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对2003年—2013年来我院接种过乙肝疫苗的422名7岁~10岁的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监测,把422名参与试验的儿童按年龄分为4组,7岁的儿童为第1组,8岁的儿童为第2组,9岁儿童为第3组,10岁儿童为第4组。对所有儿童进行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然后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吸附试验,检测试验对象的乙肝表面抗体。结果422名儿童中,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的有231名,阳性率为54.7%,儿童乙肝阳性抗体率与性别没有直接联系。完成全程基础乙肝免疫儿童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相对比较高。不同年龄组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逐渐呈下降趋势。结论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可以产生有效的保护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1岁~6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状况,为预防乙肝感染提供资料。方法对350例儿童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1岁~6岁儿童350例,表面抗体检测阳性227例,阳性率64.86%。其中,1岁~3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检测115例,表面抗体检测阳性90例,阳性率78.26%;4岁~6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检测235例,乙肝表面抗体检测阳性137例,阳性率58.30%;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岁~6岁儿童随年龄增长,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下降,对抗体阴性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本地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方法:对本地区43家托幼机构的526名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调查这526名婴幼儿执行乙肝疫苗免疫计划的情况,并检测其乙肝五项定量,比较其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结果:所有婴幼儿均完成了乙肝免疫计划,其中1~2岁婴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81.90%;2~4岁婴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68.05%;4~6岁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72.29%。这526名婴幼儿乙肝表面抗体的平均阳性率为71.48%。其中2~4岁婴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526名婴幼儿乙肝表面抗体的平均阳性率,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出生后,应及时为其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检查其乙肝表面抗体的含量,当其乙肝表面抗原含量HBsAg>10 IU/L时,应复种乙肝疫苗,保持其抗体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济宁市农村全人群乙肝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制订我市具体的乙肝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济宁市两村庄,按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636人,并采集血标本,检测乙肝感染情况和抗体水平。结果济宁市农村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至较低水平(1.57%),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1~4岁年龄组(75.47%)高于5~14岁年龄组(59.09%),高于15~59岁年龄组(31.33%)。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大大提高了全市儿童人群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于洪区1~5岁儿童HBsAg和抗-HBs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于洪区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结果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50%,接种疫苗1年的幼儿抗-HBs阳性率为80.36%,以后随接种年数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下降趋势明显。在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有28.93%的儿童阳转率处于微弱阳性状况。结论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最佳注射时间进行研究性探讨。方法:对接种的1 757名儿童的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比较确定乙肝疫苗注射的最佳时间。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时间以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对于普通儿童,按0~1~6程序接种(即出生后24 h内及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注射)。免疫效果会维持4~5年,至3~6周岁时再加强注射一次就可产生较高抗体。通过对1 757名3~14岁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的乙肝表面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1 757名3~14岁HBs Ag成阴性的测试者中,抗-HBs Ag阳性率为67.59%,不同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3~6岁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为78.68%,7~10岁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为66.80%,11~14岁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为57.2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学龄前儿童是HBV的易感者,此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产生较高抗体,所以学龄前儿童是接种乙肝疫苗的最佳时期。虽然成年人和老人也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病毒感染率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于洪区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结果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50%,接种疫苗1年的幼儿抗-HBs阳性率为80.36%,随接种年数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下降趋势明显.在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有28.93%的儿童的阳转率处于微弱阳性状况.结论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桥东区1-6年级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为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sAg、抗-HBs.结果:共检测1-6年级学生12116人,其中HBsAg阳性人数46人,阳性率为0.38%;HBsAg阴性的12070名学生中,抗-HBs阳性人数5613人,总阳性率46.50%。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的儿童抗体阳性率情况,经X^2检验,男女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对比X^2=0.87,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9岁组与10-11岁组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对比X^2=28.30,P<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疫苗接种率有待继续提高。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9.
