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静  孙仲涛  陈晓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8):1279-1282
目的 比较单孔法胸腔镜手术(single-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SPVATS)与传统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探讨SPVATS的操作要点、临床疗效以及推广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64例(SPVATS组,采用单孔法胸腔镜手术)、传统组42例(VATS组,采用传统胸腔镜手术),比较2组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分析2组临床资料的差异。 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及围手术期死亡;SPVATS组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与VAT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40,P<0.001),SPVATS组手术时间[(50.39±9.58)min]、手术出血量[(42.70±9.54)ml]、引流管放置时间[(3.31±0.90)d]、术后引流量[(235.62±74.38)ml]、住院时间[(4.73±1.38)d]与VAT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SP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与VATS相比同样安全有效,操作方便,且具有术后疼痛轻的优势,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作为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TH)治疗纵隔肿瘤的优缺点,探讨VATS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3年3月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30例纵隔肿瘤患者,其中154例行VATS手术,176例行TH手术,所有病例经病理诊断为胸腺瘤、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随访1年。结果 VATS组和TH组无一例死亡,VATS胸腺瘤手术1例术后1年内复发,TH胸腺瘤手术2例术后1年内复发。VATS组与TH组比较,胸腺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100.0±35.0)mL vs(150.0±40.0)mL]d、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80.0±30.0)mL vs(100.0±36.0)mL]min、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0.5)d vs(4.0±0.8)d]、术后住院时间[(5.0±0.6)d vs(6.5±0.7)d]min、术后24 h VAS评分[(3.0±0.5)vs(5.0±0.9)]均少于TH组;畸胎瘤切除手术时间[(70.3±15.4)min vs(86.5±20.6)min]、术中出血量[(100.0±35.0)mL vs(150.0±40.0)mL]、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80.0±30.0)mL vs(100.0±36.0)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0.5)d vs(4.0±0.8)d]、术后住院时间[(5.0±0.6)d vs(6.5±0.7)d]、术后24 h VAS评分[(3.0±0.5)vs(5.0±0.9)]也均少于TH组;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手术时间[(112.3±48.8)min vs(135.3±60.8)min]、术中出血量[(94.0±82.5)mL vs(398.7±202.2)mL]、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110.5±80.6)mL vs(160.8±110.7)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5±0.8)d vs(4.3±1.9)d]、术后住院时间[(4.7±2.4)d vs(6.5±1.8)d]、术后24 h VAS评分[(2.7±0.5)vs(4.6±0.9)]仍均少于TH组。结论 VATS治疗纵隔肿瘤,在术后复发率方面与开胸手术无差别,在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评价优于常规开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2种不同引流方式(单根多孔引流管与双胸腔引流管)的效果,选择较佳的引流方式.方法 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排除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持续出血、支气管残端持续漏气而再次手术的数据完整的83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依据引流管放置方式不同分为单根多孔引流管组(44例)与双胸腔引流管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平分(VAS)的差异.结果 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术后引流量[(887.16 ±263.27)mL比(1081.41 ± 435.06)mL],引流管带管时间[(4.45 ±1.59)d比(6.21 ±3.43)d],术后住院时间[(9.43 ±1.72)d比(10.95 ±2.11)d]均少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患者术后第2天VAS评分[(3.91 ±1.07)分比(4.64 ±1.42)分]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1.66 ±0.75)分比(2.08 ±0.77)分]小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放置单根多孔引流管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胸手术与全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组和胸腔镜组各43例,分别进行小切口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分析两组总体及不同叶间裂发育情况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总体的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带胸管时间、引流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均多于小切口组[(214±44)min vs (169±26)min,P<0.05],但术中出血量低于小切口组[(65±13)mL vs (97±26)mL,P<0.05];(2)除淋巴结清扫个数没有差异外,胸腔镜组的术后带胸管时间[(5.2±0.9)d vs(7.6±1.5)d,P<0.05]短于小切口组,引流量[(168±33)mL vs(216±55)mL,P<0.05]少于小切口组,住院时间[(9.3±2.1)d vs (12.5±3.2)d,P<0.05]短于小切口组;(3)胸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总数低于小切口组(44.7% vs 21.1%,P<0.05),其中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组(5.3% vs 21.1%,P<0.05).结论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全胸腔镜(c-VATS)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总结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无一例死亡。