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游离脂肪酸水平和妊高征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孕妇及妊高征孕妇分别于妊娠中期,晚期测定血中游离脂肪酸(FFA)、白蛋白(Alb)及其比值,结果:妊高征组和正常妊娠组比较,FA、FFA/Alb在孕中期,孕晚期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孕晚期中重度妊高征组的FFA/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妊高征组。结论:游离脂肪酸及其与白蛋白比值异常与妊高征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游离脂肪酸水平和妊高征的关系。方法 :对正常孕妇及妊高征孕妇分别于妊娠中期、晚期测定血中游离脂肪酸 (FFA)、白蛋白 (Alb)及其比值。结果 :妊高征组和正常妊娠组比较 ,FFA、FFA/Alb在孕中期、孕晚期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 ;孕晚期中重度妊高征组的FFA/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妊高征组。结论 :游离脂肪酸及其与白蛋白比值异常与妊高征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而骨骼肌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外周组织.目前认为骨骼肌细胞内脂质含量过多,尤其是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的异常蓄积,是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肌组织内增多的脂肪将比葡萄糖优先利用,导致肌细胞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摄取葡萄糖减少,影响骨骼肌胰岛素信号的传递,引起胰岛素抵抗.现将FFA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的分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华  李启富 《医学综述》2004,10(11):687-688
游离脂肪酸(FFA)对胰岛β细胞有脂毒性,阻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毒性作用在正餐后体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时更为明显。而高甘油三酯或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是一种很常见的代谢紊乱,尤其是在未控制血糖的患者中。另外,FFA升高还可促进机体胰岛素抵抗,后者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因此,为探明FFA和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有关FFA和胰岛素分泌的研究引起了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游离脂肪酸FFA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的变化.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Aeroset和雅培发光仪ARCHITECT检测1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游离脂肪酸FFA、FT3和FT4,随机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实验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游离脂肪酸FFA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高于正常对照组.FT3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低于正常对照组,F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联合检测cysC、FFA和FT3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脂血症和游离脂肪酸与脂肪肝的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及游离脂肪酸与脂肪肝发生的关系。方法 测定2386名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做腹部B超。结果 2386名体检者检出脂肪肝351例,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FFA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混合型高脂血症(高TG和高TC)组和高TG血症组脂肪肝的患病率及FFA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1),混合型高脂血症组脂肪肝发生率及FFA水平高于高TG血症组(P〈0.05)。结论 脂肪肝发病率与高脂血症尤其是高TG血症和游离脂肪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Q3GA)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人源肝癌细胞HepG2细胞脂质蓄积的甘油三酯调节和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采用油红染色检测Q3GA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中脂滴含量的影响,并同时检测其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DCFH-DA法检测Q3GA对HepG2细胞脂质蓄积引起的活性氧(ROS)的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RT-PCR分析脂肪酸氧化相关的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PPARα)、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A)、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CAD)、细胞色素P450 4A11(CYP4A11)、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显示,Q3GA可剂量依赖性降低FF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蓄积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但未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同时可改善脂肪酸氧化引起ROS,MDA的升高以及SOD的降低。另外,Q3GA在一定浓度下可上调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PPARα、CPT1A、MCAD的表达,而对CYP4A11和ACO的表达没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Q3GA可抵抗脂肪酸氧化引发肝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HepG2细胞,降低游离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蓄积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其调节机制可能与其对HepG2细胞中游离脂肪酸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磷脂酶C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 ( phenylmethylsulfonylfluoride ,PMSF)对脑缺血时脑细胞膜游离脂肪酸 (freefattyacid ,FFA)释放的治疗及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气 液色谱分析技术观察了脑缺血前后应用PMSF对不同缺血时间点脑细胞膜FFA含量的变化。结果 PMSF主要抑制缺血早期磷脂酰肌醇和缺血后期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的FFA释放。结论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 0∶4、C2 2∶6 )积聚是反映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PMSF对缺血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祛痰活血解毒方对2型糖尿病(NIDDM)胰岛素抵抗大鼠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方法制备NIDDM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用药后FFA的变化。结果祛痰活血解毒方能明显降低FFA含量。结论祛痰活血解毒方对NIDDM胰岛素抵抗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模拟失事潜艇常压条件对人血清游离脂肪酸、血糖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4名男性受试人员在封闭、黑暗、寒冷的试验舱体中进行为期10d的模拟失事潜艇环境实验,每人每天供水1.5L和1盒救生压缩干粮。实验前和第3、4、5、10天出舱的晨起测定体质量,抽取肘部静脉血,测定血糖;低温离心留取上层血清,采用一次提取比色法测定游离脂肪酸(FFA)。结果:血清FFA与试验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舱后体质量较试验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略有上升,但与试验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模拟失事潜艇常压环境条件下,FFA呈下降趋势可能与应急救生食品使用有关,受此影响体质量虽有下降但血糖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显微手外科技术在各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所收治的此类患者在逐年增加.随机统计了近两年我院20份34指的病例,通过观察认为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损伤的局部条件、术中的操作和术后的治疗,同时与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密不可分.对离断指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特别是术后对血运的密切观察,同时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认识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使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9.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