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中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与气流阻塞间关系。方法:对16例COPD患者,1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诱导痰中细胞成份作染色分类并进行CD11b免疫组化检查,上清成份用酶联免疫法作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测定。结果:痰细胞分类中,COPD组中性粒细胞占69.6%,与慢支组(52.9%,P〈0.01)、健康组(22.2%,P〈0.01)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2.
崔英波 《宁波医学》2000,12(3):109-110
目的 探讨分娩方式影响新生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33例正常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平均荧光强度(MFI)和阳性细胞丰分率。结果 自然分娩儿脐静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MFI均低于择期剖宫产儿脐静脉血4~22日龄自然分娩儿静脉血和4~18日龄择期剖宫产儿静脉血,差异有显著性(P〈0.01);四组间CD11b阳性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娩方式影响新生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 ,检测 33例正常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平均荧光强度 (MFI)和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自然分娩儿脐静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MFI均低于择期剖宫产儿脐静脉血、4~ 2 2日龄自然分娩儿静脉血和 4~ 18日龄择期剖宫产儿静脉血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四组间CD11b阳性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1)。结论 分娩方式影响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MFI,不影响阳性细胞百分率 ;生后 4~ 2 2天时此影响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CD66b+、CD177+中性粒细胞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4例AP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MAP)组46例、中度重症AP(MSAP)组39例及重症AP(SAP)组19例。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CD66b+、CD177+NEUT中性粒细胞表达及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差异。结果:SAP组患者外周血CD66b+、CD177+NEUT比例及BISAP评分均高于MAP组及MSAP组,而MSAP组高于MAP组(P<0.05);AP患者CD66b+、CD177+NEUT表达均与BISAP评分呈正相关(r=0.382、0.464,P<0.05);外周血CD66b+、CD177+NEUT及二者联合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805、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水平变化及其与左房内径的相关性,探讨房颤的炎症机制。【方法】收集房颤组与窦律组临床资料,采血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水平,同时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结果】纳入房颤组85例,年龄37~82岁,男性35例,女性50例,包括阵发性房颤36例,持续性房颤26例,永久性房颤23例;窦律组57例,年龄35~78岁,男性21例,女性36例。房颤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高于窦律组(P<0.01);左房内径大于窦律组(P<0.01);心脏瓣膜病、中性粒细胞CD11b及左房内径是房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阵发性房颤发作时及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上调,提示炎症与房颤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CD11b水平与左房内径相关,炎症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心房结构重构;房颤血栓栓塞高危患者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上调,炎症水平可能对房颤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病程中中性多型核粒细胞(PMN)表面CD11b的表达强度,初步探讨PMN的黏附功能在SARS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6例SARS患者外周血PMN的CD11b表达强度,根据采血时病程及病情将患者分为3组,44例符合出院标准的患者为出院组,肺部阴影明显吸收的33例为恢复组(其中18例为普通型,15例为重症型),肺部阴影加重且符合重症型的患者9例为重症型进展组。另有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CD11b表达强度的差异。恢复组有13例、重症进展组有4例间隔1周复查CD11b,比较2种情况下CD11b的变化趋势。结果恢复组CD11b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出院组(P=0.000,0.003),正常对照组与出院组CD11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重症进展9例患者与恢复组内的15例重症患者及正常组比较,重症进展组CD11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但与重症恢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7)。恢复组13例间隔1周检测CD11b的结果较复查前明显下降(P=0.000);重症进展组4例间隔1周检测CD11b,其均值较复查前增加。结论处于恢复阶段SARS患者的PMN仍有较高的黏附功能;其动态变化可反映SARS患者病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CD11b/CD18也称为巨噬细胞分化抗原 - 1(Mac - 1)或三型补体受体(CR3 ) ,对中性粒细胞抗感染免疫功能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是评价中性粒细胞功能的重要标志之一。作者对多次献血者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作了初步观察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样本来源 研究组 6例来自浙江省杭州市血液中心的助血员 ,血检均合格 ,男 1例、女 5例 ,年龄 30~ 4 5岁 ,年献血至少 4次。对照组 10例为健康成人志愿者 ,男 4例、女 6例 ,年龄 2 3~ 4 2岁 ,未曾献过血或接受过血制品治疗。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CD11b单抗和FACSCali…  相似文献   

8.
