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辨证的论述,分析其辨证思路。《黄帝内经》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内容,主要涉及五运六气、脏腑传变、经络、内外因、气血、阴阳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辨证思路是其创新点,将肠腹疾患与自身气血阴阳经络以及五运六气、外邪、虫疾等外在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肛肠疾病的辨证思路解析,为临床诊疗肛肠疾病提供较为全面的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随着《黄帝内经》、《难经》、藏象经络学说的形成而奠定了脏腑辨证学说的理论基础,从早期的脏腑分证、脏腑病候的出现直至《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才有了脏腑辨证论治的初步实施。秦汉时期脏腑辨证学说仍是零散、未成体系的,所以是它的孕育时期。  相似文献   

3.
元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根于肾,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通过分析元气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及元气的作用,认为元气运行至某一脏腑、经络,就属于那一脏腑、经络之气。养元的重点是养护各脏腑、经络之气。元气充沛、经络畅通是维持人体健康的根本保证,"养元通络"是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其核心是以脏腑为中心,辨证调养脏腑之元、疏通脏腑相关经络。  相似文献   

4.
经络理论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理论基础《灵枢·海论》曰 :“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支节” ,说明人体的经络是沟通脏腑和体表的通路。《素问·调经论》也说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 ,以行其气血 ,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成。”强调了经脉与五脏的联系及经脉的重要性。《灵枢·经脉》中则更加详细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脏腑络属关系及经脉是动病、所生病 ,这不仅强调了脏腑经络的相关性 ,也为脏腑表里相关理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为诊断疾病提供了依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又云 :“五脏有疾也 ,应出十二原”。以上这些都说明了经络及经络上的腧穴与五…  相似文献   

5.
读《黄帝内经》中经络腧腑表里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黄帝内经》所载的有关内容,提出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脏腑表里关系的含义有两种,即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和脏腑与相应体表组织器官间的表里关系,进而主要从经络和腧穴两方面论述了其不同表里关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最原始的经络说,是根据针灸医疗实践创建的向心走行说。在《黄帝内经》成书时代,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时期。针灸经络理论,随着中医脏象气血理论、病因病机理论、诊断治疗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技术与方法的提高,逐渐由向心走行说向全身脏腑、肢体气血循环说过渡,最终形成了中医所特有的经络理论。  相似文献   

7.
奇经八脉学说,属经络学说的组成部分,虽与经络学说有关,但毕竟自成体系,且其形成过程尤为复杂,故特专题论述。1黄帝内经在今存《素问》及《灵枢》中,虽无“奇经八脉”之概念,但已有其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诸篇:督脉,《素问·骨空论》言之甚详,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不仅贯脊而上行,至巅上,入络脑,复下项,循肩髆内,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说明其在背部有上下往复之线路。又《灵枢·本输篇》仅言“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又《灵枢·营气篇》亦曾言督脉[1]。任脉,《素问·骨空论》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系咽喉,上颐循…  相似文献   

8.
纪春艳  雷鸣  马拴全 《中医学报》2019,34(3):478-482
皮肤表者,脏腑里也,皮肤通过经络与脏腑之气相通,经络理论中的皮部—络脉—经脉—脏腑的传变规律在皮肤病的辨证治疗中具有指导作用。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故可从皮论治;其好发于颈项、眼睑、腰骶、四肢伸侧等部位与阳经经络循行分布甚为相似,故可从经论治;其经脉所属脏腑的病变于神经性皮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故可从腑论治。从皮部、经脉论治可谓治标,从腑论治可谓治本。三者有效结合,在临床上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一书,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记载经络学说内容最多,而又最完备的典籍。它不仅收有经络学术的多家学说,而又象征着经络学术发展至成熟阶段,故经络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与针灸学术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经脉由于《内经》中涉及经脉方面的内容,非常广泛和复杂,本文不可能全面论述,仅就《灵枢经》中论述较完整的几篇,如经脉篇、经别篇、经水篇、经筋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聊作解析。1.1经脉篇本篇为现存古文献中论述经脉循行最完整的一篇。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本篇托名为雷公问黄帝,与经别篇及经水篇黄帝问岐…  相似文献   

