诊断的同时,有效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部CT低剂量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 64排CT对100例胸部CT体检者行低剂量扫描,依参数设置不同分为两组:第1组采用常规剂量固定为50mAs;第2组采用低剂量自动曝光控制法。统计分析两组间在图像质量、噪声值、辐射剂量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间图像质量、噪声值、辐射剂量P分别为0.10、0.02、0.01,两组有效毫安秒较1组平均降低33.3%。结论采用SureExposure3D自动曝光技术,SD值取25时,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我国CT设备的普及,接受CT检查的人数也快速增多。患者所受X线辐射剂量的问题日益突显。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认为,受检者X线辐射剂量每增加1 mSv将增加5/10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2000年ICRP统计的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的CT检查占放射学检查的5%,但辐射剂量占整个放射学检查的34%,在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