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翻阅我国历代医学论著,稍加留意会发现,论述的是医术、医风、医德修养,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古代医者崇高而又伟大的人格精神。这些传统医学中的理想人格精神内容极为丰富而又十分朴素,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类。1“仁爱救人”的人格理想传统医学始终将“仁爱救人”放在突出位置上加以强调,洋溢着一种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和“仁爱”的崇高人格理想,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1.1强调精湛医术祖国医学认为,医为救人活命之术。因此历代医家非常强调医术精湛。唐代著名大医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所说的“精”就是指精湛的医技,他认为有精湛的医技能够…  相似文献   

2.
作为医史工作者,无不注重医学史与医史学的问题。早在1945年陈邦贤先生提出了“医史学”这一概念,并对医学史与医史学的异同作了清晰的说明。他指出:“研究医学进展的过程,叫做医学史。更研究其文化、学术、政治、社会、经济等背景,叫做医史学。”他认为:“中国人应知人类和社会进化的史迹,研究医学者,更应当知道中国医学的变迁及其进化之理由”。作为医史学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与陈炯明之间由产生嫌隙到矛盾斗争以至于公开的决裂,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间与发展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孙中山统一中国的革命理想与陈炯明割据思想的激烈冲突,决不是因为陈炯明“具有民主思想”而“未必为国民党人以至孙中山所同意”。不顾史实地褒扬陈炯明,贬低孙中山,甚至于将“战乱带来的苦难”和“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均归咎于孙中山,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观点。在谋求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孙中山并非没有“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斗争。恰恰相反,他正是从一次次和平努力失败的痛苦经历中,逐渐认识并且坚定地走上了用武力统一中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道医。他的医学伦理思想受道教思想的影响很深。在孙思邈的行医及著书中,都可以看出道之德和医之德的高度融合,修道之清静寡欲与为医之清廉淡泊相辅相成,道术之玄之又玄与医术之精益求精的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5.
灯芯将残     
《广西医学》2005,27(9):1488-1488
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医师,不但热心救人,并且收费低廉,远近的居民都喜欢找他医病。  相似文献   

6.
张玉惠  郭鑫 《开卷有益》2004,(10):44-45
石成金是清代著名学者,扬州人。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的御下做了一辈子规规矩矩的平民。他天资聪颖,早年研习岐黄医术,熟谙本草,对诗、书、经、史、子、集无不通晓,一生笃志于教书,著作甚丰。石成金在教书育人的漫漫生涯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修身福寿的养生保健思想,反映在他撰著的百科全书式的文集《传家宝》中。一、修身养心观注重修身养心,是石成金的医道基础。他劝戒“学医务要精研”,指出“世上不患无良药,只患无良医。有良药而无良医,参附不能疗病;无良药而有良医,姜葱亦可极疴。”主张“疗人之病,先疗人之心”。又说:“然治有病,不…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民族之 一,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 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灸学是中国医 学重要内容之一。针灸医术是中华民族在医学 上一项重要发明,对人类健康是一项重大贡献。 无论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 马和阿拉伯的医学文献中,都没有关于针灸医术的记载。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学资料证明, 针灸医术起源于中国,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  相似文献   

8.
《健康问答》2005,(8):60-60
卓远福教授 他是皮肤性病泌尿疾病医学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他的专研成绩有目共睹。他是老一辈中国著名民间草医陈巧太太嫡孙。他是中国第一不用草药治疗反映泌尿性病的创始人。他的成果荣获“中华名医”、“当代中国人”“中国著名草药专家人才”荣誉称号。他是中国健康教育协会理事、世界自然医学会会员、国际中医学寻医问药专家理事会理事。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院》2012,(7):I0010-I0012
百年名院百年史,一路坎坷一路歌 立足今日.回顾百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开院祖训.历经世纪磨砺.那代代传承的医德医风.精益求精的高超医术.铁肩担当的社会责任.以及长期以来特别是近30年来的科学发展、巨大变化、辉煌业绩和社会影响.已经深入民心,口碑相传:中山一院坚持科教兴院和文化建院.全面提高管理和医疗质量水平,总体实力和规模以明显的优势,跻身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前列.是中国南方首屈一指的经典名院。  相似文献   

