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成我国首株CZA-1重组近交系小鼠。应用国际统一培育设计方法。采用杂交F3后,再生全国胞兄妹(b×s)酱成F20以上。检测微生物和寄生虫符合规定的一级小鼠标准。遗传监测12条染色体上25个生化标2记位点的测定,基因型均已纯含,符合近交系小鼠特征,与皮肤移植、毛色 基因测试、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衣检测结果对照,表明该品系小鼠已符合近交系小鼠的培育要求。CXA-1系小第7条染色体上Hbb(血红蛋白)位点  相似文献   

2.
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STR位点的遗传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YYHL)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随机选择位于小鼠3、4、7、16号染色体上的5个STR位点,用PCR技术对近交系YYHL、DBA近交系小鼠及昆明小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5对引物在近交系YYHL各基因座上均出现一条带,其中D7Nds1、D3Mit22、D16Mit4三基因座表现为多态性,D3Mit21、D4Mit2二基因座表现为单态性。结论:D7Nds1、D3Mit22、D16Mit4三基因座可用于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特异性,结合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皮肤移植实验,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符合近交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皮肤移植技术对利用微卫星DNA监控所培育的近交系大小鼠进行遗传监测。方法利用背部皮肤移植法和尾部皮肤移植法同时对所培育的近交系大小鼠进行遗传监测。结果 对所培育12只大鼠的背部皮肤移植全部成活,没有排斥反应;12只小鼠的背部皮肤移植有1只出现技术失败,其余未出现排斥反应。对所培育12大鼠的尾部皮肤移植除有1只技术失败外,其他未出现排斥反应。小鼠的尾部皮肤移植有1只技术失败,1只死亡外,其他未出现排斥反应。结论 通过皮肤移植遗传监测初步证实了所培育的大小鼠群为近交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经典遗传学的杂文-互交方法将昆明(KM)小鼠携带的先天性骨─肾畸形综合征致病基因1d导入遗传背景已知的C57BL/6近交品系小鼠中,建立C57BL/6-1d同源导入近交系。本实验随机挑选第六、七循环C57BL/6-1d动物共12只,采用蛋白质和同工酶电泳方法对位于共九对染色体上的14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第六循环的C57BL/e-1d在Es-1和GPd-1位点的等位基因为杂合型,至第七循环,C57BL/6-1d动物的14个位点全部为纯合子,与C57BL/6基因型一致。  相似文献   

5.
DXB/c近交系小鼠的建立及遗传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DBA/2雌鼠与C57BL/6雄鼠杂交后,利用其F2代中结进行兄妹交配,建立了DXB/c近交系小鼠。目前已近交28代,历时13年,经皮肤移植试验、下颌骨形态分析、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毛色基因及生化标志基因检测,表明DXB/c系小鼠的基因已经纯合,符合一个近交系小鼠的标准,毛色基因及生化标志基因测试结果同时表明DXB/c系小鼠的遗传背景组合了两亲代品系的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6.
近交系NJS小鼠有关遗传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作者培育的近交系NJS小鼠的生化、免疫、形态等遗传学性状,对该小鼠的生化标志基因、免疫标志基因、毛色基因进行测试,并作下颌骨形态分析。结果表明:NJS小鼠是一株新培育的近交品系,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所检的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26个生化标志基因未见与其它近交系小鼠完全相同。H-2位点基因为H-2Kd、H-2Dk。毛色基因型为AABBccDD。下颌骨形态判别函数DF1、DF2、DF3、DF4值分别为4.51、-6.31、0.16、-0.85。与近交系BALB/c、C57BL/6、615、SMMC/c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3.19、62.87、41.34、22.44。  相似文献   

7.
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期移植肠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元新  李宁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0):773-776
目的 了解大鼠小肠移植排挤反应期移植肠粘膜白细胞介素2(IL-2)、γ于扰素(IFN-γ)、穿孔素、粒细胞酶B的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近交系大鼠F344/N和Wistar/A进行全小肠异移植,实验分4组,第1组:非手术对照组;第2组:同基因移植对照组;第3组:异基因移植组;第4组:环孢菌素A治疗组(6mg.Kg^-1.d^-1)。术后第3、5、7天取各组动物移植肠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检测移  相似文献   

8.
昆明无毛小鼠近交系培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培育无毛小鼠近交系。方法 采用全同胞兄妹对交配,20代后用毛色基因测试、皮肤移植、生化标记基因法测定该近交系的纯度。结果 表明毛色基因测试该品系小鼠基因型为aabbccDD;经过皮肤移植的小鼠全部存活;对AKP-1等25个生化标记基因的检测,未发现杂合型。  相似文献   

