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DNA分析法快速诊断21三体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适合于快速诊断21三体的DNA分析方法。方法:用PCR法扩增21号染色体上2个串联重复序列D21S1435和D21S2055基因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传染分型,根据谱带的条数和浓度判断是否为21三体,根据谱带的位置,与父母的基因型比对,判断三体的亲代来源。结果:应用此法检出所有核型分析确诊和游离型21三体,能准确地判断出三体的亲代来源。结论:该法无须细胞培养,适用于含一定DNA的各种有核细胞样本,检测过程简便,快速,较传统方法省时,省力,适于大范围的21三体综合征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亲子鉴定中三带型等位基因的特点。方法对5000个个体利用Chelex法提取血液DNA,通过复合荧光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确定DNA-STR基因型,对于D21S11三带型者进一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4个个体STR基因座出现三带型等位基因现象,1个在D3S1358基因座,2个在D13S317基因座,1个在D21S11基因座,而D21S11三带型基因者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被确诊为21三体综合征。结论三带型等位基因在STR基因座中极少出现,应用不同试剂盒加以验证,如怀疑三体综合征还应做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D21S11、D21S1270、D21S1437的多态性判断先天愚型患者21号额外染色体的双亲起源.方法:选择先天愚型关键区域(DSCR)内部及其附近的STR D21S11、D21S1270、D21S1437对11个核心家系进行PCR扩增并进行DNA定量分析.结果:先天愚型患者出现1:1:13条或2:12条DNA电泳带.在9个可确定21号额外染色体来源的家庭中,7名患儿的21号额外染色体来源于母亲,2名来源于父亲.结论:根据这3个遗传标记可确定大多数先天愚型患儿额外染色体的双亲起源,为研究染色体不分离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先天愚型的快速基因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快捷的先天愚型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选择先天愚型关键区域(Down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DSCR)内部及附近的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D21S1432、D21S1437、D21S1270、D21S1446,采用PCR-SSLP方法结合定量分析。结果 先天愚型患者在某一STR位点的检测结果分3种情况。(1)表现为该位点3个不同等位基因的杂合子,PCR产物电泳结果显示3条带,DNA定量结果接近1:1:1;(2)表现为该位点2个不同等位基因的杂合子,PCR电泳结果显示2条带,DNA定量结果接近2:1;(3)表现为该位点某一等位基因的杂合子,PCR电泳结果显示1条深带。结论 利用上述4个STR多态位点,采用PCR-SSLP结合定量分析技术,可对先天性愚型中的21三体和部分三体作出快速而准确的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5.
有机酚法和Chelex-100法提取不同组织微量DNA效果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有机酚法和Chelex-100法提取不同组织微量DNA的效果。方法:分别用有机酚法和chelex-100法从外周血、脐带血、绒毛、羊水、胎盘、血斑、口腔分泌物、发根毛囊中提取微量基因组DNA,进行D12S391、D5S818基因座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析。结果:外周血、脐带血、绒毛、胎盘、口腔分泌物、发根毛囊均适于用Chelex-100法提取DNA,效果与有机酚法相似。结论:Chelex法是一种高效而快速的微量DNA提取方法,适用于产前诊断和法医鉴定微量组织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7S2 1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分布的多态性 ,为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及其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MVR PCR方法和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对 12 4名河北汉族人群无关个体D7S2 1位点进行了快速检测 ,并进行数字编码。结果每一个体平均得到 3 6个数字编码 ,未发现任何两个无关个体所有编码相同 ,两无关个体 3 6个编码相同的机率为 3 .4 8× 10 -18。三种重复单位a 型、t 型和o 型出现的机率分别为 4 8.5 %、4 9.5 %和 2 .1%。该位点杂合度为 0 .9876,非父排除率为 0 .974 6,多态性信息含量为 0 .9872。结论D7S2 1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 ,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简便、快速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三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来了解广州地区汉族遗传多态分布状况。方法:采120名无血缘关系广州汉族个体EDTA抗凝血样,Chelex-100法提取基因组DNA,多重PCR扩增D2S1338、D8S1179、D5S818三个基因座;采用高分辨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银染显影技术进行产物分析。结果:在D2S1338、D8S1179、D5S818基因座上分别检出10、9、8个等位基因。结论:得到该地区群体的基因频率及相关群体遗传学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提供1种快速分子产前诊断技术. 方法:对该患者于孕14周进行羊膜囊穿刺,获取羊水20 ml,提取羊水细胞基因组DNA.选用3个短串连重复(STR)序列位点,进行荧光PCR检测,以排除母源细胞污染.在此基础上,对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进行扩增,并以此为模板,针对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1510G→A 的突变进行SSP-PCR.