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陈力  萧伟懿  林琼申  陈军  周永生 《广东医学》2008,29(7):1156-1158
目的 通过对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造影的节段对比分析,探讨MSCT造影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 同期行两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6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MSCT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⑴ 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影的332个节段中,MSCT造影可清晰显示和评价占264段(79.5%),另68段(20.5%)显影不清。左主干和前降支可评价节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P<0.05或0.01),同一支血管中近段可评价的比例显著高于远段(P<0.05或0.01);⑵ MSCT造影检测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左主干和左前降支(P<0.05或0.01),检测冠状动脉远段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近段(P<0.05或0.01);⑶ MS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84.6%、86.8%、91.7%和78.6%;按可评价节段计算,MSCT造影检测节段病变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95.9%、93.6%、79.1%和96.4%;MSCT造影对诊断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检测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价值高于远段。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的评价和病变检测受解剖部位和血管大小的影响,检测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远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增强扫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80例患者分别行EBCT增强扫描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G),分别由2位不知造影结果的医师进行阅片,并以CAG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BCT判断近段血管狭窄(管腔狭窄≥50%)的灵敏度是:左主干(LM)100%,右冠状动脉(RCA)93%,左前降支(LAD)90%,左回旋支(LCX)81%,判断远段血管狭窄的灵敏度为:RCA67%,LAD43%,LCX46%(P<0.05)。结论EBCT增强扫描及其三维重建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通过经静脉增强造影,EBCT可以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并判断管腔的狭窄,尤其是近段的重度狭窄。  相似文献   

3.
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同血管造影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冠脉增强扫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55例患分别行EBCT增强扫描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G),并由两位不知造影结果的医师进行阅片,与CAG结果进行对照.结果:EBCT判断狭窄的灵敏度是:左主干96%,左前降支89%,左回旋支71%.右冠80%,对明显狭窄的58支冠脉(管腔狭窄≥50%)有46支判断正确,灵敏度79%,127支无明显病变的冠脉有114支判断正确,特异度是90%(P<0.001).结论:EBCT增强扫描及其三维重建与冠脉血管造影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通过经静脉增强造影,EBCT可以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并判断管腔的狭窄,尤其是重度狭窄.  相似文献   

4.
经静脉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寻造成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不可评估的原因,比较舒张早期和晚期心电门控扫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电子束CT血管造影检查(EBA)。采用静脉法增强扫描心脏冠状动脉,心电门控采集CT断层图像,并用“容积再现法”(VRT)技术重建冠状动脉三维图像。对冠状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和伪影作统计分析。结果7例(7%)患者因心跳和呼吸运动伪影而检查失败。冠状动脉左主干(LM)图像质量最好,左回旋支(LCX)最差(P<0.001)。各支冠状动脉由近段向远段图像质量依次降低(P<0.001)。40%RR间期心电图门控扫描优于80%RR间期门控。不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节段分布在3%左主干,2%、24%和64%左前降支(LAD)近、中、远段,8%、22%和45%左回旋支的近、中、远段,以及5%、12%和20%右冠状动脉(RCA)近、中、远段(P<0.05)。结论静脉法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限度是图像空间分辨率低和各种伪影。理想的心电门控扫描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对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脉狭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研究组进行冠状动脉CTA。比较研究组狭窄程度评分、两组检查结果及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多支病变的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狭窄程度评分高于前降支单支病变(P<0.05),研究组前降支单支病变前降支狭窄程度评分高于多支病变(P<0.0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冠状动脉CTA检查一致性的为50%~70%的狭窄共有65段,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判断≤50%的狭窄有2段,冠状动脉CTA检查为5段,冠状动脉CTA检查显影≥70%的有6段;研究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检查中,冠状动脉CTA的诊断结果更准确,应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冠状动脉造影差异。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月期间96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维吾尔族患者左旋之支近段、右冠近段大于哈萨克族,汉族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左前降支远段、左旋支近段、左旋支远段、右冠近段、右冠远段均大于维吾尔族,汉族左主干、左前降支远段、左旋支近段、左旋支远段、右冠远段均大于哈萨克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55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SCA)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5 5 6例SCA结果进行分析 ,对比冠状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正常的部分临床特征 ,总结冠状动脉狭窄的病变情况 ,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冠心病患者年龄较大 ,男性为多 ,病变依次累及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及左主干 ,多为单支病变 ,左主干病变最少 ,冠脉造影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S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冠心病以老年男性为多 ,多累及一支血管。  相似文献   

