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观察海人酸(KA)颞叶癫癎大鼠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酶活性和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变,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在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海人酸颞叶癫癎大鼠模型采用一侧海马注射海人酸制备.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KA组(6 h、1、3、7天),每组8只.检测各组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Ⅱ和Ⅳ以及Na -K -ATP酶活性、三磷酸腺苷(ATP)和二磷酸腺苷(ADP)的浓度.结果:KA组大鼠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Ⅱ和Ⅳ以及Na -K -ATP酶活性、ATP浓度、ATP/ADP比值显著降低,且随时间延长,其下降尤为显著.结论:KA大鼠海马存在能量代谢异常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别观察延胡索、淫羊藿、丹参等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对大鼠大脑匀浆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用改良Ellman比色法测定延胡索、淫羊藿、丹参等中药对大鼠大脑匀浆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延胡索、淫羊藿、丹参配方颗粒水溶液明显抑制大鼠大脑匀浆AchE的活力 (P <0 .0 5 )。结论 延胡索、淫羊藿、丹参配方颗粒水溶液能显著抑制大鼠脑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大鼠退变颈椎间盘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探讨淫羊藿防治颈椎病的作用。方法选用6月龄SD大鼠,体重(220±20)g,♀♂不拘,通过切除动物C2-C7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分离椎旁两侧肌肉,建立颈椎退行性改变动物模型。在1、3月两个时间点摄颈椎X线片,证实模型成立后,分为淫羊藿模型组10只,生理盐水模型组10只,分别喂服淫羊藿水提液和生理盐水2个月,假手术对照组喂服生理盐水。取各组大鼠颈椎间盘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标本中的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生理盐水模型组颈椎间盘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1);淫羊藿模型组颈椎间盘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与生理盐水模型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退变椎间盘中释放的细胞因子可加速椎间盘的退变;淫羊藿能下调退变颈椎间盘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其具有阻止炎性反应和减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然衰老大鼠胸腺及脾脏的病理和脾脏自由基损伤的增龄性改变,并研究淫羊藿女贞子单用及配伍作用的差异。方法 8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饲养至相应月龄,包括9月龄组、12月龄组、15月龄组、17月龄组、淫羊藿组、女贞子组、淫羊藿女贞子组(配伍组),以3、6月龄雄性大鼠为青年对照组。各用药组饲养至15月龄后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个月后处死。剖取脾脏和胸腺。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检测脾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与青年大鼠比较,17月龄老年大鼠脾脏及胸腺出现退行性的病理改变,且脾脏出现自由基累积,抗氧化能力减弱。与17月龄大鼠比较,淫羊藿女贞子配伍组能显著改善脾脏及胸腺退行性病理改变,增加脾脏SOD水平(P<0.01)。基于多层感知(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综合分析,证实配伍组对自然衰老大鼠脾脏及胸腺的综合作用,但该作用与淫羊藿、女贞子单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淫羊藿女贞子合用能够延缓免疫器官的衰老相关的退行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NaCN对模拟高原急性低氧大鼠离体肝脏线粒体呼吸氧耗、膜电位和复合酶Ⅳ活性的影响,探讨急性低氧条件下氰化物中毒大鼠线粒体能量代谢变化特点.方法 16只SD大鼠按简单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平原照组和急性低氧组,急性低氧组大鼠暴露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5 000 m高原,23 h/d,连续3 d;对照组大鼠于常压和常氧环境中同时喂养.用差速离心法提取肝线粒体,分别在0、0.01、0.1、0.25 mmol/L NaCN条件下采用Clark 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氧耗和复合酶Ⅳ活性并计算Ⅲ态呼吸(state 3 respiration,ST3)、Ⅳ态呼吸(state 4 respiration,ST4)、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e,RCR)、氧化磷酸化效率(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PR)和复合酶Ⅳ耗氧率,用Rhodamine123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结果 0.01、0.1、0.25 mmol/L NaCN均可显著抑制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相应NaCN浓度的对照组比较,急性低氧组线粒体功能受抑制程度显著增加.结论 急性低氧加重NaCN对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急性缺氧大鼠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呼吸链复合体Ⅳ功能降低及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基本能量。其内膜上的呼吸链酶传递氢和电子到ATP酶复合体,用于合成能量及维持跨内膜氢离子梯度循环。细胞生存所需能量的95%由线粒体呼吸链提供,主要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5个复合体(Ⅰ、Ⅱ、Ⅲ、Ⅳ、Ⅴ)组成的线粒体呼吸链酶完成,即NADPH-泛醌、琥珀酸-泛醌还原酶、泛醌-Cytc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ATP合成酶。本文对线粒体呼吸链Ⅰ/Ⅱ/Ⅲ/Ⅳ/Ⅴ的分子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内耳组织及蜗神经核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突变的影响。方法:取SD老龄大鼠(24月龄)20只,随机分为2组,老年实验组10只,用银杏叶提取物灌胃治疗,另设老年对照组10只,每天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3月后处死,用药干预前后分别测试ABR,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大鼠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率差别,观察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率与老年听力损失关系。