苏亚碧  赵秀欣 《吉林医学》2010,31(13):1746-174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中性粒细胞(polym0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表面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抗体为分子探针,对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平均荧光强度MFI来表示),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72h内和第7天的CD11b MFI,并与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患者组72 h内CD11b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第7天CD11b的表达量较第3天为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者,CD11b表达量多(r=0.35,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血小板被激活。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上调,可作为CI发生的预测指标;CD11b的表达量与CI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2):132-135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黏附因子CD11b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择期行阻断肝门肝脏手术患者11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和阿曲库铵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泊酚麻醉;分别于肝门开放前及开放10、30 min和开放1、2 h时检测患者外周血CD11b的表达;并于肝门开放前、开放30 min、开放1 h时取正常肝组织,测定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mRNA表达。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分别为(18.13±0.23)、(20.21±1.0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24.52±21.52)、(832.61±19.59)m L,2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开放前2组患者外周血CD11b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开放10、30 min和1、2 h时2组患者外周血CD11b表达显著高于肝门开放前(P<0.05)。肝门开放10、30 min时2组患者外周血CD11b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开放1、2 h时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11b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门开放前2组患者肝组织中ICAM-1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开放30 min和1 h时,2组患者肝组织中ICAM-1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肝门开放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肝组织中ICAM-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能有效降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外周血CD11b的表达,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CD16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92例胃癌组织中CD168的表达情况;根据CD168表达分为阳性组(n=30)和阴性组(n=62),分析CD168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侵犯、血管侵犯等)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CD168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2%;CD168阳性表达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及血管侵犯呈显著相关,生存分析显示:CD168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D168表达阳性、淋巴结侵犯、浸润深度,为影响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CD168阳性表达与胃癌侵袭性及转移相关,并可作为胃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9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检测CD90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慢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以研究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90表达阳性率在胃癌组织中为66.7%(64/96),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为15.6%(15/96),在慢性胃炎组织中为15.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D90在胃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有关(P=0.014,PT=0.02,PN=0.017,PM=0.045;另外在多因素生存分析中,CD90高表达的患者均有更差的5年总生存率(P < 0.05)?结论:CD90可能与胃癌的侵袭与转移相关,有可能为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分子靶点,并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武伟  周洪伟  李国兰  何桦波 《浙江医学》2015,37(21):1753-1756
目的分析miRNA-133b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miRNA-133b在胃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肿瘤组织63例为研究对象,取切缘正常胃黏膜为对照,设计针对miRNA-133b的特异性引物,应用定量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miRNA-133b表达水平的变化。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miRNA-133b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检测胃癌细胞株中miRNA-133b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miRNA-133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ΔCt:(-6.94±3.319)vs(-4.98±2.846),P<0.001]。其中45例miRNA-133b下调≥2.0倍,占71%;6例上调≥2.0倍,占10%;12例无明显变化,占19%。miRNA-133b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正常胃黏膜细胞相比,在胃癌细胞株中miRNA-133b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miRNA-133b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其下降程度和比例与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miRNA-133b的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武伟  周洪伟  李国兰  何桦波 《浙江医学》2016,37(24):2022-2025
