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404例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理研究,认为其原发病理改变为真皮层的炎症,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提出了“局限性斑样外阴炎”的命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非条件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女性外阴营养不良与工作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卫生习惯、既往与现患疾病情况、妇女月经史及生育史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过敏体质(OR=3.606),情绪上好生气(OR=2.731),饮食习惯中偏咸(OR=2.506)、偏辣(OR=2.203)、偏热(OR=3.123),生活习惯中喜久坐(OR=2.584)、洗衣粉洗涤内裤(OR=4.299)、共用浴盆(OR=2.574)及白带色黄(OR=2.096)等因素与外阴营养不良发生联系显著(P<0.05),而饮食偏素和喜食猪肝为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过敏体质、情绪上好生气、不合理饮食习惯、卫生生活习惯及反复阴道炎等与女性外阴营养不良的发生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在女性外阴营养不良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病理方法H.E染色,光镜观察,对病例进行病理分型。采用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法,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并以健康人外阴组织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荧光显微镜观察,测病人血清中抗健康人正常外阴组织的抗体。结果;50例病员中27例局部有免疫蛋白或C3沉积,11例血清中具有抗健康人外阴组织抗体,9例两项检测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女性外阴活检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更好的认识女性外阴疾病的发病规律和特征,帮助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外阴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在40例外阴活检病理诊断中,各种疾病所占比例为:感染性疾病10例(25%),瘤样病变和囊肿15例(45%),萎缩、增生性疾病5例(12.5%),良性肿瘤9例(22.5%),恶性肿瘤1例(2.5%);其中感染性疾病患者多发生在18~35岁之间,外阴增生和萎缩患者多在50岁以上,其他病变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结论:外阴疾病种类繁多,活检能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女性外阴尖锐湿疣31例临床分析杨联群,曾金琳(贵阳医学院附院妇产科贵阳550004)外阴尖锐湿疣是特殊的生殖器官疣,其发生率在性传染疾病中占第二位,女阴尖锐湿疣多发生于性欲旺盛之生育年龄,在西方国家很常见,国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1993年3~12月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初诊为外阴营养不良的女性患者进行病变组织活检,按国际分类标准确定病理类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本病患者,据中医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不同病理类型在各证型中出现的频率。结果病理类型中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58例,增生型营养不良32例,混合型营养不良9例,伴非典型增生1例;辨证分型中肝肾阴虚证43例,肝经湿热证27例,脾肾阳虚证20例,血虚风燥证10例;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中肝肾阴虚证比例最高,占62.07%;增生型营养不良中肝经湿热证比例最高,占53.13%。结论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病理诊断与中医辨证的有机结合可为本病的准确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28例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晓君 《当代医学》2009,15(7):65-65
国际外阴病研究会于1975年将通常所称的“外阴白斑”更名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至目前,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西方学者认为,患者真皮中存在一种能促使表皮细胞分裂与生长,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激素,仅作用于局部表皮,使结缔组织增生。本文就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体检中发现并跟踪调查的28例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病理类型、治疗、判断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报道我院1985年11月—1986年11月应用腐植酸治疗外阴营养不良143例,总有效率达96.5%,全部病例术前均经过活体组织学确诊。本文就其治疗前准备,治疗方法,疗效评定等问题进行探讨,强调了在目前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病尚缺乏有效措施时,腐植酸的应用具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疗效,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6%和67.50%,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本组427例患者9年的治疗及随访,观察分析了氟脲嘧啶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病理变化,制定了疗效判定标准,证实了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疗效可靠等优点。且能有效的控制不典型增生的发展,降低外阴癌的发病率,并可减少外科手术带给病人的创伤与痛苦。亦为年轻外阴癌患者的保守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外阴营养不良是妇女的常见病,根据病变的范围和增生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本组主要叙述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治疗情况。我院门诊从2005年2月-2006年2月,中西医结合治疗56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作者对9例增生型、10例硬化型、2例混合型外阴营养不良及6例外阴癌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6例外阴癌均由具有二种或二种以上分化特征的癌细胞组成,认为外阴癌可能起源于具有多潜能分化的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外阴癌的癌细胞间及外阴营养不良的上皮细胞间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并对癌细胞及上皮细胞质膜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破坏作用系机体的保护机理,而外阴营养不良上皮间淋巴细胞出现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外阴营养不良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外阴营养不良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11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病变部位组织进行了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病变部位主要在表皮及真皮层,特点为细胞变性、黑色素细胞消失,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真皮层毛细血管闭塞。对这些变化与发病机理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47例女性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给于口服与外用药,并对穴位会阴、中极、足三里、照海、归来、太冲注射地塞米松与维生素B_(12),获得明显疗效。结果表明对增生型,萎缩型,混合型均有一定疗效,尤其对前两型效益更显。平均经2个疗程(治疗5周为1疗程)后外阴剧痒症状消失,局部皮肤弹性、色泽、湿润度基本恢复正常。作者认为该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女性外阴营养不良的有效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综合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中西药膏剂对外阴病灶部位涂擦、中药煎剂清洗外阴、免疫制剂病灶部位多点注射的方法对42例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与观察。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病变面积越小、病程越短、年龄越小者,其疗效越佳。有效率达80.95%,明显高于对照组。此方法在目前众多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方法中,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在妇产科门诊患者中,以外阴瘙痒为首要症状来就诊的女性患者越来越多。笔者对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以来以外阴瘙痒为主诉的女性患者92例进行临床诊治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