结果:老年实验组(银杏叶组)用药干预前后ABR阈移增加了3.91±3.73 dB peSPL,老年对照组(生理盐水组)ABR阈移增加9.64±2.59 dB peSPL,两者ABR阈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实验组蜗神经核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率较对照组降低了3.2倍,老年实验组内耳组织线粒体DNA4834bp较对照组降低了1.9倍(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大鼠听觉器官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突变,改善老年性聋听力,提示银杏叶提取物能减少mtDNA的氧化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延缓老年性耳聋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取10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淫羊藿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淫羊藿总黄酮和雌激素进行干预,共90天,观察各组大鼠全身、股骨及腰椎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和雌激素组大鼠全身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淫羊藿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全身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淫羊藿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大鼠腰椎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能明显抑制去势大鼠股骨及腰椎骨密度的降低,对去势大鼠全身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红景天制剂对大鼠+10Gz(高正加速度)暴露后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和呼吸酶链复合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10 Gz组,复方红景天制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复方低剂量组、复方中剂量组和复方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0.75 g/kg、1.5 g/kg和3.0g/kg给予复方红景天中药制剂,其余2组动物每天给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均灌胃给药14天,第15天进行+10 Gz离心机暴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线粒体ATP酶和呼吸酶链复合物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 Gz组大鼠线粒体Na+-K+-ATP酶活性以及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Ⅳ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复方红景天制剂预处理大鼠ATP酶和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均升高,复方红景天制剂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和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的活性均明显高于+10 Gz组(P<0.01或P<0.05)。结论复方红景天制剂对+10Gz暴露后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遗传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线粒体病(mitochondriopathy)是指因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的缺陷,导致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而出现的一组多系统疾病,也被称为线粒体细胞病(mitochondrial cytopathy)[1,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线粒体病主要由mtDNA(mitochondrial DNA)的突变造成,包括点突变、缺失、重复及丢失等。迄今为止,共发现50余种病理性mtDNA点突变及数百种重排方式,同一种mtDNA突变对于不同患者可造成不同的临床表现[3]。与线粒体疾病相关的核DNA损害包括:编码线粒体蛋白质的基因突变;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障碍;基因组间的通讯障碍。   二、临床表现   从遗传学角度看,由于线粒体基因组只控制线粒体中一部分蛋白质的合成,而大多数蛋白质的合成由核DNA调控,因此线粒体疾病的遗传方式有2种,即母系遗传和孟德尔遗传。另外,尚有许多病例为散发性。   线粒体病的病变如以侵犯骨骼肌为主,称为线粒体肌病;如病变除侵犯骨骼肌外,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则称为线粒体脑肌病;如病变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则称为线粒体脑病。另外,尚有大量中间类型。目前还发现帕金森病、2型糖尿病、心肌病及衰老等也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随着检查技术的进展,将会发现更多的线粒体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HIV蛋白酶抑制剂对胰岛beta-细胞功能的影响。方珐:体外观察不同浓度ritonavir或amprenavir干预48h对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速率的影响,胰岛素测定采用ELISA法,并用细胞内DNA含量标准化。用苔盘蓝染色细胞计数、MTT试验评估ritonavir或amprenavir对INS-1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Ritonavir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基础胰岛素分泌速率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速率,并呈剂量依赖关系(r分别为-0.861,-0.839,均P〈0.01)。10μmol/L ritonavir分别降低基础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达46%和47%。Amprenavir对胰岛素释放功能没有影响。结论:不同HIV蛋白酶抑制剂对胰岛beta-细胞功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 及一氧化碳(CO) 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促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3HTdR参入法测定平滑肌细胞增殖程度,放射活性法测定VSMC内蛋白磷酸化程度、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 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活性。结果:孵育24 h 后,bFGF刺激的VSMC增殖较对照组增加1.1 倍(P< 0.01),细胞内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38.2% (P< 0.01),PKC 及MAPK 活性分别增加1.5 和2 .5倍( P< 0.01);CO 前体hemeLlysinate(HLLys) 及NO 前体LArginine( LArg) 对静止期VSMC 生长无显著影响,亦未引起细胞内蛋白磷酸化、PKC及MAPK 活性发生显著改变;5、10 、20 μmol·L-1 HLLys 使bFGF刺激的VSMC增殖分别减少43.4 % 、46.6% 和47 .6%  相似文献   

13.