9.
IRM-2近交系小鼠的遗传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IRM-2小鼠基因纯合性和遗传质量。方法用电泳法对IRM-2近交系小鼠进行了生化标记基因检测,并做了毛色基因和皮肤移植试验。结果分析测定了第23代小鼠13条染色体上25个基因位点和第38代的13个生化标记基因,所查基因位点全部纯合;同系异体问背部皮肤移植100d后,未见排斥现象,为同系组织遗传性;与BALB/c白化系小鼠交配进行的毛色基因测试,杂交第一代小鼠的毛色与IRM-2小鼠一致,均为浅桂皮色,基因型为AAbbCCDD。结论可以认为,IRM-2小鼠是遗传上高度纯合的近交系小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存活小鼠及其皮片移植的观察,以判断ALLO-BMT小鼠是否建立了特异性的兔疫耐受机制。方法(1)给A组受者CB6F1(H-2bd)小鼠注射生理盐水,给B组受者CB6F1(H-2bd)小鼠移植供者C57BL/6j(H-2b)小鼠的骨髓细胞;(2)将供者C57BL/6j(H-2b)和BALB/c(H-2d)小鼠的尾部皮片原位移植给ALLO—BMT后存活60 d以上的受者CB6F1(H-2bd)小鼠和未经任何处理的CB6F1(H-2bd)小鼠,观察100 d。结果(1)A组受者CB6F1(H-2bd)小鼠平均存活时间(10.6土1.3)d显著短于B组的受者CB6F1(H-2bd)小鼠平均存活时间(36.9±10.8)d(p<0.01)。(2)II组中进行ALLO-BMT后存活60 d以上的受者CB6F1只接受来自C57BL/6j小鼠的皮片而排斥来自BALB/c/小鼠的皮片,而I组中未经任何处理的 CB6F1小鼠排斥来自 C57BL/6j和 BALB/C /c小鼠的皮片。结论经 γ射线照射并移植有C57BL/6j 小鼠异基因骨髓且能长期存活的CB6F1小鼠建立了较完全的供者型免疫耐  相似文献   

11.
小鼠11个品系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利用PCR对近交系小鼠11个品系的20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遗传检测,为实验室日常检测近交系小鼠的遗传背景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用20个微卫星引物对11个品系近交系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MMDBJ数据库信息,已知品系C3H、DBA、BALB/c和C57BL/6的多态性位点大小,由此可推知其他品系C57BL/6-Bg、C57BL/10、TA1、TA2、T739、M615和SCID的多态性位点大小.结果应出现的220条条带中有193条与预期的一致.结论利用这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以将11个品系的近交系小鼠区分开来,近交系小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些结果对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选用两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不相同的近交系小鼠C57BL/6和DBA/2做为本实验的动物模型,分别将异体软骨和同基因软骨移植于C57BL/6小鼠股部肌肉中。通过检测抗体-补体介导的细胞杀伤反应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杀伤反应,观察移植软骨的免疫原性。实验结果显示,异体软骨移植后产生强烈的特异性免疫排斥反应,而同基因软骨移植后不产生免疫排斥反应,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故认为C57BL/6和DBA/2可以作为异体软骨移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小鼠脊髓发育遗传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进行小鼠脊髓发育形态学数据测定,研究遗传参数。方法:取4种近交系小鼠,A/J;C57BL/6J;DBA/2J;129xl/SvJ以及A/J与C57BL/6J杂交的F1和F2代重组个体,多聚甲醛灌注后进行脊髓重量、颈膨大截面积、灰质百分比的测定。结果:数据显示在4个近交系中,A/J与C57BL/6J脊髓发育差别最大,A/J为小脊髓(平均重65.21mg,截面积2.69mm^2;C57BL/6J为大脊髓,平均重81.58mg,截面积3.06mm^2)。在该近交系与重组小鼠中,脊髓发育的遗传度为30%~40%,最少控制基因数为2~4。结论:小鼠中脊髓发育存在超显性现象,通过小鼠脊髓形态测定获得了发育相关的遗传参数,为脊髓发育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和控制基因的确认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Wnt信号分子受体Frizzled在小鼠脊髓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孕14天A/J和C57BL/6J近交系小鼠的胎鼠,于胎鼠中部连续冰冻切片,采用大鼠抗小鼠Frizzled7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测定Frizzled在脊髓上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发育14天的胎鼠脊髓上的Frizzled表达强度和分布范围在两种品系小鼠中差异有显著性,A/J小鼠在神经管周围表达明显强于C57BL/6J,提示在发育晚期Frizzled的强表达与脊髓发育的抑制相关。结论:Wnt7b的信号转导途径介导了控制脊髓发育的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脊髓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视网膜的免疫原性,选择DBA/2鼠(MHC为H-2^d)为供体,C57BL/6(MHC为H-2^b)或BALB/C鼠(MHC为H-2^d)为受体,把DBA/2鼠的半个视网膜移植于受体鼠的皮下,2周后检测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结果示移植组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CTL)均低于阳性对照DBA/2鼠脾细胞组,高于阴性对照假手术组。提示DB  相似文献   

