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产ESBL和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茵的耐药性,为产ESBL争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茵的监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7~2008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产ESBL和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茵,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产ESBL和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茵耐药严重.结论 定期进行细茵耐药性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的流行分布及其基因型和耐药特征。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对2003至2005年连续不重复的487株肺炎雷伯菌进行AmpC酶的筛选,对筛选阳性的细菌,分别进行三维试验、多重PCR、特异引物PCR及测序,以确定质粒AmpC酶的基因型;并对测产质粒AmpC酶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和NCCLS推荐的ESBL确认检测。结果48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70株(14.4%)Ampc酶纸片筛选实验阳性(FOX≤18mm);22株(4.5%)三维试验阳性;21株(4.3%)细菌多重PCR阳性,经测序均为DHA-1型质粒AmpC酶,其中12株确认产ESBL。2003年的质粒AmpC酶阳性率仅为1.3%,而2005年为6.7%,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院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为DHA-1型,发生率为4.3%且有逐年上升趋势。质粒AmpC酶合并ESBL的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李艳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1976-1977
目的了解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残端脓液分离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结果18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单产ESBLs43株、单产AmpC酶17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 10株,检出率分别为23.9%、9.4%和5.6%;产酶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部分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阑尾残端脓液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AmpC酶和ESBLs,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产ESBLs、产ESBLs和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2000年3月~2007年3月产ESBLs、产ESBLs+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AMS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31株,检出率为38.3%,检出产ESBLs+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76株,检出率为17.6%,尿液与脓液中产ESBLs+AmpC酶菌株、产ESBLs菌株检出率最高;在年龄调查中,71-80岁组产ESBLs、产ESBLs+AmpC酶菌株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年龄大致呈正相关。在耐药性分析中,产ESBLs+AmpC酶菌株较产ESBLs菌株呈现更复杂的多重耐药。结论:产ESBLs+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在临床已广泛存在,多重耐药明显,临床应及时了解其耐药特点及变化趋势,以便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4年5月间我院呼吸科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110株,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等电聚焦电泳、耐药质粒电转化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确定AmpC酶基因型.结果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AmpC酶检出率分剐为9.30%和4.48%.药敏试验显示产酶株对头孢西丁全部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氨曲南、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较敏感.7株产AmpC酶菌株中有5株通过电转化试验可将头孢西丁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经PCR扩增和测序证实为质粒介导DHA-1型AmpC酶.结论 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已经出现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其耐药性能够水平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泰安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我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251株,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NC-CLS2002年判断标准分析结果。结果25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和高产AmpC酶154株,检出率61.4%,其中单产ESBLs143株,单产AmpC酶8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3株,总检出率分别为57.0%,3.19%和1.20%。其中3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酶抑制剂、氨曲南、头孢西丁都耐药,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单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在70%以上,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好。单产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都耐药,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敏感。结论产ESBLs和高产AmpC酶是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两类主要酶,产酶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质粒型AmpC酶株的比率、酶的基因型及其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收集本院、福建省立医院两家医院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的67株耐头孢西丁不重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抽提高产AmpC酶株质粒。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产物序列分析确定质粒AmpC酶和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质粒转化试验定位耐药基因;ERIC—PCR指纹图确定产酶株间的同源关系。结果:福州两家医院耐头孢西丁菌中产质粒型AmpC酶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6.7%和10.5%。肺炎克雷伯菌则分别为8%和0。2株肺炎克雷伯菌产DHA-1型、4株大肠埃希菌产CMY-2型、1株大肠埃希菌产CMY-22型质粒Am—pC酶;5株产CMY型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还分别同时产CTX—M-14、CTX—M-27、TEM-144和TEM-1型β内酰胺酶。7株菌中,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3株大肠埃希菌可将头孢西丁耐药性转移给受体菌。7株产酶菌ERIC—PCR指纹图显示,2株肺炎克雷伯菌来自相同克隆,其余菌株来自不同克隆。结论:福州地区发现产DHA-1型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和产CMY-2型及CMY-22型AmtpC酶大肠埃希菌。CMY-22型AmpC酶和TEM-144型B内酰胺酶是国内外首次报道,GenBank登陆号为DQ256079和DQ256080。  相似文献   

8.
产ESBLs和AmpC型酶肺炎克雷伯菌的筛选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霞  李从荣 《四川医学》2006,27(12):1248-1250
目的研究我院产ESBLs和AmpC型酶肺炎克雷伯菌(KP)的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方法614株临床分离的无重复肺炎克雷伯菌,采用NCCLS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酶提取物改良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株;KB纸片法检测产酶株对11种抗菌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9种抗生素对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单产ESBLs的检出率为31.8%,单产AmpC酶的检出率为2.6%,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检出率为1.1%。产ESBLs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非产酶株显著升高;产AmpC酶菌对含酶抑制剂抗生素耐药率比产ESBLs菌高;同时产ESBLs和AmpC酶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三种酶型均未见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产ESBLs和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引起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但产ESBLs和AmpC型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应高度重视产酶株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聊城地区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和AmpC酶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56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进行回顾调查分析,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同时采用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采用三维确认试验检测质粒介导AmpC酶。结果检出单产ESBLs54株(34.6%),单产AmpC酶6株(3.8%),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共3株(1.9%)。产ESBLs和AmpC酶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彬他唑巴坦100%敏感,其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均高于不产ESBLs和AmpC酶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和AmpC酶的情况在聊城地区已经出现,产ESBLs和AmpC酶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冒伯菌(Kpn)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AmpC酶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寻求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质粒β-内酰胺酶的最佳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182株,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三维试验检测ESDL,表型筛选法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 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出产ESDL株78株,占42.85%(78/182),三维试验显示产ESBL株82株,占45.05%(82/182),两者相比总符合率为95.12%(78/82)。AmpC酶表型筛选法结果显示可疑产AmpC酶株9株,占4.9%(9/182)。三维试验显示产AmpC酶为7株,占3.8%(7/182);同时产ESBL和AmpC酶菌株为2株,占1.1%(2/182)。产酶株对三代头孢高度耐药,对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交叉耐药率也很高,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一定敏感性,尚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 双纸片协同试验为检测ESDL最常用方法,AmpC酶表型筛选法只可作为初步筛查.确证时采用三维试验。产ESDL和(或)AmpC酶的Kpn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需及时监测药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