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上尿路梗阻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年龄在(1~14)岁的小儿行影像学检查,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U),4例经皮肾穿刺造影,2例行逆行肾盂造影,14例行螺旋CT扫描,5例膀胱尿道造影,22例行B超检查。结果: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2例,重复肾及双输尿管4例,巨输尿管2例,膀胱输尿管狭窄2例,输尿管结石8例。结论:B超联合静脉肾盂造影(IVU)、CT检查是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上尿路梗阻患者1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超声、静脉肾盂造影( intravenous pyelogram IVP)、逆行尿路造影、CT和磁共振尿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 MRU)对上尿路梗阻的检出、定位和病因的诊断。结果上尿路梗阻的检出率,超声、CT明显高于IVP、逆行尿路造影和MRU。定位准确率,IVP、逆行尿路造影、CT、MRU则较高,联合检查定位准确率明显提高。尿路结石超声检出率最高,肾结核CT检出率最高,肾囊肿超声检出率最高,上尿路肿瘤MRU检出率最高,上尿路狭窄+炎症超声检出率最高。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上尿路梗阻诊断起决定性作用。各种检查方法各有所长,临床应注意联合检查方法的应用,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上尿路梗阻36例,36例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36例行MRU检查的患者中,上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例可显示结石上下方的尿路情况(42.86%)。结论:MRU对某些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上尿路梗阻可进行诊断,并可部分替代逆行造影,比临床上常用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适用于静脉尿路造影有禁忌证和肾功能丧失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CT诊断肾结核的影像学临床表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肾结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B超、静脉肾盂造影以及CT检查,对比肾结核在三种检测方式的影像学表现,从有无钙化、肾实质空洞、肾盂及输尿管壁增厚等角度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准确性.结果:经统计发现,经B超诊断肾结核患者35例,诊断正确率为58.33%,经IVP诊断肾结核患者39例,诊断正确率为65.00%,经CT诊断肾结核患者47例,诊断正确率达到78.33%.在肾结核诊断率方面,CT诊断明显优于B超和IVP诊断正确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实质空洞、肾盂及输尿管壁增厚以及钙化方面,CT诊断准确率同样显著高于B超和IVP诊断准确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用于肾结核的临床诊断,能够有效提高对肾结核病变范围、程度以及病灶定位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提高肾结核的临床治疗与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最佳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收治的3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尿路逆行造影顺利的病人,通过CT、静脉肾盂造影或B超检查,对输尿管癌和肾盂癌的病灶处都能准确定位。CT、静脉肾盂造影(简称IVP)、B超对输尿管癌的诊断率分别是88.9%,16.7%,61.1%。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相互结合,定性诊断率为72.2%。结论临床上IVP结合B超检查可以作为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常规检查方法。对IVP检查不显影的患者,上尿路逆行造影可以进行辅助检查,进一步的检查措施可选择CT。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肾输尿管全切+膀胱袖套状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赵韩飞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4):1320-1322
目的 总结腹膜后纤维化(RPF)并发肾盂输尿管积水的静脉肾盂造影(IVP)、B超及CT表现,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5例RPF并发肾积水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5例患者均以腰背部及腹部疼痛、尿路梗阻为首发症状,2例患者IVP检查呈特征性的"三联征"表现,B超检查4例发现不同程度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扩张,CT平扫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增强后4例呈轻到中度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结论 临床上出现腰背疼痛及腹痛,影像学特别是CT检查发现腹膜后肿块及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应考虑到RPF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我院2000~2002年收治的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共3例,复习有关文献,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B超、逆行肾盂造影及CT增强扫描明确诊断。治疗采用手术方法切除输尿管狭窄段,复位后行输尿管端一端吻合,输尿管内置双J管。结果 术后随访1年,B超和排泄性尿路造影复查肾积水明显减轻,吻合口无狭窄,无临床症状。结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极少见的腔静脉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腔静脉压迫输尿管引起的上尿路梗阻症状,严重者能导致右肾功能损害。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IVP可作为本病的初步筛选。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能显示输尿管全程,可帮助确诊。CT、MRI检查能显示出输尿管位于下腔静脉之后椎体之前,是诊断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79例肾盂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盂移行细胞癌的合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7年6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肾盂移行细胞癌79例临床资料.[结果]静脉肾盂造影(IVP)、B超,CT对肾盂癌确诊率分别为34.2%、80.9%,88.4%.上尿路逆行造影对IVP检查示患肾不显影者均能准确定位病灶.追踪期间因肿瘤而死亡者8.2%,仍存活91.8%,其中术后继发膀胱癌26.0%,无异常60.7%.[结论]IVP结合B超检查能提高本病病灶定位及定性诊断率,应作为常规检查;上尿路逆行造影对本病病灶定位准确率高,可作为IVP检查患肾不显影者的常规检查方法;CT对本病诊断率高,并能判断肿瘤向外浸润程度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应作进一步检查措施.根治性患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对腹腔镜操作熟练者可选择性替代开放性手术,对浅表性肿瘤、独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者可行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治疗.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绞痛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对急性肾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急性肾绞痛患者CT平扫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影像学诊断正确率分别为CT97.4%,B超89.7%,腹部平片KUB)84.6%,静脉肾盂造影(IVU)89.3%。CT平扫发现肾孟积水占74.4%,输尿管扩张占76.9%,肾周软组织改变占33.3%,输尿管周围改变占30.8%。5例非输尿管结石疾病CT均有阳性发现,5例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结论 CT平扫对诊断急性肾绞痛具有重要价值,能清楚显示输尿管结石及其伴随症状,及时诊断非输尿管结石疾病,优于B超、KUB及IVU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提出一种早期输尿管癌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造影的征象-“竹节征”。方法 对19例经过证实的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病例进行B超(US)、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肾盂造影(RP)、CT扫描和MR泌尿系造影(MRU)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及比较其优劣。结果 US、IVP、RP、CT、MRU均能发现输尿管梗阻和积水,发现肿瘤的阳性率分别为2/19,8/14,9/11例,11/14例,4/4。2例IVP和2例RP显示“竹节征”,表现为梗阻上段显影,梗阻部位不显影,梗阻下又有短段状造影。结论 B超对于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引起的肾盂积水非常敏感,并且对人体无伤害,是首选的筛查手段,IVP结合RP或MRU检查能了解双侧尿路形态,对肿瘤进行定位及定性,是早期发现输尿管癌必要手段。术前的局部CT扫描可以帮助临床分期。“竹节征”是输尿管癌尿路造影的一种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