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74-147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术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术后带气管导管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患儿100例,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拔管指征拔除气管导管。观察组按新拔管指征(呼吸恢复、神志未曾清楚前)拔除气管导管。观察两组在拔管期间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拔管后剧烈呛咳、躁动、哭闹、喉痉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及在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患儿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拔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呼吸恢复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术气管插管麻醉恢复期,在严密监护下选择患儿清醒前拔除气管导管优于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2.
脊柱脊髓损伤手术的麻醉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麻醉经验.方法:本组32例患者均选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辅助机械通气.诱导用药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维持用异丙酚持续静脉泵入加小量异氟醚吸入,术中监测血压(BP)、心率(HR)、脉捕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结果:术毕10分钟~30分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导管后回病房,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是脊柱脊髓手术较为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俊堂  张彦匣  王松柏 《海南医学》2013,24(8):1215-1216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全身麻醉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1年28例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患者的麻醉资料,包括麻醉方法的选择、具体麻醉方法和患者的预后等情况。结果采用快诱导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全麻11例和慢诱导经鼻盲插气管插管17例。27例在术后恢复室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并安返病房,1例送ICU后拔管时发生喉痉挛、出现肋骨骨折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麻醉前风险评估和合理的麻醉方式选择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麻醉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与异丙酚对其麻醉后苏醒及认知功能等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3例,根据其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分为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及认知功能等临床状况。结果:七氟醚组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多于异丙酚组,术后6h使用MMSE临床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七氟醚组评分低于异丙酚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手术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时,使用异丙酚术后患者相比七氟醚更快苏醒,缩短气管插管及术后监护时间,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更为理想,适合对老年患者临床全身麻醉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行择期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76例,ASA为Ⅰ~Ⅱ级,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n=38)和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CA组,n=38).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和盐酸戊乙奎醚0.02 mg/kg.CA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以0.5%罗哌卡因加1%利多卡因进行右侧颈深浅丛神经阻滞及左侧颈浅丛神经阻滞.两组患者给予3 μg/kg芬太尼、1.5 mg/kg异丙酚和0.15 mg/kg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加固型螺纹气管导管经鼻行气管插管,并以芬太尼、异丙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5 min、手术切皮、分离颈椎骨膜及术毕清醒时患者无创血压、心率以及心电图ST段变化;并观察记录芬太尼用量、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结果 CA组在插管后1 min、手术切皮、分离骨膜及术毕清醒时,血压、心率及心电图ST段变化均明显低于A组.CA组异丙酚及芬太尼用量均低于A组,CA组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是颈椎前路手术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杜丽萍  何霞  陆琪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44-264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对择期腹部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前导尿组,全身麻醉后导尿组.麻醉前导尿组均在麻醉前5 min留置尿管,麻醉后导尿组均在气管插管后留置尿管.结果:麻醉前导尿患者术后舒适度较好,麻醉后导尿患者可能对留置尿管过程缺乏记忆,舒适度较差.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最佳时机应该在手术前5 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静脉麻醉用于高龄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高龄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每组24例,监测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后血压、心率以及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时间。结果R组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后血压心率变化均小于Ⅰ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组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高龄患者麻醉诱导更加平稳,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全麻手术后严重呼吸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麻醉恢复室(PACU)气管拔管后再次插管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PACU收治的742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有9例需重新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治疗,发生率为0.12%.造成二次气管插管的原因有呼吸道梗阻7例、麻醉药残余作用1例、低体温1例.结论 拔管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全麻用药、患者年龄及患者呼吸恢复情况等决定拔管时机,并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到拔管指证个体化,可有效减少恢复室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中麻醉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以微量泵静脉注入异丙酚3~8 mg/(kg·h)、芬太尼2~6 μg/(kg·h)维持麻醉,维库溴铵间断静脉注射,控制呼吸,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 结果 32例诱导期均较平稳,无严重低血压、呛咳、躁动等现象,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后患者麻醉期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为97%~100%,手术期无死亡患者;患者均带气管导管入ICU,术后9例行气管切开,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脑部并发症.结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加强麻醉监测和控制颅内高压,减轻脑水肿,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孔全立 《中原医刊》2011,(13):111-112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术后抑制效果。方法将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选用丙泊酚一芬太尼一维库溴胺静脉麻醉加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维持用丙泊酚靶控输泵注、0.005%瑞芬太尼静脉微量泵静注、并间断静注维库溴胺维持麻醉。术毕停止麻醉,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B组60例,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同A组,只是在手术快要结束时,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符合拨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两组患者术后均送麻醉恢复室进行观察。结果A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要求再次镇痛;两组患者麻醉后24h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可引起患者术后早期痛觉过敏,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患者痛觉过敏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