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在选择译什么和怎么译时,其主体因素作用很大。通过分析林语堂的汉英翻译活动,可以看出译者的生活和教育经历、文化态度和审美观、翻译目的以及双语能力等主体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译者主体性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的主观能动性,它贯穿于翻译的始终。以《黄帝内经.素问》四个英译本为例,讨论译者的翻译目的、知识结构及双语能力等主体性因素对译文产生的影响,促进更深入地挖掘译者潜能,有效地进行翻译操作。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翻译理论研究中两个基本研究途径即语言学途径和文学途径。但这两种研究途径都鲜少涉及译者思维忽然译者翻译活动中心理因素的研究,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活动属于个人行为,译者的思想、认知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处理极为关键。而且翻译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研究也未形成学科系统。有人主张从学科建设上对译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即建立翻译心理学,他认为翻译心理学是研究译者的认知心理活动、审美心理活动和文化心理活动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现将有关认识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对原文的绝对"忠实",在这种翻译理论下,译者的文学地位类似于"仆人",译者只能"附属、从属、寄生"于原文。"文化转向"后,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强调彰显译者的文化地位,突出译者的主体性,认为译者是整个翻译活动的主导,从而使译者的文学地位从"仆人"转变为"主人"。  相似文献   

5.
中医翻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中医英译现状1 .1 译文混乱状态 :翻译重在实践 ,但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现行的中医翻译活动中 ,许多译者往往借助汉英中医辞典等工具 ,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去释义和翻译 ,而不是按照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要求来再现原文信息。大部分译者是不懂专业的翻译家 ,或是懂英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指译者把原语言中的语码在其特定“语境”中传递的信息,用译语语码传达给原语言中的接受者。译者对语境因素分析得透彻与否直接影响着翻译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语言学和语用学都对语境分析有大量的研究及理论著作,而两者的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该文试图在语用学的框架下以Verschueren的语境论为指导探讨语境分析对翻译准确性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瑶菲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38-439,441
从不同文本的译本中可以透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策略、语言风格及具体词汇的选择。文章的分析表明:译者的译本反映和体现了一定的选择意义,表明了译者不同的价值观、翻译策略选择和对语境的理解,也体现了社会环境对翻译选词的影响。系统功能语法中“选择就是意义”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对翻译选择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诠释学理论下的中医英语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诠释学认为翻译是视域融合的过程,翻译即解释,理解具有历史性,因此,翻译是动态的。诠释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英语教学把翻译看成是跨文化解释,使翻译活动置于文化背景中,体现翻译的动态性和译者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更活跃,更为开放,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实践空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一直为医学界翻译人员最为关注的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译者严格按照翻译原则和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去翻译中医方荆名称,中医方荆名称翻译将会日趋标准化,译者时于方荆名称的翻译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哲学上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在翻译研究领域也引起了人们对于翻译主体以及翻译主体间关系的关注。本文认为翻译主体主要包括译者,原作者,译人语读者,译人语文化中翻译的发起者。“主体间性”理论下的译者身份就是在译者与其它三个翻译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彰显。译者与原作者之间不应是片面的从属关系,译者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对翻译主体间性以及译者身份的研究对于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具有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因素是试验设计三要素中的一个重要要素。研究因素可分为试验因素和非试验因素。试验因素是研究者十分关心的同类试验条件的总称,而非试验因素是研究者不想关心但又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本文叙述了研究因素的定义、如何确定试验因素和非试验因素、合理安排试验因素与区组因素、注意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试验因素的标准化和在确定试验因素方面常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采用AHP-SWOT方法对我国公立医疗集团协同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对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会因素、威胁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判断目前我国公立医疗集团协同发展的总体形式为优势因素(S)占优、机会因素(O)占优,属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较好的阶段。建议主要采用SO策略,即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同时还要采用ST策略,即利用优势、回避威胁。  相似文献   

