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用流式细胞术明确单独使用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而来的巨噬细胞的分化情况。方法首先用PMA刺激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再分别使用LPS、IFN-γ和IL-6将细胞诱导为M1型巨噬细胞,用IL-4、IL-13和IL-6将细胞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显微镜下观察三种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细胞主要CD分子表达的差异。结果当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变为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呈较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M1和M2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突起较明显,细胞颗粒度较大。巨噬细胞表面与抗原提呈功能相关的CD分子的表达均较低,大部分呈阴性;而M1和M2细胞表面这些CD分子的表达均较高。结论单独使用PMA刺激THP-1细胞所分化而来的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较弱,基本处于静息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的形态学与功能特征。方法分别分离健康人(10例,对照组)和梅毒患者(10例,实验组)外周血中PBMC,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共同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同时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其刺激同种异体未致敏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梅毒患者PBMC经GM-CSF与IL-4诱导获得的细胞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细胞表面的CD80、CD83、CD86及HLA-DR的表达率分别为77.92%、39.34%、75.78%和95.42%。与对照组相比,CD80表达明显增高(P<0.05)、CD86表达明显降低(P<0.05),CD83及HLA-DR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R结果显示,梅毒患者PBMC诱导分化的DC可以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结论经GM-CSF、IL-4刺激后,梅毒患者的PBMC可以诱导分化为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及抗原呈递功能的DC,DC表型的特征可能影响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脐血CD34 造血干/祖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过程中JAK2、STAT5蛋白的表达及活化,从而了解JAK-STAT信号途径在CD34 造血干/祖细胞向DC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诱导脐血CD34 细胞向DC分化,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D34 细胞、分化第7天细胞和分化第14天的细胞中与GM-CSF密切相关的JAK2和STAT5蛋白的表达及其在GM-CSF作用下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分离的CD34 细胞和诱导分化第7天、第14天的细胞在正常静止状态下,均表达一定量的JAK2,而且在所有的时间点JAK2蛋白的表达量类似,随着细胞向DC分化酪氨酸磷酸化JAK2水平明显增加;STAT5在CD34 细胞分化前即有明显表达,随着向DC分化,其表达量增加.随着DC的分化成熟,STAT5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提高.STAT5的活化高峰较JAK2的酪氨酸磷酸化滞后.结论 JAK-STAT途径可能参与了GM-CSF刺激作用下CD34 细胞诱导向DC分化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4.
人脐血不同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莉  陈洁平  梁后杰 《重庆医学》2004,33(6):835-837
目的从人脐血不同的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树突状细胞(DCs),并对生成的细胞进行鉴定,探讨脐血在DC体外大量扩增的组织来源作用.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 细胞,以GM-CSF、TNF-α、FL、SCF、IL-4诱导生成DC;用Ficoll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2h贴壁后的细胞,以GM-CSF、IL-4、TNF-α诱导生成DC.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并检测其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人脐血CD34 细胞和贴壁细胞体外诱导生成的DC均具有典型的DC 形态特征,表达高水平的DC特异性标志CDla,MHCⅡ类抗原递呈分子HLA-DR和CD80共刺激分子.两种方法获得的DC的形态、CDla表面抗原的表达没有显著的差异,两者均具有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前者扩增DC的效率更高.结论从人脐血中CD34 细胞和贴壁细胞两种DC的前体细胞均可诱生出DC,脐带血是DC理想的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在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中的作用,寻找培养所需最佳细胞因子浓度.方法: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联合或不联合白细胞介素4(Interlenkin-4,IL-4)培养小鼠骨髓源性未成熟DC,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细胞表型检测.结果:培养第7 d,低剂量组DC数量最少、突起细小,CD80、CD86及主要组织相容(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Ⅱ)类分子表达低,如联合IL-4培养口1提高DC数量;中等剂量组与高剂量组DC较低剂量组为多,CD80、CD86及MHCⅡ类分子表达亦较前者提高,但二组无明显差异,有无联合IL-H4培养的差异亦不显著.结论:GM-CSF低剂量时,可诱导出纯度较高的末成熟DC,而GM-CSF中等剂量和高剂量时,无论是否联合诱导IL-4培养,诱导未成熟DC的产量及纯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体外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的模式,初探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PV006对M1型极化的影响。