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云南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压力状况,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缓解全科医生的住培压力,为相关部门提高住培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对云南6家省级住培基地的22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名(0.91%)学员认为完全无压力,11名(5.00%)学员认为少...  相似文献   

2.
3.
本研究通过建立适合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指导医师绩效考核体系,旨在调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学积极性,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各级各类文件和检查细则中对师资队伍、培训过程的要求,结合全科医师培养特点,构建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与管理路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全科医师的必经途径,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本研究以江西省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工作为例,围绕政策层面、理论研究层面、管理技术层面、具体实施层面四个层面开展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与管理路径的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希望能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规范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与实施、社区医学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全国各地已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但如何根据全科的专业特点,保证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尚需积极探索.我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重视门诊教学,逐渐形成垂直、分层的门诊教学模式,既保证了培训质量,又坚持了全科医学的专业特点,使住院医师早下社区,早参与实践,促进其临床思维的训练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真正适应于社区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培训情况及学员的就业意向,探索改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在上海市审核通过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随机抽取11家培训基地,以各培训基地的2010、2011、2012级三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09人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3-4月,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对学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对理论培训学习效果及培训时间分配等的评价、就业意向及原因。发放问卷209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对于参加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最主要目的,有65人(占31.1%)选择"致力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有51人(占24.4%)选择"学习更多知识",有50人(占23.9%)选择"在上海寻求发展",有38人(占18.2%)选择"没有更好的选择"。对理论培训学习效果表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者分别为12人(占5.7%)、107人(占51.2%)、82人(占39.3%)、5人(占2.4%)、3人(占1.4%)。有165人(占78.9%)表示毕业后愿意成为全科医师,主要原因为"工作稳定"工作压力小";有44人(占21.1%)表示不愿意,主要原因为"社会地位比较低"收入低"。结论 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中,首次三年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效果得到了学员的认可,但培训的课程和时间安排尚需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学员心身医学服务能力的现状和培训需求。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 于2021年8—9月期间对同济大学4家附属医院参加住培的全科学员进行线上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全科住培学员的基本情况, 心身医学相关知识自评和培训需求, 以及社区患者的心身医学服务需求。结果共发放问卷159份, 回收有效问卷140份(88.1%)。25.7%(36/140)全科住培学员认为临床工作中遇到躯体症状伴发情绪问题的患者比例高达50%及以上;29.3%(41/140)认为50%及以上的患者存在睡眠问题;但60.0%(84/140)能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全科住培学员对"心身医学核心知识和概念"了解的比例为47.5%(665/1 400), 对"常见心身疾病"判断的正确率为(64.6±23.4)%, 自评对心身医学服务能力感到满意者仅占21.4%(30/140)。62.8%(88/140)认为目前全科住培方案对上述能力培训的涵盖率不足50%, 66.4%(93/140)认为"有必要"强化训练, 线上授课、工作坊、多学科诊疗和临床实践教学等形式的接受率为56.4%...  相似文献   

8.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我国全科医师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目前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基本形成“5+3”模式,但仍存在培训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工作创新性不足、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低等诸多问题,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与改革,通过提高住院医师及全科教师的积极性,强化人文教育,多样化培训模式,加强师资力量,落实导师制,加强住院医师文献阅读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走出去,引进来”,促进国际合作等举措提高我国全科医师的综合能力,推动“健康中国”伟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十年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010年以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展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以2010年以来中山全科基地招录的67名全科住院医师为对象,回顾性分析3年内的培训方法、培训内容、评估方法及培训管理.结果 67名全科住院医师的院内考核通过率均为100% (67/67);2010年的19名住院医师中16人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和结业考核并已完成培训计划,3人因未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而延长培训计划1年,其中2人通过执医考试,1人退出培训计划;2011年的17名住院医师中16人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在培训过程中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培训模式与“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及评估体系.结论 中山医院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培训与考核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1.