10.
同为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在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中曾经相互影响。脏腑阴阳属性的认定和脏腑相合关系的确立,都与经脉学说的影响密不可分。脏腑的阴阳属性和阴阳之气的多少,起初是用“二阴二阳”来标定的。当“三阴三阳”命名了经脉,进而经脉络属了脏腑之后,才架设了脏腑与“三阴三阳”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经脉表里关系和经脉脏腑络属关系的影响下,脏腑相合学说逐步成熟,《灵枢·经脉》的脏腑经络学说最终得以建立并占据了中医学术的主流地位,与之相左的其他“异说”则渐渐游弋于学术边缘而日趋湮没。  相似文献   

11.
通过《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经典条文,结合《黄帝内经》脏腑经络理论,以及后世医家相关文献,论述六经及脏腑经络在消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证治规律。采用先辨六经,再辨脏腑,并将具有极高效验的经方与之紧密结合,进一步丰富消渴病的辨治内容。  相似文献   

12.
张柳青 《中医学报》2016,(12):1928-1930
经络没有特殊的形态组织结构,是未知的特殊的功能系统,这个功能系统可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以大脑为主导的经络信息网络调控系统,主要表现在经脉循经感传导方面;第二个层面是以心血管为主导的脏腑谐波共振调控系统,主要表现在脉动和脉象两个方面。经络信息网络调控系统通过经气调控心血管脏腑的生理功能,心血管脏腑共振调控系统通过共振调控的方式,保障人脑及脏腑组织器官的血液供给,以维持人脑及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两个功能系统来源于《黄帝内经》,并于后世进一步发展,是最具中医特色的理论,应当认真研究,加于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 升降学说的起源及其发展概况升降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该书《六微旨大论》篇中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人体“无器不有”,“无不升降”。又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功能失常就会导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些论述说明了升降的动态变化是带有普遍性的,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此外,《内经》也谈到了脾胃的升降功能及经络的升降特点。如“胃者六腑之海,其气  相似文献   

14.
关、阖、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对其理论内涵的解读历代分歧甚大。本文通过还原其出处经文《灵枢·根结》《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皮部论》的成篇背景,提出关、阖、枢应视为经、络、皮部联系系统的功能模式,其中阳经之气受天阳之气的影响而布散于表,开气门而与天气相通,主外之皮肉筋骨;阴经之气受水谷之气充养,回输腑脏。阴阳经又以关、阖、枢的形式气化相通,构成人身内之脏腑、外之皮肉筋骨与外界沟通之门户。《素问·皮部论》补充了内外邪气按三阴三阳关-阖-枢传变的模式,并为用调经刺络法治疗外经病和脏腑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讲到客观事物中,(包括人体组织、生理、气血、脏腑、经络等)阴阳矛盾的双方既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互相转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中复有阴阳……等辨证关系时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同书《天元纪大论》更深入一层说明天地阴阳对立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报》2017,(12):2390-2392
《黄帝内经》认为风、寒、热造成了气血的"不通"与"不荣",导致腰痛的发生。因此,治疗应该"通之""荣之",根据腰痛的不同临床表现,施以脏腑辨证或经络辨证,明确主要病位,采用针刺和刺络,配合中药汤剂、火针、艾灸、导引等辅助手段,优化治疗方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医圣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传的主张。未病先防的具体措施包括调理饮食起居、调养精神、针灸和导引养生等,既病防传的具体措施则主要包括协调各脏腑的关系、保护脾胃之气等。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心者,君主之官,而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部分。该文基于《黄帝内经》从正经、经别、络脉、现代研究等角度论证关于心的经脉脏腑相关。开展心的经脉脏腑相关研究可进一步丰富以心为靶向器官的相关理论,亦可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为辨证核心,然而现在常常将脏腑经络割裂开来,甚至忽略了经络辨证。因此,为重视经络辨证在杂病治疗中的作用,笔者将《金匮要略》中的经络辨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体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体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是经络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针灸临床事实,推断循经感传过程中能量传输载体可能是人体内广泛分布的胶原蛋白分子。应用量子生物学方法,建立胶原分子的孤子激发模型,获知分子链上有波速为0~15.5m/S的孤立波,以对称孤立波和非对称孤立波两种运动形式行进。把胶原分子激发能的孤立波运动及其对神经感受器的作用对应于循经感传,系统地解释了循经感传的发生机理,显性感传与隐性感传的区别、感传的可阻滞性以及其他的循经感传现象。这种解释符合循经感传已知的临床事实和实验结果,也符合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辩认人的真皮内环层小体被囊中胶原分子类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