8.
唐亮  葛华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1,13(3):140-141,144
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中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9例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结果:59例271支血管同时经多排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多排螺旋CT发现96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左前降46支,回旋支15支,左主干7支,右冠状动脉25支,桥支3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91支冠状动脉狭窄,左前降支42支,回旋支16支,左主干6支,右冠状动脉23支,桥支4支。多排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84支,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96%。结论:在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基础上,多排螺旋CT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可靠的无创筛选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后符合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分布呈右优势型28例,左优势型13例,均衡型10例。其中44例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各分支边界光滑,无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30%、中段局限性狭窄40%各1例,左前降支近段局限性狭窄约40%1例,左前降支中段狭窄20%1例,左回旋支近段局限性狭窄30%2例,前降支心肌桥1例,狭窄〈50%。左室造影21例,左心室腔扩大,左室广泛收缩活动减弱37例。射血分数0.35±0.17(0.19~0.52)。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在排除冠心病确诊扩张型心肌病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e-Speed电子束CT血管造影(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EBCTA)检查结果,分析心电(ECG)触发扫描时相与图像质量的关系.方法疑诊冠心病或健康查体来我院行冠状动脉EBCTA检查92例,以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重建图像为评价主要依据,参考其他图像后处理结果,将EB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分为6个等级(1~6分),与ECG触发扫描时相对照分析.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右冠状动脉近段显示图像质量最佳,平均分值为4.53和4.49,其次为左前降支近段和左旋支近段,平均分值为4.43和4.30.比较心动周期不同时相扫描,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左前降支图像质量变异较小,而右冠状动脉和左旋支的图像质量变异较大,以收缩期末较好.结论ECG触发扫描时相影响冠状动脉EBCTA图像质量,收缩期末触发的多时相扫描可兼顾冠状动脉各分支血管显示,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70次以下心率条件下,64层与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冠脉分支的显示能力。方法对10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征求患者同意,对该组患者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作为做对照。B组行25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图像的质量评分。结果 A组质量评分为(2.50±0.43)分,B组质量评分为(2.49±0.52)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冠状动脉显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50%的狭窄的敏感性为95.6%(66/69),特异性为95.7%(114/119),阳性预测值92.9%(66/71),阴性预测值97.4%(114/117)。结论 70次以下心率条件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分支显示率与256层螺旋CT无明显差异;能够可靠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对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及管腔狭窄的显示能力。 方法 招募1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于同日依次接受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分段评价MRA检查及CTA检查图像质量,并以冠状动脉CTA作为标准,评价冠状动脉MRA显示管腔狭窄的能力。 结果 10例志愿者冠状动脉血管共90段,冠状动脉MRA检查血管满足诊断要求83段(92.2%),CTA检查血管满足诊断要求90段(100.0%)。2种检查方法显示近中段血管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检查左前降支远段、左回旋支远段、右冠状动脉远段图像质量评分低于CTA检查(P<0.05)。MRA显示管腔狭窄6段,轻微狭窄2段,轻度狭窄4段。CTA显示管腔狭窄8段,轻微狭窄6段,轻度狭窄2段。以CTA检查为标准,MRA检查高估狭窄4段,低估狭窄5段。有2段CTA检查显示轻微狭窄MRA不能评价。2种检查方法显示管腔狭窄能力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0.656)。 结论 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对冠状动脉近中段图像质量及轻度以上管腔狭窄的显示能力与CTA相仿。此技术可作为造影剂禁忌人群进行冠状动脉疾病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64-SCTCA)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住院的16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高龄(≥60岁)患者,先后行64-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参照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分段法对冠状动脉进行分段,评价64-SCTCA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ASiR-V)在一站式冠脉联合上腹部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需要行冠脉CT血管扫描及上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75例,通过一次造影剂注射,一站式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联合上腹部增强扫描。测量并记录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CT值、SD、SNR、CNR及辐射剂量,主观评价冠状动脉可判读节段数百分比、上腹部图像质量。结果冠脉扫描的升主动脉根部、左冠主干、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及右冠近段的CT值分别是(443.9±84.9)、(421.1±92.5)、(410.8±88.1)、(401.7±86.5)和(418.9±92.2)HU;冠脉扫描图像噪声SD、SNR、CNR分别为32.3±5.9、14.1±2.9和17.2±3.4。全组共925段冠状动脉纳入被评价范围,其中67.6%(625/925)图像优秀,21.8%(202/925)图像质量良好,9.2%(85/925)图像质量中等,1.4%(13/925)图像质量差。75例患者所有上腹部图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一站式冠脉联合上腹部增强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并减少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行MSCTA和传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DSA(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将二者进行对照分析,了解MS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7例患者行CAG检查均能显示冠状动脉的各主支及其各段血管,与其相比,MSCTA检查可显示370段血管中的352段血管,显示率为95.2%.各节段冠脉重建图像中左主干、左前降支近中段和右冠近段显示率最高.经CAG证实,37例患者中确诊为冠心病者26例,冠脉未见明显病变者11例.行MSCTA检查有28例显示冠脉明显狭窄,9例未见冠脉明显病变.MSCTA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假阳性者3例,假阴性者1例,敏感性96.2%,特异性72.7%,阳性预测值89.3%,阴性预测值88.9%,符合率91.7%.结论:MSCTA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6.
20例冠状动脉造影后确诊为冠心病7例。其中6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中,有4例造影后证实。受累血管包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发现2例冠状动脉右房瘘。造影过程中4例出现严重反应,初步讨论适应症的选择和副反应的防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探测器CT(64MD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临床拟诊冠心痛者行64排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观察64MDCT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起源、冠脉内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并对桥血管和支架通畅性进行观察。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重建的最佳时相为75%R-R时相,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为65%R—R时相。以75%的相位窗重建得到容积再现的图像为最佳。64排CTCA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和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对变异血管及心肌显示较佳;对冠状动脉内斑块、冠脉狭窄显示较佳;对桥血管及支架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排探测器CTCA可作为冠心病、壁冠状动脉、血管变异及心肌病变的筛选手段及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复查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