方法 用佛波酯(PMA)联合脂多糖(LPS)及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促使其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qRT-PCR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内IL-1β、TNF-α、IL-6以及IL-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磷酸化P65蛋白(NF-κB p-P65)和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物1(p-STAT1)蛋白的表达,确认THP-1细胞向M1型极化,同时检测PV006处理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经PMA联合LPS及rhIFN-γ诱导后,THP-1细胞形态由圆形转变为特征的长梭形或纺锤形,IL-1β、TNF-α、IL-6、IL-8 mRNA表达升高,NF-κB p-P65和p-STAT1蛋白表达增强。不同浓度PV006同步处理后,作M1型极化诱导的THP-1细胞未出现特征性的长梭形或纺锤形,大部分细胞仍为圆形。IL-1β、TNF-α、IL-6、IL-8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NF-κB p-P65和p-STAT1蛋白表达减弱。结论 PMA联合LPS及rhIFN-γ可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PV006有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体外培养、增殖情况。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界面细胞,贴壁培养2小时,获得单个核细胞,体外以重组hGM-CSF(50ng/m1) hIL-4(10n g/ml) hTNF-α(50ng/m1)诱导培养2周。在DC发育过程中,在光镜下观察其生长情况,流武细胞仪检测DC表型。结果 体外培养的DC在第四天由贴壁状态变为悬浮毛刺状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此类细胞数量增多。第八天为形态不规则的毛刺状,为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显示体外培养成熟的De高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黏附分子CD54、MHC Ⅱ类分子HLA-DR。结论 人脐血经hGM-CSF hIL-4 hTNF-α体外培养,能诱导出DC,本研究为DC的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组人α-干扰素(rhIFN-α)联合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体外诱导培养脐血树突状细胞(DCs)的实验方法。方法 人脐血贴壁单个核细胞加入rhIFN-α及rhGM-CSF诱导培养,镜下观察培养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CD83、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诱导培养的DCs体外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 人脐血贴壁单个核细胞经rhIFN-α联合rhGM-CSF共同培养后,第7d镜下可见有表面呈树状突起的DCs;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结果示培养细胞有成熟DCs特异性标记CD83及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rhIFN-α为600U/ml、rhGM-CSF为2000U/ml时为脐血DCs诱导培养的合适浓度(培养细胞CD83^ CD86^ 细胞比率最高);以诱导培养7d的脐血细胞(含DCs)作为刺激细胞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反应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培养时,DCs均可刺激其增殖,其中以反应细胞:刺激细胞为20:1时最明显。结论 rhIFN-α联合rhGM-CSF细胞因子体外诱导人脐血贴壁单个核细胞,可生成具有典型形态及功能的成熟DCs。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卟啉醇肉豆蔻酸乙酸酯(PMA)联合钙离子载体(CI)诱导K562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的作用. 方法 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在含PMA和CI的培养液巾培养96 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用MTT法检测其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结果 PMA联合CI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突起,细胞表面CD83、CD86、CD80、CD40、HLA-DR和CD1a表达上调,并且可以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结论 PMA联合CI可以有效地使K562细胞向DC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对THP-1单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THP-1细胞以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后,进行瞬时转染.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率.通过Annexin Ⅴ-FITC、PI双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AIRE的THP-1细胞凋亡率.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LC3B的表达.结果 PMA诱导后,THP-1细胞贴壁生长,形态多样,胞质内可见空泡、吞噬细胞碎片等典型成熟分化形态.转染48 h后,THP-1细胞的AIRE蛋白呈现明显高表达.对比空载体转染和阴性对照,过表达AIRE使THP-1细胞的凋亡率上升;同时,Western blot显示LC3B-Ⅱ的蛋白水平也较空载体转染组增高,且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提示单个细胞的阳性LC3B-Ⅱ斑点数目较空载体转染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AIRE可能通过上调THP-1细胞的自噬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血脂、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巨噬细胞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Ⅰ(Arg Ⅰ)表达和AS斑块成分的影响.