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贻庆  魏瑞芳  刘德艳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95-1595,1584
目的 了解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对来邹城市卫生防疫站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3~7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对抗-HBs阴性者进行5μg疫苗加强免疫1~3针,免疫后三个月进行抗-HBs检测。结果 邹城市3~7岁儿童出生后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65.42%。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抗一HBs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对479名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加免后总的抗体阳转率为87.89%,加强1针与多针抗体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断乙肝传播,对抗-HBs阴性儿童只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5μg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蒋文芬 《求医问药》2014,(21):189-190
目的:对2013年平果县城区1200名3~8岁的入托、入学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进行监测,了解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状况。方法:对本组1200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本组1200例受检儿童中,有610例儿童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50.83%。其中,3~5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55.67%,6~8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46.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x2=11.22,p<0.05),有统计学意义。3~5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弱阳性率为12.17%,6~8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弱阳性率为10.67%,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x2=0.67,p>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儿童进行乙肝抗体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x2=0.77,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可逐渐下降。全面掌握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及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在提高其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降低其乙肝的发病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武鸣县适龄儿童乙肝和百白破疫苗接种现状,评价乙肝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的防控效果。方法按《2012年全区免疫规划血清学调查方案》抽样、调查和采集血清,由自治区CDC对血清样本进行乙肝和白喉监测。结果调查的153名儿童HBsAg、HBsAb和DT IgG阳性率分别为0.65%、83.01%和100.00%。HBsAb阳性率最高的为1~岁组,占95.83%;最低的为3~岁组,占69.23%。男性和女性的HBsAg、HBsAb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加强免疫者HBsAb阳性率高于仅基础免疫者。结论武鸣县将乙肝疫苗和百白破/白破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每隔3~4年应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常规免疫接种、开展母婴安全工程,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应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是提高预防接种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进行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7月龄和1~6岁,每年静脉采血,观察两组免疫应答及乙肝免疫后不同年龄的HBsAb阳性率。结果: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免疫应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被动加主动免疫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和促进免疫应答反应。对乙肝免疫后不同年龄的HBsAb阳性率观察,随年龄增长HBsAb阳性率呈进行性下降,免疫后3~5年应加强免疫一次,这样将会起到更加持久、稳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泰州市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和人群免疫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8月随机抽取泰州姜堰市内7个年龄组共411名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411名调查对象抗-HBs为55.72%,其中男性阳性率55.32%,女性为5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0~12个月组抗-HB阳性率最高(71.67%),3-4岁年龄组最低(32.79%)。结论:目前泰州市适龄儿童的乙肝抗体阳性率较高,巩固儿童免疫工作的同时,应加强成人乙肝免疫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兴山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兴山县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3~20岁2269人采集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样本的HBsAg和HBsAb。结果人群HBsAb阳性率为75.58%,HBsAg阳性率为0.84%。3~6岁组HBsAb阳性率为89.59%,HBsAg阳性率为0.41%。7~14岁组HBsAb阳性率为84.07%,HBsAg阳性率为0.57%。15~20岁组HBsAb阳性率23.90%,HB-sAg阳性率2.44%。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手段。兴山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在控制乙肝流行,降低HBsAg阳性率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及有效保护浓度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儿童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电化学发光法定量结果,分析阳性率及有效保护浓度阳性率。结果男女总体HBsAb定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b的阳性率在各个年龄段均较高(≥78.3%),但HBsAb有效保护浓度阳性率在6个月~12个月达高峰之后随年龄增长迅速下降,3岁~4岁达低谷(35.8%)后再缓慢上升。各年龄组HBsAb阳性率和有效保护浓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虽然学龄前儿童HBsAb阳性率总体较高,但有效保护浓度阳性率在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半年后迅速下降,需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HBsAb定量结果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山市小榄镇8月龄~7岁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免疫持久性,为传染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08年1月1日-6月30日在小榄人民医院检测乙肝"二对半"且已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的8月龄~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2.00%,8月龄~7岁免疫儿童HBsAb阳性率为67.78%,且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性别之间无差异性;8月龄~7岁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0.43%;乙肝疫苗是否及时接种HBsA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31.70%的免疫儿童乙肝"二对半"5项标志物均为阴性,且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结论中山市小榄镇已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的8月龄~7岁儿童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全国自然人群的平均水平,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普通人群的平均水平,达到了在免疫人群中将HBsAg阳性率降到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大理州农村育龄期妇女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和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5~49岁农村育龄妇女2 063例。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 结果 2 063例农村育龄期妇女中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 45例(2.18%),表面抗体(HbsAb)阳性734例(35.58%),核心抗体(HBcAb)阳性243例(11.78%)。HBV血清学标志物检出模式共7种,以易感模式为主(59.38%)。山区育龄期妇女HBcAb阳性率高于非山区,少数民族育龄期妇女HBcAb阳性率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调查地和民族育龄期妇女HBsAg和HBsA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育龄期妇女HBsAg和HBcAb阳性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育龄期妇女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史育龄期妇女HBsAg和HBcAb阳性率低于无免疫史者,HBsAb阳性率高于无免疫史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理州农村育龄期妇女HBsAg阳性率接近于低流行水平,约60%人群处于HBV易感状态,应加强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宣传,促进育龄期妇女在孕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联合阻断后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了解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干预效果。方法249例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出生后予以联合免疫阻断,跟踪并测定出生后7~11个月、12~23个月、24~35个月、≥36个月的HBsAb水平,对其中50例无应答或低应答儿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接种,1个月后复查HBsAb水平。结果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出生7个月后无应答和低应答的发生率为23.29%(58/249);高应答儿出生12—23个月时无应答和低应答的发生率为37.50%(45/120);持续高应答儿出生24—35个月时无应答和低应答率的发生率为48.14%(13/27)。给予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后,幼儿的HBsAb水平增高(P〈0.05),加强免疫成功率为94%。性别及加强免疫接种时的年龄不影响加强免疫的效果(P〉0.05)。结论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后存在无应答及低应答状态,给予乙肝疫苟加强免疫干预后多见高应答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5岁以下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后出现无(弱)应答的影响因素。方法按性别、年龄、民族1∶1配对原则,选取279对无(弱)应答者病例和对照,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健康状况,疫苗接种剂量、种类、部位、次数以及药物摄入、饮食等因素与无(弱)应答发生的关系。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无(弱)应答有关的因素为母亲HBsAg阳性、母亲HBsAb阳性、父亲HBsAg阳性、父亲HBsAb阳性、父亲有HepB免疫无应答史,其OR值分别为4.467、0.879、5.768、0.881、6.020,其中父亲HBsAb阳性、婴儿餐具进行消毒,出生当日接种疫苗是儿童体内产生HBsAb的保护因素。结论父母亲为HBV携带者是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无(弱)应答的危险因素,而父母亲体内有HBsAb是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应答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