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病原菌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9~2011年1317例机械通气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进行监测和药敏学分析,并单因素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VAP 113例,发生率为8.5%,检出病原菌11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9株,占57.98%;革兰阳性球菌37株,占26.05%;真菌19株,占15.97%;主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2.88%、9.85%、9.09%、6.06%、5.30%;呼吸机使用时间≥7天、昏迷、留置胃管、应用制酸药物、联用抗菌药、气管导管气囊无定时测压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VAP发生的高危因素甚多,通过目标性监测能够对病原菌与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分析评价,争取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病原菌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9~2011年1317例机械通气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进行监测和药敏学分析,并单因素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VAP 113例,发生率为8.5%,检出病原菌11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9株,占57.98%;革兰阳性球菌37株,占26.05%;真菌19株,占15.97%;主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2.88%、9.85%、9.09%、6.06%、5.30%;呼吸机使用时间≥7天、昏迷、留置胃管、应用制酸药物、联用抗菌药、气管导管气囊无定时测压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VAP发生的高危因素甚多,通过目标性监测能够对病原菌与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分析评价,争取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92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36.22%,病死率30.43%。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内插管、呼吸机管路冷凝水污染吸入及高龄、有慢性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危险因素相关。共检出病原菌130株,其中G-杆菌74.62%,G+球菌12.31%,真菌13.08%。产ESBLs分离率14.43%。结论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VAP的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其耐药率不断增加。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预防,加强监护,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使用呼吸机的86例患者中出现的34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VAP发生率为39.5%,病死率为41.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时间平均14.5 d.共分离出病原菌15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109株(70.3%),革兰氏阳性菌33株(21.3%),真菌13株(8.4%).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医师可根据血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王启瑚 《中外医疗》2013,(31):21+23-21,23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感染因素,探讨有效控制VAP发生率的措施。方法以该院于2009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的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126例为监测对象,其中发生VAP例数为59例。结果该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6.83%。共检出93株病原菌,G-杆菌72.04%、G+菌10.76%、真菌17.20%。结论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感染因素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上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病原菌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避免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加,有效控制VAP的发生与恶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119例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ICU患者,根据VAP诊断标准分为AP组和非VA组,分析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119例患者中发生VAP 39例,VAP发生率为32.77%.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联合使用抗生素、急诊手术史、输血史、是否使用抑酸剂、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使用抑酸剂、APACHEⅡ评分(≥15分)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救治ICU患者时,应对VAP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VAP的发生率和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外科ICU收治的10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构成以及药敏结果。结果 105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43例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4.7%,病死率为35%。共分离出病原菌株227株、细菌164株,占72.55%。真菌63株,占27.45%,革兰氏阴性杆菌为66%,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氏、黄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革兰氏阳性菌为3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医师可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大于48h 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VAP的发病率为46.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V时间、出生体重、胎龄、气管插管次数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V时间是VAP的危险因素.94例VAP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1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5株(占64.65%),革兰阳性球菌27株(占23.28),真菌14株.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药敏显示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现象,仅对部分抗生素敏感.结论:VAP有较高发病率,新生儿VAP的发生受MV时间、出生体重、胎龄、气管插管次数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采用综合预防措施防止VAP的发生.VAP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有多重耐药现象,因此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治疗VAP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病死率、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65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43.08%,病死率为46.43%。VAP的发生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鼻饲、抑酸剂及抗生素的应用有关。共检出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5株,占83.33%,前三位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革兰阳性菌4株,占7.41%;真菌5株,占9.26%。结论: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相似文献   

10.