根据是否存在特异性的扩增条带进行判断,对初次扩增的产物测序,以证实巢式SSP-PCR的结果. 结果:对D13S 317、D18S51和D21S11位点的STR检测结果排除母源细胞的污染. 羊水样本仅在野生型反应管中有扩增产物,表明胎儿是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1510 G的纯合子,未带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1510G→A 的突变.测序结果与SSP-PCR结果一致. 结论:SSP-PCR技术快速简便、敏感特异,可作为该突变的快速分子诊断.其他已知点突变遗传病的快速分子诊断也可以考虑使用SSP-PCR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AP-PCR方法检测新生隐球菌的临床和环境分离株,观察PCR指纹与血清型的关系。探索PCR指纹对于新生隐球菌的分型标准。方法:采用3种寡核苷酸重复序列即CN1[(GTG5)]、CN2[(GACA)4]和CN3[(GATA)4]为引物对从患和鸽粪中分离到的48株新生隐球菌DNA进行扩增,根据圹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对比PCR指纹和血清型之间的关系。结果:38株血清A型株中,34株有完全相似的DNA带型,另4株中1株与血清D型的DNA带型相似,3株的PCR指纹与血清A、B、C、D型的带型均不相同,各有独特的PCR指纹带型。2株B型和2株C型产生几乎完全一致的PCR指纹带型,3株D型和3株其他隐球菌则各自产生特定的DNA带型。结论:(1)大多数血清A型产生隐球菌株具有相似PCR指纹带型;(2)血清B型和C型(gattii变种)的PCR指纹不易区别,相同血清型不同的株可能有不同的PCR指纹带型;(3)PCR指纹法用于新生隐球菌菌株鉴定的一种快速、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 3种标志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及定量PCR法分别检测 1 3 5例HBsAg阳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HBV DNA含量。结果 乙肝患者不同血清学模式中以HBeAg阳性样本的前S1抗原、HBV DNA阳性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 82 .86%和 94.2 9%。且后二者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R =0 .5 63 )。在HBeAg、HBeAb均为阴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 1 4.81 %和 2 2 .2 2 %。结论 在反映乙肝病毒体内复制状况 ,辅助临床了解病毒在体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的 3种方法中 ,单独检测乙肝五项标志已显不足。联合检测前S1抗原、HBV DNA有助于对病情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进行分析,探讨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信息进行21三体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1号染色体核心区域21q22.1-22.3及其附近的三个STR(D21S1409,D21S1433,D21S1444),用聚合酶链技术,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技术,对30例正常人外周血及40例羊水样品进行分析。结果:30例正常人在三个STR位点均没有发现三条带。40例羊水样品中检测到三例21三体胎儿,两例与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相符,染色体核型均为"47,XY,+21"。一例为21号染色体关键区域微片段重复,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为"46,XY"。三例21三体和部分21三体多余的染色体和部分片段均来自母亲。其余37例羊水样品检测结果为阴性,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也是阴性。D21S1409、D21S1433、D21S1444三个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0.75、0.80、0.78。结论:三个STR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在21三体的产前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8号染色体上短串联重复序列D18S51和D18S535位点多态性及在18三体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银染显带技术对皖南地区正常无相关个体的D18S51(88例)和D18S535(74例)位点进行观察杂合度分析。结果:两位点均由多个等位片段构成,D18S51位点片段大小为271~331bp,观察杂合度为0.70;D18S535位点片段大小为126~156bp,观察杂合度为0.77。结论:D18S51和D18S535位点具有较高的杂合度,是高多态性STR位点,可用于18三体综合征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王翔  陈葳  赵乐  周萍  李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10):1906-1908
目的 研究21号染色体D2lAl442、D21S1413和D31S1809基因座在陕西地区汉族无关个体中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随机抽取160例陕西地区汉族群体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提取细胞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扩增上述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 3个基因座在陕西汉族群体中分别发现9、8、7个等位基因,3个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各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0.750、0.742、0.694;各基因座间具有相互独立性.结论 21号染色体D21A1442、D21S1413和D3lSl809基因座具有高度杂合性和多态信息含量,是有应用价值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4.