两组患者在平均术中出血量[(208.43±59.65) mL vs (271.62±87.30) mL]、术后第1天胸管引流量[(294.77±31.46) mL vs (351.39±29.71) mL]、术后胸管留置时间[(3.27±1.46) d vs (6.44±1.59) d]、术后住院时间[(7.53±2.35) d vs (12.41±2.46) d]、术后疼痛评分[(3.4±1.1)分vs (7.2±0.9)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2/30) vs 28.5%(9/32)]等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159.62±43.10) min vs (147.54±50.76)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方法,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技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50-53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应用价值,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12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依据纳入、排除的相关标准,在知情同意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单孔胸腔镜手术组,60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中转开胸3例,中转开胸率为5%(3/60)。单孔胸腔镜组与传统开胸组相比较,手术时间分别为(88.00±15.77)min、(87.52±15.6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6.33±15.16)mL、(443.75±43.69)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423.93±41.49)m L、(663.92±16.28)mL,胸腔引流管时间分别为(2.92±0.10)d、(4.35±1.44)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50±2.51)d、(13.65±2.52)d,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总的发生率为6.67%(4/60),传统开胸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3.33%(8/60)。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但在临床实际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寻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传统三孔手术相比有何优势及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胸外科行32例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单孔组)的住院资料,与同期34例行三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三孔组)的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围术期情况.结果 与三孔组比较,单乳组术后1d疼痛评分降低了1.9分(4.0±2.0vs.5.9±2.0),术后住院时间平均减少了1.7 d(8.0±1.4 vs.9.7±3.1),但手术时间平均延长了53.6 min(216.8±48.6vs.163.2±47.6);单孔组中后16例相比于前16例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在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术后带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实现与三孔手术同等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且在术后1d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一定数值上的优势,但目前手术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肺大疱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肺大疱患者68例,随机分成2组,各34例.经胸组接受经胸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剑突组接受经剑突下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置管时间、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状况及术前、术后1 d、术后3 d疼痛度[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血清疼痛因子[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创伤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结果:2组引流量、置管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组住院天数短于经胸组[(4.78±1.01)vs(5.71±1.12)d,P<0.05];术后1 d、3 d剑突组NRS评分均少于经胸组[(3.87±0.67)vs(4.39±0.73)分、(2.61±0.55)vs(3.12±0.42)分,P<0.05];术后1 d、3 d剑突组血清PGE2水平[(156.39±12.23)vs(173.48±10.78)pg·mL-1、(135.69±10.18)vs(145.59±11.09)pg·mL-1]、SP水平[(10.79±0.85)vs(12.10±0.97)μg·mL-1、(9.70±0.62)vs(10.08±0.54)μg·mL-1]低于经胸组(P<0.05);术后1 d、3 d剑突组血清E[(51.74±4.16)vs(67.62±4.77)pg·mL-1、(40.14±3.56)vs(48.75±3.84)pg·mL-1],NE[(307.25±24.88)vs(357.14±26.87)pg·mL-1、(258.56±26.63)vs(286.15±24.37)pg·mL-1],Cor[(301.82±27.85)vs(342.94±28.67)ng·mL-1、(273.08±26.19)vs(297.30±24.52)ng·mL-1]水平均低于经胸组(P<0.05);剑突组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经胸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肺大疱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度,抑制疼痛因子,降低创伤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52例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2例)和单操作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总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单操作孔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第1天和术后1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86±1.04)和(1.68±0.72)分,均低于单操作孔组[(5.67±0.99)和(2.13±0.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6/22),低于单操作孔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创伤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孔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Ⅰ ~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比较两者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手术的Ⅰ ~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96例,其中,单孔胸腔镜手术46例,为单孔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50例,为单操作孔组,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194.83±19.96)min,比单操作孔组(169.04±17.85)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单操作孔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单孔组(3.83±1.47)分,小于单操作孔组(5.82±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颤、肺炎等并发症及总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满意度评分单孔组(84.87±5.64)分,优于单操作孔组(74.18±6.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均是治疗Ⅰ ~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术式,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创伤更小且切口美观,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