10.
《中外健康文摘》2008,5(15):28-28
古人称唾液为“华池之水”、“玉泉”、“甘露“、“琼浆”,中国医库有“金津玉液”之美称。三国时期有位百岁老人名叫皇甫隆,耳聪目明,体力不衰。曹操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他说“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活了102岁。  相似文献   

11.
哈佛大学和哈佛医学院作为世界一流的高等学校,在200多年的医学教育办学历程中,遵循医学教育规律,逐步形成了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等,保证哈佛医学院成为世界一流的医学院校.在院校长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医院发展、培养目标确立以及丰富教育资源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医学院校必须鼓励和吸收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院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能够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同时使学生具有民主管理者与实践者的双重性,促使学生自觉地把学校的要求内化为情感。分析国内外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应该解决认识问题并对参与管理的学生予以政策激励。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中专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正本清源”、把医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程之范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医史学家,自1950年毕业留校至2002年退休,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外,从未离开过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教研室。程之范教授倾心教学,努力探索在中国进行医学史教学的主旨和方法,积极编写医学史教材,拓展医学史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医学史师资力量,在国内外交流中不忘介绍和推动我国的医学史研究。程之范教授在北京医科大学工作半个多世纪,为北京医科大学医史教研室的壮大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相似文献   

15.
浅析如何在医学院校阶段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精神整体水平不佳,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对群众的公信力。因此,必须调整我国医疗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业精神培养模式,在医疗人才内心树立职业精神意识。在医疗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医学生阶段,如何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称北京协和医学院)虽然办学规模较小,却培养出了一批批杰出的医学人才,在我国医学和医学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学校80余年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和有关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阐述文化建设对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反映了人们对人才培养问题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一些因为交流导致的医疗纠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医药工作者重技能,缺综合学识所致.因此,将通识教育融入医药院校,对提升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通识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当前我国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谈谈如何将通识教育融入医药院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文理交融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医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抽取6个班,共计3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和基本情况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3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女生的择业适应因子的评分高于男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生源医学生情绪适应因子的评分高于农村生源医学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满意度则农村生源医学生稍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非独生子女医学生的人际适应要高于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满意度、人际适应和情绪适应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3个重要因素。结论学校适应能力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888年加拿大基督教长老会进驻豫北进行“医药传教”,1903年在卫辉创建博济医院,1923年另址扩建,更名为惠民医院,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病人量,创建“托管制”住院医疗的需要,创建了“惠民医院护士培训学校”,引进了强调内部环境清洁、轻松、明亮、安静和有序的新护理体系和注重实践的护理教学方法,创建了具有豫北特色的现代护理文化,为豫北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对西方医学的本土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现状及与抑郁、焦虑症的关系。方法 对8所院校的1 629名全日制医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测量工具包括学校归属感量表(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PSSM-18)、9条条目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the 9-item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和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7-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对学校归属感、抑郁症和焦虑症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SSM-18与PHQ-9、GAD-7得分间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归属感缺失对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影响。结果 研究对象的学校归属感平均得分为(77.31±14.12),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检出率分别为25.97%(423/1 629)和21.92%(357/1 629)。PSSM-18得分与PHQ-9得分(r=-0.52,P<0.001)和GAD-7得分(r=-0.49,P<0.001)均呈负相关。在校正协变量后,低归属感的学生出现抑郁症的风险是高归属感学生的4.33倍(OR=4.33,95%CI=2.48~7.43),出现焦虑症的风险是高归属感学生的5.85倍(OR=5.85,95%CI=3.76~8.15)。结论 归属感缺失增加抑郁症和焦虑症出现的风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应加强健康宣教和支持服务,提高医学生的归属感,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