13.
黄华 《河北医学》2014,20(2):289-292
目的:探讨选择分娩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1年5年间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007年至2011年我院顺产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影响因素中手术指征所占比例在各年影响因素构成比中为最高,其次为社会因素。根据2011年的剖宫产选择原因分析,构成比最高的是妊娠合并症,其次为脐带绕颈、胎儿安全、妊娠并发症、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等。胎儿因素、母亲因素、社会因素为影响顺产率的正相关因素。结论: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手术指征和社会因素,而社会因素为可控因素,近年来社会因素与母婴因素都与剖宫产选择正相关,对可控因素进行调整对现代优生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校期刊编辑SCL-90各因子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6名高校期刊编辑进行SCL?90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各因子影响因素。结果低职称和高编龄是躯体化的危险因素;男性、低学历、有行政职务是强迫症状的危险因素;男性、低学历、有行政职务、高编龄和从事其他工作是人际关系敏感的危险因素;低学历、低职称、高编龄是抑郁的危险因素;高编龄是焦虑的危险因素;男性、低职称和高编龄是敌对的危险因素;低职称、有行政职务、高编龄和从事其他工作是恐怖的危险因素;男性、低职称、有行政职务、高编龄和从事其他工作是偏执的危险因素;男性、低学历、低职称和高编龄是精神病性的危险因素;高编龄是其他因子(主要反映睡眠和饮食情况)的危险因素。结论高校期刊编辑SCL?90不同因子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但主要是编龄、性别和职称,相关领导应更加关注从事期刊工作的男性并且职称低的编辑。  相似文献   

15.
炎症性肠病(infl 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 肠炎和克罗恩病。与IBD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遗传和免疫因素等。其中,环境因素又包括吸烟、药物、饮 食、感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  相似文献   

16.
脑性瘫痪的发病原因多样、机制复杂,疾病的发生与多种病因相关。目前认为,直接病因为脑损伤和发育缺陷,由多种高危发病因素所导致。常见的高危因素可归纳为产前因素,如孕期宫内感染、遗传因素、多胎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先天性畸形等;产时因素,如窒息、早产等;产后因素,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脑损伤等;其他危险因素,如母亲状况、社会及环境因素、辅助生殖技术等。其中早产、孕期感染和遗传被认为是脑瘫发病的三大因素,并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潘青芳 《医学动物防制》2010,(11):1059-1060
目的总结探讨手术室的危害因素,提醒医务人员注意个人防护。方法收集临床资料,结合手术室临床工作体会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找出了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如生物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化学危害因素,其他危害因素等。结论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活动时,要做好自我防护,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  相似文献   

18.
孙景贤  曾慧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68-1670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老年期痴呆的高危状态,早期发现MCI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积极干预意义重大。本文从生物学因素、社会学因素、遗传因素、疾病因素、生活行为方式、药物因素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对MCI危险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MCI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儿童哮喘发病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5月收治的哮喘儿童200例,根据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区选择非哮喘患儿进行1:1配对,经询问病史及行体格检查,人选病例从生后首次喘息开始追溯,查找哮喘发病危险因素,利用SPSSl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了35个因素,其中进入回归模型的相关因素有23项,23种相关因素中高危因素5项、危险因素15项。结果显示危险因素有房屋油漆味、玩毛绒玩具、母乳喂养、患儿肥胖、油烟污染、天气变化、饮食过甜、情绪变化、周围有工厂;高危因素有患儿过敏史、父母哮喘史、玩泡沫玩具、被动吸烟和年感冒次数。哮喘组中同时有多项高危因素和多项危险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遗传因素与哮喘密切相关,被动吸烟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危险性,室内外环境不良与哮喘有关。  相似文献   

20.
谭尚华 《中外医疗》2014,(5):195-19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方法分析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然后提出提升生化检验质量的相关举措。结果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药物及饮食因素,标本采集、处理及保存因素,试剂因素,设备因素,检测方法及检验人员素质等。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质控举措,以提升生化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结论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质控举措,可有效提升检验质量,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精确、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