槲皮素与芦丁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比较研究槲皮素与芦丁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及其可能的途径。方法:采用累积加药法,检测槲皮素和芦丁对去氧肾上腺素(pheny lephrine,PE)预收缩的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槲皮素对离体大鼠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胸主动脉环均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而芦丁对PE预收缩血管的舒张作用是内皮依赖性的。槲皮素和芦丁对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的最大舒张反应分别为(77.20±6.11)%和(44.28±7.48)%,但两者对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最大舒张的半数有效浓度无明显差异。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 E(0.1 mm o l/L)预处理后,可阻断芦丁诱导的舒张血管作用,但不能阻断槲皮素引起的舒张血管作用;用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10μm o l/L)预处理后,两者的血管舒张作用均被阻断。用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10μm o l/L)预处理后可减弱槲皮素诱导的舒张血管作用,但不能阻断芦丁引起的舒张血管作用。结论:槲皮素的舒血管作用强于芦丁,槲皮素可能是通过鸟苷酸环化酶和环氧合酶途径产生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而芦丁可能是通过NO-鸟苷酸环化酶途径产生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14.
灵芝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本文综述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多糖在体内显著地抑制动物移植性肿瘤生长,将二者直接加到肿瘤细胞培养基中,既不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也不促进其凋亡,灵芝多糖在体内的抗肿瘤机制是由免疫学机制介导的.最近的研究指出,灵芝多糖肽在体内、外由于清除巨噬细胞中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OOH)产生的自由基,而具有抗氧化作用.此外,灵芝多糖还促进体外培养的鼠骨髓衍生的树突状细胞(DC)成熟,而且还促进由DC启动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验和评价喹喔啉双氮氧化物衍生物QN-2013的选择性乏氧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体外细胞毒性、放射增敏作用及体内抗肿瘤活性,分别用集落形成法和肿瘤生长延迟法检验。细胞周期的变化、DNA损伤和损伤DNA的修复分别以流式细胞术和“彗星”分析法测定。结果:QN-2013对乏氧和富氧HeLa-S3细胞的等毒性浓度ICN250和ICair50分别是0.08和1.7 mmol*L-1,乏氧细胞毒性比率(hypoxic cytotoxicity ratio, HCR)为21。这说明QN-2013具有一定的乏氧细胞毒性,但弱于代表性生物还原药SR-4233。在1 mmol*L-1以下时,QN-2013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比MISO(misonidazole)弱,但随药物浓度增加近似按指数增大,而荷瘤小鼠腹腔给药则体内增敏作用与施药剂量无明显依赖关系。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QN-2013诱发乏氧HeLa-S3细胞G2M期阻断,引起DNA双链断裂,且抑制辐射DNA损伤的修复。结论:QN-2013是一中度活性的乏氧选择性细胞毒剂,体内外实验表明具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明显增强辐射抗肿瘤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损伤DNA和抑制DNA修复。这些结果提示虽QN-2013本身可能不是理想的生物还原药,但喹喔啉氮氧化物系列不失为探索新抗癌药应重视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侧脑室注射胆碱能激动剂氨甲酰胆碱(carbachol,CBC)后引起的肾排钠量、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的改变和延髓腹外侧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活性(thyrosinehydroxylase-immunoreactivity,TH-IR)的变化,以及氯沙坦(losartan,Los)阻断脑血管紧张素能AT1受体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NS+CBC组、Los+CBC组、Los+NS组、NS+NS组,侧脑室注射氨甲酰胆碱(0.5μg)和/或氯沙坦(20μg)后,利用整体实验方法测定肾排钠量、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延髓腹外侧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活性的变化。结果:与NS+NS组比,大鼠侧脑室注射氨甲酰胆碱(0.5μg)后40min,肾排钠量显著增加,延髓腹外侧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免疫染色强度明显增加(P<0.05);与NS+CBC组比,氯沙坦预处理后大鼠肾排钠量显著下降,延髓腹外侧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下降,免疫染色强度明显降低(P<0.05)。此外,实验还观察到,侧脑室注射氨甲酰胆碱或氯沙坦...  相似文献   

17.