皖南地区汉族人群21号染色体上2个STRs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1号染色体上2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D21S11、D21S1409)在安徽皖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评价它们在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对皖南地区汉族无亲缘关系的90名个体的样本进行检测。结果:D21S11和D21S1409位点均由多个等位片段构成,片段大小分别在202~260bp和173~233p之间。两个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4778和0.6222。结论:D21S1409有较高的杂合度,可作为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陕西汉族人群中2号染色体上8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的多态性.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基因扫描对2号染色体上的D2S112、D2S162、D2S2330、D2S2216、D2S347、D2S259、D2S319和D2S168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D2S112、D2S162、D2S2330、D2S2216、D2S347、D2S259、D2S319和D2S168基因座分别检出7、11、9、8、9、9、8和13个等位基因,15、33、23、18、13、12、25和33个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杂合度分别为0.6985、0.8274、0.8042、0.6816、0.6541、0.5213、0.8432和0.8091: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911、0.8199、0.7891、0.6809、0.6388、0.5187、0.8372和0.8049.结论 2号染色体上的这8个STR基因座在汉族人群中有高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量,是理想的遗传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东北汉族人群中7p14-15区域内9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荧光标记PCR扩增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方法,对7p14-15区域内9个STR多态位点在100名随机选取的无血缘关系的东北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在东北汉族人群中,7p14-15区域的D7S526、D7S690、D7S2252、D7S817、D7S683、D7S656、D7S484、D7S2250、D7S2251位点分别检测出6、6、8、6、4、6、7、8和7个等位基因,17、19、29、17、10、17、24、27和22种基因型,杂合度分别为84%、85%、79%、82%、79%、85%、89%、88%和83%。结论:7p14-15区域的9个STR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并在东北汉族人群中呈现较好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7.
宁波地区汉族群体中9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调查宁波地区汉族群体9个STR位点即D2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18S51、D5S818、D13S317和D7S820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用荧光标记的PCR技术对266名无缘关系的宁波地区汉族个体进行9个STR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D2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18S51、D5S818、D13S317和D7S820在宁波地区汉族群体中分别检测到8、9、13、8、15、14、10、8、8个等位片段,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杂合度0.73-0.86,多态信息含量0.69-0.85,累积个体识别能力0.99999999999,累积非父排除概率0.99987。结论:上述9个STR位点有较高的多态信息量,可应用于宁波汉族群体的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等。  相似文献   

18.
STR基因座D1S518、D4S2639、D15S817汉族人群遗传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汉族人群D1S518、D4S2639、D15S817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探讨其在法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银染显带等技术,对各样品进行3个STR基因座分型,调查武汉地区汉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基因频率分布。结果D1S518基因座观察到8个等位基因,24个基因型;D4S2639基因座观察到9个等位基因,32个基因型;D15s817基因座观察到7个等位基因,18个基因型,3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0.7547、0.8165、0.7602;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7290、0.7568、0.7222。结论DIS518、D4S2639、D15S8173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良好,在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呈现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属于高信息度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