时迎俊  陆忠良  赵玉良  何清  周联生 《河北医学》2007,13(11):1300-130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4月使用呼吸机的115例患者中出现4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结果。结果:115例机械通气患者中有45例发生了VAP,VAP发生率为39.1%,病死率为33.3%。共分离出病原菌20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154株占74.8%,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21.4%,真菌8株占8.9%,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医师可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某院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 280例,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分为MDRO感染组(270例)和非MDRO感染组(1 010例),分析MDRO的检出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280例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为21.09%(270/1 280)。270例MDRO感染患者共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295株,居前3位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1.19%)、铜绿假单胞菌(23.05%)及大肠埃希菌(19.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卧床(OR=2.804,95%CI:1.725~4.364)、侵入性操作(OR=3.907,95%CI:2.914~7.523)、使用抗菌药物种类(OR=5.306,95%CI:4.105~9.248)、使用抗菌药物时间(OR=3.117,95%CI:2.208~6.731)、低白蛋白水平(OR=2.105,95%CI:1.286~3.740)是恶性肿瘤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MDRO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MDRO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曹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7):930-932, 938
目的 分析某医院住院病人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某院13 027份出院病人的电子病历,结合临床医师相关报告和感染科室专职人员调查结果,统计该院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该院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0%(352/13 207)。其2015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9%(182/6 299),2016年为2.53%(170/6 7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的好发科室主要为ICU、泌尿外科和神经内科;好发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亦占一定比例。除真菌外,主要分离出1 180株病原菌,感染次数较多的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中革兰阴性菌822株(69.6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呼吸机、行气管切开术、留置导尿管和血液透析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 结论 控制医院感染,应根据医院自身情况,分析高危因素,进而重点防控。感染控制措施主要为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强医生和病人手卫生的依从性意识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观察有针对性的护理对降低VAP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机械通气患者的资料,分析VAP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另将114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针对危险因素的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比较VAP发生率。结果134例患者发生VAP46例,发生率为34.33%。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方式、体位和湿化器污染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5.79%和2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病死率、ICU停留时间和治疗费用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P在ICU内高发,并且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63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早产儿依据是否发生VAP而分为病例组48例和对照组115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VAP发病率为29.4%;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越轻、气管插管次数越多、气管内吸引≥6次/天、机械通气时间≥5d是早产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进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具有较高的VAP发病率,影响其发病的因素较多,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马秋芹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48-149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探讨降低VAP发生率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机械通气超过48h的120例新生儿,其中VAP52例,比较上机时间、捅管次数、胎龄及分析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VAP的发生率为43.3%.VAP组上机时间、捅管次数明显多于非VAP组,早产儿VA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病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为主。结论引起新生儿VAP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从多方面控制,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新生儿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肺炎克雷伯菌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KPN)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产ESBLs的发生率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004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年龄>60岁患者占73.7%;患有各种严重基础疾病者占84.2%;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者占89.5%;住院时间>20天者占86.8%;接受侵入性操作者占34.2%。临床表现不一。产ESBLs菌占44.7%,主要分布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产ESBLs菌和非产ESBLs菌均对亚安培南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严重耐药;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产ESBLs菌耐药性较非产ESBLs菌显著增高。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产ESBLs的发生率较高,其耐药性增高,亚安培南为首选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王龙梅  俞兴群 《安徽医学》2017,38(3):301-30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防治老年患者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 10月至2015年 12 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80例患者,36例患者发生VAP(VAP组),44例患者未发生VAP(非VAP组),分析V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VAP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6.0%)、肺炎克雷伯菌(16.0%)、金黄色葡萄球菌(16.0%)、铜绿假单胞菌(10.0%)、溶血葡萄球菌(8.0%)等.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5 d、APACHE Ⅱ评分≥15 分、意识障碍、误吸、留置胃管、营养状况、抑酸剂、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中机械通气时间≥5 d、误吸、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是发生VAP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AP主要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VAP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5 d、误吸、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因素及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控制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集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21例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患者的易感性、环境因素、呼吸道屏障功能受损、耐药菌株的增加、误吸、口腔护理不彻底、患者年龄、患者身体条件等密切相关.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原则,加强环境和呼吸道管理,合理进行口腔护理,加强机体营养,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大监控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等,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