用荧光流式细胞计和细胞簇集试验证实雌激素可促使MCF-7细胞进入分裂周期,三苯氧胺作用与雌激素相反。放线菌素D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可直接杀死细胞而非抑制细胞进入分裂周期。肿瘤坏死因子-a(TNF-a)对MCF-7细胞作用类似三苯氧胺但效果远明显于三苯氧胺;放线菌素D对雌激素作用有抑制,但对三苯氧胺和TNF-a作用无拮抗。  相似文献   

18.
从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分泌等方面研究层粘连蛋白总糖肽 (laminin glycopeptides,LN GPs)抗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方法 :将人肝癌细胞系Bel740 2细胞于层粘连蛋白基质上孵育一定时间后 ,噻唑蓝比色法测活细胞群体总数。3H TdR参入法测癌细胞DNA的合成 ;荧光素活化的细胞分拣术 (fluorescentactivatedcellsorting ,FACS)测定细胞周期 ;细胞经吉姆萨染色后计数有丝分裂指数 ;FACS和丫啶橙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无血清培养上清中癌细胞分泌MMPs的水平。糖肽组加LN GPs (5 0mg·L-1)。结果 :癌细胞孵育后 ,活细胞群体总数增加 ,3H TdR的参入升高 ,G1期细胞减少而S期细胞增加。相反 ,加LN GPs组活细胞群体总数明显降低 ,3H TdR的参入下降 ,G1期细胞增加而S期细胞减少 ,与未包被组结果相近。但两种方法均未检测到明显的癌细胞凋亡。LN GPs组人肝癌细胞系Bel740 2细胞和高转移潜能的人巨细胞肺癌细胞系PG细胞的MMPs分泌和活化明显降低。结论 :LN可促进癌细胞的增殖 ,而LN GPs能抑制这一作用 ,并可明显抑制癌细胞MMPs的分泌 ,这可能是其抑制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组胺H3受体拮抗剂clobenpropit及组胺前体物质组氨酸对小剂量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重燃的作用.方法:在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表达、消退后,利用小剂量吗啡诱发复吸,然后评价clobenpropit及组氨酸对其的作用.clobenpropit干预组:在测试前15 min,大鼠腹腔内注射吗啡(1 mg/kg),合并脑室给予clobenpropit(2、5、10 μg/rat);组氨酸干预组:在给予吗啡(1 mg/kg)前1 h,腹腔内注射组氨酸(100、200、500 mg/kg);分别观察15 min测试时间大鼠各个阶段,各个处理组在伴药盒停留的时间.结果:脑室内注射clobenpropit(5、10 μg/rat)和腹腔内注射组氨酸(100、200、500 mg/kg),都可以显著抑制小剂量吗啡诱发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的重燃.结论:clobenpropit及组氨酸均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剂量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位置偏爱的重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吗啡的复吸过程,表明内源性组胺具有抑制吗啡复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和第二代拮抗剂索非那丁对大鼠戊四唑点燃癫痫形成过程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隔日腹腔先注射不同代的H1受体拮抗剂和/或组氨酸,后注射亚惊厥剂量(35 mg/kg)的戊四唑,诱发化学性点燃癫痫,观察并比较各组每次戊四唑注射后30 min内癫痫发作的行为变化.用荧光法测定脑内组胺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苯海拉明(5 mg/kg)明显加速大鼠戊四唑化学点燃,而索非那丁(5 mg/kg)则不影响大鼠戊四唑点燃过程;苯海拉明加速戊四唑点燃的作用可被组胺的前体物质组氨酸所拮抗.结论: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脑内组胺H1受体促进了戊四唑化学性点燃的形成,第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由于很难进入血脑屏障而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