方法 24只4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S模型组、重组腺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Ad-HGF)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胆固醇饲料、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其中Ad-HGF组分别于喂养4、5、6周后肌肉注射1 ml Ad-HGF(5×109 PFU/ml),正常组和AS模型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1 ml/只)肌肉注射.12周后处死模型兔,分别测定血脂、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IMT)、胶原纤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巨噬细胞的含量,主动脉HGF、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iNOS、Arg Ⅰ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S模型组血脂水平、主动脉iNOS表达、IMT、胶原纤维及巨噬细胞含量明显增加(P<0.05),主动脉HGF、c-Met、Arg I的蛋白表达、VSMCs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AS模型组相比,Ad-HGF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别,主动脉iNOS表达、IMT及巨噬细胞含量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HGF、c-Met、Arg Ⅰ的蛋白表达及胶原纤维含量、VSMCs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HGF通过抑制M1型巨噬细胞浸润,诱导M2型巨噬细胞分化,增加斑块胶原纤维和VSMCs含量而促进斑块稳定,抑制AS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体外建立M1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探讨没食子酸(GA)对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巨噬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广泛的生命活动,包括组织重塑、伤口愈合、炎症、调节免疫及抵御肿瘤、凋亡细胞清理等。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累及多个脏器、病死率高的外科急腹症。SAP的发生与促炎因子和抑制因子网络平衡失调有关,促炎因子的过度释放是SAP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其中作为“扳机事件”的巨噬细胞浸润与激活启动了SAP的发展。本文针对巨噬细胞活化与SAP促炎反应关系的研究新进展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免疫系统参与骨再生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可塑性,可以根据微环境变化向M1和M2亚型极化。近年来破骨细胞在骨再生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而巨噬细胞为破骨细胞前体细胞,通过巨噬细胞-破骨细胞轴在骨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哪一种亚型巨噬细胞更易融合形成破骨细胞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来巨噬细胞极化亚型M1、M2与破骨细胞形成关系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全面依据及更全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类胰蛋白酶促进小鼠巨噬细胞表型转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巨噬细胞(对照组),并诱导为M1和M2亚型,经类胰蛋白酶和PAR2激动剂分别作用后,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亚型标志物以及JAK STAT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并诱导其分化为M1和M2亚型。PAR2激动剂(2-Furoyl-LIGRLO-amide)和类胰蛋白酶分别与M1型巨噬细胞分别作用后,M1型标记物iNOS和IL-12高于对照组,而M2型标记物arg1和mrc1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提示类胰蛋白酶和PAR2激动剂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而不会促进M1型向M2型转化。PAR2激动剂和类胰蛋白酶分别与M2型巨噬细胞作用后,M2型标记物arg1和mrc1明显下降,而M1型标记物iNOS和 iL-12有所增加,提示类胰蛋白酶和PAR 2激动剂均可促进M2型向M1型转化。类胰蛋白酶作用于M1型巨噬细胞后,JAK2磷酸化水平、STAT和p STAT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类胰蛋白酶作用于M2型巨噬细胞后,JAK2的磷酸化随着时间延长明显升高,STAT的磷酸化水平同时升高,提示类胰蛋白酶可以通过和PAR2结合而激活JAK2-STAT信号通路,进而引起M2型向M1型转化。结论  类胰蛋白酶可能通过与其受体PAR2相互作用后激活JAK-STAT通路,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向M1亚型转化,起到促进炎症发展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宫颈癌细胞培养上清液诱导并维持THP-1巨噬细胞M2表型的作用。方法:培养宫颈癌 细胞系HeLa细胞至第3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以检测肿瘤相关细胞因子(IL-4、IL-6及IL-10)及生长因 子(ANG -2、HGF、VEGF)分泌情况。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θ组)、M2细胞诱导组(M2组)以及HeLa细胞培养上清液处理组(Mθ+sHeLa组)。其中M2组予以20ng/mLIL-4、20ng/mLIL-10处理 使其向M2细胞极化,Mθ+sHeLa组加入50%HeLa细胞培养上清液处理培养3d。随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各组细胞表面HLA-DR、CD163、CD206的变化;同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并检测其中相关细胞因子、生长 因子及TGF-β3的含量。最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blot检测巨噬细胞中JAK-STAT6信号通路的变化。 结果:HeLa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HGF、VEGF含量较多。经过HeLa细胞培养上清液处理后的巨噬细胞表面 CD163和CD206含量升高( P <0.05)。相较于Mθ组,M2组及Mθ+sHeLa组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相关细胞 因子(IL -4、IL-6及IL-10)、生长因子(ANG -2、HGF、VEGF)及TGF-β3含量升高( P <0.05)。去除HeLa细胞培 养上清液后48h后,相较于Mθ组,Mθ+sHeLa组分泌相关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TGF-β3含量升高( P <0.05)。 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Mθ组比,Mθ+sHeLa组的pSTAT6水平升高( P <0.05)。