目的分析miRNA-133b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miRNA-133b在胃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肿瘤组织63例为研究对象,取切缘正常胃黏膜为对照,设计针对miRNA-133b的特异性引物,应用定量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miRNA-133b表达水平的变化。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miRNA-133b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检测胃癌细胞株中miRNA-133b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miRNA-133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ΔCt:(-6.94±3.319)vs(-4.98±2.846),P<0.001]。其中45例miRNA-133b下调≥2.0倍,占71%;6例上调≥2.0倍,占10%;12例无明显变化,占19%。miRNA-133b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正常胃黏膜细胞相比,在胃癌细胞株中miRNA-133b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miRNA-133b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其下降程度和比例与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miRNA-133b的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10、CD133和CD15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 2019年3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105例,并取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组织作为癌旁 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10、CD133 和CD157 蛋白的表达。随访至 2020 年9 月30 日,以患者死亡作为随访终点事件,计算患者总生存期。结果 癌组织CD10、CD133 和 CD157 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 <0.05)。CD10、CD133 和CD157 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累积生存率 优于阴性患者(P <0.05)。年龄[R^R=1.628 (95% CI:1.218,2.940)]、临床分期[R^R=1.982 (95% CI: 1.435,3.495)]、浸润深度[R^R=2.653 (95% CI:1.782,4.213)]、淋巴结转移[R^R=3.287 (95% CI: 1.989,5.456)]、CD10 阳性表达[R^R=2.081 (95% CI:1.297,3.241)]、CD133 阳性表达[R^R=1.768 (95% CI:1.190,2.879)] 和CD157 阳性表达[R^R=2.463 (95% CI:1.797,4.165)] 是影响胃癌患者预 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10、CD133 和CD157 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胃癌相关抗原MG7Ag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43例胃癌组织中MG7Ag的表达,同时随机选取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对照研究。结果MG7Ag阳性表达在胃癌、慢性浅表眭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分别为91.3%、14.9%、30.0%。胃癌MG7Ag阳性表达与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胃癌MG7Ag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MG7Ag阳性表达率显著递增,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无明显相关性,MG7Ag有望成为临床上诊断胃癌可靠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在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化疗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晚期胃癌患者和1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 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10.41±2.85)%,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5.05±1.32)%(t=8.04,P<0.01),也明显高于化疗2周期后(7.07±1.45)%,(t=5.72,P<0.01)和化疗4周期后(7.30±1.65)%(t=5.17,P<0.01).晚期胃癌患者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7.07±1.45)%,与化疗4周期后(7.30±1.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P>0.05).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胃癌相关肿瘤抗原及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o.05),低分化程度与中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胃癌患者化疗2周期后缓解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 CD25+ CD127low/-Treg的水平为(6.25±1.08)%与化疗2周期后未缓解组(病变稳定+疾病进展)的(7.98±1.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1).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缓解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miRNA-128a/b在胃癌及胃黏膜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3例胃癌组织标本及89例癌前病变组织标本作为研究材料,胃癌标本来源于2016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胃癌手术胃癌I~IV期的患者,癌前病变标本来源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内镜黏膜剥离术的标本;另收集30例慢性浅表性...  相似文献   

18.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结及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的表达情况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结、外周血及对照组中Treg表达情况分别以冰冻切片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合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分析.结果健康成人对照外周血Treg表达率为(4.1±5.7)%,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表达显著增高(16.8±7.9)%.胃癌组织Treg表达为(6.5±7.2)%,胃癌周围淋巴结Treg比例为(8.4±7.2)%,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胃癌外周血和淋巴结Treg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率和TNM分期有着负相关性,淋巴结转移阳性和TNM分期越晚,Treg表达率越高.结论Treg在胃癌患者的瘤组织、淋巴结及外周血中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并与临床病理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中CD44v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中CD44v3的表达.结果 CD44v3在正常胃组织、癌周组织及远癌组织中无表达,癌组织中CD44v3阳性表达率为41.27%;其表达与胃癌的病理类型、远处转移、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Lauren分型、Borrmann分型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组中CD44v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v3表达强度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s=0.4253).结论 CD44v3在胃癌组织中有中等程度的表达,且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CD44v3对提示胃癌病程进展和预测胃癌转移潜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CD83+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肿瘤组织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s,TIDCs)数量和功能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床意义,但CD83 TIDC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尚不清楚,需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胃癌TIDCs的CD83蛋白、CD83 mRNA以及S-100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胃癌组织(42/45)中有S100 散在表达;CD83主要表达于胃癌组织癌旁及正常胃黏膜上.原位杂交显示CD83 mRNA在少数标本中(7/45)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到低水平CD83表达(4%,45/45).S-100和CD83 mRNA表达数量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显著相关性.CD83蛋白免疫组化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显著负相关(r=-0.924,P<0.01);CD83流式细胞检查的表达率与胃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r=-0.879,P<0.01;r=-0.782,P<0.05).结论胃癌TIDCs CD83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研究指标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