赵洁  单炯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3):203-205
目的了解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实习基地临床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和特点,探索适宜的教学措施。方法分理论学习和社区实践两部分。理论学习实施分批小班化教学法,开展PBL教学,引入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在社区实践期间,采取老师和学员一对一带教负责制,实施教学互评。结果9名在读学员经过理论学习和社区实践后,能较快地适应和熟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也更乐于接受多形式的业务学习和一对一带教模式。结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政府增加投入、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学技巧和方法、以方法的学习为重点、一对一带教、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我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培训计划的实施效果和学员反馈意见,提出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可行的改进措施。方法依照《上海市全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细则》标准,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对学员成绩和反馈意见进行分析。结果新华医院9名2006级学员经过3年培训,全部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上海市卫生局统一组织的毕业考核,合格率为100%。28名2006、2007级学员中,认为在临床基地实践中能接触到更多病种26人(92.9%)、获得更多临床操作机会21人(75.0%)、培养良好诊疗思路20人(71.4%);认为在社区实习基地实践中有利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19人(67.9%)、更贴近全科医师的实际工作17人(60.7%)。认为对社区工作帮助最大的理论学习内容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3人(82.1%)、急诊医学及双向转诊23人(82.1%)、社区合理用药21人(75.0%)。20人(71.4%)认同临床基地带教老师有必要在带教前接受全科师资培训或短期下社区熟悉工作。78.6%的学员愿意向他人推荐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结论制定和实施适合全科医学教育特点的培训计划是行之有效的。随着受训学员的逐年增加,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社区实习基地显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全科医生是保障居民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守门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实施者和提供者,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我国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效果。目的 调查深圳市2008-2014年开展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总结其成功经验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7-8月,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8-2014年已经毕业的深圳市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医师63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影响参加培训的因素、对实际工作帮助程度、效果最好的培训方式、与未参加规范化培训医生相比的优势和机会、培训满意度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结果 共发放问卷638份,回收有效问卷523份,有效回收率为82.0%。深圳市开展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54人增长到2014年的131人。调查对象对培训总体情况满意人数所占比例为46.8%(245/523),其中全科医师培训的理论学习(52.0%,272/523)、理论课程师资水平(56.6%,296/523)、临床基地教学师资水平(52.0%,272/523)、社区实践教学(51.4%,269/523)、社区实践教学师资水平(51.2%,268/523)5项满意度超过50.0%。在工作岗位上较未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69.2%(362/523)、57.2%(299/523)、38.8%(203/523)的调查对象认为其优势主要在诊疗能力、学习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要改进的方面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独立实践机会、带教师资的能力、整体轮转科室的安排。结论 深圳市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稳步上升,培训取得初步成效。优化集中理论培训课程内容,改进临床和社区实践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能力培养、加大带教激励力度、加强考核结果反馈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全科医师是初级医疗保健体系和分级诊疗的重要支点,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全科住培)是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最重要的渠道,但目前我国的执业现状使学员易产生职业倦怠,分析其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可为完善全科住培管理和壮大全科医师队伍提供依据。目的 了解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3-4月,从江苏省13个市各抽取1家国家级全科住培基地,基地内全科学员全样本调查,共抽取682名学员。采用自制社会人口学调查表、职业倦怠普适量表调查学员的职业倦怠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682份,回收有效问卷6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6%。职业倦怠3个维度情绪耗竭维度得分为(15.34±7.02)分、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9.17±6.36)分、个人成就感低落维度得分为(13.61±8.12)分。零倦怠检出率为43.7%(264/604),轻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27.3%(165/604),中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21.5%(130/604),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5%(45/604)。体育锻炼次数、睡眠时长是全科住培学员情绪耗竭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体育锻炼次数、睡眠时长、参加住培年度、收入水平是全科住培学员去个性化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身份归属和体育锻炼次数是全科住培学员个人成就感低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体育锻炼次数、睡眠时长、参加住培年度、收入水平、学历、性别、身份归属是全科住培学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建议加强全科住培学员体育锻炼和心理建设、探索构建“行业社会人”的培养模式、夯实基层基地的建设、提高全科住培学员薪资待遇等,来缓解或降低其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15.