16.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s (IRFs) on neointimal formation after vascular injury in the mouse,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Methods Vascular injury was induced by polyethylene cuff placement around the left femoral artery of IRF-1-deficient mice and C57BL/6J mice.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IRF-1, IRF-2, angiotensin Ⅱ type 2 (AT<,2>) receptor, interleukin-1β converting enzyme (ICE),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Results Neointimal formation after vascular injury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IRF-1-deficient mice than that in C57BL/6J mice (P<0.05). In contrast, TUNEL-positive nuclei to total nuclei in the neointima and media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 in the injured artery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in IRF-1-deficient mice compared to C57BL/6J mice (P<0.05). The expressions of AT2 receptor as well as pro-apoptotic genes such as ICE and iNOS in C57BL/6J mice were up-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vascular injury, but this upregulation was attenuated in IRF-1-deficient mice.Conclusio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RF-1 induces VSMC apoptosis and inhibits neointimal formation after vascular injury at least partly due to the upregulation of AT2 receptor, ICE and iNOS expression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RF-1 exerts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neointimal formation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VSMCs.  相似文献   

17.
γ-干扰素在两种品系肺损伤差异性小鼠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γ -IFN是否和冲击波所致肺损伤差异性相关。方法 :BALB/C和C5 7BL/ 6近交系小鼠采用BST -Ⅰ型生物激波管致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和肺组织中中γ -IFN的含量 ,Northern杂交试验检测γ -IFN基因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 :两品系小鼠伤前血清和肺组织γ -IFN含量极低。C5 7BL/ 6小鼠血清标本中γ -IFN含量在伤后 1h显著升高 ,伤后 6h有明显下降。而BALB/C小鼠血清标本γ -IFN含量在伤后 6h显著升高 ,基本与C5 7BL/ 6小鼠伤后 1h水平相当。两种小鼠肺组织γ -IFN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血清标本的基本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伤后 6h ,BALB/C小鼠肺组织γ -IFN含量虽然有显著升高 ,但尚明显低于C5 7BL/ 6小鼠伤后 1h水平 ,而C5 7BL/ 6小鼠γ -IFN含量在伤后 1h和 6h持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γ -IFN基因在两品系小鼠中的表达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其变化趋势与肺组织中γ -IFN含量的变化相似。结论 :在相同冲击波作用下 ,BALB/C和C5 7BL/ 6小鼠γ -IFN表达呈现显著的差异性 ,提示它可能为这两种小鼠肺损伤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实验室日常检测近交系小鼠的遗传背景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用 6条随机引物对 6个品系近交系小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  6条随机引物中p2、p3、p5和p6四引物扩增的条带差异较为明显。结论 RAPD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αβ单抗和抗CD80单抗联合供体骨髓细胞输注方法在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第0天,向C57BL/6小鼠(受体)尾静脉输注2×108个BALB/c小鼠(供体)来源的骨髓细胞,同时腹腔注射抗TCRαβ单抗500 μg;第2天,向C57BL/6小鼠腹腔注射抗CD80单抗500 μg.第6天进行皮肤移植.在不同的时间对C57BL/6小鼠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测定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分析,并进行MLR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逆转实验、过继转移实验和嵌合体检查,探讨耐受形成的机制.结果:接受了抗TCRαβ单抗和抗CD80单抗联合供体骨髓移植的C57BL/6小鼠,供体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70 d;在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均表现出显著的低反应性.IL-2逆转实验结果表明克隆不应答可能参与了移植耐受的形成.体内、体外过继转移实验均显示耐受C57BL/6小鼠脾细胞中存在抑制细胞的活性.嵌合体检查结果表明在耐受C57BL/6小鼠的胸腺和脾中均形成了混合嵌合体,嵌合体水平随时间下降.结论:抗TCRαβ单抗和抗CD80单抗联合大剂量供体骨髓细胞输注可以在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不相同的成年小鼠间成功诱导出皮肤移植物的长期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