结论:HeLa 细胞培养上清液可通过激活JAK-STAT6信号通路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向M2表型的极化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血 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肿瘤组织并促进胶质母细胞瘤进展,但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探究M2巨噬细胞通过分泌外泌体影响胶质母细胞瘤迁移能力的机制为目的。采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采用RNA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数据库靶点预测miRNA可能的靶蛋白;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主要是M2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够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其机制与转运miR-1260b且靶向调控AJAP1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有关,提示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转运miR-1260b,从而影响胶质母细胞瘤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株分泌的RCAS1对正常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凋亡的影响.方法 RT-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株RCAS1基因表达,10例正常小鼠骨髓基质细胞RCAS1基因表达作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8例经巨噬细胞株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的凋亡,8例经正常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的凋亡作为正常对照组.对8例巨噬细胞株RCAS1的表达强度与8例经巨噬细胞株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的凋亡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巨噬细胞株RCAS1 mRNA的表达强度为(1.98±0.2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84±0.21)(P<0.01).②巨噬细胞株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的凋亡率为(16.66±1.9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0±0.25)%(P<0.01).③巨噬细胞株RCAS1 mRNA的表达强度与巨噬细胞株培养上清作用后正常小鼠BMMNC的凋亡率呈正相关(r=0.95,P<0.01).结论 巨噬细胞株高表达RCAS1,RCAS1对正常小鼠BMMNC有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脑内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 microglia/macrophage, M/M)在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脑组织损伤和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研究小鼠 SAH后 M/M活化及Nrf2基因敲除对M/M活化的影响。方法野生型ICR小鼠70只,来源于ICR的Nrf2基因敲除小鼠35只,采用小鼠视交叉注射自体血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行同样抽血、钻孔及置针,但不行注血。实验分为4组,野生型假手术组、野生型SAH组、基因敲除假手术组、基因敲除SAH组。 SAH术后第1、3、5天取标本,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M/M特异性蛋白Iba1的表达;同时Western blot检测SAH后第3天Iba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AH后第3天CD16/32+Iba1+细胞数量。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假手术组、野生型SAH 组第1、3、5天 Iba1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491±0.039、0.657±0.069、0.930±0.046和0.926±0.046,而 Iba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平均光密度值为0.412±0.122、0.625±0.135、0.963±0.213和0.978±0.224,野生型SAH组第1、3、5天Iba1蛋白表达均较野生型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但野生型SAH组第3天与第5天Iba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野生型假手术组、基因敲除假手术组、野生型 SAH 组、基因敲除 SAH 组 SAH 后第3天 Iba1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157±0.080、1.162±0.073、1.580±0.171和1.913±0.220,CD16/32+Iba1+细胞数量分别为0、0、30.200±6.300和42.800±6.260(个/HP), SAH后第3天基因敲除SAH组Iba1蛋白表达较野生型SAH组增加(P<0.05),且基因敲除SAH组CD16/32+Iba1+细胞数较野生型SAH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小鼠SAH后M/M活化增加,Nrf2基因敲除促进了SAH后M/M的活化和M1极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1型巨噬细胞相关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在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M1型巨噬细胞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15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病损牙龈组织作为实验组,15例需要拔除第三磨牙患者的健康牙龈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2组患者牙龈组织中iNOS和STAT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患者牙龈组织中iNOS和STA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牙龈组织中iNOS和STA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牙龈组织中iNOS和STA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重度慢性牙周炎中M1型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增强,表明M1型巨噬细胞参与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