背景 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已基本形成,但是培养体系还不健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我国培养高质量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对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的文献,为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方法 于2019年3-5月,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3个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规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全科医师”+“规培”为关键词系统检索与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均设定为自建库至2018-12-31。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纳入文献的作者、题名、文献来源、发表年份、发表机构等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CiteSpace对纳入文献关键词进行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共459篇,刊载于140种期刊。第一作者所属单位共分布在166家机构,其中高等院校有85所(51.2%),首都医科大学发文量最高,为59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作者单位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3个城市或地区共计发布242篇文章(52.7%)。2002-2018年,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呈递增趋势(4篇增至86篇),其中2002-2011年发文量较少(3~14篇)且不稳定;2011-2012年发文量急剧增加(10篇增至38篇);2012-2013年发文量有下降的趋势(38篇减至27篇);2013-2018年发文量处于稳步增长阶段(27篇增至86篇)。发表1、2、3、4、5篇文章的作者数分别为307、41、16、3、2例,不符合洛特卡定律所规定的理论作者人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主要包括“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培训效果”等。结论 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但还不成熟。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受到我国较多学者关注,已形成了一批高产研究机构与发文期刊,但文章质量有待提高,缺少持续、稳定研究的学者。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的发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调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创新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近年来我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初见成效,黑龙江省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历经4年时间,逐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使其更加适应黑龙江省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对2014年以来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问题并制定措施,逐步完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使其更加适应规范化培训的需要。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9年5月,参加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00例住院医师为调查对象。对3年来学员参加的各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并采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满意度调查问卷”对现行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结果 共95例参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被纳入调查,其中2015级41例,2016级30例,2017级24例。2015、2016级学员在连续3年的年度考核中第1次不通过者,参加2次补考,最终通过率均为100.0%。2015级学员结业考试通过率为88.6%(31/35),2016级学员结业考试通过率为100.0%(30/30)。调查问卷13个条目平均得分2.5~4.0分。满意度最高的2个条目为“有助于对临床基本技能与实践操作的考查”(4.0分)和“对促进全科医学临床思维有帮助”(4.0分),满意度最低的2个条目为“有助于对科研能力的考查”(2.5分)和“能够客观地评估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2.9分)。结论 现行的考核体系可行性好、学员接受度高。未来还需重视科研能力和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评价,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7.
曹萌  王涛  翟倩倩  覃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2062-2066
背景 沟通合作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的培训目标之一,提高全科规培住院医师的沟通意识、技巧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ISBAR沟通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医师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将其应用于规培具有可行性。目的 探讨ISBAR沟通训练对全科规培住院医师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7年9月开始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参加规培的全科学员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不进行任何沟通方式的培训;观察组学员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进行ISBAR沟通训练。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2周后,采用“规培住院医师人际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规培住院医师合作能力评价量表”对两组学员进行调查;分别于培训前及培训3、6个月后,采用“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医医合作态度量表”对两组学员进行调查,采用“医医沟通能力调查表”“医护沟通能力调查表”对两组学员的合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培训前,两组学员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2周后,两组学员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且观察组学员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前后两组学员医护合作态度、医护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医护合作态度、医护沟通能力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培训前后两组学员医医合作态度、医医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医医合作态度、医医沟通能力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在规培阶段对学员进行ISBAR沟通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学员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全科医学的发展是现代医学的必然趋势。我国新医改也强调了基层医疗机构对全科医生的迫切需要,强调了全科医生培养的重要性。浙江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是全国较早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机构之一,开创了先进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目前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了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过程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为全国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远程教育开展状况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上海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远程教育开展状况及其效果。方法 对上海市10个区县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远程教育的687位医师,在结束全部课程后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参加岗位培训的医师年龄较大,学历较低;93.7%的学员认为岗位培训的课程设置合理,85.8%的学员认为培训对其今后工作有很大或较大帮助;学员认为最有帮助的3门课程为“全科医学概论”、“物理诊断与常见症状鉴别诊断”和“内科学”,帮助不大的3门课程为“中医学”、“卫生统计学方法与论文撰写”和“放射诊断学”。结论 上海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培训方式得到了学员的普遍认可,是目前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有效方法,但对不同对象的课程设置仍有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20.
田颖  张之尧  陈文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9):2380-2383
背景 门诊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常规的全科医学门诊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使得全科医师很难将知识积累转化为临床实践,亟待新的教学模式解决这一困难。目的 探讨督导式门诊教学在全科医师血液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8月于某医院血液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共45人。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2人、研究组23人。对照组医师在血液内科病房进行常规规范化培训,包括常规接诊患者、问诊查体以及制定初步诊疗方案,并监测治疗中的病情变化等;研究组医师在接受病房培训的同时,完成每周2次上午半日的血液内科督导式门诊教学培训。比较两组医师入科、出科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效果的评价。结果 血液内科培训2个月结束后,研究组出科临床理论考试成绩为(91.4±2.3)分,高于对照组的(87.8±3.7)分(t=3.933,P<0.05);研究组临床实践技能测试成绩为(88.4±2.4)分,亦高于对照组的(84.5±3.7)分(t=4.267,P<0.05)。研究组在提高学习主动性、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带教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内科督导式门诊教学能够提高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提高学生对常见病的诊疗思维能力,有助于其全面了解慢性病整体病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